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459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docx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曾业松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

选择四化同步发展道路的背景、依据和意义

曾业松

中央党校研究室巡视员

同志们,大家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

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及路径,对当前和今后中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内涵很丰富,既包括科技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包括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还包括城市农村同步发展,区域同步发展。

这“四化”是相对独立的运行体系,同时又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道路。

概括地说,中国之所以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讲,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具体来讲,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

一、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第一个方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大家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丰富,但有一个根本的理论,就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

同时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

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从人民利益出发,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价值论,这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群众路线、工作路线的集中体现。

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思想观念,坚持对人民授权,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集中体现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

要求我办事情、想问题,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用实践检验。

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事实搞清楚,把问题搞明白,然后才能找出符合本地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办法来。

现代化建设要走同步发展的道路,正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并对历史经验证明唯一的正确道路。

当然,中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各地在同步发展过程中,可以也应该有不同的选择,体验各自的特点,比如在我国西部,四川由于产业发展滞后,影响城市化的发展,这是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所以四川省委提出来“两化”互动,就产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这是符合本地特色的一个同步发展的道路的选择。

那么,我们看到,在江苏省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因此他们提出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这是从一个发达省市做出的战略选择。

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中国所以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第二个依据就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大家知道,人类历史的发展经过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今天的信息化社会,我看到,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轨迹,就是各个国家大都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那么进入了现代社会以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趋势。

在农业社会阶段,社会分工的产生,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产品丰富了,于是就有了交换,形成了集市贸易,这就推动的城镇的产生。

但由于缺少大规模的聚集人口的新兴产业,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城市的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也很缓慢。

比如公元1500年左右的时候,世界上1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36个,50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2个。

但是我们看到,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以后,协作化的大规模的共同劳动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集中,城市既是工业生活的中心,商业贸易的中心,也是人们主要集聚区。

所以,城市在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而且成为全球的现象。

工业社会阶段的一个最大特点,用城市学家吉斯特的话说:

农业革命使城市诞生于世界,工业革命使城市主宰了世界。

这也看出来,城市化的发展是在农业社会阶段就已经诞生了,但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化快速发展,以至于在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但是我们要看到,工业化发展以后,出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工业化发展了,城市化发展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出现了,那么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初期就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工业化中期以后,这些工业化的发达国家普遍地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办法,把农业作为一个补助的部门,使农业和工业能够平等协调发展。

二元社会结构开始向一元社会结构过渡,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开始改善。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170多年前,马克思就有所研究,并且指出来,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那么什么是现代化?

他指出来,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

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共产主义原理》这本书里,指出来: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社会。

对此,西方的一些思想家,特别是城市学家,围绕着这个问题有很多专门的论著和精辟的一些思想。

比如,英国的城市学家霍华德提出来:

要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急救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

他指出来未来的城市是一个田园化的城市。

美国的城市学家刘易斯他主张:

以城市为中心,实现城乡之间的平衡,让所有的居民都享受城市生活的好处。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一个是产业化推动了城镇化;再一个特点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同步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一个变革,信息技术的发明是在工业化环境当中形成的,它是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融入了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进入新一轮的现代化,也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们从产业发展来看,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促进工业化转型升级,进入了新型工业化阶段,信息化与农业结合,推进了农业的新一轮的现代化,出现了质的跨越。

信息化和城市化结合,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革,使城市的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所以,上海世博会有一句话: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结合,进入了新型城市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个产业、各个领域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更高的层次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这就是我们讲的为什么要推进同步发展的第二个依据。

三、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第三个依据:

推进同步发展,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们可以回顾新中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走过的道路。

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趋势,这样一个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建国初期,我们党就提出来“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开始探索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党中央思考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新中国向何处去。

总结历史经验,近代以来,我们受西方列强欺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西方进入了工业化社会,船坚炮利。

而我们还在农业社会阶段,拿着大刀长矛,怎么抵抗得了西方列强?

因此,我们必须走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但是,搞工业现代化,买机器、造厂房要有资本。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们财政一穷二白,有点财富都给国民党带走了。

我们怎么样积累资本,发展工业化?

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这就是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

通过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来发展工业化。

此我们实行了计划经济,农产品统购统销,工农产品还有价格剪刀差。

与此同时,农业税继续照征,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从农业拿到更多积累到城市发展工业化。

那么,这个政策,这个体制贯彻下来,结果怎么样?

