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0081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docx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内容摘要】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首先是教育学中一个经典的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经典命题中:

“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还是“教育即生活”(杜威)。

这个两者的取向不一样直接反映在教育的目的、方针、办学理念方面,同时这两者的关系还反应为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问题。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要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并作为其成长的阶梯,否则会产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

此外通过对学生“重要他人”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重要他人中教师、明星以及同伴的数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反映出学校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隔离,使学校成了“教育的孤岛”,学校生活远离了符合学生人性的生活。

据此,学校教育的实践重心必须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培育学生的丰富人性,要为学生提供生活适应的指导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学生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异同。

2.区分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类别,并能进行归因分析。

3.认识“重要他人”的概念,据此分析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以及所接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主要可以分解为两类,第一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同辈群体生活,第二类是邻里、社区以及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尽管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教材第207页)

(一)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教材第207页)

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地偏向于“感性与感情”、“自由与轻松”“个体性与特殊性”等方面,而学校生活突出了“理性与理智”、“强制与限制”、“社会性与一致性”等方面。

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最大的差异性是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具有四个特点:

1.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

2.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

3.强制把学习活动与游戏以及娱乐活动截然区分,学生不感兴趣的要学习,感兴趣的却不能自由学习。

4.叙述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评价,这种不断进行的评价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鉴于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性,要求做到:

1.要求学校生活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滥施形象权威,忽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那么教育的效果势必大受影响。

2.在制度化的学校管理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生活得到积极的关注。

3.学校生活必须和家庭生活紧密想联系,发挥家庭生活的教育优势。

(二)学生的同辈群体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教材第208页)

1.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者相同,而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

2.同辈群体主要是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以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

因此同辈群体对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影响甚至超过家庭和学校。

3.学生加入同辈群体主要是为了追求平等,因为同辈群体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保护性”以及“发展性”。

学生在同辈群体中可以得到一种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的自我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的能力等。

4.总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自由表达”等是同辈群体生活的显著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的特点是“权威与不平等”、“相互竞争”、“有限表达”等。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教材第209页)

学校的社会文化生活属于间接的生活环境,但是对于社会文化活动的广泛性、灵活性、多元性,以积极其活动形式方面的丰富、感官、煽情等特点,而相对应的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

严肃,抽象与理性,特别是当学校生活更多地强调学习活动时,这种对比尤为明显。

这会让学生感觉校外世界丰富多彩,而不自觉地受到各种影响,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网络特别发达的时代,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加广泛,学校要正视这种影响,进一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教材第209页)

1.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学生经常面对生活适应问题。

一方面面对三重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存在协调和适应三者间价值、规范、期待以及行为方式等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与学校生活理想性可能会产生各种冲突。

2.总体而言,学生对于各种生活环境的适应存在两种类型,良好的适应和不良的适应。

当学生出现不良适应时,在心理上可能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在行为上可能导致各种失范行为。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教材第210页)

1.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矛盾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

2.在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以下四种:

攻击:

如学生受挫后就会向家人或者公共物品等出气,以发泄自己的情绪。

退缩:

一些学生会在自己受挫后出现一些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合的幼稚行为,如胆怯。

焦虑:

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恐惧或者忧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

恐怖:

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受到了强烈的负面刺激或长期不当的影响,可能会对学校生活感到恐惧,产生厌学的心理障碍。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教材第211页)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当前,学生的失范行为尤其表现为几个方面:

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这些新的倾向有吸毒、网络违法等。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教材第212页)

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的整体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导致心理障碍和行为规范失控。

其中最典型的原因为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社会环境中的问题表现为:

社会规范失控、文化商品化、城市化影响,价值多元化以及人口流动问题。

(二)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学校教育失误集中表现为三点: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2.个别教师素质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薄弱。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1.一是家庭生活中的“四过现象”(即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护、过度保护)十分普遍。

2.二是由于家庭破裂数量增多,造成了“教育真空现象”。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关于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一)心理学解释

1.一种是“心理缺陷说”

2.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

(二)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研究取向:

