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剖析.docx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剖析.docx(3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剖析
郝万山
伤寒论讲稿
绪论
一、《伤寒论》的作者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一部著作。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一)张仲景生卒年代
张仲景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219年,与大家所熟知的历史人物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华佗(?
-208)是同时代的人,了解其生卒年代,有利于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伤寒杂病论》成书的社会背景。
张仲景的生平事迹,范晔《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皆未记述。
《伤寒卒病论集》(汉·张仲景)、《针灸甲乙经序》(晋·皇甫谧)、《史通·人物志》(唐·刘知己)、《伤寒论序》(宋·林亿等)、《医说》(宋·张杲)虽涉其人其事,也只是只言片语。
至明·李濂《医史》才有《张仲景补传》,清·陆九芝有《补后汉书张机传》。
据宋臣林亿等《伤寒论·序》引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云:
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
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其后,明清的一些地方志和医家传记,就有了较多的类似记载。
(二)张仲景祖籍
张仲景祖居南阳,据考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
古涅阳在今河南省邓州市稂东镇西北1.5公里昀张寨村,光绪末年(1908年)张寨村北城门尚存,城门上有“古涅阳县”石刻铭文碑额。
这个地方,属于中国古代楚国的北部,因此可以说张仲景为楚人,在他的著作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楚国方言的特征。
如“桂枝不中与之也”,“不中”犹言不可,至今仍为河南方言。
又如“熬”的含义是“炒”,这也是古代楚国的方言。
(三)张仲景的学医经历
仲景师从同乡张伯祖,且医术超过他的老师。
《伤寒论序》所说的“识用精微,过其师”,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写照。
张仲景后来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著有《伤寒杂病论》传世,成为中医多学科的奠基和中医学术发展的源泉。
可见师带徒的教育方式,同样可以培养出中医大家。
(四)张仲景的性格和心理素质
据《太平御览》卷722引《何颙别传》曰:
“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
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
”意思是说,仲景在年少时向他的同乡“心理学家”或“预测学家”何颙咨询,看看他将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何颙说,您的性格内向,善于深思熟虑而不张扬,以后(如果为医)将是一个高明的医生。
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然就像何颙所预测的那样。
(五)张仲景的职务
宋臣《伤寒论序》引《名医录》云: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但此事无正史可考,因《名医录》已佚,宋臣序就成了这件事情的最早记录。
明代崇祯五年(1632年)在南阳城东,有园丁在菜园掘井,挖得一块石碑,上书“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11字。
此碑现存南阳医圣祠,石刻风格每见于晋末至南北朝间,碑框花纹、配画,和晋末至南北朝间的石窟造像相仿,其图式也像是该时期的格调。
1981年在修整祠墓的过程中,发现深埋积土中的碑座后面,有“咸和五年”4字,咸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即公元330年,距仲景逝世仅一百多年。
碑座4字与大量东晋碑的署年字体相仿,但是偏于一旁,当是石工试刀时所刻。
碑座所刻纹路和与汉晋时期琢石的方法也相仿,似是晋代物品。
但碑座为汉白玉,碑身为青石,字体又和碑座年号的字体不同。
显然碑身比碑座要晚。
此碑如果出自晋代,这对考证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应当有重要参考价值。
不过此碑对仲景的称谓,除“长沙太守”外,还有“医圣”一词,那么医学界是在何时把仲景称为“医圣”的呢?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云:
“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这里对伊尹才只是称“亚圣”,此时仲景在医学界,显然还没有和“圣”字沾边。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直呼“仲景”。
王焘《外台秘要》直言“张仲景”方,也没有出现过直接和“圣”有关联的说法。
公元1065年,宋臣《伤寒论序》云:
“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
”这里是说仲景的工作是祖述大圣人之意,也就是秉承古代大圣人的精神或思想,显然不是说仲景本人就是圣人。
1144年,成无己刊印《注解伤寒论》。
1156年成无己已经90岁,出版了《伤寒明理论》,在这两本书里,也只是说张仲景所做的工作是类似圣人所做的工作,这和宋臣的《伤寒论序》口径基本一致,还是没有直称仲景为“医圣”或“圣人”。
1182年,金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序》才有了“仲景者,亚圣也。
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的说法,至此才始称仲景为“亚圣”。
1526年,也就是明嘉靖五年,李濂著成《医史》,言仲景被“论者推为医中亚圣”,这恐怕就是根据了刘完素等人的说法。
1589年,方有执在其所著的《伤寒论条辨》中说:
“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
人以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
”时在明代,此后称仲景为“医圣”者才逐渐多了起来。
仲景墓碑号称是在1632年被“发现”的,假如医圣祠之墓碑出晋代,那么由晋唐至宋元的医家为什么不称仲景为医圣呢?
