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3799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docx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诗歌鉴赏语言+30+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高三年级

课题:

诗歌鉴赏--语言分数:

设计:

校对:

语文习题

总第(30)期

班级组姓名

 

一、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类

(一)常规类考察

(1)先点出手法

(2)再分析内容(3)指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涉及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等。

一般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节外生枝”,更不要“臆想杜撰”。

例1:

泥溪【宋】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问: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

这道题设置比较清晰,仅从“修辞”去考虑,范围大大缩小。

参看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淡红色的野花比作酒后脸上泛着淡淡红晕的少女,(1分)将水面泛起的涟漪比作少女脸上的浅浅笑涡,(1分)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春夏之交的傍晚,泥溪路边野花娇美动人、溪面静中有动的景象,(1分,一点就给1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愉悦。

(1分,有其一即可)

2.从情感的角度设题

直接抒情(直白):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隐晦):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托物言志(情)、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

例1:

谪仙怨[唐]刘长卿

晴川①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②。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③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晴川:

晴朗的江面。

②携:

分离。

③长沙:

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友人梁耿同遭贬谪的境遇。

问:

整首词是如何表达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的?

(6分)

参考答案:

①直抒胸臆,词中以“惆怅”直言离别的哀愁,以“恨”直言贬谪之苦。

②寓情于景,以“孤舟”“流水”“白云”等意象寄寓宦途漂泊的悲叹,以“明月”寄托思念的情怀,以“春草萋萋”寄寓贬谪的愁苦。

③用典抒情,假借贾谊谪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梁耿同遭贬谪、怀才不遇的痛苦。

(答对一点,包含手法和分析,可得2分,答对三点可得满分)

3.从景物形象的角度设题:

知识清单:

考生需要熟知景物描写的方法

正面描写:

时间(早晚)、空间(上下远近)、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侧面描写:

烘托(正衬)、反衬

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动静结合

直接间接、点面结合、以景结情、渲染、对比、象征、……

例1:

好事近(金)赵可

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

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

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

个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

问:

这首词是怎样进行景物描写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参看答案:

①从多种感觉的角度写景。

从听觉的角度写雪密,从嗅觉的角度写梅香,从视觉的角度写风吹雪飞、雀落疏篱。

②动静结合。

花器插梅枝、满疏篱寒雀是静景;风吹雪飞是动景。

动静结合,表现了室内与室外不同的景象。

③衬托。

以屋内听雪,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

 

(二)表达技巧之——“赏析妙处”类

1.考生需要明确的是:

1)审清题干内容,明晰“妙处句”的方向;2)分析“妙处句” 的特殊性;

3)结合整首诗解读作答;4)可从内容、构思、语言、手法等方面作答其妙处。

例: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苏轼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问:

请指出颔联的巧妙之处,并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

(1)用词巧妙。

“洗”“供”分别写出了水的澄澈和山的隽美,“禅心”乃水洗出,“诗笔”因山供给,新奇而有韵味。

(2)构思巧妙。

上句说水洗出禅心,连眼睛都变得纯净了,有层进意味;下句说山给自己赋诗赞美的冲动,却又为自己不能像朋友一样尽情游历山水而发愁,有转折意味。

(3)手法巧妙。

上句以实写虚,借水的澄澈写出内心的纯净通明;下句运用拟人手法,山色秀美,为诗人提供写诗的欲望和冲动。

例3:

浪淘沙 九日会饮分得雁字赵鼎(广州二测)

霜露日凄凉。

北雁南翔。

惊风吹起不成行。

吊影苍波何限恨,日暮天长。

为尔惜流光。

还是重阳。

故人何处舣危樯。

寄我相思千点泪,直过潇湘。

问:

作者在上阕中是怎样描写“雁”的?

请简要赏析。

(6分)

(1)直接描写动作和神态,写了大雁的“南翔”“不成行”“吊影苍波”的动作、形态,形象而有韵味;

(2)烘托手法,用“霜露”“惊风”“日暮天长”等烘托大雁的孤寂、凄凉、零落;

(3)拟人修辞,说雁“何限恨”,把雁人格化,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题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

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

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

③涑水翁:

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④招魂:

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的开头借景抒情,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

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

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

B颔联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

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陶醉其中。

C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以草木娱已,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D尾联进一步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上句“无赋”,用得果断!

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

E“幽情”是全诗的主题,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2)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答:

(3)“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①赖:

依赖,凭借。

②豁我怀:

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3.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4.“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西江月①【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7、“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6分)

四、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②(元)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

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

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

①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

②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8.下列对这两首词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两首词篇章结构相似,都是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见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孤雁。

B.两篇写作背景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孤雁抒写主人公孤寂、幽冷的情感,所写孤雁都是人格化的存在。

C.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与萨词“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孤鸿影”出现的情境相似,作用相同。

D.苏词中“孤雁”最后栖息于“寂寞沙洲冷”,表现出前途未卜的忧惧;萨词中“孤雁”栖息在“霜落蒹葭冷”,表现高洁孤傲。

9.两首词在意境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题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

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

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

③涑水翁:

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④招魂:

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诗的开头借景抒情,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

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

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

B颔联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

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陶醉其中。

C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以草木娱已,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D尾联进一步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

上句“无赋”,用得果断!

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

E“幽情”是全诗的主题,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解析:

ABA”借景抒情”错B“所见”应为”所见所感”;“陶醉”应为”昏沉””萎靡””困顿”,写出诗人身体不适的感受,更表达伤时的精神状态.