1.“结构模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

2.“差异交往说”。

3.“控制缺乏说”。

4.“失范说”。

5.“手段一目标说”。

6.“亚文化群理论”。

7.另一类是“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节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一、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教材第218页)

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主要反映在学生对于学校以及学校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感受,如喜欢、满意、欣赏等方面。

教育心理学者认为学生对于学校具有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教育社会学者则着眼于分析学生对于学校的真实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方式。

当前许多对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学校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相反的结论。

总之,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受制于多种因素,可以选择宏观的社会大背景来进行分析,也可以从微观的学校背景,或学生自身特征来寻求原因。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学生的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和年级水平、性别、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学生的这些自身特征与学校的态度的关系,如下:

1.年龄和年级水平是一种制约因素:

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态度会随着年龄和年级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而且这个下降是持续性的。

但是也有小量研究指出一种相反的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基于一些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

2.大多数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对学校态度的性质以及内容均有明显影响。

一般来说,女生对学校的态度比男生要积极。

3.通常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成正相关,同时家长的保守态度也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关系密切。

4.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成绩与学校的态度也关系密切。

布鲁姆的研究论证了成绩与学校态度之间的积极关系,并认为学校的积极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必然结果,也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二)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1.学校特征可以包含多种变量,例如:

学校的开放性与否、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学校规模、学校的社会声誉等。

2.这方面的研究不少,但是迄今为止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多数相关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开放性的学校中,学生对学校的积极性比传统切封闭的学校要高。

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以及其影响(教材第219页)

没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存在着一些对自己影响特别大的具体个人,这一类人被成为“重要他人”。

因此,分析学生的“重要他人”是考察其学校生活状态的一种重要的途径。

(一)重要他人的概念

“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

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其包括家长、同伴、教师、历史上的英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等,这些重要他人的特征和类型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比非重要他人具有重大影响。

以“重要他人”为依据,可以把影响学生社会化的因素区分为两种水平:

1.一是重要人他人以及参照群体组成的“主导性影响因素”。

2.二是非重要他人与其他因素组成的“一般性影响因素”。

学生的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互动性重要他人以及偶像性重要他人。

(二)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是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认同的重要他人。

在学校、家庭、同辈生活的三种环境中家长、教师、同伴如果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则他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就对应成为楷模、导师以及知心朋友,如果没有成为重要他人则对应是监护人、社会权威以及一般的活动伙伴。

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往往受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影响。

随着学生的自主性增强,一般意义上,其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主导类型是“家长—教师—同伴—个体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互动性重要他人”而逐渐变化的。

2.学生互动性重要他人的出现还因学生的社会属性而异。

即因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班级职务以及社会地位等二不同,不同的社会属性可能会导致选择不同的互动性重要他人。

3.最后,学生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往往会有层面的差异,即学生可能有几个不同的重要他人,分别对应学生的不同方向的发展需要,为此教师未必能在所有的方面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有可能在任何方面都成不了学生的重要他人。

(三)学生的偶像性重要他人

是指因受到学生特别喜爱、崇拜或尊敬而被学生视为学习榜样的具体人物。

学生偶像性重要他人和互动性重要他人之间的异同是:

1.相同点是:

两者都对学生的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2.区别是:

一是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具体人物,往往是学生的互动的对象,而偶像性重要他人则是社会知名人士,并非是学生的直接的互动对象。

第二,互动性重要他人是学生在双向交往当中形成的,而偶像性重要他人则是学生单向选择的结果。

第三,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学生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方式多是潜移默化,而偶像性重要他人则多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其影响的方式多是突发的、短暂的、但是又很深刻的。

三、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教材第222页)

当今学校教育中的“考试”选拔制度,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

(一)学习压力的含义

学习压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可以解说为:

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映。

学习压力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

1.一是来自环境紧张刺激(如考试压力、课业压力、作业压力等)。

2.二是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如焦虑、紧张、挫折等)。

3.三是个体的反映(如躯体反映、各种行为反映等)。

(二)学习压力的现状

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自对考试的焦虑以及作业量问题等方面。

(三)学习压力的影响

学习压力所导致的是各种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恐学症”和心理疾患两个问题。

1.首先是“恐学证”问题。

近年来,以厌学、逃学为主题的研究报告提出令人注目的两点:

一是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农村,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农村。

其次这中现象是1949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高峰。

2.再者是心理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早就指出,压力和焦虑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四)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

导致学习压力以及其影响后果的成因十分复杂,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素质因素。

撇开个体身心素质因素(事实上,个体的身心因素大多也是受到环境影响的结果。

),就其环境而言主要是两个分流教育制度和家庭。

分流教育制度有助于把学生加工成“不同的人力产品”,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这种分流点主要有“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

但是需要指出的过早对学生进行分流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不利,并会出现“惟分至上”的不良教育现象。

此外,受到分流教育的影响,学生不仅仅害怕考试,更是害怕考试的背景,如:

家长的过高期望、亲戚攀比性的看法等。

通过对于这些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1.学生的学校生活并非是简单的生活,学生对学校的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的学校生活同样存在着一个生活质量的问题,他们是否喜欢学校,是否能在学校里健康发展与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以及措施有关。

3.也是重要的一点,学生面临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所以受到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4.从学生的重要他人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学校生活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这就让我们不禁考虑学校教育是为学生的生活做准备还是作为学生的生活过程?

 

第三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教育活动既是文化的正式传播过程,也是文化的非正式传播过程,还是学生的一种生活经历。

学校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两大类,也就是教育应该与学生的完整的,现实的生活发生紧密联系,但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正日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书本知识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脱离,教师的职能日趋简约。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教材第225页)

1.在人类历史上,对知识以及知识价值的认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而关于应该把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把这些知识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床底给儿童等问题的研究历史则不是很长,后者主要是近代社会随着教育学出现后,主要是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传递的。

2.工业革命后,人们在知识的道德价值之外,发现了知识的经济价值,所以学校传授的就应该是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在工业革命背景下形成的迄今影响还十分深远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递知识。

该教育模式在当时确实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但是该教育模式忽视人的情感、价值、精神的力量以及道德的意义。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等方面出现并日益严重的所谓“全球问题”迫使人们对工业化人类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以及文化重构问题提到了日程,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了把一个人培养成为一个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个方面都具有的综合人才,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表明学校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4.总之无论是从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或者是从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而言,那种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学校教育都必须加以改革,因此学校教育的宗旨也必须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

二、生活经验(教材第227页)

1.生活经验涉及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其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其影响不亚于课程知识和学校文化。

生活经验涉及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尤其是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既是我们按照内容来划分,生活经验也包含了各种成分,如科学、自然、地理、性知识、时尚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流行的知识类别。

2.但是在现实学校教育当中,学生的丰富日常生活经验被忽视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只是为了记住书本上机械的知识,教师也围绕书本进行教学和训练。

学校中以书为本的现象,没有发现到“经验”的价值,如美国学者尼勒指出:

经验的知识最高的形式是“科学的知识”,而最低形式则是“生活经验”。

3.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杜威才强调“教育即生长”、“生活即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在杜威看来,教育本质上就是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如何适应社会、参与生活的经验。

三、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教材第228页)

1.不同与工业社会以来形成的以“教”为主或者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经济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掌握前端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求人们能不段进行学习以更新技术创新技术。

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是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总之,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不仅关系到受教育者个人未来的发展、成长乃至生存,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在当代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节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

工业社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把学校的重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育丰富的人性。

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教材第230页)

要形成培育学生丰富人性的学校生活,学校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必须的变革。

1.要让学生从受到管制的生活转向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

2.为培育学生丰富的人性,还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发展。

3.充分给予每个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4.要变革学校生活还涉及到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问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教材第230页)

知识经济要求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不断创新的知识,所以学校教育要认识到:

1.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

2.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

创新意味着发展,因此创新的主体必须突破既有的观念和经验、现成的传统和习惯。

3.第三,正确理解创新和“守旧”的辩证关系。

4.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教材第231页)

知识经济社会,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为了更好协调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的关系,这就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任务:

1.培养科学精神。

2.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基础教育,必须在思想、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为学生未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富有成效的工作做好准备,为接受他们面临的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做好准备,真正把握好人类自身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