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17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2

班级

5.1,5.2

课题

1.太阳和影子

第(2——1)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实验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

教学

难点

连续观测和记录。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指南针、直尺、铅笔、计时器、手电筒、铅笔、橡皮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猜谜语: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在黑板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找一竹竿立在操场,竹竿影子是什么样子?

指导学生记录

 

小组交流: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思考:

过一段时间影子会动,怎么动?

有什么规律?

朝那个方向动?

 

归纳总结

 

自主学习

这是谁的影子?

小组讨论:

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汇报。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小组交流: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小结:

物体挡住光形子。

 

室外活动:

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观察:

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小组交流。

汇报。

(4)

 

总结: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1.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东→西;低→高→低

布置

预习

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3

班级

5.1,5.2

课题

1.太阳和影子

第(2——2)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实验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点

知道影子的变化是太阳运动造成的。

教学

难点

连续观测和记录。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有关日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手表。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太阳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制作太阳钟

 

发放材料

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分析讨论:

影子的变化规律

 

总结:

影子方向、长短变化规律

 

看手掌日晷

(1)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做太阳钟(日晷)

(1)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

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来做在个

太阳钟。

(3)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归纳总结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2.太阳和影子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东→西;低→高→低

布置

预习

利用周末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5

班级

5.1,5.2

课题

2.太阳钟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3、培养制作能力。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制作日晷的方法的不同。

教学

难点

根据当地纬度制作太阳钟。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硬纸板、双面胶、铅笔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谈话

现在是几点?

在没有钟表前,人们怎么知道时间的?

简介古代计时工具

日晷和太阳钟

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算时间的?

制作太阳钟

 

发放制作材料

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制作成果

 

室外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去操场

总结:

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讨论分析

 

观察图片了解

思考讨论

 

分组制作

 

分组分工

设计制作方案

制作

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制作。

 

玩手掌日晷

分组活动

归纳总结

1、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A、日晷B、浑天仪C、滴漏

2、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

4、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3.太阳钟

日晷——太阳钟

制作与纬度有关

古代计时工具

预习

内容

根据影子来推断时间并与实际时间比较。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9

班级

5.1,5.2

课题

3. 昼夜的交替

第(1——1)课时

学习

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教学

难点

能够克服恐惧感,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1、地球的自转

① 地球自转的中心

② 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③ 地球自转的周期

④ 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

2、昼夜交替的成因

① 产生昼夜的原因

②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③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

3、计时工具

① 日的定义

② 古代计时工具

③ 现代计时工具

4、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① 张衡

② 祖冲之

③ 一行

④ 郭守敬

总结:

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讨论分析说出你所知道的

讨论分析

讨论: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分组交流

 

了解古代计时工具

观察图片

 

了解古代著名天文学家杰出贡献。

 

谈学习感受

归纳总结

1、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准备: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4.昼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预习

内容

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10

班级

5.1,5.2

课题

4.看月亮

第(2——1)课时

学习

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

难点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学习新课

(1)你看过月亮吗?

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小结: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

 

说说你心中的月亮的样子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画出三个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谈体会

(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归纳总结

 

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_托勒密_提出来的,他认为_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2、月相变化规律是: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4.看月亮

月相变化规律是: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满月→残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时间:

农历一个月

预习

内容

连续观察月亮,寻找月相变化的规律。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3.9.12

班级

5.1,5.2

课题

4.看月亮

第(2——2)课时

学习

目标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评价

方法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态度以及制作能力。

教学

重点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

难点

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法

学法

演示实验与自主合作实验结合以及制作中,让学生在体会中形成能力。

课前

准备

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