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236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7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城市规划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docx

《城市规划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规划原理.docx

城市规划原理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

城市规划原理

代码:

608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是为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

二、评价目标

考查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应用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和分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

3小时

3.考试内容的比例

基本概念:

约30%

基本原理:

约50%

实际问题:

约20%

4.题型构成

①名词解释:

约10%

②选择题或填空题:

约20%

③问答题;约40%

④论述题及分析题:

约30%

四、参考书目

①《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4。

③《景观设计学》,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城市及城市发展

1.城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城市化包括经济的,地理的,人口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城市规划原理》P2P9

2.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城市规划原理》P2-P8

(一)发展速度快且呈持续加速的趋势

    从城市起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500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1%。

以19世纪工业化浪潮为发端,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

(二)以20世纪中叶为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欧洲作为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浪潮的发源地,最早发展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1800年世界有6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1个在欧洲,到1900年世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01个,欧洲却占了148个,其中英国在18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20世纪初美洲的成城市化发展具有更高的速度。

到1925年前后,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达到了高潮。

从1800年~1925年,世界发达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由27.9%上升到36.7%,而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比重由40%上升到71.2%,城市化水平从7.3%上升到39.9%。

世界欠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1925年其总人口数占世界总人口数63.3%,但城市人口仅占28.8%,1800年~1925年城市化水平仅从4.3%上升到9.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突然加速,在1925年~1980年间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甚至超过4%,1975年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数超过了发达地区。

但由于欠发达地区人口基数大,所以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落后于发达地区,到1980年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

(三)大城市化趋势明显且在现代社会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20世纪以来,大城市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以1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来看,1950年为56.34%,1960年为59.01%,1970年为61.51%,1975年已达到62.25%而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城市规模等级越高,人口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3.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特点

城市化发展不均衡:

局部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体不足—沿海-内地-边远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波动幅度较大;城乡二元化;大城市老城区面临继续发展的难题:

用地不足,建筑老化,布局不合理等;城市发展郊区化;流动人口影响城市化发展。

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

(一)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关键词:

工业化工业城市城市问题

18世纪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病”——城市中住房短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导致传染病流行(19世纪三四十年代蔓延于英国和欧洲大陆的霍乱)。

2.知识背景

19世纪开始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屉,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基础。

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

“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

博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及1500-2000人组成的“大社会”。

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的实践。

法兰斯泰尔。

法律基础——英国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

实践基础——巴黎改建(豪斯曼)、城市美化。

英国公园运动——西谛。

奥姆斯特——纽约中央公园。

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

理论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最直接的思想渊源

理性主义思想创立了现代城市规划认识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基础

堪天役物的进步论观念强化了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信心

自由与平等的精神推进着对城市整体问题的思考

2.主要理论与实践

(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

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心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成。

(2)卫星城、新城的理论与实践

卫星城的理论与实践

卫星城(SatelliteCtiy)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

建立这种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母城)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SatelliteCtiy)”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

这是卫星城镇的思想萌芽。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1919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个田园城市──韦林时,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

20年代,英国建筑师R·昂温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城镇去。

当时﹐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开阔的郊区”或“田园式市郊区”;其次,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密的联系。

以后,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并被广泛运用,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

20世纪30年代前后,伦敦郡议会又用过“准卫星城”一词,指的是伦敦郊区仅具有“卧城”性质(即只作为生活居住之用)的居住区。

在P·艾伯克龙比1944年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为疏散人口,计划在伦敦外围建设8个城镇,最初也称为卫星城镇,以后通称为“新城”。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自192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市以来,得到各国响应。

英国政府于1946年制订“新城市法”,把在特大城市外围建设新城的设想,作为政府计划予以实施。

日本在1956年公布“首都圈建设法”,强调在东京100公里范围大规模发展卫星城。

苏联于50年代中期提出要大力发展卫星城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是英国﹑瑞典﹑苏联﹑芬兰,后是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都规划建设了许多卫星城镇。

近30年来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外围建设的卫星城镇,具有代表性的有﹕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巴黎外围的赛尔基-蓬杜瓦兹等5个新城﹐华盛顿的卫星城雷斯登,东京的卫星城多摩等。

苏联在30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围建设小城镇,以控制城市人口。

1971年的莫斯科规划中,计划在外围布置11个卫星城镇﹐其中泽列诺格勒等已经建成。

中国在40年代末,在上海城市规划中已提出在市区周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

50年代末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都考虑了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上海城市规划中建设的第一批卫星城镇有闵行﹑吴泾﹑松江﹑嘉定﹑安亭和吴淞。

