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271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docx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

 

右翼中段运输巷探放水设计及措施

 

普安县云庄煤矿

2012年7月6日

 

审批记录

主持人:

编审单位

签名

日期

备注

编制单位

编制人

负责人

会审单位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通风工程师

总工程师

矿长

 

目录

一、水文地质概况2

右翼中断运输巷探放水措施

一、水文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矿区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属中山地貌,矿区地势具“中部高、南北低”特点。

飞仙关组形成近东西向延展山脉和南北分水岭,地形陡峭,沟壑纵横。

含煤地层(龙潭组)则分布于南西部,呈缓坡地貌,村寨密集,耕地遍布。

矿区内最高点位于东部无名山顶,标高+1924.9m;最低点位于南缘沟谷中,标高+1410m,最大相对高差为514.9m。

矿区属北盘江水系,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的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地表水有北盘江支流乌都河。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区域内地表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其动态大致与降雨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2、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

区内发现8条断层:

即F2、F39、F40、F41、F42、F43、F44、F26断层,主要分布矿区西部和北部,断层走向以NE向为主,少数为NW向;断层性质以正断层居多,少数为逆断层。

区内主要断层叙述如下:

F2断层:

位于矿区南部外缘,为区域性大断层,延伸长度达数十公里。

断层走向近NWW向,倾向近N,倾角20~40°,区内表现为低角度正断层,落差120~290m,由西向东,落差逐渐变小。

该断层地表出露在区外,但深部延伸至矿区内,对含煤地层破坏极大,在西部8勘查线两侧,龙潭组中下部(17#煤层以下层位)几乎全被断失。

在东部7勘查线(703孔)附近,17#煤层至15号煤层之间层位被断失.。

区内,该断层深部有3个钻孔(802、805、703)控制,已达到查明程度。

F39断层:

位于矿区东部,延伸长度约280m。

走向NE60°,倾向NW,倾角不详,切割T1f2-2~T1f2-3地层,其NW盘上升,SE盘下降,为逆断层,落差10m左右。

该断层断距小,对含煤地层无影响。

F40断层:

位于矿区中南部,地表延伸长度560m。

断层走向NE30°,倾向NW,倾角63°,地表切割P3l~T1f2-2地层,错断1、17#煤层露头线。

其NW盘上升,SE盘下降,为逆断层,落差约10~30m,向北东落差逐渐变小而消失。

该断层向下延伸至含煤地层中,1#煤层巷道分别在1472m、1476m标高穿过F40断层,煤层被断开,落差5—10m,向深部落差渐小。

F41断层:

位于矿区北东部,东端延伸出区外,区内长约240m。

断层走向NE70°,呈一向突之弧形,倾向SE,倾角不详。

发育于T1f2-2地层中,为正断层,落差不明。

F42断层:

位于矿区西部,区内延伸长度约800m。

断层走向NW335°,倾向NE,倾角55~65°,地表切割P3l~T1f2-1地层,其NE盘下降,SW盘上升,为正断层,落差约30m。

该断层错断1、17#煤层,在深部造成1号煤与17煤之间地层缺失,对含煤地层造成一定破坏。

F43断层:

位于矿区北部,其南西端交F42断层,北东延伸出区外,区内长度约1000m。

断层走向NE45°,倾向SE,倾角60°。

地表切割T1f1~T1f2-1地层,其NW盘上升,SE盘下降,为正断层,落差40~80m,由南西向北东,落差逐渐变小。

该断层深部错断F2断层,对含煤地层造成破坏。

F44断层:

位于矿区北部,其北端延伸出区外,区内长度约220m。

断层走向NE30°,倾向SE,倾角59°。

地表切割T1f1~T1f2-1地层,其NW盘上升,SE盘下降,为正断层,落差约20m。

该断层对含煤地层无影响。

F26断层:

位于矿区东南部,地表无迹象,井下巷道见及。

1#煤层巷道中有三处(标高1499m、1498m、1492m)揭穿该断层,断层走向NE,倾向SE,倾角65°。

井巷中,煤层被断开,其南东盘下降,北西盘上升,为正断层,落差15m左右。

区内主要断层特征见下表。

断层特征一览表

断层

编号

位置

长度

(m)

断层

性质

产状

落差

(m)