因此我个人认为,此碑应是明代所刻。
明代人为一个被后世所敬仰的汉代医家修墓树碑,用了仿汉晋的花纹图案作妆饰,是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
碑座或者可以用旧物,当然也不能排除其字是石工在试刀时随意为之。
既然石碑出自明代,其长沙太守说则显然来自宋臣《伤寒论序》。
这样也就不能据此墓碑判定仲景是否任过长沙太守的事了。
不过我们评价仲景其人,并不在于他是否真的做过长沙太守,而在于他对医学的贡献。
在世界医学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创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医学家,是辨证论治诊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奠基人,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开拓者。
自宋代以后,医家常以“长沙”指代仲景或仲景著作。
如黄元御著《长沙药解》,陈修园等著《长沙方歌括》,吕履著《长沙用药十释》,日本人著《长沙证汇》等等,其中的“长沙”,皆代仲景或仲景著作。
而在其他中医学的著作中,以“长沙”作为仲景代称,则是很常见的事情。
(六)张仲景的行医范围
据李濂《医史·张仲景补传》和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仲景行医于荆州、襄阳、长安、许都一带,医术精于张伯祖,“大有时誉”,“为名医”,“为上手”,为“一世之神医”。
(七)张仲景的主要著作
张仲景的著作主要是《伤寒杂病论》16卷,而且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
其他如《五脏论》等,因已亡佚,则无从考证。
(八)张仲景的学生
宋·张杲《医说》有如下记载:
“杜度,不知何许人也,仲景弟子,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于骄矜,尚于救济,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
”“卫汛,不知何郡人也,仲景弟子,知书疏,有小才,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脏经》、《小儿颅囟经方》三卷,皆其所制,知名当代。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2子部,在《注解伤寒论》书名下案云:
“以余考之,王叔和似是仲景亲授业弟子,故编定其师之书。
”
二、《伤寒杂病论》成书的背景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公元200年前后。
这个年代是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集》中有“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之语,推测而来的。
(一)社会背景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天下大乱,战乱频繁。
从黄巾军起义,到三国鼎立、天下归晋,战争没有一天停止过。
其二是天灾不断,仲景在世70年间,据统计载人史册的大的自然灾害就有22起之多,其中涝灾、旱灾、雹灾、蝗灾、风灾、火灾、地震、海水倒灌、河堤决口、泥石流等等,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在当时都出现过。
古谚有云:
“大兵之后,必有大疫”、“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这是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使生产水平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体力和抵抗力降低,于是就导致了疫病长期大面积的流行。
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中原大地“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在《七哀》诗中所描述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啼声,挥泪独不还,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就是当时情况的写照。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集》云: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这就是仲景自己的经历。
曹植《说疫气》描述建安二十二年:
“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这虽然是仲景逝世以后的事情,但足以说明疫病流行时间之长久。
疾病的流行,百姓的疾苦,激发和激励了张仲景发奋研究医学并从事医学著述的热情和责任感。
疫病的流行,在客观上也为张仲景收集广大医家和百姓防治疾病的经验以及亲自参加医疗实践提供了外界条件。
加之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的勤奋努力,终于著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朽著作《伤寒杂病论》。
(二)学术背景
古典医籍的问世:
在《伤寒论》成书之前,就有“医经”和“经方”两大医学体系的著作问世。
据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东汉以前的医学著作有医经7家,经方11家,其中就有《黄帝内经》和《汤液经》等。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
“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说明仲景继承了古《汤液经》的内容。
史书曾载,战国秦汉名医辈出。
如战国的扁鹊、西汉的仓公、淳于意、东汉的太医丞郭玉等,均属有相当造诣的临床大家。
可见在张仲景以前,已有丰富的医学典籍和医学名家同疾病做斗争的宝贵经验。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集》中所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便是他对自己学术渊源的概述。