(2)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3分)

答:

(3)“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分)

答:

《春日》阅读答案:

福清语文教育网整理

(1)“逆”是迎接的意思,“一窗草逆濂溪老”写一窗绿草欢迎诗人归来。

“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以人情,写出它们对主人的亲昵之状,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

“私”是偏爱的意思。

“五亩园私涑水翁”意思是五亩田园偏爱诗人,诗人也乐于安居此处。

“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田园以人情,写出它们带给主人的亲切之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分。

字义1分,手法1分,描写效果(亲昵之状、亲切之感)或者抒情效果(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多重情感:

一是伤春之情,一是忧国之情,一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之情。

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伤感油然而生。

由“无赋招魂”可见作者关心国家命运,面对南宋国运衰微、胜景难再表现出一种忧国伤时的痛苦之情。

末句说“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可见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只能作诗逃避现实以求解脱,表现出无奈之情。

【4分。

写出其中两种感情,给2分,相应分析合理,给2分。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

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①赖:

依赖,凭借。

②豁我怀:

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3.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请结合全诗简析。

4.“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

“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6分)

3、【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

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

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

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

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

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

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

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

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

二可看抒情字眼。

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4、【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

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

第二问:

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

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

(1)解释该句的意思。

(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

   

【译文】

多少年来,鞍马劳顿,被困于尘埃之中,尘世污浊,我的呼吸都有些不畅了。

还好有青山在,它稳健、挺拔、耸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风雨露,送走晚霞明月。

青山的豁达,让我也有了驰骋的胸怀。

天色渐晚,北风萧萧,吹走一片云雨,此时,晴空一碧,几座山峰就从云后面走出来了,原来它们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丝尘埃。

(辛弃疾有诗云: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诗中“景”乃作者眼中之景,“情”乃作者心中之情。

有什么样的“情”,就有什么样的“景”,正所谓“因情造景”。

赏析:

《初见嵩山》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用曲折的笔墨描写嵩山的独特景物,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之后借嵩山来慰藉情怀的思想感情。

本诗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

而第二句中“豁”则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这是一首写嵩山的七言绝句,写法很别致。

诗人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

“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这一句提前,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诗的意味就会变得索然。

诗的首二句不是写嵩山,而是从作者仕途失意写起,“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

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

第三句“日暮北风吹雨去”,又为读者拉开一道帷幕,直到第四句,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

由于有前面的重重笔墨给它做了渲染准备,嵩山的出现便特别引人注目,能够把人的兴味调动和集中起来。

并且又因有上面的一番交待,末句点出嵩山,又不至于意随句尽,见其面貌即止,而是要引人想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

诗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表现诗人自己。

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

困顿于仕途,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诗人的情志也表现了出来。

同时山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艺术作品里,也往往受作者的主观感情支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辛弃疾《贺新郎》)这里有着主观感情对象化的问题。

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清竣的印象。

如王维给孟浩然画像,“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

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

这首诗,将嵩山的面貌,以及诗人的精神风貌,同时展现给了读者,不容易分得很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西江月①【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7、“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6分)

6.B、C(B是借喻,不是借代。

C“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

)(答对1项得3分,两项得5分)

7.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

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每条3分,任选两条作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②(元)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

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

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

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

①苏轼初到黄州贬所所作。

②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8.下列对这两首词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两首词篇章结构上相似,都是上片在写环境、氛围、时间的基础上引出见孤雁之事,下片集中写孤雁。

B.两篇写作背景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孤雁抒写主人公孤寂、幽冷的情感,所写孤雁都是人格化的存在。

C.苏词“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与萨词“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孤鸿影”出现的情境相似,作用相同。

D.苏词中“孤雁”最后栖息于“寂寞沙洲冷”,表现出前途未卜的忧惧;萨词中“孤雁”栖息在“霜落蒹葭冷”,表现高洁孤傲。

10.两首词在意境上各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与解析】

8.选CD。

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阅读的能力,涉及到诗歌的意象、意境、结构等具体内容。

要理解诗词大意,从各方面吃透诗歌。

注意诗歌五读:

读标题、读作者、读正文、读注释。

读题目。

这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关键是平时要精读诗歌。

C项中,苏词“孤鸿影”出现的情境是“缺月挂疏桐”的夜晚,是幽僻冷寂的环境;萨词“孤鸿影”出现的情境是“明月丽长空”的夜晚,是空阔高远的长空;具体意境不同。

作用可以认为相同,都是与抒情主人公的孤单寂寞相呼应。

D项涉及到诗歌内容的具体解读,苏词中“孤雁”最后栖息于“寂寞沙洲冷”,表现高洁孤傲;萨词中“孤雁”栖息在“霜落蒹葭冷”,表现出前途未卜的忧惧。

9.苏祠:

夜月残缺、梧桐稀疏、树枝寒冷、沙洲寂寞荒冷,营造了幽僻冷寂的境界。

(3分,内容分析2分,点出境界特点1分)萨词明月在天,夜空清丽,江水澄净,秋风呜呜,白霜漫天,蒹葭凄冷,营造了空阔凄清的境界。

(3分,内容分析2分,点出境界特点1分)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和比较阅读的能力。

分析诗歌意境,在点出主要意象的基础上(先描述画面也可以)概括出意境特点,可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寂寥等。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

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