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和拓展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讨论,课后进行资料查询、论文习作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掌握如下知识,知道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实施情况。
列宁病逝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
斯大林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逐步建起了社会主义,从而形成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对苏联和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斯大林逝世以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传统经济和政治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但是进展缓慢,步履艰难,收效甚微,使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1991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苏联解体了。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到苏联的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已经僵化而又长期不改所导致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并不等于十月革命的失败,更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必须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加以总结借鉴,对其教训则应引以为戒,以勇往无前的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
【专题学法指导】
1、整体感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高中历史课第二模块的一个专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把苏联的经济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来讲,是因为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
我们建国50多年来走过的建设道路都有着苏联当年的影子。
了解苏联经历过的成就与挫折,也就是在总结我们的经验与教训。
其次,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列宁为什么要实施新经济政策?
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应该如何评价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它是否只有僵化的、消极的一面?
该怎样看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它们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反观自身探索之得失。
第三、从课程标准的要求看,讲授本专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应怎样与其他专题比如第6专题“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相比较?
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分析这些问题?
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更科学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社会性、延续性、交融性,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邓小平同志在争论“姓资姓社”问题上的高瞻远瞩。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一专题,共列出三个分题内容,分别为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探索及成就,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之得失,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的基本历程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一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简史。
本专题在讲课中,明显要突出一条主线和抓住三个重点。
这一条主线是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
在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的条件下,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尤其是列宁、斯大林在不同时期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要。
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贡献;二是“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程。
这三个重要知识点都是在经济政策演变这条主线下前后沿袭,互相联系着的。
只要抓住苏联经济政策演变这条主线,课标上要求的“必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也就都可以解决了。
2、重点难点
重点:
如何认识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能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整个历程以及给我们中国的经验教训。
难点:
如何评价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如何理解苏联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到走向解体的原因,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3、学法引导
(1)转换问题情境,运用对比学习法。
如在学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时,可以采用这种表格的对比方法,使你更容易掌握知识。
背景目的内容效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得以顺利恢复,从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学习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思辨的学习方法。
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
本专题三节课的内容构成了一个整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总结,如在学习本专题第三课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时要联系上一课的学习内容,要用思辨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到事物发生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不要割裂的看问题,认识到苏联的解体是多种因素的合力的结果。
【专题教材分析】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简述两政策的内容,归纳其特点,理解其作用。
说明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知道成立苏联与1924年宪法是对十月革命以来斗争经验的总结和成果的肯定。
过程方法目标: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比较能力;阅读列宁的《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运用原始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教材116页的学习思考提高历史思维能力;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地位。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重重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的学习,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有益探索的事实的学习,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加深对革命导师的敬仰之情。
认识苏维埃政权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
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从这种转变中,能得到哪些经验?
