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698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docx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

田野考古采集及取样要点

1、出土资料采集及取样的要求

①、需要采集及取样的出土资料主要是遗物。

重要的遗迹现象和遗痕如特定场合下的人的手迹、足迹、工具痕迹等也应该进行采集,采集时可采用整体或部分切割的方式,以不能破坏其完整性为原则。

②、遗物分人工遗物和自然遗存。

人工遗物指由人类制造或加工的物品,如石器、骨(角)器、陶(瓷)器、木(漆)器、铜器、铁器等;自然遗存指人为遗留在遗址里的,以及虽然并非由于人为原因而出现在遗址堆积里,却与阐释人类活动相关的动植物(包括人类遗骸)、矿物遗存等。

③、遗物采集可根据研究需要和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方法,但必须保证采集方法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A、系统性。

指遗址的采集和取样自始至终应保持统一的标准。

B、针对性。

在无法对遗址上全部种类的资料实行全部采集的情况下,考虑到发掘遗址的不同学术目的。

资料采集方法的设计应与这个目的相关。

C、有效性。

有效性通过采集方法、采集种类和采集数量来实现,保证资料获取的客观、全面、准确,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

④、各类遗物均应按堆积单位采集和取样,按堆积单位编号记录。

⑤、置放原地的遗物,应先做绘图、摄影记录,编号后起取。

⑥、易损遗物、特殊遗物的采集和重要遗迹的整体起取等技术性强的工作,应聘请专家进行。

⑦、所有采集品和取样样品皆必须有相应的包装措施和详备的编号记录。

⑨、所有采集品必须同时附有相应的标签。

标签要写明采集品的种类、数量、所属单位、采集方法、采集者和采集日期。

标签须一式两份,用小塑料封口袋密封,与采集样品一起包装。

标签的内容应用记号笔直接写在包装袋外。

2、出土资料采集及取样的种类

(1)、人工制品

①、人工制品主要包括五大类:

A、生产工具类:

包括狩猎采集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

B、生活用具类:

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具。

C、武器类:

包括主要是冷兵器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各种武器。

D、装饰及艺术品类:

包括专门用于装饰人体本身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装饰用品和各种形式的艺术品。

E、特殊功能用具类:

包括宗教、礼仪、占卜、盟誓、契约等特殊场合所使用的特殊物品及反映社会等级分化的特殊贵族奢侈品等。

②、上述人工制品除了完整品和破碎品之外,人工制品制作过程中的原料、加工过程各个阶段产生的坯料、废坯料、废料、残次品等包含有加工工艺特征的人工遗物也在重要的采集之列。

(2)、自然遗存

①、有机类遗存

A、人类遗骸:

包括各种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人类骨骼遗骸。

保存于非酸性土壤中。

B、动物类遗存:

包括大型哺乳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鱼类、鸟类、爬行类、陆生软体动物、水生软体动物、昆虫、有孔虫类和寄生虫等各类动物遗存。

主要保存于非酸性土壤中。

C、植物类遗存:

其中属于大植物类遗存的有木头(木炭)、果实、种籽等;微植物遗存的有植硅石、花粉、植物孢子、硅藻等。

常以碳化的形式保存于土壤中。

②、无机类遗存

A、烧土块和烧土颗粒:

由于人类用火活动而有意或无意烧烤并结实的粘土块或粉碎后形成的颗粒。

B、土壤:

保存成土结构完整的土壤样品可用于土壤微形态学研究,土壤本身也可做相关化学分析。

C、沉积物:

保存在遗址文化堆积中的沉积物可用于探索遗址中的沉积序列和水流冲积的影响等问题。

③、年代学研究样品

上述有机类和无机类遗存除了能够用以阐释人类的行为活动之外,还是年代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3、出土资料采集及取样的方法

(1)、采集及取样的方式

①、全部采集

A、全部采集顾名思义就是文化堆积中所有发现的遗物均采集。

全部采集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法,如筛选法,对所有清理出的文化堆积的土样全部进行筛选,获取其中所需的遗物。

B、全部采集是收集遗物最全面的方法,只要条件允许,无论何种类型的遗物均应采用全部采集的方法收集。

C、全部采集并非一网打尽,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样品提取方法的改进,全部采集所能收集的遗物的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增加。

因此,倡导在田野发掘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全部采集的具体方法。

②、抽样采集

抽样采集是在无法实现全面采集的情况下,采用抽样的方法,以部分认识整体的一种采集方法。

抽样采集主要是针对采样区域的选择上,首先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具体采样的区域,然后在采样区域内再进行样品的采集。

常用的抽样采集方法有:

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判断抽样三种。

A、随机抽样。

又称“简单随机抽样”,采用随机性的原则选取采样区域进行取样,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抽样方法。