我们的工业化发展了。

60年代的时候,我们工业产值在GDP当中,只占30%多一些。

那么到了70年代末期,我们国家GDP当中,工业产值占到75%以上,很清楚,20多年的时间,农业支持工业,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工业化体系,建立了工业化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

工业化发展了,但是,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就是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的农民没有能够分享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农民的人均收入133.57元,和城市的市民相比1:

2.57,城乡差别形成了。

此外,市民有各式各样的福利,而农民基本上没有,这就是我们说得工业化发展了,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接下来大家看到,就是我们推进了改革开放。

我在这里还要给大家讲的是:

建国以后,我们一方面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因为只有农业现代化发展了,才能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加快工业化的发展。

怎么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

我们提出了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建立在实践过程当中,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54年,一届人大提出来,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四个现代化。

1956年,一届三大三次会议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怎么建新农村?

毛主席亲自主持起草,《1956年到1967年十年农业发展纲要》,这个纲要讲了40条政策措施。

这个纲要的贯彻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1961年,中央在广州又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出台了一个新的文件,叫《人民公社条例》,这个条例,讲了60条政策措施,两个文件讲了100条政策措施,讲得是什么?

讲得都是怎么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毛主席和当时的中央决策层来看,50年代中期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主要的目标就是推进农村集体化、农业现代化。

集体化加现代化就是我们要建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大家知道,党中央非常重视推进农村集体化,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1958年全面建成人民公社化、集体化的体制,制度形成。

实践证明,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用集体的来解决,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世界各个国家,都重视发展合作经济,这也证明了集体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当时的合作化所采取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你看我们当时集体化怎么做?

把刚刚分给农民不久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产权,这些土地种什么?

怎么种?

合作社的干部说了算,剥夺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甚至有些地方农民一天吃三天饭都没有说话的权利了,农民家里的粮食都收到了合作社,吃大食堂,剥夺了农民的生活自主权。

可以想象,对这样一个体制制度,农民能高兴吗?

农民不满意,这个制度、体制必然会出现重大的问题。

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合作社的干部,真的以为共产主义已经到来了,生活安排没有计划,一天吃饭,两顿干一顿稀,一年的粮食半年就吃完了,到了春天,遇到了灾荒。

有些地方,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于是就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合作化走了弯路,出现了曲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党内有的领导同志向组织建议,调整农村政策。

但是,毛主席认为,我们党内出了右倾机会主义,除了修正主义。

他提出来,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他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且断定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所以1967年,本来毛主席提出来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时候,但这个时候,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没有实现。

我们看到的是:

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一年多。

这就我们集体化走过的一段弯路。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集体化方向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现在要搞新型合作经济。

毛主席非常重视农业现代化,怎么实现农业现代化?

他讲了很多重要的思想,比如毛主席指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50年代中期开始,全党大半水利,上了5万多个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事实说明,50年代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不是没有成就,最大的成就就是水利建设。

但是,50多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经济生产实力薄弱,水利建设没有能够持久地加以维护,所以,现在水利工程出现了严重不配套,工程老化,以至于水利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不仅生产用水不能保证,生态用水危机重重,很多地方老百姓饮水都出现了困难。

因此,我们前年中央出了一个新的一号文件,就农业的水利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其中一种重要决策是10年投入4万亿来加强水利建设。

毛主席对农业现代化有根本性的思考,他提出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重要思想,为后来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因为搞农业机械化,我们就设立企业,就有乡镇企业,有农村工业化,有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道路。

毛主席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专家们种得好,他像一个种田能手一样归纳了八个字: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

毛主席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他提出来:

学生不仅要学文,还要学工、学农、学军,全面发展。

他强调要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农村去,他主张推广合作医疗,很快形成了合作医疗的网络。

那么我们现在搞新型合作医疗,就是对毛主席这个思想继承创新、完善发展。

毛主席对新农村建设高度关注,亲自组织起草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但是,我们看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最终没有如期实行,原因是什么?

