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623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docx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

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行动计划

 

在市教委、区委和区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市府实事工程“校校通”为基础深入推进,特别是近两年来确定了做大“应用层”、做优“整合面”、做精“资源库”和做强“核心链”四个工作重点,软硬兼顾,重在引领和落实,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绩,也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

为了贯彻《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2004~2007年)行动计划》和青浦区基础教育会议精神,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青浦区教育局在顺利实施《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2001~2003年)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特制定《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一五”行动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成绩与经验

(一)、主要成绩:

1、全员参与,做大应用层,改善学校硬件环境、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十五”期间,教育局投入经费人民币一个多亿,用于教育城域网和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师生教学电脑配置、课改起始年级教室多媒体设备配置、中小学“三网合一”工程和校园数字广播等项目,使学生数与计算机数之比实际达到小学10:

1、初中8:

1、高中5:

1,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指标;教师数与计算机数之比接近2:

1,大大方便了老师的教育与培训。

全区教育城域网的网络畅通和信息安全也得到了硬件保障。

构建了“青浦教育网”、“政务公开网”、“青浦实验网”、“青浦教研网”和“各校门户网”五大网络架构,组成了内网共享互动、外网互联互通的青浦教育城域网体系。

2005年在全市19个区县中率先实现所有中小学都具备公网IP地址,具有国际域名,为实现“四通”(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提供了网络互动通道。

所有幼儿园都开设了社区通平台。

十一所社区学校在2005年安装了双向卫星天线,开辟了我区终身教育新的途径。

与此同时,分区、校两级狠抓了全区中小幼学校干部、教师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

5000余名教师通过了列入师训课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和考核;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中学高级教师等200余人进行了专题信息化培训;400多名新教师进行Intel未来教育培训;还开办了网络中级培训班,对部分从事技术支持的老师进行高一层次的培训。

2、全力落实,做优整合面,提高信息化运用的效益

以“校校通”为基础,青浦区在高起点上规划校园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对教师备课电子化、校长办公信息化、主流教学媒体化、资源共享立体化、家校联系网络化、基础设施可控化上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区教育门户网站将研究和应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相继开发、整合了政务公开、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专业发展、交流互动等平台,

在全区教育的行政、业务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水平也有了提升。

多媒体设备装备到教室,使二期课改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家常课的形式之一。

区级层面的研讨向开发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功能的纵深发展。

如课堂教学的网络直播、校外专家的实时网上点评等,已有所实践。

师生的电脑设计与制作在质和量上都有新的突破。

信息中心设计开发的中招查分系统每年在中考第一时间为初三毕业生及家长提供了最快的政策咨询、考分查询、投档去向、录取趋向等有用价值,日访问量超过三千。

设计开发的电脑作品上传平台为全区师生提供了信息技术比武、参评及交流的快捷通道,连续两年每年都有三千多件师生电脑作品在这个开放性平台上亮相参展。

在2005年的“第六届上海市电脑设计与制作成果展”上,获一、二等奖10件,在市教师一等奖获奖者17名中占有3席。

首次参加机器人比赛,即有突破性进展,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对信息技术装备使用效益的评估已趋向制度化,通过中小学办学水平升级督导评估、常规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效益检查和定期评选推进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与个人等活动进行强化。

3、潜心研究,做精资源库,建设优质的本土化网络资源

以学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突破口,抓好推进二期课改的资源整合和专题的网络学习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工作,建设学科门类齐全,富有青浦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本土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重点之一:

建设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的教育视频课例网站。

这个专题网站集教育科研、校本研修、实践反思、资源共享等功能,可以多角度地应用,以满足研究者和实践者不同的需求。

目前,青浦区教育门户网站已有280多节视频课例在可供世界各地点击浏览。

有37节课例作为全市中小学教师二期课改培训课例。

不少学校也建起了有相当规模的本校视频课例库。

重点之二:

建设主要应用于课程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以区学科带头人学校单位为主、一科一校为工作单元,建设二期课改学科特色资源、作为市级资源库的补充和本土化的特色。

“二期课改”电子教案征集平台目前已经有2000多件教案或课件提供给全区教师共享。

重点之三:

推广了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环节重点突破的典型。

如:

青浦一中的“有效利用课堂实录——加快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建立学科信息员制度加快学科资源网建设”;

华新小学的“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电脑兴趣组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信息技能”;

青浦高级中学的“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质量,有效抓好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徐泾中学的“构建校园信息管理平台,加快管理通步伐”;

佳禾小学的“构筑家校联系平台,提升学校品牌”;