选取取样区域时,要保证每个取样区域应独立地、等概率地被抽取。

B、系统抽样。

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个部分中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的采样区域的方法。

C、判断抽样。

又称“目的抽样”或“立意抽样”,是一种由专家或研究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所选样本的方法。

这种抽样方法一般是对调查的总体先作总的了解,然后主观地、有意识地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个案,并通过典型个案的调查研究借以掌握总体的情况。

(2)、样品的提取方式

①、直接提取法

A、直接采集遗物的方法。

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完整遗物的采集,如置放原地的完整骨架、器物、建筑材料等。

B、直接采集遗物之前应首先记录其空间位置(即三维座标)、向度等信息,并编号后再起取。

②、筛选法

A、筛选法即使用筛子对遗址文化堆积中的土样进行筛选,主要用于选取其中个体较小的遗物,又分为干筛法和湿筛法。

干筛法。

保持文化堆积中的土壤样品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筛选,适用于土遗址的发掘取样。

一般先将发掘出的土壤样品晾晒干,再进行筛选。

湿筛法。

保持文化堆积中的土壤样品在湿润的状态下进行筛选,适用于饱水环境遗址的发掘取样,以防止土壤干燥后遗物遭到破坏。

B、采用筛选法应保证使用统一的筛网规格。

一般遗址使用0.8×0.8cm或1×1cm网眼的筛子较为合适。

③、水选法

A、水选法又称“浮选法”,是利用水的比重原理对遗址文化堆积中的样品进行选取的方法。

又可分为轻选法和重选法,两种方法可同时进行。

B、水选法既可使用浮选机,也可手工进行。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均需准确测量、记录水选土样的大小。

C、水选过程中,应使用干净的水,并保证土样完全冲洗干净,不能残留土块,但不建议使用洗衣粉等漂洗剂。

D、水选后,漂浮于水面的有机质遗存应直接使用筛网做轻选收集并阴干;渣子部分做重选收集,阴干后再使用不同网眼规格的筛子晒选,提取其中的遗物。

E、水选所用筛网应保证统一规格。

一般遗址轻选使用0.8×0.8mm或1×1mm网眼的筛子,重选使用0.5×0.5cm或0.8×0.8cm网眼的筛子。

④、柱状剖面采集法

A、柱状剖面采集取样主要是针对土壤和沉积物的取样方法。

一般是在考古工作现场采集少量文化堆积的完整土壤样品,并送至实验室进一步提取其中研究所需样品的采样方法。

B、柱状剖面采样需要首先清理出一个新鲜的地层剖面,并将其中的层位关系划分清楚,然后按照堆积单位,以柱状的形式采集所需数量的土样。

C、柱状剖面采样时,应采用与发掘过程相反的方向取样,即自下而上采集,以保证样本不被污染。

(3)、各类遗存的采样方法举例

①、遗址勘查中地表遗物的采集

抽样采集法:

先将遗址按10×10米或20×20米的网格进行划分,然后按照抽样采集的方法选择其中的部分网格,采集其中暴露的地表遗物。

②、考古发掘中人工遗物的采集

A、全部采集法:

每个地层堆积单位的土除了选作土样分析的部分外,应采用筛选法全部过筛收集遗物。

B、个体较大的完整器物应作完整记录后直接提取。

③、人和动物骨骼的采集

A、完整的人骨架和动物骨架,应原地绘图、照相、记录后起取。

有必要时可整体起取。

B、包含在文化堆积中的个体较大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等残破骨骼,一般情况下应采用筛选法全部采集。

C、包含在文化堆积中的昆虫、鱼类、软体动物、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的残破骨骼,可首先采用抽样采集法选取土样,再用水选法,重选收集。

D、特殊遗址,如贝丘遗址上的软体动物遗骸数量巨大,可采用抽样的方法采集。

④、植物遗存的采集

A、大植物遗存,如木炭、果实和种籽类。

在田野发掘现场通常以抽样采集的方法采集所需数量的土样,或重要堆积土样全部采集,然后经水选法,提取轻选标本,阴干后送实验室鉴定。

一些情况下的可见性标本,应全部采集。

B、微植物遗存,如植硅石、孢粉、硅藻类。

在田野发掘现场以抽样采集的方法采集所需数量的土样,或采用柱状剖面的方法采集土样,密封包装后送实验室进一步提取。

C、易受污染的微植物遗存,如孢粉、植硅石土样的采集,应使用清洁的工具在新鲜的地层剖面上或地层堆积中采集。

采集完一个单位,必须对采集工具清洗后方能采集另一个单位。

采集到的样品应立即密封包装,防止污染。

应尽量避免在附近农作物开花时节和大风中取样。

采样时的环境气候均要做出记录。

⑤、土壤样品的采集

A、烧土块和烧土颗粒。

采用抽样采集的方法直接起取。

B、土壤和沉积物。

采用柱状剖面的方式以抽样采集的方法采集。

C、土壤和沉积物的柱状剖面采集,应使用专用工具在新鲜的地层剖面上或地层堆积中采集。

采集时,必须保证样品的土壤结构,即保持土样的整块不散。

采集完一个单位,必须对采集工具清洗后方能采集另一个单位。

采集的样品应立即以硬包装的形式加固,保证样品的土壤结构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

⑥、测年样品的采集(主要是碳十四)