70年代上海市由于建设石油化工总厂而发展起来的金山卫卫星城,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建设效果较好。

当前卫星城的发展趋势是: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距离越来越远。

这对发展生产协作,提供就业机会,平衡男女劳动力,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强化卫星城的独立性有着重要作用。

新城的理论与实践

新城:

对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的统称,强调了新城市的相对独立性。

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izerHoward)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第一次把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蒙等人的理想城市设想加以具体化,在新城城市设计上开了先声。

虽然霍华德也建了两个小城市作为试点,但真正开始新城运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起了8座新城。

哈罗城是它的代表。

这是英国第一代新城。

经过第二代伦康新城(RunCorn)、霍克新城(Hook,未建),到现在已建起以密尔顿•凯恩斯(Miltens)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城。

除英国以外,法国、瑞典、芬兰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建起不少新城。

日本、美国也掀起了新城建设热潮,苏联、东欧各国,直至中国也在效仿。

可以说新城运动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大城市。

建设新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恶劣的矛盾,并通过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创造田园式的理想城市模式。

尽管最初设想的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但却为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3)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及《雅典宪章》(CharterofAthens)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思想基础——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认为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则可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核心内容——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

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恬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城市看成丁一种产品的创造,物质空间规划成为城市建设的蓝图。

 

(4)马丘比丘宪章(CharterofMachuPicchu)

1977年12月,一些城市规划设计师聚集于利马(LIMA),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讨论时四种语言并用,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马丘比丘宪章。

12月12日与会人员在秘鲁大学建筑与规划系学生以及其他见证人陪同下,来到了马丘比丘山的古文化遗址签署了新宪章,以表示他们对在专业培训及实践方面所提倡与探索的规划设计原理的坚定信念。

宪章主要内容有:

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进行修正。

强调入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而且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成为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

强调规划的公众参与——理论基础是戴卫多夫20世纪60年代“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基本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师要表达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雅典宪章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1,城市的存在,发展及其规划有赖于所存在的区域

        2,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

        3,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

       4,以工业为主的工作区需依据其特性分门别类布局,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避免干扰,且保持便捷的联系

       5,确保各种城市绿地,开敞空间及风景地带。

       6,依照城市交通的要求,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确定道路的宽度。

       7,保护文物建筑与地区。

       8,改革土地制度,兼顾私人与公共的利益。

      9,以人为本,从物质空间形态入手,处理好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的职责。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观点:

      1,不应因机械的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城市规划应努力的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2,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在安排城市居住的功能时应注重各社会阶层的融和,而不是隔离。

     3,改变以私人汽车交通为前提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优先考虑公共交通

     4,注意节制对自然资源的滥开发,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包括文化传统在内的历史遗产。

      5,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应认识到其双刃刀剑的特点。

      6,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包含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7,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创造连续的空间,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雅典宪章仍然是本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其中的许多原理至今还和当年一样有效。

马丘比丘宪章的提出旨在对雅典宪章进行改正和修正。

它对雅典宪章中所提出的概念和关注领域逐一重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修正观点:

1.城市与区域

——进一步深化区域规划观点,强调区域和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

     今天由于城市化过程正在席卷世界各地,已经刻不容缓地要求我们更有效地使用现有人力和自然资源.规划必须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反映出城市与其周围区域之间基本的动态的统一性,并且要明确邻里与邻里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其它城市结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

      规划的专业和技术必须应用于各级人类居住点上——邻里、乡镇、城市、都市地区、区域、州和国家——以便指导建设的定点、进程和性质。

   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的不断的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

2.城市增长

——探讨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造成的城市增长现象。

人口过快增长造成了生态学、能源和粮食供应三方面问题。

由于城市增长率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口的自然增加,城市衰退已经变得特别严重;住房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和运输以及生活质量的普遍恶化已成了不可否认的后果。

      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的探讨并没有反映最近出现的农村人口大量外流而加速城市增长的现象。

尽管城市混乱发展在工业化社会,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的特征,但结论是一致的:

人口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城市的混乱发展有两种基本型式:

  第一种是工业化社会的特色,就是私人汽车的增长,较为富裕的居民都向郊区迁移。

而迁到市中心区的新来户以及留在那里的老户缺乏支持城市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能力。

  第二种型式是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在那里大批农村住户向城市迁移,大家都挤在城市边缘,既无公共服务设施又无市政工程设施。

