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064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宁波市第三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闭合后,不会造成元件损坏的是()

A.

B.

C.

D.

2.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厨师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是

A.温度B.体积C.质量D.密度

3.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4.水平桌面上放置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甲和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这两种不同液体种,静止后的情形如图所示,两液面相平。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大

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

C.密度计越靠上的刻度,对应的密度值越大

D.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5.某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且R1>R2,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B.R1两端电压不变

C.R2的电功率变大

D.流过R1电流减小

6.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能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发光二极管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

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

7.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甲,R0为定值电阻,R1为变阻器。

图乙是变阻器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图象,下列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是50Ω

B.电源电压是12V

C.R0的阻值为20Ω

D.R0的最小功率为0.4W

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如图所示。

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以下关于扫地机器人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在自动吸尘过程中利用了气体流速与压强的知识

B.机器人内电动机制作原理是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机器人在自动充电过程中主要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机器人内部的集成电路部分主要使用了半导体材料

10.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4W

B.电源电压为12V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Ω

D.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1.5W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美仑美央的庐山雾淞,它是一种_________现象,与这种现象的吸放热情况相同的还有液化和_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_kw•h;机械秒表的示数为______s。

13.如图,火车站台上都会有一条安全线,乘客都必须在安全线外等待火车进站,这是因为火车进站时,火车与站在站台上的乘客间空气流动速度_____,压强_____,人会受到一个靠近火车的推力,容易发生事故,随着我国火车的提速,安全线的距离应该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设车体和泥土的总重G=1000N,运泥土时从A点抬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由图中数据可知,抬起车把手的过程中,独轮车相当于一个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F的大小至少是____N。

15.一艘轮船自重5×107N最大载重量是1.8×108N,则它的排水量是_____,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当它由河流驶入大海时,它将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将_______.它排开液体的质量将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10N/㎏)。

16.某元件(阻值不变)标有“6V6W”字样,它正常工作的电流是________A,它的电阻R是________Ω。

将该元件与灯L接入电路中,如图甲所示。

通过灯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各元件都安全的情况下,灯L消耗的最大电功率可达到________W。

17.某小组同学研究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F1和F2的特点.现有器材为:

力传感器(相当于测力计)、数据采集器(可将传感器测得数据采集后输送至计算机)、计算机、硬纸板、细绳等.下图(a)、(b)为他们设计的两种实验方案。

(1)应根据图________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图(c)是该组同学正确进行实验,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线(纵轴分别显示F1和F2的大小,横轴表示时间t)。

请依据相关信息,写出两条结论:

(A)________;(B)________。

18.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

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___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当电流分别为0.25A和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____;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___V.

19.根据如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_____极.(选填“N”或“S”)

20.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装置,两阻值分别为R和2R的电阻丝浸在相同质量和相同初温的煤油中,每一烧瓶里各插一支温度计,则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两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反映出来的;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目的是_____。

四、作图题

21.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做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____)

22.如图所示,一束与平面镜成30°角的光入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_)

23.小磁针放在两通电螺线管之间,静止时处于下图中的位置,请完成螺线管B的绕线,并标出电流的方向。

(______)

五、实验题

24.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一只熟透的苹果掉下来。

小敏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

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苹果下落的高度与下落的时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的________不变,让苹果的________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同高度h1、h2、h3……下落时所对应时间为t1、t2、t3……,并绘出h—t图象如图所示。

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知识猜想:

“物体下落的高度可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若要验证这一猜想,应如何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

______________

25.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该实验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________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3)对比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该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轮胎上缠绕铁链

B.骑自行车遇到紧急情况用力捏车闸能更快的停下来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圆木

(4)同组的小王在重复丙图的实验时,砝码在木块上向后发生滑动(没有从木块上脱落),则此时木块下底面所受摩擦力__________小明测得的数据。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关系;

(4)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六、计算题

27.【2017•大庆卷】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动到A端时,测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阻R1的电流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

(1)求电源的电压U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m.

(2)当电流I=1.0A时,求电阻R1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

P2.

(3)写出电压表V2的示数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变化关系式,并写出V2大小的变化范围.

七、综合题

28.(9分)某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观“南京明文化村”活动,在景区他们对一块巨大的石块产生了兴趣,经导游介绍知道这就是有名的“阳山碑材”。

(1)他们想知道这块碑材的密度,就在碑材旁找到了一块材料与碑材相同的小石块。

A.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

(2)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

H

B.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3)所示,石块的体积是cm3。

C算出碑材的密度是g/cm3.