除了我们刚才讲的,集体化都了弯路,出现了政治运动,干扰了新农村建设,更主要就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有限的产出,在城乡二元体制二元政策下面,拿到了城市发展工业化,农村建设需要资金,却无法得到保障。

在农民看来,新农村建设楼下楼下、电灯电话令人向往,但是没有经济基础,没有物质基础,所以,最后不能如期实现。

这就是建国以后我们看到的基本的过程。

很清楚,建国以后,我们走了一条道路,就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

那么我们知道,工业化发展了,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形成了。

怎么办?

1978年以后,我们推进了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举措,解决了什么问题?

归纳一下,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要实现经济发展,解决人民的温饱,实现富裕,走向全面小康。

第二,是要追求社会的公平,特别是城乡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那就是农村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这个发展过程我们看到有三个转折点,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转折点,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了现代化建设。

怎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

怎么解决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平等的问题?

农民自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家庭承包,分田单干,小冈村自己这么做了,第二年粮食丰收了,还贷款,缴公粮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大家普遍认识到这是解决温饱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以,1982年,中央出台了第一个“一号文件”,开始全面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拉开了序幕。

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村的积极性,加上我们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民的热情高涨,很快农民收入提高。

2亿5千万人,人均收入在50元一下的贫困群体,五年内减少了一半。

接下来我们看到,农民的粮食多了,出现了卖粮难,这是一个新的情况,怎么办?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农民可以自带口粮,集镇落户,把城市的大门打开。

1985年“一号文件”提出来,农产品可以自由上市,推进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这两个“一号文件”出台以后,我们看到一个新的情况,就是农民进城镇、办企业,乡镇企业出现了,乡镇企业出现以后,农民就业途径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

更重要的是:

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二元格局。

尤其是触动了城乡二元经济制度,所以小平同志讲: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伟大创举”。

但是,我们要看到,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体制障碍,那就是,乡镇企业是计划外的产物,是黑工厂、黑师傅、黑原料、黑产品,在城乡二元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面,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出来: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党的十四大组织重大决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决策。

这也是中国改革的第二大转折点。

在这前后我们看到,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也在进行探索。

农村的改革经验推广到了国有企业和城市改革,这个时候,城乡改革同步推进。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

市场面前人人平等。

做生意不管你是市民还是农民,有钱赚就可以,这就给了农民平等的经营自主权。

因此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办工业的热情。

乡镇企业在1992年以后快速发展,每年增长40%以上。

国家的生产总值当中,1/3来自于乡镇企业。

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农村的经济繁荣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要求政治上当家作主,我们及时推广了广西村民委员会的做法。

在全国推进了村民自治制度,农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扩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如何深入发展?

1998年,我们党召开十五届三中全会,这个全会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并且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这个全会做了一个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里有三项内容非常突出:

第一个就是家庭承包解决了温饱,促进了农民富裕。

1984年决定延长15年,现在15年到了,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延长30年,长期不变。

第二个决定就是,经济实力增强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有条件搞新农村建设了。

中央决定,从1998年开始,用12年时间到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个重要决定:

乡镇企业发展了,按照工业化发展规律,一旦形成优势产品、产业,就会形成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各地出现了很多产业园区、工业化园区,凝聚了各方面的人气、财气,生产要素集中、人口的集中,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这个重要决定,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并且提出来小城镇是大战略。

这三个决定,很清楚体现了一个思路,就是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

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按照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我们看到,到了新时期,我们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均GDP达到了800美元,小平提出的“总体小康”这样一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2005年人均GDP1700美元;2012年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

经济发展快速增长,促进了城市化快速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城市化一天增长一个百分点,进入新世纪以后,城市化一年增长1.35个百分点。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共同差别、城乡差别并没有因此缩小,相反越来越大。

大到什么程度?

有我们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同志为县委书记做报告的时候讲到一个概念:

城乡之间存在六个方面巨大反差,这两个方面反差,具体来说,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巨大,比如,去年农民人均收入7919元,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9元,1比3以上,远远高于改革开放初期1比2.57。

第二个反差就是城乡消费水平反差巨大,县以下居民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30%,这就是说,对内需的扩大形成了制约。

第三个,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反差巨大。

水陆气电房,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明显可见的,特别像山区,公路建设仍然是之间发展的一个瓶颈制约。

第四个,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差距拉大,文化、教育、卫生,信息化、社会保障等等,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明显可见的。

第五个方面是金融投资,县以下农村的乡镇企业和农户这几年从金融机构得到的贷款总额只占全国贷款总额的10%左右,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个农民贷款5500元,城市市民贷款平均达到5万元,大家想想,现代农村经济,现代农业发展,没有金融大力支撑,怎么能够加快?