仲景正是在系统总结与继承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大量医家同疾病做斗争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著成了中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杂病论》。
它既是对公元2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创新。
三、《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伤寒论》的版本
(一)王叔和整理《伤寒论》和《脉经》本
《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便散失不全。
曾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壬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
因已非原书全貌,且内容多为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故更名为《伤寒论》,凡10卷22篇。
据有人考证,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间,距仲景去世也就是二三十年。
王叔和还将《伤寒论》的内容收入其所著的《脉经》之中,近人则有称《脉经》所收入的《伤寒论》为脉经本《伤寒论》。
(二)千金本《伤寒论》
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仅引证了《伤寒论》的少量内容,尚未将全貌收入。
但从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来看,《伤寒论》的确在民间广为流传,是“诸师”所有,而不是个别人所收,而且大家都将其视为秘典珍藏,不轻示人。
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全部内容,载于卷九、卷十之中,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人称其为唐本《伤寒论》。
(三)外台本《伤寒论》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收入了《伤寒论》的大部内容,也收入了可以在今本《金匮要略》中见到的一些内容。
因此推测,王氏看到的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今称外台本《伤寒论》。
(四)宋本《伤寒论》
宋代校正医书局林亿、高保衡、孙奇等人,校订了《伤寒论》,并在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刊行,《伤寒论》自此始有定本,此即宋本《伤寒论》,亦称治平本《伤寒论》。
初刻为大字本,由于售价高,不利于推广普及,后又印了小字本。
但宋版原刻,无论大字本还是小子本,今皆已见不到了。
(五)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
明代赵开美,既是医学家,又是出版商,他在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刻有《仲景全书》一部,该书第一部分的内容即是《翻刻宋版伤寒论》,因其照宋版小字本摹刻复制,应当接近宋版的真面目。
今称此本为“赵刻本”或“仲景全书本”《伤寒论》,高等中医药院校第2~5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即以赵刻本原文为底本。
(六)成注本《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作注,著成《注解伤寒论》,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刊行,这是第一个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版本,人称“成注本”或“成本”。
该版本经明代汪济川校刊,又几经翻印,因其既有原文,又有注文,便于学习,流传颇广,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只知有成本,而不知有宋本。
成注本在注解时,删去了宋本《伤寒论》的子目,对后8篇的原文也进行了删削,使人们已经看不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但它对《伤寒论》主要内容的流传,有着不可磨灭韵贡献。
(七)《伤寒论》别本——《金匮玉函经》
宋代校正医书局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它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即内容相同,而书名不同,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人称“玉函本”或《伤寒论》“别本”,后经清·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
以上宋本、赵刻本、成注本、玉函本是《伤寒论》的主要版本。
(八)《伤寒杂病论》的另一部分内容——《金匮要略》
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还校勘刻印了《金匮要略方论》。
据宋臣《金匮要略方论序》云:
“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
”“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
”于是《金匮要略》始有定本。
可见王洙所见蠹简,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传本,宋臣将其杂病以下部分进行了校勘刻印。
自此,《伤寒杂病论》便正式被分成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九)人卫本——《伤寒论校注》