商榻小学的“充分发挥三网合一功能,开阔学生视野”;

实验中学的“发挥名优教师作用,切实抓好语文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庆华小学的“将《WQ》课程置于网络环境下不断生成、拓展”;

豫英实验学校的“全员参与,建设数字校园”、“以机器人制作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这些经验启示了在硬件环境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所有学校,都可以从实际出发,做出自己的强项。

4、全心服务,做强核心链,确保网络运行畅通

青浦区对网络运行的保障决策果断、力度强劲。

当发现由于基层学校电脑数量增加,原核心交换机不堪重负时,引入了万兆核心交换机和千兆防火墙作为应对策略。

这些设备顺利阻挡了2003年的冲击波和2004年的震荡波的肆虐。

2005年又投入30多万元在各校安装了mcafee杀毒软件和mcafee反垃圾邮件网关软件。

前沿技术的积极采用确保了网络的稳定畅通和数据的正常交换。

区、校还组成互动体,共同打造安全快速的网络通道。

区信息中心向电信争取到了教育网三个汇聚点路由器的管理权限,在链路策略上加以控制,剔除废包,确保正常流量。

并自己开发了内部网络测试平台,对所有单位的流量通过mrtg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进行流量通报和网管意见反馈。

2005年,又对青浦地区部分单位互联网物理链路进行重新配置,使整个青浦城区的学校网络下载速度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针对网内计算机用户激增、网络涌堵的情况,为了一揽子解决网络问题,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青浦区教育城域网的优化改造方案已经确定。

(二)、基本经验:

这几年,青浦区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一直围绕着不断做实做厚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完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应用支撑平台、提高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主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实践反思,梳理出本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经验:

1、务实推进的前提在于更新观念

教育信息化在我区的推广,一直强调“应用为主”。

从“应用为王”的提出,到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再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表明全区的教育信息化理念提升了一个层次,体现了对务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探索。

目前教育信息化在我区正处于新的重要发展阶段,需要我们不断适应新形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大力弘扬生命环境观,并积极赋予行动。

2、务实推进的重点在于“整合”

《关于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一个长期推进过程,既要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要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倡导信息化环境中师生的互动学习。

要从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做起,提倡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并存并用。

”在实施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创建信息化学习平台,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是重要的环节。

我们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交流中共享,在合作中发展,而做到这些,要突破时空限制,惟有借助网络优势。

对此,我们充分利用“一网四室”和“三网合一”设施,以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子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区域性的网站建设中心组、课件制作协作组和网络畅通协作组,促使新理念、新教学和新技术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和信息技术爱好者的互助合作;定期开展活动,借助虚实相谐,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层次和专业水准。

3、务实推进的关键在于强化培训

在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人适应知识社会的基本能力。

目前的现状是我区尚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上还处于较低层面,甚至相对于学生有点“落伍”。

毋庸置疑,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于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指导意见》指出:

“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环节,也是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得到落实的重要保证。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十一五”期间,认真做好新一轮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基本技能,使教师能像用粉笔板书一样,在课堂中自然流畅地使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教学十分必要,而且还必须研究在新情况下教学的模式、方法、工具、策略。

4、务实推进的旨归在于创新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加强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介入教学过程后,教与学效果测评的研究,学生学习成果和作品质量测评的研究,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测评的研究,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测评的研究;要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在数据采集存取、数据智能化分析和处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各种有效工具,逐步形成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新颖与科学的教学测量和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还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实施“教学通”工程,依据市征集的各学科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本区实际,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各项要求:

继续按照“购买、自建、整合、交流”的原则,加快与二期课改配套的信息化资源、适用软件和工具的建设;建设好青浦区教育信息资料库,以及青浦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支持系统;建立并完善实验、研究、总结、交流和推广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倡导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

区校联手共建各学科的学习支持网站,加强学科内容和教材编写有关信息的反馈,推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网上交流讨论。

5、务实推进的抓手在于监管与保障

随着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配置逐步到位,确保这些装备的正常使用和合理使用,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效益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领导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第一责任人,应该通盘考虑这些设备的成本与效益,一般地说,应从6个方面着手:

(1)建好一个网站(满足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家校联系的需要,内容更新及时的学校门户网站);

(2)抓住两支队伍(信息技术主管队伍与掌握信息科技技能的教师队伍);

(3)把握三个关键(资料来源、交流平台和认知伙伴);

(4)落实四室满负荷运作(多媒体演示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电脑室);

(5)做到五个相结合(一是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二是信息化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相结合,三是行政推动和师生自主发展相结合,四是保障信息安全和促进信息使用相结合,五是教育信息化和经济社会信息化相结合);

(6)关注六个问题(①特色网站建好并经常更新了吗?