第六个方面就是财政支出,我们国家财政这几年大幅增长,对“三农”投入这几年也是大幅增长,但是我们财政支出当中,三农指出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最高的年头“三农”的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到17%,正常的情况是13%,远远没有达到世界各国财政对“三农”指出的平均水平。

城乡之间存在的反差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

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城乡之间在深层结构上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比如2.4亿农民进城,做工成了工人,但是我们对他的称呼不是工人,还是农民,后面加一个字,叫“农民工”。

农民有些精英办企业很成功,成了跨国公司大老板,甚至很了不起的著名的企业家,但是,我们对他的称呼依然叫“农民企业家”,“农民”这个帽子摘不掉,从根本上说,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农民的身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城乡二元体制的根本体制没有完全废除。

这样一来,我们感觉到农民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的情况总是时常发生。

比如,重庆三个中学生出去被车压死了,有关单位赔偿的时候,两个赔20万,一个赔9万。

原因是9万的是农村户口。

你们看看,户口不同,性质不同,生命价值有这么大反差,同命不同价。

新中国成立60多年,还有这么不平等的制度存在,可见,城乡之间这种体制的不平等多少严重。

当然,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很多的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工业化靠农民的支持发展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也是靠农民的支持。

我们一些地方低价征农民的土地,高价拍卖,获得了巨大的土地转让收益,而这些转让收益,在许多地方农民没有分享到,我们拿来搞城市建设,城市发展了,农民进城的成本却很高,即使进城了,还不能享受到市民各种福利和待遇。

所以我们看,在当前“三农”问题依然很突出很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提出来统筹城乡发展。

总书记提出来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什么要重中之重?

刚才我们讲得很清楚,概括起来三句话:

“三农”问题力量很重要,这个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

第二句话,“三农”问题目前很严重,很突出。

还有一个原因,“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就存在突出的“三农”问题,一直到现在,依然延续着。

“三农”问题历来很重要,而且由来已久,目前很严重很突出,所以必须放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二)“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怎么放在重中之重来解决?

中央根据各个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做法,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那就是要解决这“三农”问题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工业化,这个工业化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因为工业化有一个规律,工业化早期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化发展了。

工业化发展到了中期阶段以后,那么反过来反哺农业,带动工业、农业协调发展,这是两个趋向。

根据这两个趋向的普遍的原理,从我们中国目前的实际出发,我们虽然东中西部工业化发展不平衡,但总体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所以中央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所以,必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的分针。

怎么来贯彻落实这些创新的思想理论、发展战略和方针?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出台了10个新的“一号文件”,这些“一号文件”主要的目的是贯彻中央发展观,贯彻重中之重的思想,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这10个“一号文件”怎么贯彻重中之重的思想,怎么统筹城乡发展?

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一号文件”讲农民问题,“三农”问题以人为本,根本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是和城市居民相比,除了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不平衡;第二是城乡体制政策不平衡,城乡居民待遇不平衡。

收入不平衡,待遇平等,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收入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

主题是提高农民收入,解决的办法讲了很多,其中有些政策措施是历史没有的,我们概括起来是“两免三补”:

免农业税、免农业资产税,过去向农民要,现在不要了,不仅不要了,我们还决定,农民种粮食,购买农具,买两种要给补贴,实现“三补”。

过去向农民要,现在给农民补,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非主农业税,这个农业税在历史上延续了2600年,我们把它废除掉了,这个是根本性的转变。

所以第一个“一号文件”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方针政策根本性转变的标志,意义非常重大。

第二个“一号文件”讲农业问题,农业的问题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产出力不高,就会影响粮食安全,这个是头等大事。

第二,种粮效益低,农民没有积极性,种粮不挣钱,很多地方出去打工,土地荒芜了。

中央认为,粮食安全是第一位,必须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再一个方面,工业化发展了,城镇化发展了,农业现代化滞后,就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工业化需要农业提供原料,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力补充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城市化越发展,对农产品越多,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高,因此要求加强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城市化发展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要求大量的劳动力,农业现代化发展了,才能节约大量劳动力来补充城市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从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