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756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docx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

光照强度对豌豆的作用效应研究

1本文以豌豆为材料,通过对豌豆形态学、叶片组织结构的观察,叶片面积、光合作用参数、SOD和MDA含量的测量,研究了不同的光照强度对豌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显示: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豌豆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叶片的栅栏组织变得紧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MDA含量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以及SOD含量逐渐减小;叶片面积随光强的减小而变大。

关键词:

光照强度,叶片面积,组织结构,光合作用,SOD,MDA

第一章引言

1.1豌豆介绍

2豌豆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豌豆属,是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缘性的草本植物[1]。

由于其茎秆攀援性而得名,圆身的又称蜜糖豆或者蜜豆,扁身的别称很多,有青豆、荷兰豆、小寒豆、淮豆、青小豆、留豆、金豆、回回豆、麦豌豆、麦豆、毕豆、麻累、国豆[2]等等。

3豌豆起源于数千年前的地中海地区、亚洲西部和欧洲南部。

伊朗和土库曼是其次生起源中心。

在中亚、近东和非洲北部还有豌豆属的野生种地中海豌豆分布,这个种与现在栽培的豌豆杂交可育,可能是现代豌豆的原始类型[3]。

豌豆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在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甘肃、新疆、青海、四川、河南、湖北等北方省区等十多个省区[4]。

4豌豆是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高80-180厘米,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

具有豆科植物典型的直根系和根瘤菌,初生根的人土深度可以达土表下100-150厘米。

标准基因型的豌豆,叶片是偶数羽状复叶,叶互生,淡绿至浓绿色,具有蜡质或白粉。

每片复叶由叶柄和1-3对小叶组成,顶生子叶变为卷须,能互相缠卷,叶柄与茎相联处,有大似叶状的托叶两片,托叶呈卵形,基部耳状包围叶柄。

花果期4-5月,花于叶腋单生或数朵排列为总状花序,花白色或紫红色,花柱内侧有须毛,闭花授粉,花瓣蝴蝶形。

荚果长椭圆形或扁形,根据内部有无内层革质膜及其厚度分为软荚及硬荚。

种子可呈圆形、圆柱形、椭圆、扁圆、凹圆形,每荚3~12颗,多为青绿色,也有白、黄、绿、紫、黑等颜色的品种。

可根据表皮分为皱皮及圆粒,干后变为黄色[2]。

5豌豆是一种长日照的植物,喜冷凉温和气候,比较耐寒,但不耐热,幼苗能耐5℃低温,生长期适温为12-16℃,开花期前后需要15-18℃气温,结荚成熟期需要15-20℃气温,超过25℃受精率低、结荚少、产量低。

豌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发育,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容易发生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

1.2豌豆的栽培方法及田间管理[5,6,7]

1.2.1豌豆的整地及播种

6选地整地:

要求选择土壤肥力中上等、灌排方便(怕积水)、无盐碱的地块,pH值6.0~7.0,忌连作。

播前造墒,达到保墒,促进土壤有机质熟化,以保证豌豆按时顶凌播种,可以结合翻地进行基肥(主要是农家肥)、除草剂的施用。

7播种:

甘肃中部及周边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河西沿山冷凉地区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当15cm土壤稳定通过0℃左右时即可播种,以利于花蕾分化、多荚多粒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使盛花期能够避开最为敏感的高温胁迫时期,达到增产的目的。

迟播不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后期的生长。

播深3~7cm,宁深勿浅,墒情好,播深4~5cm,墒情差,播深6~7cm。

可采用田间直播或育苗定植的方法。

1.2.2田间管理

8肥水管理:

豌豆除初期需要一定的氮(N)肥外,主要需要较多的磷(P)、钾(K)肥。

生产上可在幼苗期追1次氮肥,加速营养生长,促进分支。

当第一花序形成小荚后,进入需要肥水较多的时期,此时应增施磷、钾肥1~2次。

结荚期在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增加花数、荚数、种子粒数。

结荚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荚果发育。

待结荚数目稳定,植株生长减缓时,减少水量,防止植株倒伏。

9病虫害防治:

豌豆病害主要是锈病、褐斑病、白粉病。

锈病可用代森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防治。

褐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防治。

白粉病可用代森锌、灭菌丹等防治。

豌豆虫害主要有蚜虫、豌豆蟓、潜叶蝇等。

可用辛硫磷乳油、马拉硫磷乳油、乐果乳油等进行防治。

10中耕除草: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锄地除草,一般两次锄地除草即可,而后长势较快并很快形成冠层,杂草生长受到抑制。