【知识点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背景和目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互相勾结,从四面八方向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使“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略)
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它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教材,既肯定它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经受住了考验,站稳了脚跟,又实事求是写了这一政策的许多弊病和错误,如以极低的价格强行征粮,甚至连农民必需的口粮、种子粮也予以征收,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背景:
1920—1921年的旱灾,更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而且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
俄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使用这一非常政策,把陷入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城市工人也纷纷罢工,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军队士兵甚至喊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危险口号,1921年2月,彼得格勒附近的喀朗施塔得发生反政府的兵变,表明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很明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于是,1921年的俄共(布)十大开始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内容:
(略)
评价:
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它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是列宁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它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了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1925年,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的好转,它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且俄共和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实施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至后来过早地终止了该政策的执行。
3、苏联的成立:
十月革命后,俄国国内建立了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其它一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苏维埃一大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的苏维埃二大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是对十月革命以来斗争经验的总结和革命建设成果的肯定。
【探究学习】
运用教材上的图表《1913年——1925年的苏俄的农业生产情况》和《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并从网络或有关书籍中补充一些资料,说明苏俄在1913年——1925年发生经济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从个人的探究中,你能得出哪些经济发展中规律性的东西。
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小习作。
【实践活动】
辩论赛活动题目: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
活动方式:
小组分工的形式进行收集资料
作品呈现方式:
辩论赛:
正方:
背离了社会主义性质;反方:
没有背离社会主义性质。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了解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的背景,简述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和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其原因,概括其存在问题;探讨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原因和得失;知道斯大林模式的含义,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过程方法目标:
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弊端以及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问题;阅读斯大林的一些文章、农业集体化情况等相关材料,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的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定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通过对斯大林的全面了解,学习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点拨】
1、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苏联的经济政策也逐渐发生变化。
1925年的苏联,仍是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的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因此,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2、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特点:
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6年—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为工业规定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作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改造的基础。
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为了确保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组织和调节全国的产品生产、分配和流通,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它提供资金,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投资中的四分之三用于重工业。
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终止。
成就:
(略)
原因:
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问题和弊病:
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2、农业集体化运动:
背景: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农业是一种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
如何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
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但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能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
斯大林认为,摆脱粮食供应困难的出路,就是尽快地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
概况:
(略)
作用: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它主要是为了配合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
3、斯大林模式
确立: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被铲除和消灭”,“所有剥削阶级都消灭了”,国内只存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
同年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已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这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含义:
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了某种作用。
经济方面的表现:
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对经济实行直接管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一种指令性的计划管理,它排斥市场调节,广泛采用具有强制性质的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它一度推动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长远来看,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由于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通过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压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
政治方面的表现: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斯大林手中,许多重大问题都是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
导致社会缺乏民主,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大清洗运动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的稳定。
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神话斯大林的“集大成之作”;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
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历史功绩: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苏联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高速发展,甚至连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的一些做法,对本国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斯大林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但是,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
【探究学习】
撰写一篇关于对斯大林模式评价和认识的小论文。
可联系斯大林模式对新中国建济建设的影响去探讨,如: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背景、特征、内容、作用、弊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等;题目自拟,字数1000字左右,在撰写论文时,要求学生注明引文出处、资料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等,以培育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避免学生大规模抄袭现象发生。
【实践活动】
开一个以斯大林模式为题目的论文研讨会,学生在研讨会交流自己的论文,老师参与交流,以便能更深刻的理解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并对其进行简单评价;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学习运用必然与偶然、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运用讨论法,比较导致中苏两国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加深对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分析,加深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意义的理解;探讨中苏两国改革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重大意义的理解。
【知识点拨】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苏联的农业状况堪忧: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的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赫鲁晓夫上台稳固了自己在苏联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地位后尝试医治斯大林模式的弊病,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赫鲁晓夫是苏联社会主义历史上最早打出改革大旗的人。
措施:
(1)农业措施;
(2)工业措施;(3)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评价:
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时期,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由于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加上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所以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并未成功,如他的工业体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被迫下台。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措施:
(1)政治体制方面;
(2)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3)农业领域。
效果: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使苏联的国民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弊端:
改革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这种修补性的改革,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而且他认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勃列日涅夫趋于保守,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放慢,经济发展呈停滞和下降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自己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到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导致整个国家如一潭死水,社会矛盾丛生,苏联陷入了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措施:
(1)经济领域;
(2)政治领域。
后果:
使苏联社会陷入了失控状态:
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极度混乱,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结果:
面对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为了防止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于1991年8月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这直接导致了“八一九”事件的发生,“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落到叶利钦等人手中,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苏共组织彻底瓦解,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
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大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独联体,独联体是独立国家的联合组织,苏联完全解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斧子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第二天,苏联正式停止存在。
已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政权不复存在,一个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4、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根本原因是由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和“和平演变”。
教训:
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探究学习】
小组讨论: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去搜集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全班讨论会上对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找到这些材料和得出结论的,与同学分享和接受同学的批评。
教师就学生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做出总结)
【实践活动】
社会调查:
走访一家国营企业,了解过去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