1982年国务院成立了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对中国的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等受命对《伤寒论》进行整理研究。
我参加了这一工作,主要负责版本的调查考证和全书文字的注释。
这次整理研究,以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原刻本为底本,设提要按语,校勘注释。
名《伤寒论校注》,1991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组织的专家评定为:
“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的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
近年,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主编的规划教材《伤寒论讲义》、广州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伤寒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两部《伤寒论讲义》(本科用和自学用),原文部分皆以《伤寒论校注》为底本。
由于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已经很少有人能看到,保留了该书原貌的《伤寒论校注》就有了重要的文献价值,因此我称其为人卫本《伤寒论》。
(十)《伤寒论》的其他传本
日本的康治本《伤寒论》,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卷未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是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所抄录,全书一卷,仅存65条、50方,系从《伤寒论》中节录而来。
但文字与宋本《伤寒论》互有异同。
个人推测,此书可能和唐代医官考试有关,在唐代,国家选拔医官设立了考试制度,其中《伤寒论》的成绩占总成绩的五分之一,所以应试者为了学习方便,就会把《伤寒论》的重要内容抄写下来习诵,唐人手抄卷子本或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抄录的。
日本康平本《伤寒论》,是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3年2月17日侍医丹波雅忠据家传本抄写的。
康平3年即1063年,比宋本刊印的年代1065年还要早3年,因此该书具有一定的文献意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在康平本中却是以注文的形式出现的。
另外敦煌出土的《伤寒论》残卷(卷子本),长沙古本《伤寒论》,桂林古本《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等,皆可在校勘、研究和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参考。
其中桂林古本《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是一个叫张绍祖的人传出来的,他自称是张仲景第46代孙,家藏有张仲景亲自修改过第十二稿的《伤寒杂病论》16卷,张氏传给了左盛德,左盛德传给了罗哲初,然后刊印发行。
凡是在《伤寒论》中有疑惑的条文,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都有比较好的解决。
台湾的一些学者很看好这个版本。
但我觉得,从古文献的角度来看,它新了一些,不能排除后人伪托的嫌疑。
不过对于学习《伤寒杂病论》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伤寒论》的内容与贡献
要谈《伤寒论》的内容,先从书名中涉及到的词汇说起。
(一)伤寒的含义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古代将一切外感热病,均称为伤寒。
如《素问·热论》云: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备急千金要方》引《小品方》云:
“伤寒,雅士之词,云天行、瘟疫,乃田舍间号耳。
”《肘后备急方》云:
“贵胜雅言,总名伤寒,世俗因号为时行。
”《孟子·告子》:
“吾见也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日本中西惟忠《伤寒之研究》:
“谓邪而为寒,盖古义也。
”可见,“寒”字在古代就有“邪”的意思,既然如此,“伤寒”,就是伤邪,因此就不难理解,“伤寒”为什么会有广义的含义了。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难经·五十八难》说: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
感受风寒,主要是指寒,因风为百病之长,故有寒必夹风,因此言“寒”要带上“风”。
感而即发,是为了区别伏气温病。
《黄帝内经》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说法,这就是说,虽然感受寒邪,但当时没有发病,邪气潜伏体内,至春乃发,这就成了伏气温病,伏气温病不属于狭义伤寒的范围,但仍属广义伤寒。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书中又分别论述或涉及到了伤寒、中风、温病、风温、中暑等等,所以全书所论应属广义伤寒的范畴。
但从主要的内容看,又重在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发生的疾病及其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辨证论治规律,因此还是以论述狭义伤寒的辨证论治为主。
《伤寒论》所论的伤寒病与西医学中的由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所致的肠伤寒或副伤寒的“伤寒”含义不同。
这是由于西医传人中国的时候,翻译借用了中医学中原有的“伤寒”一词,结果就导致了词同义异的现象。
但西医所说的肠伤寒,仍然可以依照《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方法来治疗。
《伤寒论》之“论”的含义是什么呢?