大田种植时,第一次锄地除草一般在播种后3O~35天之间进行,此时豌豆株高一般在5~7cm之问;第二次锄地除草一般在播后5O天左右,并结合培土,起到增根、防倒伏的作用,此时株高一般在20~30cm左右,茎部尚未快速伸长。

是否要进行第三次锄地,要根据豌豆生长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松土除草应在开花期前完成,以后茎叶生长迅速,已经封垄,锄地易伤植株,杂草多时应人工拔除。

11收获:

豌豆的早熟品种80多天即可收获,此时大部叶片脱落,茎、荚变成黄白色,籽粒与荚壳分离,并复原呈本品种形状和颜色。

收获时应该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减少炸荚落粒的损失。

收获后可在田间晾晒,等到籽粒变硬后再运回脱粒。

储藏是要严防雨淋,否则将造成霉变,影响品质和粒色。

1.3不同生态因子对植物作用的实验研究

12植物在生长发育被许多生态因子所影响,其中光、化学物质、激素等生态因子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1.3.1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强度对植物会产生很大影响,一切绿色植物必须在阳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在黑暗中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释放CO2[8]。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速率相应增大,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值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此时光照强度即为光补偿点。

在低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光强增加到达某一强度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此时的光照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若光强进一步升高,则会发生光抑制,光合速率反而下降。

光是高等植物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影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子。

在弱光的条件下,植物光和色素的含量会增加,特别是叶绿素b的含量。

叶绿素b可以有效生物吸收弱光,增强叶片的捕光能力。

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阴生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量要比阳生叶片中叶绿素的总量高,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会有所下降[9]。

同一植物中,阴生叶片富含叶绿素b,能够有效利于阴生环境下的漫射光,阳生叶和阴生叶存在于同一植物中说明叶片对不同光照强度环境的生态适应。

光照强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根据植物对光需求程度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育得很好,而在遮阴条件下却发育不良,这种植物叫阳性植物;长期生长于非常阴暗条件下,当叶子暴露于明亮的阳光下时则会发育不良,这种植物叫阴性植物;而既能在明亮的阳光下发育得很好,又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荫蔽,这种植物叫耐阴植物。

光强能够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并且制约各器官的生长速度和发育的比例[10]。

在光照强度较强的情况下生长的植物,茎秆粗矮,而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条件下的植物,则茎秆细长,节少挺直,生长均匀。

光照强度分布的不均,还会使树木的枝叶向强光方向生长茂盛,向弱光方向生长不良,形成明显的偏冠现象。

光照的强弱与开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决定着花朵的多少。

对于喜阳植物来说,在同一植株上,受光多的枝条上形成的花芽较背光面的枝条多。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植物长期生长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对叶片的结构特性会产生影响。

在弱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叶片的表皮细胞变薄,细胞间隙增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和层数相应减少,也变得更为疏松[11]。

1.3.2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光质对于叶绿素的含量具有重要作用,江明艳和潘远智[12]对一品红的研究指出,红光可提高叶绿a、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但最有利于叶绿素b增加;蓝光可降低叶绿素含量,最有利于叶绿素a增加。

蒲高斌[13]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说明蓝光培养的植株一般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而红光培养的植株与阴生植物相似。

光质对光合作用速率也具有影响,蒲高斌等人[13]和林碧英等人[14]的研究发现,在红光和蓝光处理下可以增加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光处理。

光质还可以影响种子的萌发。

冷丽娇等人[15]在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的研究中发现紫外光、红光照射的出苗率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48.0%和42.67%,而蓝光照射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

刘建成等人[16]在对鱼香草种子萌发的研究中发现白光最适宜鱼香草种子萌发,全黑暗最不适宜鱼香草种子萌发,红、黄、绿、蓝处理则介于白光与全黑暗之间。

红光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主要由PhyB调控,PhyB能够感受R/FR比例变化。

种子能否充分发芽生长主要由所接受光的R/FR比例决定,较低的R/FR比值抑制种子的发芽[17]。

光质对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红光可促进幼苗的生长,红光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多,营养生长旺盛[18]。

蒲高斌等人[13]研究发现蓝光处理番茄幼苗,幼苗花期提早,产量显著提高,且蓝光处理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系活力均高于白光。

而胡世诚[19]对三色堇研究发现红光能够诱使三色堇提早开花,开花周期缩短,蓝光则能够诱使推迟开花,开花周期延长;绿光促进株高生长,紫光抑制株高生长。

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均促进新梢延长生长,缩短新梢节间长度。

其中,补充红光、蓝光明显增加新梢基部粗度;红光处理明显增加了新梢总的干物质积累,而且增大了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20]。

