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375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温州中学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选考模拟考试

生物试题卷

本卷共两大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情况中,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A.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体积增大、破裂的现象

B.分布在水绵受极细光束照射部位的好氧细菌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膜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D.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

2.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扩散快

3.下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有()

①蛋白质合成②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③质壁分离④糖的酵解

⑤柠檬酸循环⑥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失去电子⑦叶绿体中RuBP固定CO2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4.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3~38.6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2~19.3h、21.3~38.6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h

5.下列过程,一般不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DNA复制B.光反应产生氧气C.需氧呼吸产生水D.磷脂的合成

6.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消极意义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粘连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7.研究发现,某些植物在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提高,下列推理或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可溶性糖增多的过程可不断产生水

B.冷害初期呼吸增强,有利于植物抵御寒冷

C.低温不会使酶变性,但会暂时抑制酶活性

D.持续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抑制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8.右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图,其中A--E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相关物质。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e物质分别表示氧气、水、[H]

B.图中A,B过程分别表示光反应和碳反应,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玉米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是ABCDE过程

D.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的是CDE过程,乳酸菌细胞中能进行的是E过程

9.为研究细胞呼吸,取右侧装置2组,甲组为A处放一定质量的某种种子、B处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组为A处放等量同种种子、B处放等量蒸馏水。

相同时间后,观察液滴移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组液滴一定是右移或不移动

B.甲组液滴移动的量可代表种子呼吸产生的CO2量

C.设计乙组装置是测定种子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的差值

D.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可再设置一个A中为等量煮熟的种子,B中为等量NaOH溶液的丙装置

10.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

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

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

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

C.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

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完成,加工修饰新生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1.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子链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

B.合成两条子链时,DNA聚合酶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C.细胞内的DNA复制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

D.解旋需解旋酶及DNA聚合酶的催化,且需要消耗ATP

12.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II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II3和II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II2不含II3的致病基因,II3不含II2的致病基因。

不考虑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3和II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I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II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II2与II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1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B.用32P进行试验时,离心管的上清液中也能测到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过长

C.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

14.某男性基因型为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1和A2、C1和C2

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C.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式是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A1+A2=B1+B2=C1+C2

15.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

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

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该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2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2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可能分别为1/2、1/4

AA

Aa

aa

雄性

有斑

有斑

无斑

雌性

有斑

无斑

无斑

16.果蝇的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

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③无斑红眼(♀)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②的精巢中不存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白眼果蝇

C.亲本无斑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3

1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图中的A、a、B、b、C分别表示染色体。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B.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8.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高豌豆(Dd)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

d=1:

1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A.有一种说法对B.有二种说法对

C.有三种说法对D.有四种说法对

19.右图是有关突触的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B.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C.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2种类型

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20.右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在饥饿时,4过程将会加强

B.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进4过程

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减弱,则C液将会减少

D.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则此人可能会出现C液含有葡萄糖的现象

2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赤霉素可以培育无籽葡萄B.乙烯因物种而异能促进或抑制根、叶的生长和发育

C.适宜浓度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D.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插条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22.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浮游植物B,它们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鳙鱼、浮游动物A、浮游植物B这三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组成了生物群落

B.鳙鱼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了

C.适当施肥有利于提高浮游植物B的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鳙鱼的产量

D.若浮游动物A的次级生产量为0,则它的生物量也为0

23.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24.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代表各成分之间交换的有机物或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中某种群的领域行为可明显调节种群密度

B.乙、丁属于次级生产者,其次级生产量即同化量

C.乙中的某种群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就会实现零增长

D.丙成分中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乙种群最强烈的内源性因素

25.某旗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9×109

7.5×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A.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应是3%

B.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

C.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相对蛇等变温动物少很多

D.鼬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来源于鼬的摄入量,实质来源于鼬同化量

26.蛙类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纤维,又有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与传出神经纤维的粗细不一样,局部麻醉药对细的神经纤维比粗的起效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