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5048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素质升级检测5含答案

第五课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由于它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

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

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

【答案】 D(A“由于”改为“由”;B“反而”多余,去掉;C“和”表并列,不合事理,应改为“或”。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引爆收视率,纵然该片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介绍,但探寻美食背后浓郁的中国味和人情味才是该片的匠心所在。

B.古典诗歌是最优美的文学形式,鉴赏古典诗歌是学习语言最简洁的途径,在英国,传统的语言教学也是重视古典诗歌的。

C.很多同学平时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等问题上不以为意,他们认为考试时留意一下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D.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洗脸刷牙、整理床铺,为此,教官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

【答案】 C(A项“纵然”表假设,与句意不符。

可以换为“固然”。

B项“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此处应为“简捷”。

D项“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的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加深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

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答案】 D(A项搭配不当。

“全球化”与“频繁”搭配不当。

B“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语序不当,应为“尽管有人质疑这种方式”。

C项“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句式杂糅,可改为“深受广大乘客拥护”或“深为广大乘客所拥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C.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D.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案】 C(A.“尤其更”重复赘余,去掉一个。

B.“执行工作”搭配不当,“工作”改为“任务”。

D.“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歧义。

所以选C。

C.“规模、历史、经营理念”本身包含两面,与“能否”可以搭配。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

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会逐渐出现轻雾天气。

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

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空气污染严重,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国家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

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

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汽车废气是污染的一大主要原因,而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

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如镧、铈、钡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三种污染物。

其中铂、钯对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镧具有对一氧化氮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而抑制氨气的生成。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力治理,相信雾霾天气终将成为历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5.下列对于“雾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密度超出常规,经济和社会活动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会导致雾霾。

B.PM2.5排放如果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而浓度积聚,加之其它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C.我国中东部地区是雾霾的高发地,京津地区连续雾霾尤为严重,而其他地区少有出现雾霾。

D.雾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必然严重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C(“其他地区少有出现雾霾”,原文未说,属无中生有。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霾的组成成分复杂,包括几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有害健康的物质直径极小。

B.稳定的天气形势下,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浅层积聚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C.人为因素导致雾霾的原因较多,但相对来讲,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D.雾霾天气产生,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答案】 D(“必然使空气中带有细菌和病毒”错误,第四段中为“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那么,国家就应该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首要条件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

B.完善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修改相关环保法律,加大政府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C.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D.添加适当的贵金属助剂,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各种化合物。

各种物质的助剂,功效不同,但应该都能行之有效。

【答案】 C(“就一定能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等说法错误,第六段中为“减少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子贡传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

“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鲁弱吴强,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

“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

”子贡曰: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

“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

”吴王曰:

“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

“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

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

子贡曰:

“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

子贡曰:

“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

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

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

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

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高、国、鲍、晏:

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8.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置齐而伐越         置:

安排

B.越王除道郊迎除:

清除

C.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诚:

果真

D.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兵:

兵器

【答案】 A(置:

放弃。

9.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

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

①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②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 ③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④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 ⑤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⑥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D.②④⑥

【答案】 C(②这不是“道理”,而是应对“已加鲁”的方法。

④这是子贡叙述自己先前的做法。

⑥这只是叙事,而非“道理”。

①③⑤均为子贡游说各国君出兵的大道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

B.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

C.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

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

D.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

【答案】 D(“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无中生有)

【参考译文】

端木赐,卫国人,字子贡,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田常想在齐国作乱,却畏惧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调遣他们的兵力来攻打鲁国。

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的弟子说:

“鲁国是父母之邦,祖国如此危难,你们几个为何不挺身而出呢?

”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国,孔子答应了。

子贡到了齐国,劝说田常说:

“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攻打强国,忧患在国外的攻打弱国。

现在您的忧患在国内。

鲁国弱小,吴国强大,不如攻打吴国。

攻打吴国如不胜,百姓死在外国,朝廷内大臣势力空虚,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谴责,孤立君王制约齐国的就只有您了。

”田常说:

“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怎么办?

