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1.doc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教案1
7.1力
主备人:
梅炳灵审核人:
梅炳灵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
新授课。
方法:
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
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弹簧,磁铁,气球,橡皮筋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时间2分钟)
2.学习目标1:
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2:
力的三要素3:
用示意图表示力4:
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一:
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事例中有那些共同的地方?
2、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哪几个物体?
3.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吗?
二.先学后教
活动二:
自学课本第126页的内容并自己根据现有器材演示,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5分钟)
(1)用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思考问题:
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由此得出:
力可以
(3)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
(4)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由此得出:
力可以
练一练:
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中,其中图(a)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图(b)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由此得出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三:
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_________。
活动四:
阅读书本第42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提出猜想:
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
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五:
力的图示。
阅读书本第42页,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适当提示: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活动六:
探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请同学们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通过观察或实验你们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1)演示:
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
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2)演示:
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
(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
(3)学生实验:
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
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学生实验:
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
(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
(5)看课文第33页图11.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小结:
(约4分钟)(可师生共同小结本科收获)
当堂训练(15分钟)(学生学案)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单位3、力的三要素:
4、力的图示:
教学反思:
7.1力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2:
力的三要素3:
用示意图表示力4:
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一:
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事例中有那些共同的地方?
2、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哪几个物体?
3.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吗?
活动二:
自学课本第126页的内容并自己根据现有器材演示,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5分钟)
(1)用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思考问题:
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由此得出:
力可以
(3)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
(4)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由此得出:
力可以
练一练:
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中,其中图(a)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图(b)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由此得出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三:
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
活动四:
阅读书本第42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完成下列问题:
(1)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____;用的力越小,弹簧被拉得越____;骑自行车时,蹬车的力越大,自行车运动的越____。
蹬车的力越小,自行车运动的越____。
这说明:
力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我们用力拉弹簧,弹簧会_____;用力压弹簧,弹簧会_____;司机师傅向左打方向盘,汽车会向____拐弯;向右打方向盘,汽车会向____拐弯。
这说明:
力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如右图:
用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
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
当手距门轴越远(点A)时,越____力;距门轴越近(点B)时,越____力。
(省\费)(注:
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叫力的作用点)这说明:
力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总结:
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活动五:
力的图示。
阅读书本第42页,完成下列问题: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________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________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____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____或____表示力的______:
在同一图中,越大,线段应越长。
活动六:
阅读书本43页探究: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用手用力拍击桌面,手有何感觉?
分析:
手拍击桌子,手是,桌子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手感觉到疼,说明手拍桌子的同时,受到了桌子给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
分析:
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结论: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合作探究: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
(小组讨论交流)
当堂检测:
1、力一般用字母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2、人推车时,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________。
3、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
4、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__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5、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的气球
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有力的作用;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C、只施加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7、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a)和(b)B、图(a)和(c)C、图(a)和(d)D、图(b)和(d).
8、完成下面力的示意图
(1)用50牛的力竖直向上提箱子。
(2)用80牛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沿左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
第2节弹力
主备人:
阮红梅审核人:
梅炳灵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弹力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自制弹簧测力计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
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活动1:
自主预习
一、引入新课(做一做)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
试一试:
将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钉上以此固定弹簧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稳固木架以免倾倒,合作完成以下实验和填空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二)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活动2:
合作探究:
量一量:
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
自制弹簧测力计。
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想一想:
提问:
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说一说: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认清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和最小测量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4、测力计测重力时不能倾斜放置。
三、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活动3:
完成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弹性形变和弹力
弹性形变:
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非弹性形变:
在外力停止作用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