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赏析.docx
《前赤壁赋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赤壁赋赏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
一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
他的处境、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间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
作者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心情,接着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
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
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心情。
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
特别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接着下一段,作者又描写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面对这良辰美景。
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
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
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
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
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这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己的衷肠,这里既写出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心情。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么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子。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
不要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
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现在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
文章写道: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
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现在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
向同伴问道:
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
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
下面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
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内容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所以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
这里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
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后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
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
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
因此,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
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积极意义。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
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
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苏东坡的这一番话把客人说服了,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转悲为喜,相视而笑,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写菜肴果品全部吃光,杯子盘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兴的心情。
于是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由于心情舒畅,睡得香,等到睁开眼睛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总而言之,本文的景色描写,客人和主人的心情,哲学意味的对话,都浑然一体,胜意迭出,文辞优美。
特别是文中那段富有哲理的谈话,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说理文,它通过生动的形象,用水的流逝,月的盈亏,以及风声月色,讲出变与不变的道理,在抒情中带说理。
苏轼用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歌诗描绘了一幅诗意十足,含意深远,意境优美的赤壁夜游图。
使我们也好像游了一次赤壁,心里充满了遨游之乐。
这篇文章上半部主要是写景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下半部由景生情,以情入理,情景交融,情与理相得益彰。
因此,《赤壁赋》既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抒情散文。
二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
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
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
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
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
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
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
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
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
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
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
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
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三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
水是七月长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
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其时之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水状茫茫无际而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
水若无际,月若无际。
不辨何处是水,何处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
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
于是才引发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
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
冯虚即游于空明也,它将水月的色性融为一体,比谢庄的《月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更能得水月相交之神髓。
因为谢庄借月写相思之情,月在天外;张若虚见水月兴人生之感,月在心外。
而苏轼则将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觉去揉合了这才能找到空明一词来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给予人心的无比熨贴和自由感。
而浩浩乎、飘飘乎直陈襟怀恣畅之感,已是顺乎水月之美的导引,自然产生的了。
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记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内心极度自由、不虑世情之境。
它们意味着,如此不见水月、只觉空明之境不仅是作者摆脱俗情的诱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
由此空明见彼空明。
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
平日兴趣落于人伦的孔子之见流水而感慨时间与存在,性格潇洒无羁的李白之因明月而人静起乡情,最能表明水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
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
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
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自性(佛性)与他性(一切性)、有和无、变和常的辨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
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
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
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
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水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变中寓有不变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
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
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其实,《赤壁赋》中的这一番主客对话,就是苏轼内心的独白与对话,是过去之苏轼与如今之苏轼的对话,是旧我与新我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着苏轼对生命的反省与超越。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
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引自《评注古文辞类纂》)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