蓝光促进新合成的有机物中蛋白质的积累,而红光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增加。

增加蓝光比例可以明显促进氮代谢,使叶片总氮提高,总碳降低[17]。

红光和蓝光处理显著提高抗氧化酶POD、SOD及APX活性[18,21],而黄光和绿光处理使酶活性降低,主要表现为幼苗显著徒长,质量较低[13]。

光质的改变还能够直接影响叶片生长。

蓝光有利于叶绿体的发育,在蓝光下生长的桦树幼苗的叶面积是红光下的2倍,其叶表皮细胞面积、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功能叶绿体面积都比白光和红光下大,且蓝光下叶肉细胞中淀粉粒积累比红光少[17]。

1.3.3化学物质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

窄叶豌豆种子存在硬实现象,全群燕等人[22]在研究了浓硫酸对窄叶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后发现,在适宜的温度下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100%,而不经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仅为8%。

兰彦平等人[23]用浓硫酸对皂荚种子萌发实验也有类似的结果,说明浓硫酸的处理可以提高硬实种子的发芽率。

酸碱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植物在生长发育中其影响不可避免。

牛爱国等人[24]对樱桃砧木酸碱盐适应性研究发现,酸性随着PH值的下降,砧木根苗的生物量也随之下降,当在PH小于2.5时,生物量下降明显。

碱性随着PH的升高,砧木根苗的生物量也随之降低。

当PH为8.5以上时,根苗的生物量均明显下降。

在对高羊茅的生理生态及其生化特性研究中发现,盐胁迫会使高羊茅的鲜重、相对干重以及根系活力下降,然而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却增加[25]。

植物在酸性PH条件下生长中的细胞壁延伸很快,而中性PH则使细胞壁的延伸立即停止。

当植物生长于高PH的盐碱地条件下,细胞间质的PH升高,阻碍细胞壁的疏松,进而阻碍细胞延伸,影响植物生长[26]。

植物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碱性盐可以使植物的根部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从而抑制了根部对营养的吸收,长此以往就造成根部的生长发育不完全。

由于植物根部的吸收能力差,也就导致了植物总体生长慢,幼苗中的干物质积累过少[27]。

1.3.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同一植物激素不同的剂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同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于种子的发发芽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香豌豆种子经过不同浓度的赤霉素、6-苄氨基嘌呤、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处理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28]。

此外脱落酸也能促进种子的萌发[29]。

但也有激素对不不同的种子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茉莉酸抑制非休眠种子的萌发,能显著抑制水稻和花生种子的萌发;但却能刺激休眠种子的萌发,可以刺激苹果种子休眠胚的萌发[30]。

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种子也有不同的作用,谭大凤等[31]研究发现用较低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对豌豆种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但用用较高浓度的水杨酸浸种,则发现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

董五辈等[32]用过氧乙酸对豌豆种子处理后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幼苗的作用也不同。

在研究不同激素对香豌豆种子发芽影响的同时还发现,一些生长素浓度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对其生长却有抑制作用,比如萘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28]。

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幼苗也有不同的影响,用过氧乙酸处理豌豆的幼苗发现低浓度的激素能够促进幼根、幼芽生长,而较高浓度的激素则抑制幼根、幼芽的生长[32]。

谭大凤等[31]用水杨酸对豌豆幼苗处理后也发现低浓度能够促进有苗生长,高浓度抑制幼苗生长。

植物激素还能促进根茎长生。

有实验以黄化豌豆的叶、茎和用番茄的茎、水稻的中胚轴和黄瓜的胚轴等作材料,均证明脱落酸有促进茎伸长生长的作[39]。

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对植物茎伸长也有影响,并且两者对植物茎的伸长具有协同增效作用[33]。

吲哚乙酸还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有影响,它可以诱导组培苗不定根的发生以及促进植物侧根的发育[33]。

此外还有一些激素能够调节植物开花,比如茉莉酸[30]和脱落酸[29]。

1.4光强作用与植物的研究现状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具有重大的影响,一切绿色植物必须在阳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已经在几百种植物上研究过,发现大约有一半需要光照萌发才最好,特别是在收获后立即播种,受影响的常是小种子,有少数几种大种子的园艺作物也受影响[34]。

还有许多种子的发芽不受光的影响,比如绒毛番龙眼[35],而有一些则是受光抑制的,比如苦参种子[36],甚至还有一种子在短时间的光照下是促进的,但连续照射却是抑制的。

根据种子在萌发时光照对其影响的不同,可将种子分成三类:

把光照能促进萌发的种子称为喜光性种子,比如紫莲泽兰、禮肠、阿拉伯芥的种子;反之,对于光照能抑制种子萌发的种子称为忌光性种子,比如沙拐枣,红砂、麦仁珠的种子;对于一些受光照与否并不影响萌发的种子称为光不敏感性种子[37]。

光照强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光照不足不但会引起植物的植物个体大小变化,而且会使植物在形态上发生变化。

在弱光下,植株叶片会变大变薄,叶色变淡,角度平展;植株的比叶面积、比茎长和比叶柄长会增大[38]。

刘国顺[39]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光强减弱会引起植物叶片数减少、出叶速度变慢,节间变长。

光照强度对于根系的生长和生物总量也有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弱光下植物幼苗根系相对不发达,根冠比和根生物量会减小,根系活力降低[40,41],而且植物的总生物量也会下降[42]。

光照强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已经在很多种植物的叶片上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

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响应表现为在黑暗中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呼吸作用释CO2。

徐冉、陈存来等人研究发现夏大豆[43]的幼龄叶片在低光强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强而升高;当光强增加到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呈现光饱和现象。

姜艳娟、毛斌[44]等人对于白桦、辽东栎、蒙椴、虎榛子和土庄绣线菊的研究也发现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会增加这一现象。

对于不同的植物,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草本植物要高于木本植物,阳生植物要高于阴生植物,C4植物要高于C3植物[8]。

叶绿素的合成离不开光的参与,在弱光下,叶绿素含量会增加,但是叶绿素a/b比值的结果均有下降趋势。

这说明弱光下,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增加,而叶绿素b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是传递光能,这将有利于植物在弱光下捕获更多的光能,提高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是植物对弱光逆境的一种适应[38]。

弱光还会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弱光处理后基粒数增多,基粒排列由疏松变得紧密,这既有利于光能的吸收,又便于光能在类囊体片层上传递[45]。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材料与处理

13选取颗粒饱满、颜色鲜亮、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豌豆种子,于2015年4月1日在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室进行育苗。

待豌豆出苗后,将同一天出苗的豌豆移栽至田间与实验室,以此为材料。

在田间,分别采用二针(透光率为30.3%)、三针(透光率为20.7%)、四针(透光率为14.5%)的黑色遮阳网搭建1米高的荫棚,以全光照处理作为对照。

每个处理小区植苗20株,株距为30厘米,行距为20厘米。

为避免相互遮光,设置80厘米的区间距,每组重复3次,共计56个小区。

在实验室内,分别采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灯光进行光照,每天光照12小时;相同光照下每组重复3次。

2.2方法

2.2.1形态学的观察与记录

(1)真叶展:

观察试验田和实验室中的豌豆,当有豌豆出现第一片真叶展时开始记录,每天早晨记录一次。

(2)分枝:

观察试验田和实验室中的豌豆,当有豌豆出现分支时开始记录,并详细记录每株的分枝数,每天早晨记录一次。

(3)株高、生长量:

采用准确度为毫米的直尺进行测量,在豌豆苗大部分出现三对真叶的幼苗末期时,对所有的豌豆进行一次株高和生长量的测量,之后每隔一周测量并记录一次。

2.2.2叶片组织结构的观察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选取距离顶部2-3片的豌豆叶片,利用徒手切片法将采集所得的豌豆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叶片的组织结构,拍照并对比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组织结构的区别。

2.2.3叶片面积的测量

选择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外表完好的豌豆叶片将其摘下,再选一个已知实际面积的样品,利用普通平台扫描仪将其扫描为图片。

利用Photoshop软件计算出待测叶片和已知样品图像的像素面积,求出单位像素所占的实际面积,乘以未知叶片的像素面积即可得待测叶片的实际面积。

2.2.4光合作用参数的测量

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选择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受光良好的豌豆中部功能叶片,利用便携式光合系统测定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参数。

测定于上午10:

00~11:

00进行,每株重复3次,取平均值。

2.2.5SOD、MDA含量的测量

超氧物歧化酶(SOD)是需氧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含金属酶,可以依据SOD抑制氮蓝四唑(NBT)在光下的还原作用来确定酶活性大小。

在光还原反应后,反应液蓝色愈深,说明酶活性越低,反而酶活性越高。

因此可以利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6]。

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还能加剧膜的损伤因此在植物衰老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MDA含量是一个常用指标,可通过MDA了解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以间接测定膜系统受损程度以及植物的抗逆性。

(1)酶液提取:

称取植物叶片0.2g(去叶脉)于预冷的研钵中,加1ml预冷的提取介质在冰浴下研磨成匀浆,加入提取介质冲洗研钵,并使最终体积为2ml,于4℃、10000r/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酶液,用于SOD活性和MDA含量的测定。

(2)SOD含量的测定:

取透明度好、质地相同的15mm×150mm试管4支,2支为测定,2支为对照,按表1加入试剂。

混匀后,给1支对照管罩上比试管稍长的双层黑色硬质套遮光,与其他各管同时置于4000lx日光灯下反应20-30min,反应温度控制在25-35℃

14试剂名称

15用量(ml)

16终浓度(比色)

170.05mol/LPBS溶液

181.5

19

20130mmol/LMet溶液

210.3

2213mmol/L

23750umol/LNBT溶液

240.3

2575umol/L

2620umol/L核黄素溶液

270.3

282umol/L

29100umol/LEDTA-Na2溶液

300.3

3110umol/L

32酶液

330.1

34对照管用缓冲液0.1ml代替

35蒸馏水

360.5

37

38总体积

393.3

40

表1

遮光的对照管作空白,将上述处理好的试管在560nm处比色,采用如下进行计算:

SOD=(Ao-As)×Vt/(Ao×0.5×FW×V1)

SOD活性以每克鲜重酶单位表示

其中Ao——照光对照管的光吸收值; 

As——样品管的光吸收值;

Vt——样品液总体积(ml); 

V1——测定时样品用品用量(ml);

FW——样品鲜重(g);

(3)MDA含量的测定

吸取酶液2毫升,加入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液2ml,沸水浴加热15分钟(呈粉红色),快速冷却,4000转速下离心5分钟。

以TBA液为参比液,分别在532nm和600nm处测定光密度值。

丙二醛含量(nmol·g-1)=

式中:

V/v——提取液总量(10ml)/测定液用量(2ml)

R——反应液总量(4ml)

W——植物材料鲜重或干重(g)

0.155——丙二醛的摩尔浓度消光系数(当[MDA]=1nmol/ml时,OD532-OD600=0.155)[即(OD532—OD600)/0.155的单位为1nmolMDA/ml]

第三章实验结果

3.1不同光照强度对豌豆生长形态的影响

3.1.1不同光照强度对豌豆真叶展的影响

很据豌豆实验室试验真叶展开的数据记录情况,选择4月22日至4月29日的数据,统计P、Q、R、S、T五个实验组中具有五对真叶展以上(含五对)的豌豆总数,结果如图1。

图1为具有五对真叶展以上(含五对)的豌豆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图1.五对真叶展以上(含五对)的豌豆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41在P、Q、R、S、T五个实验组中对应的光照强度依次为1213lux,1216lux,3760lux,2917lux,5300lux,其中P、Q、R所用光源为普通日光灯,S和T所用光源为LED灯。

从图1可以看出从P组到R组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具有五对真叶展以上的豌豆数目也是明显增加的;从S和T两组也可以看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具有五对真叶展以上的豌豆数目也是增加的。

说明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可以促进豌豆幼苗的生长速度。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豌豆幼苗生长速度也越快。

对比R和S两组实验可以看到在R组光强比S组光强要强的情况下,具有五对真叶展以上的豌豆数目却反而多,这可能是由于所用的两种灯光质不同所引起的。

42实验中,P、Q两组的光强与其他几组相比较弱的多,在这两组实验中发现有一些植株的顶部会出现尖端分叉或者尖端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的现象,如下图2所示。

图中a是尖端分叉的现象,b是尖端生长缓慢的现象,c是作为对照的正常植株。

从这些现象说明光照强度对于豌豆幼苗的影响可能最现实从其顶部开始的。

ab

c

图2

在P、Q两组实验中还发现在外界条件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这两组中的部分植株出现了死亡的现象,而其他组中的植株则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说明豌豆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只有当光照强度高于某一值时,豌豆才能正常的生长,否则豌豆就会出现死亡的现象。

3.2不同光照强度对豌豆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片,做临时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如图3所示。

CK6

A1

K1

C1

图3.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的组织结构

如图3,图中CK6为对照组豌豆组织结构,生长在自然光照条件下;A1是生长在二针遮阳网下的豌豆叶片组织结构;K1是生长在三针遮阳网下的豌豆组织结构;C1是生长在四针遮阳网下的豌豆叶片组织结构。

通过四张张片的对比,可以看到对照组CK6中的栅栏组织最为紧密,二针下的A1中栅栏组织相对CK6中的栅栏组织要疏松;三针下的K1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