主要特征

走向

倾向

倾角

F2

南缘

区外

近E-W

N

20-40

116-255

龙潭组中下部断失

F39

东部

280

NE60

NW

不详

10

T1f2-3/T1f2-2界线错断

F40

中南部

560

NE30

NW

63

10-30

1号煤被断开

F41

东部

240

NE70

SE

不详

不明

地表见断层迹象

F42

西部

800

NW335

NE

55-65

30

1号煤露头线、T1f2-1/T1f1界线被错断

F43

北部

1000

NE45

SE

60

40-80

T1f2-1/T1f1界线错断

F44

北部

220

NE30

SE

59

20

T1f2-1/T1f1界线错断

F26

南东部

720

NE65

SE

65

15

1#煤层被断开

根据煤矿巷道揭露情况,矿井小断层发育,对煤矿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矿区范围内无陷落柱、剥蚀带发育、火成岩侵入,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

本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290m(乌都河床);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为1410m(高坡北西沟谷)。

矿区内无湖泊、水塘、河流等地表水体,仅有一些小溪(冲)沟,其中较大者有4条,以1924.9m最高点为园心呈辐射状分布,流向以NW和SW向为主,属溪沟源头地带,区内延伸长度400~800m。

溪沟水量受大气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雨季暴涨,旱季大多干涸,属北盘江水系。

3、主要含水层位及主要隔水层分布

1.区域含水层

本区域位于普安山字型构造前缘附近,属于北东向盘南背斜北西翼东端、旧普安向斜南东翼东段。

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的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区,域地表水有北盘江支流乌都河。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区域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等。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物,泉流量为0.01-5l/s,水质以HCO3-Ca为主,第四系地层一般富水性弱。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T1yn,P2m等碳酸盐岩地层中,多有地下河和岩溶大泉,流量可达7650l/s,水质主要为HCO3-Ca。

碳酸盐地层富水性强,属区域性强含水层。

裂隙水主要赋存于T1f、P3l,P3β等碎屑岩地层中,泉水流量有达11.6l/s,水质以HCO3-Ca为主。

碎屑岩地层大多属海陆交互相,一般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

河水和泉水流量随降雨变化而变化。

矿区水文地质

矿区及其外围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飞仙关组、永宁镇组等地层;构造以断层为主,它们对地下水的分布、赋存、运移起控制作用。

区内地下水流向以南北向为主,局部东西向。

主要含(隔)水层

(1)第四系(Q):

浅层松散孔隙含水层

主要为坡积、崩积、残积亚粘土、粘土、冲积砂、砾石等松散沉积物。

其面积较小,断续、零星呈厚薄不一分布于其余各地层之上,尤其以河谷、岩溶洼地、含煤地层出露地带较多。

其孔隙度相对大,透水性相对良好,含孔隙水,与下伏地层有直接水力联系。

富水性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雨季后在斜坡脚、冲沟处有成片出露泉点或渗水,泉水多数雨后不久即干涸。

(2)飞仙关组(T1f):

碎屑岩层间裂隙含水带-富水性弱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夹少量灰岩薄层,厚度约550m,浅部风化裂隙发育,含裂隙水。

随埋深增加,裂隙减少,富水性减弱。

该组泉点流量小,一般为0.134l/s左右;矿化度为0.05~0.07g/l;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水。

为相对隔水层。

(3)龙潭组(P3l):

碎屑岩层间裂隙含水带-富水性弱

为本区含煤地层。

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质灰岩、灰岩及煤层组成,厚度约452m。

地表大片被第四系掩盖,其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小煤窑积水。

深部富水性减弱。

矿井掘进该层时,巷道浅部顶、底、帮有渗水、滴水、淋水现象。

据九峰普查报告,该组泉点流量均不大,旱时流量一般在0.15l/s左右,矿井水的酸性较强,PH值为4.06~5.43。

水质类型为硫酸钙、镁水,该层含水性较弱。

(4)峨眉山玄武岩组:

玄武岩裂隙含水带—富水性弱

矿区内无出露。

岩性主要为暗绿色玄武岩,中夹火山角砾岩及凝灰岩。

含风化裂隙水,泉点流量小,一般在0.1~0.58l/s;矿化度0.068g/s;水质类型为重碳酸钙水。

该层富水性弱,为相对隔水层。

2、小(老)窑和废弃矿井涌水及积水情况

根据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2月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老窑及采空区积水情况如下:

老窑:

根据现场访问与调查,共发现民间开采遗留下2个老窑(LD1、LD2),老窑LD1、LD2分布于矿区南部的煤层露头线一带,主采C1煤层,主要为“独关”巷道,长度在50到80m左右,垂深在20至30m之间,开采时间大部分为2001年以前,由于老窑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均有积水,其中LD2采空面积约为4548m²,预测采空区积水量约为1800m³。

原云庄煤矿老井:

根据现场访问与调查,云庄煤矿兴建于2001年开采C1煤层,因技改扩能,老井于2006年底已闭坑停产,在矿区东南角一带形成面积约为0.047km²的采空区,预测采空区积水量约为14200m³。

技改后云庄煤矿采空区:

云庄煤矿2007年开始技改,其间对C1煤层进行过回采,目前在矿区南东部断层F26南北侧分别形成面积约为0.075km²及7620m²的采空区,由于采空区垮塌且无泄水通道,贮有大量积水,预测采空区积水量分别为:

1500m³、2280m³。

根据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该矿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及的提交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基本查明矿区内小窑、采空区分部情况与积水量。

但老窑及采空区开采年限长,开采分散,混乱,老窑及采空区积水较多,为本矿井的主要水害,存在突水淹井危险性,给矿井开采带来威胁,随着开采面积和深度的增大,采空区内积水随之增加,可能导致矿井充水。

矿山做用好探、排水工作,避免充水事故发生。

3、地质构造的导水性

本区内断层较多,大部分为正断层,均位于煤系和飞仙关组地层中,大多为塑柔性岩石。

断层破碎带部位以粉砂、泥岩为主,胶结程度较好,富水性较弱,矿自然状态下断层带含水性弱,导水性较差。

据九峰勘查区普查报告,全区有10个钻孔遭遇断层,一般动水位耗水量无明显变化,仅902孔见F2断层时,动水位和耗水量有突变现象。

技改井巷中遇F40断层,断层破碎带较窄,胶结紧密,裂隙不发育,且多补方解石充填,揭穿处无涌水现象,仅有少量渗水,说明断层破碎带富水性较差,断层导水性较弱。

但随着矿井不断开采,有可能改变断层的原始状态,导水性会增强,有可能连通强含水层。

因此,在一些较大的断层(F2)附近采煤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突水事故发生。

综上区内断层一般情况下导水性较弱,但大断层(F2)的局部地段,断层可以有一定导水性。

4、封闭不良钻孔情况

地质报告没有不良钻孔的情况,但是在矿井建设生产中中应特别预防钻孔突水。

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文地质类型

1)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对矿床充水有较大的影响。

随着矿井采掘面积不断扩大,顶板岩层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岩层位移,采空区地面将产生塌陷、地裂缝、冒落裂隙等,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将通过地裂缝、冒落裂隙直接渗(涌)入矿井,有可能造成矿井水患。

(2)地表水:

区内地形高差较大,无大的地表水体,季节性溪沟发育,地表水排泄条件好,正常情况下对矿井充水影响不大。

(3)老窑和原矿井积水:

矿区煤层露头及浅部地带,由于当地村民私挖乱采,遗留一定数量的1号、17号煤老窑,这些老窑分布零乱,一般均汇聚大量老窑积水。

因此,在老窑和原矿井附近开采时,应注意防范突水事故发生。

(4)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

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下段的裂隙。

它们富水性弱。

因此,在今后开采过程中应作好疏排水工作。

(5)矿井间接充水含水层:

为含煤地层上覆永宁镇组、下伏茅口组岩溶强含水层,永宁镇组在区内和周边地带均无分布,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茅口组与含煤地层之间有较厚的峨眉山玄武岩隔水层相隔,一般情况下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6)断层导水:

区内断层一般导水性较差。

但随着矿井不断开采,有可能改变断层的原始状态,导水性会增强,有可能连通强含水层。

因此,在一些较大断层(F2等)附近采煤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突水事故发生。

2)充水方式

由于矿井直接及接间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强,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少量为老窑巷道导水,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