”子贡说:

“请让我前去见吴王,请他援救鲁国攻打齐国,您就率兵迎击他们。

子贡南下去见吴王,劝吴王说:

“如今,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独自占领千辆兵车的鲁国,与吴国争强弱,我私自为大王的危险担心。

况且援救鲁国,表面上是保存危亡的鲁国,实际上是围困强大的齐国。

”吴王说:

“我曾经与越国交战,越王苦炼自身,优养名士,有报复我的打算。

您等我攻打了越国后再听从您的意见。

”子贡说:

“越国的实力没有超过鲁国,吴国的强大没有超过齐国,大王放下齐国而去攻打越国,那么齐国早已平定鲁国了。

况且大王攻打弱小的越国而害怕强大的齐国,就不是勇敢了。

勇敢的人不避危难,明智的人不会坐失良机。

如今保存越国向诸侯表示自己的仁义,援救鲁国攻打齐国,给晋国施加威力,诸侯一定会竞相朝见吴国,称霸天下的大业就成了。

大王如果确实厌恶越国,我请求东去会见越王,让他出兵追随您,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追随诸侯来攻打齐国。

”吴王大喜,就派子贡出使越国。

越王清除道路,到郊外迎接。

子贡说:

“现在我已劝说吴王援救鲁国攻打齐国,他的本意想去却又怕越国。

说‘等我攻破越国才行’。

像这样,攻破越国是肯定的了。

况且有报复人的志向而让人知道,这是不安全的。

”勾践听完叩头拜了两拜,于是就问子贡该怎么办才好,子贡说:

“吴王为人凶猛残暴,子胥因直言进谏而被赐死,太宰伯嚭当权,只知顺从君王的过失而保存自己的私利:

这是残害国家的治理方法呀。

现在大王若果真出兵辅助吴王来迎合他的心意,用贵重的宝物来博得他的欢心,用谦卑的语言以表示对他的尊重,那么他就一定会攻打齐国了。

如果这场战争败了,就是大王的福气了。

如果战胜了,必然兵临晋国,我请求北上去见晋王,让他共同攻打它,这样灭掉吴国是必然的了。

”越王大喜,同意按他的意见行动。

子贡回来向吴王汇报了情况,吴王大喜,就发动九郡的人马攻打齐国。

子贡于是就离开吴国到晋国去,劝说晋君整治兵器、休养士兵来等待吴军的到来,晋君同意了他的意见。

子贡离开晋国回到鲁国。

吴王果真与齐国的军队在艾陵开战,大败齐军,擒获了七个将军率领的士兵还不班师回国,果然调兵开赴晋国,与晋国人在黄池相遇。

吴晋两国争强,晋国人攻打吴国军队,大败吴军。

越王听到吴军战败的消息,就渡江袭击吴军。

后来杀死了吴王夫差和太宰伯嚭。

攻破吴国三年后,越国成为东方霸主。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样,您上无强大的群臣相抗衡,下无百姓责难。

②让(越王)出兵相随,这实际上是使越国国内空虚,名义上是追随诸侯去讨伐(齐国)。

(或:

名义上是让诸侯追随您讨伐齐国)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题 画

(宋)李唐①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 ①李唐:

擅长淡墨山水画,初时无人赏识,靠卖字画糊口,生活极艰辛。

②燕脂:

即胭脂,妇女常用的红色化妆品。

(1)本诗题为“题画”,可诗句内容却分为两层,试就此内容作简单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第三句的“时人”指哪类人?

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诗第一句是第一层,写画面内容;第二、三、四句是第二层,写自己的画画面清新淡雅,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但就是“不入时人眼”。

在“时人”的眼中,只有那些浓墨重彩、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画。

(2)“时人”指那些醉心声色犬马、贪图荣华富贵而又缺乏审美能力的浅薄之人。

本诗的意图就在讽喻这些人,诗的最后两句是反讽之语,表现了作者的愤懑和讽刺。

13.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名________,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大诗人,开创“骚体”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________》《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________主义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

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 

(1)平 离骚 楚辞 浪漫 风骚

(2)①一片神鸦社鼓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②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

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

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

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

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

“什么呀,奶奶?

”“啊,骆驼。

”“干嘛呢,它们?

”“驮煤。

”“驮到哪儿去呀?

”“驮进城里。

”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

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

“那儿是哪儿?

”奶奶说:

“再往北就出城啦。

”“出城了是哪儿呀?

”“是城外。

”“城外什么样儿?

”“行了,别问啦!

”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

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

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

“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

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

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

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

我止住哭声。

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

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

他们在唱歌。

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

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

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

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

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

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

“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

”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

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

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

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

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什么,你说什么?

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钟声吗?

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

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

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

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⑪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⑫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⑬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

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⑭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

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

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

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4.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用“张望”“一直猜想”等词,形象地写出年幼的“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做了铺垫。

B.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不仅真实地再现当年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我”幼年时的顽皮与固执。

C.第⑩段画线句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等语句,更加突出了钟声的洪亮。

D.“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

奶奶的这句话从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