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赏析15篇.docx
《前赤壁赋赏析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赤壁赋赏析15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赤壁赋赏析15篇
前赤壁赋赏析15篇
前赤壁赋赏析
(一):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
可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
《前赤壁赋》体现了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
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可是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
我们认为此论有误。
苏轼诗文浩繁,可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当说亦不算多。
《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
我们明白,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
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
可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境,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可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
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以往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
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进取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
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能够理解了。
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
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
(二):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
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述、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
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
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头之后总写游地的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境。
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这章诗描述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
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自歌"望美人'之外,在那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
果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
"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那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
"徘徊'二字,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并且写出被召唤出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对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
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
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那里虽然回应到开头的"泛舟'二字,可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而是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开头一段,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略秋江夜色之美。
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经过这样精彩的描述,有如亲临其地,与同享那"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
通篇《前赤壁赋》真正描述"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个"乐'字。
之后第2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谓承上,就是继续描述"泛舟'时的欢快心境。
"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乐'字。
"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
古人往往"痛饮'伴随以"狂歌',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禁地"扣舷而歌之'了。
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我即兴所作的歌词。
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突出"泛舟'时的欢快心境,还主要是为反迭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论。
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
歌词是: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梦想的追求。
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
"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吗"美人',即心上的漂亮的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余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一样,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这在的也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赞美年轻有为的"三国周郎
',感叹自我"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
可是,"击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应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
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的哀愁了。
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解、体会的。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正是按照他自我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
苏轼借助于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
这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气氛很不协调,并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于是由客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
承上写"乐',启下写"悲'。
第3段经过"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
眼之所见,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并且,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此刻湖北武昌西、嘉鱼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黄冈的赤壁。
苏轼可是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
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所谓"人道是',即在证明原属传闻,实无依据。
在那里,借着景物、地区的关合,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
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地区还是曹操以往赋诗之后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
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此刻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
他志得意满,趾高气扬,
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吟自我的诗篇。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
所以客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树,只可是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眼的米粒。
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
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期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
可是,"知不可乎骤得',那本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经过冷清秋风里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3段所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点和虚无主义思想。
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的戏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靠自然但更要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
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
苏轼也是如此。
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我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
《念奴娇》词不也是说"人生如梦'吗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从历史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
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区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4段。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期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证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
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那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所以能够说"未尝往也'。
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所以能够说"莫消长也'。
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再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
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坚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
所以,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
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前赤壁赋赏析(三):
读《前赤壁赋》,我们感到苏轼写
的景美。
你看,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
以至于江动还是船移,御风还是乘云,是实景还是虚象,说是又不是了。
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学家方苞所说,"所见无绝殊者(没有什么异常与众不一样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
文章写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风月。
可是,为什么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
它的景是诗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首段"风'和"月'开卷。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
之后,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
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
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你看,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
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
正当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个"乐'字时,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之后下来,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句,再从客的口中,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
当然,这中间,苏轼是借景物、地点的关合。
最终,仍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议论,即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
可见,"风'"月'这惯常的景色,起始写来又极似闲笔,在《前赤壁赋》中却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则是在不知不觉中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
因为,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的旷达和惆怅。
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到达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前赤壁赋赏析(四):
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包含必须的合理性,因为不一样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是科学的,因为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煞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
同时,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梦想的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
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能够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这,又回到了"乐'字上来。
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终以第5段作结。
第5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境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前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
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优美笔调所表现的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作为游记文,固然要描述山川风物之美,《前赤壁赋》也确乎使我们从它所刻画的自然景色中获得了艺术享受;可是,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山川风物本身,那意义与价值毕竟还是有限的,而《前赤壁赋》则正是经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
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景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
同时,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齐来,使抽象的观点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界。
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还应当看到,《前赤壁赋》是采用赋的体裁来写的游记。
赋在汉代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宏篇巨制,繁缛富丽,叫做大赋。
之后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理解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骈赋。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格要求对偶句式,并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做律赋。
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做文赋。
《前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
我们稍不注意,还以为它是普通的散文,其实它是押韵的,也有排比、对仗的句子,而主客对话的方式,又是来自汉代的大赋。
可是,它没有大赋的板重、堆砌的毛病,也没有骈赋、律赋的形式束缚,正体现了苏轼散文的"行云流水'的艺术风格;其中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而富于想像,抒情而兼用夸饰,又能够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前赤壁赋赏析(五):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述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
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最终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
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全文借景取理,依理述志。
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
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
文章分三层来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
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能够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能够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
"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
《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前赤壁赋赏析(六):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构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
抓住风和月展开描述与议论。
文章分三层来表现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完美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欢乐心境;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景、抒情、说理到达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一样,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并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异常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
景物的连贯,不仅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并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终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到达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前赤壁赋赏析(七):
此赋经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述,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赋中语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和"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等,至今常被引用。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
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
在这些文章中,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变与不变的理论和物各有主的观点好似一剂愀然的灵丹妙药,使客人最终喜而笑。
前赤壁赋赏析(八):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赋是有很大难度的。
也许因为古今语言的流变,时空的阻隔,遮蔽了探寻的双眼,深玄的人生哲理更让阅历简单的学生敬而远之,逡巡眺望,难以尽情领略无限风光。
文学即人学,诗文就是作家特定时代的心灵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若缺少对心灵的扣问,岂能是真正的阅读!
此赋反映了苏轼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课文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
让学生切实感悟到苏轼"入世不能,出世不忍'的复杂情感,就成了教师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以诗歌情感为抓手,教学重心定位为情感的变化及诱因,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