3)水文地质类型

云庄煤矿开采煤层大部份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1290m)之下,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地层中的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本矿区属以裂隙水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

综合分析云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4、地表水体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矿区及其外围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飞仙关组、永宁镇组等地层;构造以断层为主,它们对地下水的分布、赋存、运移起控制作用。

区内地下水流向以南北向为主,局部东西向。

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地表水补给为辅。

在非可溶岩分布区,部分降水沿地面的孔隙及裂隙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在可溶岩分布区,大气降水多沿落水洞、漏斗等岩溶负地形集中惯入式补给地下。

补给强度视降雨时间、强度及岩性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降雨时间长、强度大补给量亦大,可溶岩分布区补给强度大于非可溶岩分布区。

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表现为非可溶岩地层中的溪沟水,流经可溶岩地层时常潜入地下补给地下水,而在河谷或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的低洼地段,地下水以暗河出口或泉的形式排出地表补给地表水。

地下水的排泄在非可溶岩层中多以泉的形式近源排泄于地形低凹处;而在可溶岩层中地下水多以岩溶大泉及暗河的形式沿河谷地带集中排泄。

矿区范围内没有大的河流、渠道、湖泊、积水区、山塘等,只有沟谷小溪。

对矿井的开采没有大的影响。

5、小窑及老空积水

根据小煤矿、老窖调查资料,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较多,分为常年性小窑和季节性小窑。

常年性小窑,多属于巷道式采煤,即主巷沿煤层开拓,向两侧开支巷采煤,支巷宽3~5米不等,其间留2~3m的煤墙或3~5m见方的煤柱以支护顶板,个别进行小面积(宽数米,长数十米)回采时,则有适当的圆木支护。

季节性小窑一般是每年开洞,采够则弃,也有开一个洞(煤层顶板稳固的)多年使用的,个别有长达数十年之久,随时可进行采煤。

这些小窑多属巷道式采煤,最深的距地面一般不超过四、五十米垂深,地表一般未发现地表裂隙。

洞内也极少有冒顶现象发生。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这些小窑目前已经全部关闭,具体位置无法进行调查。

根据贵州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提交的《普安县云庄煤矿储量核实报告》资料,小窑破坏面积0.14km2,预计积水量为0.65万m3。

在浅部煤层时,应当有所防范,加强探放水措施。

6、采空区边界和积水量

技改前原云庄煤矿主要在矿区的东南部进行开采,主采煤层为1#煤层,老空区主要为原云庄煤矿开采后留下的,最低开采深度为1488m标高,老空区开采面积0.802km2,,预计积水量为4.01万m3。

切眼位于井田边界,与之相邻的矿井为陆陆煤矿,由于缺乏有效的开采资料,因此,在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

7、矿井涌水量预测

根据《普安县云庄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采用比拟法计算矿井涌水量。

Q=F/F1×Q1=1.9481/1.2×20=32m3/h

Q最大=kQ1=32×2.3=74m3/h

在开采最低标高是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32m3/h,开采最低标高时的最大涌水量为74m3/h。

二、掘进工程所采取的防水措施

右翼中段运输巷在一采区内施工,平行于1109机巷30米,1#煤层在已施工的工程中未发现突水异常情况,但是不排除大的断层水的威胁。

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开拓开采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1)针对煤层浅部小窑较多、老空区不准的特点,在地质部门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施工中必须采用钻探方式查清老空区分布范围,留设安全煤柱。

精确掌握老窑开采范围,保证边界煤柱的宽度。

(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柱,露头附近留设防水煤岩柱;禁止巷道进入防水煤柱。

(3)留设采区及井田边界隔离防水煤柱。

(4)对可疑断层及因采动影响而可能导水的断层留设断层防水煤柱。

(5)对巷道开拓及回采所可能遇到的断层提前进行探放水,查明断层的水文地质要素,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堵水、疏放等措施。

(6)如在勘探中发现有陷落柱,则必须查明陷落柱的水文地质要素(包括陷落柱顶面到达的岩(煤)层高度、陷落柱定位、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程度,陷落柱的导水性、水压、预计的涌水量等),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井下或地面注浆堵水、井下探放水等措施。