A、选择层位关系明确、现象清晰的地层堆积单位采集所需样品。

B、应尽量按照地层序列采集系列样品。

系列样品指在一个连续堆积上按层(堆积单位或遗迹单位)采集的样品。

如果一处连续堆积还不能代表整个遗址堆积,则可在不同地点采集若干个系列样品。

C、按照统计学的要求,一个堆积单位不能只采集一个样品,样品的数量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以6个为宜。

推荐同一堆积单位采集不同类型的测年样品。

D、同一堆积单位采集的不同碳十四测年样品,均需保证样品的完整性,绝不能将不同个体的碳样粉碎后混采。

E、必须详细记录样品采集的相关考古背景信息,同一堆积单位的每个样品的采集地点,即样品的分布,均要做出详细记录。

F、样品采集需用专门工具,光释光测年用土样应使用避光材料,不能手取。

各类样品均应及时使用正确的包装材料密封包装。

样品应保持干燥,避免与空气接触,并尽快送测年实验室。

4、出土资料采集及取样的数量

除了人工遗物需全部采集外,下表规定了采集各类自然遗存所需最少数量的土样。

(参考MurphyandWiltshire1994;MusemofLondonArcheologyService1994)

大类

遗存类型

土壤类型

潜在信息

获取及研究方式

需要的样本量

微遗存

硅藻

所有

堆积环境的盐度、酸度

实验室处理,400X显微镜观察

100毫升

花粉,植物孢子等

所有

地区性的植被环境及变化

地区性的水文及气候

遗迹单元的功能

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预

作物管理

植物资源

50毫升或柱状剖面取样

植硅石

所有

地区性植被环境、水文、气候

遗迹单元的功能

农业相关问题

100-200毫升或柱状剖面

有孔虫类

所有

潮汐环境下的盐度和水位变化

100毫升

寄生虫卵

饱水环境

病理学

环境及生业经济形态

250毫升

大遗存

果实、种籽

所有(碳化)

饱水环境(未碳化)

地区性植被

植物类资源的利用

农业相关问题:

作物生产、加工与储存

地区性景观和土地利用

浮选(碳化)、湿筛(未碳化饱水环境)至0.2-0.5mm(约60目至40目)

10X-60X显微镜观察

20升左右

木头(木炭)

所有(碳化)

饱水环境(未碳化)

地区林业资源的构成

树木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

浮选(木炭)、湿筛(未碳化饱水环境)

150-400X显微镜观察

20升左右,或可见性全部采集

昆虫

所有(碳化)

饱水环境(未碳化)

地区性景观

林地结构

虫害研究

实验室处理,至0.3mm

10-60X

10-20升

水生软体动物

碱性或中性

小型(碱性)

堆积环境的盐度等

贝类的采集与消费

小型需筛选至0.5mm

小型需10升

陆生软体动物

同上

地区性植被结构

鸟类骨骼

所有(非酸性)

狩猎

食物储存与管理

动物驯化

手工拣选、筛选、浮选

(至1mm)

取定量土样后的全部堆积

鱼类骨骼

所有(非酸性)

渔猎

鱼类食品的加工与消费

手工拣选、筛选、浮选

(至1mm)

取定量土样后的全部堆积

小型哺乳动物

所有(非酸性)

地区性生态环境

动物群研究

手工拣选、筛选、浮选

(至1mm)

取定量土样后的全部堆积

大型哺乳动物

所有(非酸性)

狩猎

动物驯化

动物的消费模式(加工、储存、管理与消费)

动物的病理学等

手工拣选、筛选

取定量土样后的全部堆积

人骨

所有(非酸性)

食谱

病理学

人口

生活方式或埋藏方式

手工挑选,筛选

土壤、沉积物

微形态学分析

所有

成土作用

土壤结构与人工干预

遗迹单位的功能

堆积埋藏学研究

连续柱状剖面

或局部特征剖面

化学分析

成土作用与气候影响

土壤酸碱度

耕种与畜牧管理的影

连续柱状剖面

颗粒分析

沉积序列

水流冲积的影响

连续柱状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