②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两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了吗?

③学生电脑俱乐部有主题地正常开展活动了吗?

④“一网四室”能有效地满负荷运作并月月上报了吗?

⑤师生开发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探索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有所得益了吗?

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有哪些原创经验并进行总结、实现共享了吗?

从区级层面来说,要定期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效益作专业的评估,作为奖励先进的依据和办学水平评估的组成部分。

二、存在问题

1、由于对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认识的差异,校际间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个别学校、部分设备出现闲置现象;

2、由于软件投入相对滞后,影响了应用平台的及时开发,并因此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3、由于信息技术主管的业务水平、待遇的差异,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主管队伍不稳、力量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4、由于教师总体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起点不高,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体现不够充分,缺乏深度。

三、行动目标

确定未来五年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行动目标,必须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要求,要有世界眼光,善于了解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坚持高起点、高要求、高水平﹔同时,要把信息化作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青浦区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重点解决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提出切实的目标。

从目前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情况看,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一要尽快适应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发展形势,符合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打造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青浦区教育品牌;

二要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工作,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要强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对教育模式、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全面的改革;

四要进一步探索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应用水平,拓宽应用范围,提升应用质量;

五要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针对当前面临的这些任务和挑战,今后五年,青浦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确定的行动目标是:

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开发、以推广促发展的策略,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信息技术从拼命应用走向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学校管理、教学中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是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支撑,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以“科学应用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力争基本建成符合国际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体现上海一流教育、具有青浦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在“校校通”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和“社区通”,达到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达到学校管理信息化,达到教师备课电子化,达到课堂教学数字化,达到资源共享立体化,达到家校联系网络化,达到设施保障可控化。

基本目标有:

1.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网络环境,完成教育城域网的改造。

构建青浦区教育万兆网络环网,使学校与信息中心实现千兆联网,达到网络组播、三层交换等功能,为视频转播、直播常态化、网络阅卷等内网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普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巩固和提高学生与教师的计算机配备比例,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

构建青浦区教育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教学视频直播系统,让优质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共享。

2.增强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能够熟练、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改的实施,促进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经常自觉应用网络培训资源,促进专业发展。

3.增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广泛、有效地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4.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建设高效的学校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基本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改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营造科学、透明、公平、高效的学校管理文化,提高管理质量。

5.加快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区域性突破

在现有信息化实验学校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整体推进,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快各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实验学校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实现青浦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点上突破,面上发展”的新局面。

6.拓展学校教育虚拟空间,促进学校、社区、家庭的和谐发展

开放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互助合作,拓展学校在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服务功能。

利用青浦区教育信息专网,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学校教育空间,形成以信息共享、教育互动、管理互通、教学互联为特色的社区教育环境,促进学校、社区、家庭的和谐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优化教育信息化环境,确保优质的基础性支持

1.分步实施教育城域网的升级改造,改善网络运行环境

建立和完善青浦教育信息网,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校校通”工程的后续工作:

近年内实现所有中小学的宽带专线提速目标,由原来的学校10兆出口提速到1000兆出口,徐泾地区、朱家角地区、青浦镇地区的三个汇聚点到区教育信息中心的链路由原来的100兆提速到万兆,并由光模直联。

所有学校具备国际域名,实现互联互访。

在“园园通”的基础上所有幼儿园具备可控托管网站。

2006年起,全区11所社区学校的地面服务器系统也将纳入区财政预算范围之内。

此外,为适应计算机操作系统升级的要求,对部分学校的计算机进行更新,保证新要求下生机实际使用比例仍能到达市颁标准。

2.拓展骨干网站功能,提升运行水平

《青浦区教育局》政府网站和《青浦教育网》门户网站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信息发布的骨干网站和基础平台,2006年将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现两网合一,进一步优化网站的应用功能。

中小学将全面推广使用非税记账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各校应及时安排相应人员,熟悉相关业务,提高使用效率。

建设网络空间站,实现网络集约化管理。

通过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门户集成,规范各类已有的和即将开发的应用系统的标准,确保所有的应用软件系统都能纳入教育信息平台的框架之内,实现各类应用软件数据共享和互通使用,解决校间信息沟通中存在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

进一步完善区名优教师“博客”网站、青浦区教师博客网站和二期课改电子教案征集平台,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增量和增值,引领全区课程教学改革。