(7)对未封闭好的钻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重封、留设防水煤柱、探放钻孔水等措施。

(8)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空水采取探放疏水的措施。

(9)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察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10)配备足够数量的探放水设备及YGDa22Z-65/32型液压驱动注浆堵水设备。

(11)对矿井掘进工程所影响到的各含水层、断层,进行提前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三、探放水设计及措施

根据有关规定,掘进工作面的在掘进的过程中必须“逢掘必探,有疑必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和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1、探水钻孔的布置

探放水钻孔布置见图6-2-1。

图6-2-1探水钻的超前距、帮距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示意图

(1)超前距

超前距采用公式a=

进行计算。

a=

=3⨯44.1/32.6=16.1m

a——巷道迎头或侧帮至含水层、含水构造之间的安全隔水岩柱(或煤层)宽度,m;

A——安全系数(2~5);

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m;

P——煤、岩层承受的静水压力,(1900m-1450m)×9.8/100=44.1MPa;

Kp——隔水岩层(或煤层)的抗拉强度,直接顶为砂岩或粉砂岩,砂岩抗压强抗拉强度为32.6MPa。

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的一段距离,本设计的超前距取20m。

(2)帮距

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有时可略比超前距小1~2m,本设计取18m。

根据钻探实际揭露现工作面迎头标高为1450.5米。

(3)允许掘进距离:

允许掘进距离=最短的钻孔深度(水平投影长度)-超前保护距离

允许掘进距离=50-20=30m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钻孔深度不得小于60米,因此允许掘进距离为60-20=40米;

(4)钻孔密度(孔间距)

竖直扇形面内钻孔间的终孔垂距不得超过1.5m,水平扇形面内各组钻孔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

(5)钻孔孔径

本设计掘进工作面配备ZDY-470探水钻一台,最大钻进深度75m,开孔直径89mm,终孔直径50mm。

(5)钻孔数目及布置

钻孔参数表

钻孔编号

方位

倾角

钻孔深度

备注

1

82

0

>60

2

82

+78

>60

3

82

-80

>60

4

63

0

>60

5

97

0

>60

2、探放水措施

掘进工作面的在掘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有疑必停”的探放水原则,并严格执行。

(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的井巷及采空区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必须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位置。

回采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2)有与溶洞、含水层及与之有水力联系的导水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柱。

巷道必须穿过上述构造时,必须探水前进。

如果前方有水,应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也可采取其它防治措施。

(3)打开隔离煤柱前必须探放水。

(4)接近有水的采煤工作面时必须探放水。

(5)接近未封闭又可能突水的钻孔时必须探放水。

(6)煤层顶板的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

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统。

3、探水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钻进中应做好岩芯的采取和编录工作;必要时可保留岩芯。

(2)钻进时应准确判别煤、岩层厚度并记录换层深度。

一般每钻进10m或更换钻具时,测量一次钻杆并核实孔深。

终孔前再复核一次,如有可能应进行孔斜测量。

(3)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现象时,必须立即停钻,记录其孔深并同时将钻杆固定。

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钻进中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应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将人员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

立即报告矿调度室,采取措施。

(5)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应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6)背紧工作面,在拦板外面加设顶柱或木垛,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之后方可放水。

(7)对于水压大于2MPa,中间要穿过煤层的探断层水钻孔,在打穿断层或含水层前,还应下第二层孔口管并超过煤层1m以上。

(8)在探水孔施工中,见到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积水区之前,应停止钻进,安好水门后再继续钻进。

(9)遇高压水顶钻杆时,可用立轴卡瓦和逆止阀交替控制钻杆,使其慢慢地顶出孔口,操作时禁止人员直对钻杆站立。

(10)应做到交接班时不停钻。

(11)探放断层水的探水孔终孔后,孔内有水应进行放水试验。

孔内无水时应选择一个孔进行压水试验,检验断层隔水性能;压力一般应略大于断层所承受的静水压力。

(12)探放水钻孔,完成探测任务后必须全孔注浆封闭,并做好封孔记录。

4、放水的技术要求

(1)钻孔探到水后,要观测水压、水质、水量和估计积水量或补给量。

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及水仓容量,控制放水孔的流量或调整排水能力,并清理水仓、水沟等。

(2)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

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统。

(3)加强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