要处理这种情况远远超出了现行城市规划程序所可能做到的范畴。

目前能做到的不过是对这些自发的居住点提供一些最超码的公共服务,公共卫生和住房方面的努力恰恰反而加剧了问题本身,更加鼓励了向城市迁移的势头。

  因此不论是那一种型式,不可避免的结论是,当人口增加,生活质量就下降。

3.分区概念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相互作用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雅典宪章中“功能分区”的设想,引出了把城市规划分为各种分区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做法,于是为了追求分区清楚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4.城市交通

——公交优先问题

  44年来的经验证明,道路分类、增加车行道和设计各种交叉口方案等方面根本不存在最理想的解决方法。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公共交通是城市规划师与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城市规划并维护好公共运输系统,保持其与城市化的要求、与能源的短缺相平衡。

城市运输系统是联系市内外空间的一系列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其设计应当允许随着增长、变化及城市形式作经常的试验。

5.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问题

  当前最严重问题之一是我们的环境污染迅速加剧,现在已经到了空前的、具有潜在的灾难性的程度,这是无计划的爆炸性的城市化和地球自然资源滥加开发的直接后果。

世界上城市化地区内的居民被迫生活在日趋恶化的环境条件下,控制城市发展的当局必须在经济和城市规划方面,在建筑设计、工程标准和规范以及在规划与开发政策方面,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并按照整理的公共卫生与福利标准恢复环境的固有的完整性。

6.文物和历史遗产的保存和保护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的个性和特性取决于城市的体型结构和社会特征。

因此不仅要保存和维护好城市的历史遗址和古迹,而且还要继承一般的文化传统。

一切有价值的说明社会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须保护起来。

  保护、恢复和重新使用现有历史遗址和古建筑必须同城市建设过程结合起来,以保证这些文物具有经济意义并继续具有生命力。

  在考虑再生和更新历史地区的过程中,应把优秀设计质量的当代建筑物包括在内。

7.城市与建筑设计

  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始人们能生活的空间;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每一座建筑不再是孤立的,从而使其自身的形象完整。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那些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联系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意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8住房问题

  与雅典宪章相反,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

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这一现实。

同样重要的目标是要争取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住房不能再当作一种实用商品来看待了,必须要把它看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住房设计必须具有灵活性以便易于适应社会要求的变化,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

还需要研制低成本的建筑构件供需要建房的人们使用。

  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这一点应作为为不同社会阶层选择居住区位置和设计的指针,而没有有损人类尊严的强加于人的差别。

马丘比丘宪章对雅典宪章的继承和发扬:

肯定与继承了雅典宪章的大部分思想,对其中的一部分作出修改。

(5)有机疏散思想

①1942年沙里宁《城市:

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②将城市分解成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的单元,并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以高速交通相联系。

简言之,将城市各种功能适当集中,并将这些集中点做有机疏散。

 

(6)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它针对当时城市道路上机动交通日益增长,车祸经常发生,严重威胁老弱及儿童穿越街道,以及交叉口过多和住宅朝向不好等问题,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的“细胞”,并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和安全置于重要位置。

在邻里单位内设置小学和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并以此控制和推算邻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

为防止外部交通穿越,对内部及外部道路有一定分工。

住宅建筑的布置亦较多地考虑朝向及间距,该理论对30年代欧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颇大,在当前国内外城市规划中仍被广泛应用。

1929年美国人科拉伦斯.佩里(ClarencePerry)创建了“邻里单元”(NeighbourhoodUnit)理论。

邻里单元理论包括6个要点:

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过境交通大道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邻里公共空间;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

(7)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1本是同根生——两种规划思想的起源

1.1人文主义规划思想的起源

继伟大的文艺复兴之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带来了空前的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深刻的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同时也带来了又一次西方社会的思想大发展。

彻底脱离了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之后,西方社会逐步确立了公民社会的意识。

社会契约论、民主观念、人权思想成为公民社会的三大支柱。

伏尔泰的平等自由思想,孟得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杰弗逊的人权天授思想是公民社会意识的思想根源。

而公平民主等等深入人心的观念,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埋下了伏笔。

1.2理性主义规划思想的起源

在西方科学的探索中,哥白尼,加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发扬了科学与实证的思想,开辟了信仰科学,相信实证,崇尚理性思维的科学时代。

但是正如马克思批判:

“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感性……”理性的思考代替了感性的思维,这些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其他科学领域,当然也包括城市规划学,可以说科学的主体思想催成了真正意义上科学的城市规划学诞生,但是也正是这种思想给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打下了机械理性的深深烙印。

2春讯——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和理性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