配合市教委信息中心,积极做好“管理通”服务器和平台的日常维护,确保使用。

100%的小学、初中、高中实现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8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

3.增加硬件资源投入,保证学校发展需要

(1)学校计算机配置保持较高水平

强化与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装备,为学校创设优质高效的信息化环境,满足教师学生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是教育信息化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通过增添、更新置换等途径,巩固和提高学生与教师的计算机配备比例,使全区所有小学、初中、高中和职校的学生与教师实际可使用计算机的比例保持在15:

1、10:

1、8:

1和6:

1,教师人机配备比例力争提高到2:

1。

(2)扩大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数

根据市有关部门要求,将继续为全区中小学二期课改起始年级所用教室增配多媒体设备,“信息科技设备装备到班级”将扩展到中小学各年级。

(3)配备流媒体制作设备

为使学校能及时将优秀视频课例转换成适用于网络传输的流媒体格式,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辐射功能,将根据需要与可能,分批为各校配备非线性视频编辑系统。

建立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和双向视频教学系统。

(4)按实际分批更新学校服务器和相关设备

由于我区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学校现有的交换机和服务器等设备容量有限,大多已经不能与急剧增加的计算机相匹配,需要按实际更新设备。

此外,2004年配置的数字投影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发现灯泡损耗率相当高,不适宜普通教室应用,需按实际分批更新。

4.发挥区教育信息化技术咨询小组的作用,规范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

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继续发挥区教育信息化技术咨询小组的专业支撑作用,通过重新聘任成员,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规范的研制。

形成涵盖立项、实施、评价等方面管理规范的基本体例,实现重大项目由领衔专家设计、专业公司开发、学校科学试验、应用效果跟踪等流程组成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层层监理制度,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科学性,确保项目按预定计划规范实施。

5.推进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建设和经验总结

经过这几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迅速,在市教委对本区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督导中获得充分肯定。

我区形成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在引领和落实”的基本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而且推进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和困惑也需要深入探索与研讨。

为此,要发动各校广大教师对区、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即“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和“社区通”等方面进行实践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作为阶段性的成果。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必须有示范群体与领头羊。

目前,我区已有一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几年不少学校的信息化设施都达到或超过市颁标准,在应用上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从2006年开始,将引进一定的机制,加以必要的引领、推动,评选区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方位引领我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按照市教委要求,在2007年创建区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10所,引进电子白板技术,结合流媒体技术,做好优质资源的辐射共享和互动。

2008年力争申报区域推进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所有中小学都达到现代化技术实验学校的技术标准和内涵发展的核心要求。

(二)、提升、发展教师的信息素养,明确相关的应用性目标

1.区教育信息中心要成为技术高地,发挥引领作用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推进过程,需要围绕培养新型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的目标,积极谋求信息技术教育的新进步、新发展。

区教育信息中心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中坚力量,其成员素质将关系到全区教育网络和骨干网站能否正常高效运行。

要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强化引领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认真抓好政治学习,提高信息中心人员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网站的政治导向性。

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信息中心人员的专业水平。

要通过上海市教委“管理通、教学通、培训通、社区通”方案的实施,增强信息中心人员新技术、新平台应用的本领,做到得心应手。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

信息中心的所有人员都应成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为全区教育信息化提供优质资源支持和技术保障的表率。

2.学校信息技术主管队伍要叫得应、干得好

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关键在基层学校信息技术主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有质的提高。

为此,各校应按2002年所发《青浦区教育局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切实抓好学校信息技术主管的任用,全面关心信息技术主管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其作用。

各校的信息技术主管也应自觉履行职责,实践“以理性解决问题,凭实力赢得成功”的工作理念,在“学得快、办得来,想得出、做得精,叫得应、干得好”上做文章,创造性地服务,确保学校局域网畅通、网站内容丰富,并提高运行质量。

07年,区教育局人事部门将制定学校信息技术主管的工作量标准,区教师进修学院信息中心要继续组织好学校信息技术主管的每月培训与研讨活动。

3.信息化培训体系要成为师训的重要支撑

开发并推广教师远程在线培训系统。

加快在线培训系统开发和在线培训课程建设,形成网络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丰富的远程在线学习资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更大的便利。

力争到2007年初步形成教师在线培训系统,支持60%以上的教师培训课程能通过网络实施。

通过网络教学与面授、小组学习与个人自习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信息化的培训及应用推进机制,形成以项目设计带动学习的新的培训模式。

此外,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教育的课程建设。

重点加强区级骨干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让一批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善于独立思考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