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换药 (1).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4580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口换药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伤口换药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伤口换药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伤口换药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伤口换药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口换药 (1).ppt

《伤口换药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口换药 (1).ppt(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口换药 (1).ppt

伤口换药,泌尿外科,保持创面清洁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促进组织生长,换药的目的,1,1,2,3,4,观察伤口情况,做相应处理,Phase1,Phase2,Phase3,Phase4,无菌切口,清洁切口,感染切口,特殊感染切口,伤口分类,伤口换药,地点:

除隔离创口及不能行动的患者外,均应在换药室换药,行动不便者用换药车/盘携用物至床边;物品准备:

换药前应先了解患者的切口情况以需要准备适当的敷料及用具;换药次序:

无菌切口污染切口轻度感染重度感染特殊感染。

临床伤口的护理程序,评估,清洗,清创,敷料,记录,伤口的评估,局部性评估内容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愈合阶段,创面局部临床表现湿润或者干燥脱水;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过多的渗液需清除,以免周边皮肤泡软,伤口扩大;局部温度;黑色结痂、坏死组织、异物等都是培养细菌的温床,会阻碍伤口愈合过程;,局部感染体征创面的解剖部位,伤口的评估,全身性评估的内容年龄潜在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疾病血液循环系统功能营养状况肥胖感觉性或者运动性障碍性疾病心理状态全身用药情况,基本技术,内容,换药操作流程图,准备,操作者:

着工作衣帽、洗手、戴口罩用物: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药品等环境:

清洁安静病人:

向病人解释,体位舒适、伤口暴露良好,揭敷料:

逆身体纵轴方向揭开伤口敷料;去污迹:

去掉胶布、纱布,清除胶布印;观察:

伤口情况及周围皮肤情况;皮肤消毒:

以伤口为中心,螺旋消毒,范围旁开510cm;管道消毒:

由近至远,距穿刺点56cm;处置伤口:

根据伤口酌情使用药物、湿敷、剪除、刮拭等;盖敷料:

以伤口为中心覆盖敷料及纱布,范围旁开5cm;固定:

以不影响病人活动为宜,方向与躯体长轴垂直。

整理,换药,用物:

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处理用物。

病人: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操作者:

洗手,换药注意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术,换药者戴口罩、帽子先换清洁的切口,如拆线等,再换感染轻微的切口,最后换感染严重的切口;感染创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然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特殊感染伤口严禁在换药室换药,应在床旁换药,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用过的器械和换药碗等单独浸泡,污染敷料投入黄色双层塑料袋中,密封后注明“特殊感染敷料”,由保洁员送指定地点处理。

换药注意点,换药前准备,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

对所需的敷料器械药品等先检查是否齐备。

特殊用品应齐全。

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均应详细了解并告知患者。

操作方法,绷带及外层敷料可用手取下,用松节油清除皮肤污渍。

靠近创口的纱布及引流物,须用无菌镊取下。

如敷料与伤口相连,先用生理盐水浸湿后再揭去,操作方法,用碘伏棉球轻拭创口及周围皮肤,以伤口为中心,螺旋消毒,范围旁开510cm分泌物较多且创口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3%过氧化氢或其它消毒溶液冲洗,换药23次/d。

操作方法,两把镊子,一把接触皮肤,一把接触辅料(两把始终不要碰触)。

消毒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然后由内向外回字型消毒。

酒精消毒两遍以上。

纱布光面朝下,盖八层纱布以上(一般一块纱布块四层)。

胶布要顺皮纹方向且垂直纱布粘,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中间一条。

最后洗手。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