(2)他们从导游介绍材料中知道碑材长、宽、高分别是51m、14m、4.5m。

小明算出了这块碑石的体积是3213m3。

请计算这块碑材的质量。

(3)这块碑材对地面的最小压强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A

A

B

A

A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8

9

10

答案

ABD

ABD

ABC

三、填空题

11.凝华凝固

12.506352337.8

13.变大变小变大

14.省力300

15.8×107㎏1.8×108N上浮不变变小不变

16.61

17.(b)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消失)的

18.2∶12

19.N

20.

(1)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控制电流相同(其他合理均得分);

四、作图题

21.

【解析】

【详解】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2.

【解析】

【详解】

先过反射点垂直反射面作出法线,并求得入射角为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再在法线的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如图:

【点睛】

要作出反射光线,首先要知道反射定律的内容: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要知道反射角的定义:

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3.

五、实验题

24.下落高度质量计算出

…比值,比较比值大小,如果比值相等则成正比,否则不成正比

【解析】

考点:

控制变量的思想。

分析:

(1)由于猜想一是研究苹果的下落快慢是否与苹果的质量的关系,故应该让苹果的质量改变,而让其下落的高度不变;

(2)欲验证物体下落的高度是否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应该计算高度与下落时间平方的比值大小,如果其比值均不变,则说它们是正比的关系,如果比值不同,则它们的关系不成正比。

25.水平匀速直线二力平衡甲、乙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等于

【解析】

【详解】

(1)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测力计示数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故应选甲乙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3)乙、丙两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同,所以可得出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A.在汽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轮胎上缠绕铁链,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摩擦的,未利用该实验结论。

B.骑自行车遇到紧急情况用力捏车闸能更快的停下来是因为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缘故,利用了该实验结论;

C.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圆木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减小摩擦的,未利用该实验结论。

(4)因为压力和接触面都没有变化,所以摩擦力大小不变,即此时木块下底面所受摩擦力等于小明测得的数据。

26.

(1)较黑暗,B蜡烛;

(2)大小;(3)距离;(4)不变;(5)A,玻璃板与水平面没有垂直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会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观察到蜡烛A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物体不变,物体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原因是可能玻璃板与水平面没有垂直。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

六、计算题

27.

(1)6V,8Ω;

(2)2:

1;(3)6V﹣I×4Ω;0V~4V

【解析】试题分析:

(1)当P在A端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此时电阻R1的电压最大,由I﹣U图象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U1=6V,电路电流I1=1.5A,电阻R1的阻值:

R1=

=

=4Ω;由电路图可知,当P在A端时电源电压加在R1上,由I﹣U图象可知,电源电压U=U1=6V;当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总电阻最大,电流最小,由I﹣U图象可知电路电流是I=I1′=0.5A;此时电路总电阻:

R总=

=

=12Ω,则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Rm=R总﹣Rl=12Ω﹣4Ω=8Ω;

(2)当电流I′′=1.0A时,由图象可得,U1=4V,电阻R1与R2串联,则R2两端的电压:

U2=U﹣U1=6V﹣4V=2V,电阻R1与R2消耗的功率分别为:

P1=U1I″=4V×1.0A=4W;P2=U2I″=2V×1.0A=2W;电阻R1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

P2=4W:

2W=2:

1;(3)V2测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V2的示数与通过电阻R2的电流变化关系式:

U2=U﹣IR1=6V﹣I×4Ω;当P在A端时,V2的示数为0V;当P在B端时,R1两端电压最小,由图象可知UR1=2V,则U2=U﹣UR1=6V﹣2V=4V;所以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0V~4V。

【考点定位】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七、综合题

28.

(1)54202.7

(2)8.6751×106kg(3)1.215105P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1)石块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

m=50g+4g=54g;石块的体积为第二次的体积减去第一次的质量V=40cm3-20cm3=20cm3;石碑的密度ρ=m/v=54g/20cm3="2.7g/cm3”

(2)m=ρV=2.7×103kg/m3×3213m3=8.6751×106kg

(3)F=G=mg=8.6751×106kg×10N/kg=8.6751×107N

S最大=51m×14m=714m2

P=

=

=1.215×105Pa

考点:

密度的测量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