刘勰《文心雕龙》说:
“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也就是说,“论”作为一部著作的体裁,是指广泛地收集众多学者的论述,去围绕一个主题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因此《伤寒论》就是研究伤寒病辨证论治的综述或总结性的著作。
而《伤寒杂病论》就是研究伤寒病和杂病辨证论治的综述或总结性的著作。
但要说明的是,《伤寒论》是王叔和从《伤寒杂病论》的残卷中整理出来的,之所以命名为《伤寒论》,可能是他认为书中保留的伤寒病的辨治内容比较多,而杂病辨治内容比较少的缘故。
并不是王叔和一人把《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的伤寒病和杂病截然分为了两部书。
因此《伤寒论》中自然就保留了不少杂病的内容。
而后来宋臣在整理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的蠹简时,尽管把上卷论伤寒的部分去掉了,但中、下二卷仍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伤寒病的辨治内容。
因为《伤寒杂病论》是伤寒和杂病共论的著作,所以《伤寒论》并不是只论伤寒病辨证论治的专书,《金匮要略方论》也不是只论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
而是伤寒中有杂病,杂病中有伤寒。
(二)《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学术成就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谈《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一是从10卷22篇的内容概要来谈,二是从理、法、方、药的内容来谈。
1.《伤寒论》10卷22篇的内容
《辨脉法第一》与《平脉法第二》
这两篇是仲景脉学的集中论述,仲景脉学介于《黄帝内经》和《脉经》、《濒湖脉学》的过渡阶段。
“辨脉法”篇首先提出脉分阴阳,“凡脉大浮数动滑者,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者此名阴也”。
然后论各种病脉的主病。
平脉就是平人的正常脉象,该篇论述了四时平脉,阴阳相等之平脉等。
“平”也有“辨”的意思,所以“平脉法”篇也有病脉主病的内容。
如四时太过与不及之脉,脏腑阴阳乘侮之脉,百病错杂之脉,等等。
并运用了五行生克理论来分析疾病纵横顺逆和生死预后。
仲景学说中有一些脉象主病,和后世脉学有所不同。
例如,浮脉主表,人所共知,主表的浮脉,特点是轻取即得,重按少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这是由于体表受邪,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所致。
但《伤寒论》在六经病证篇里,浮脉也主热。
主热的浮脉,特点是,轻即取得,重按滑数有力。
这是由于里热鼓动气血,气盛血涌,血脉贲张所致。
又如,后世言迟脉主阳虚,但《伤寒论》中也主阴虚血少。
如原文第50条说:
“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对于专门研究脉学和脉学发展史的学者,不仅要注意研究六经病证篇有关脉学的论述,还应当注意研究《伤寒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的内容,这样才能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
《伤寒例第三》
“伤寒例”开头以北斗指向,确定一年之中季节和节气的确切时间,进而论述了四时正常气候的变化,气候太过、不及的判断方法。
阐述了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预防、治疗、护理和预后的判断。
也体现了中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
因此可以将“伤寒例”看成是阐述外感热病的总论。
曾有人怀疑“伤寒例”是王叔和补人的内容,但从某些韵文来看,有人考证其属西汉时期的韵脚,故应当是仲景原文,因为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中引用了不少古代文献。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
所论痉湿暍,皆与外邪有关,也皆从太阳经开始,合为一篇讨论,以便和太阳病鉴别。
和《金匮要略》“辨痉湿暍脉证并治”篇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治法和方药。
通常所说的《伤寒论》398条112方,并不包括以上4篇,而仅仅是从第五篇到第十四篇这10篇的内容。
这就是: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这10篇,以六经辨证的内容为主,是后世医家非常重视学习的部分,有人将其称为《伤寒论》的“洁本”。
高等医药院校的教材,就从这10篇中选择原文进行讲授。
本讲稿的原文,也选自这10篇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8篇内容,习称后8篇,也简称“可与不可诸篇”。
后8篇的原文,大多见于六经病证篇,只不过是按照不可发汗、可发汗、发汗后、不可吐、可吐、不可下、可下、汗吐下后诸病证进行了重新归类,但也有不见于六经病证篇的原文。
后8篇的内容,有的是对六经病证篇的补充,有的则有着重要的校勘意义。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重集《伤寒论》六经病证篇中诸多不可发汗的病证以及误汗后的变证,强调了汗法的正确运用。
有的内容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如“太阳病篇”第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其中的“清便欲自可”的“欲”字,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中作“续”,同本以互证,说明“欲”与“续”音近义通。
而《脉经》在引这一条时,“欲”也作“续”,这叫“别本以见例”,可知“清便欲自可”就是“清便续自可”,也就是排的大便一直是正常的,说明邪气没有人阳明。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开篇以“春夏宜发汗”,提示了在运用发汗的方法时,当注意随顺大自然展发生散之气机。
继而阐述了发汗的要求: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漐漐然,一时间许。
”补充了桂枝汤方后关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的具体要求。
也就是说,凡是发汗,就要汗出周遍,手脚都见到汗;出小汗,出微汗;而且要使汗出保持一个时辰的时间。
又论述了汗法以用汤剂为好,“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并且强调“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本篇还将六经病证篇中所有可以发汗的证候作了重集和总结。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重集了六经病证篇中发汗后各种病证的辨证论治,其中既有汗后表邪未解仍须再汗的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也有汗后导致各种变证的辨证论治。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总结了吐法的禁忌证,强调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