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5617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电子及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认识,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

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

难点

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法

引导讲解法

学法

观察、自学 讨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看图了解掌握学习语文渠道

教具

准备

图片。

幻灯片

课程

资源

课本.图片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

好!

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2、提示“厌”、“百”的意思。

厌:

满足。

日:

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3、明确句意:

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4、过渡:

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继续观察第1贝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

在干什么:

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四、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五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

1、齐读:

2学生试说句意

三、继续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生答:

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四(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五、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图学会修改文章

教具

准备

图片学生日记

课程资源

课本.图片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

(生答:

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

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2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

2、指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插图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4、指导观察第3页上面的两幅图。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

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2)指导学生说图意。

提示:

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四、小结:

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一、问题导入

二、初步观察第2-3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

2、学校:

3、校外

三、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说说图意

 

板书设计:

多种渠道学语文

1、家中:

2、学校:

处处留心

3、校外: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年级

课时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

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

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法

引导、点拨

学法

探究、体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初读感知

教具

准备

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3、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三、指导写字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3讨论后回答。

描红、临写。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感悟

教具

准备

录音机、挂图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

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

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

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

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

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

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

场面。

(热火朝天

三、练习背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正确、流利读课文

自己试一试。

跟录音轻声背。

配乐齐诵。

板书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2暖流

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

重点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

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法

引导讲解

学法

自学讨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初读感知

教具

准备

课件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揭示课题

“暖流”是什么意思?

本文中的暖流是指天气情况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从“涌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心情十分激动)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江主席看望师生员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再读生字词。

2、讨论识记方法。

3、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3积累优美词句

 

指名回答

按要求读课文

 

开火车读。

读文。

指名回答

 

读课文回答问题

谈体会

有感情朗读课文

讨论识记方法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感悟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复习

1看拼音,写词语。

和蔼抑扬顿挫沉浸阅览致意视察

2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

江主席来到了南开,主要做了什么?

(具体写了江主席与王辉等同学交谈)

2、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怎样回答的。

3、结合课文谈感受。

(1)你觉得江主席怎么样?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2)分组朗读、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程序:

分角色读——说感受——再次有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

提问:

王辉为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

2、反复朗读王辉的话,体会其中的激动和佩服之情。

四、朗读全文

1、课题“暖流”是什么意思?

2、本文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反复朗读。

五、作业 

小练笔:

写一段话,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

看拼音,写词语

自由说一说

回答问题

 

分角色朗读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细细体会。

汇报交流

 

指名回答

读文体会

 

反复朗读。

 

板书设计暖流

兴奋喜悦

平易近人关心青年

对古典文学十分热爱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3只拣儿童多处行

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格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

重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

教学

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的生机勃勃。

教法

引导讲解法

学法

自学 讨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初读感知

教具

准备

自制幻灯片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简介冰心:

   

2古诗有云“儿童不解春何在,只人多处行”,同学们你们知道诗意吗?

3.冰心奶奶却说:

“游儿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感知,读通词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划出不懂的词句。

 2.检查预习情况,联系上下文,了

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朗读,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

  2.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

  3.默读课文,思考:

在初读后你解决了哪些疑问,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4教学生字:

四、精读课文,畅谈体会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段,谈谈文中表示儿童多的句子。

五、小结:

春的颐和园处处都是儿童欢畅奔跑的身影,处处都充溢儿童的欢歌笑语,处处都散发着儿童特有的生命活力。

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世界,真是“儿童多”呀!

那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自由说一说

 

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词句。

 

交流: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重点讨论:

“嚷”、“魔”的笔画较多;“匣”的笔画。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感悟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播放音乐)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2.过渡:

我们和冰心奶奶一起来到玉澜堂寻找春的踪影吧!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

  2.(欣赏繁茂的海棠花),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么样?

(开得旺)

  3.作者描写“旺”的呢?

4.过渡:

春天里“儿童多“、”花儿旺“这两者之间你发现有什么相通之处呢?

  5.联系上文,讨论、体会、儿童和花儿如何“舒展”、“使出浑身解数”。

  6.自由朗读第四段,换一种说法: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定会找到春天的。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怎么会找不到春天呢?

  三、指导背诵

  1.画面遐想法头脑中呈现描写的场景。

  2.词语串联法海棠树→春光→开得旺→花儿与少年。

  四、总结课堂

 

 

读课文思考回答

 

读:

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板书设计:

3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成千盈百

知春亭畔座无隙地花儿——儿童

玉澜堂撞儿童多处就是春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4《早》

年级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

重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

难点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法

引导、点拨

学法

探究、体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初读、整体感知

教具

准备

挂图、投影片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

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

13早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

课题“早”指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齐读课题

 

听课文录音思考问题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理解

教具

准备

生词卡片、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讲解: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3、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

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4、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

为什么?

 5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三.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①自由读

②思考:

c.自由说一说

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板书设计:

4.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5古诗两首

年级

课时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

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法

引导讲解法

学法

自学 讨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学习《游园不值》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语言导入,引入主题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

二、学习《游园不值》

  1.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

(指名读题)

  (3)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

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6)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

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

那里的“怜”指什么?

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师小结:

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3.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齐读课题

 

读题理解“不值”

(5)学生自由朗读

 

品读赏读古诗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4、介绍诗人: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

过夜新市:

地名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

四、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五、课外延伸,练笔题为《捕蝶》。

学生自由说一说描写春天的古诗

 

 

学生按要求初读古诗生认读

 

边想象画面边练习说话

 

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自由动手绘画。

 

板书设计:

5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题

练习1

年级

课时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

教学

重点

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

教学

难点

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讨论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第一题

教具

准备

师:

幻灯片(谜语等)

    

课程

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第一部分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

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

猜字的谜语叫字谜。

  (3)教师总结

二、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

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小结:

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

(2)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

(可用书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选)

三、第三部分

   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

(什么方法?

形象吗?

  (班级)

3、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学生猜谜。

交流答案

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

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

 

2、猜谜(班级)。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二、三题、口语交际。

教具

准备

小黑板

课程资源

课本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再设计

 

 

 

 

一、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

(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

 

(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

二、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2、练习3、反馈

(1)展示写得好,写得有进步的。

(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二、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2、指导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

(2)评议小结。

三、作业

   1、课堂:

写钢笔字。

   2、课后:

练习册-单元自测

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背诵

想一想,说一说:

(春天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