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967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docx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

东亚经济走势特点分析

在美国经济回升波动不定、欧洲遭遇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东亚经济走势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回升能否持续的关键,因而受到高度注重。

新一轮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也曾使东亚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但到2009年春夏,东亚经济开始企稳回升,迄今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回升之势,并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回升的引擎和支撑,但东亚经济回升同样也面临多层面问题和风险。

与此同时,东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东亚经济合作在多重动力的驱使下全面推动,并显现出多层面颇值注重的新趋向。

一、东亚经济回升的新态势

1997年夏爆发的金融危机并未宣告东亚经济奇迹的终结,走出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依旧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再度使东亚经济遭遇沉重打击,尤其是衰退最严重的2008和2009年,很多东亚经济体都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如2009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6.3%,中国香港、泰国、柬埔寨、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分别为-2.7%、-2.4%、-2.0%、-1.9%、-1.6%和-0.8%,韩国则几乎为零增长,只有0.3%。

①包括中国(本文指中国大陆,下同。

)在内的未出现负增长的经济体增长率也大幅收窄。

2009年春是新一轮东亚经济衰退的最严重时期,此后东亚经济开始显现企稳回升迹象,尤其是进入2010年后,东亚经济回升的势头更趋明显,迄今仍基本保持着稳定回升的态势。

2010年,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达到14.5%、10.9%和10.3%,组成快速回升的第一梯队;老挝、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分别达到7.9%、7.8%、7.6%、7.2%和7.0%,组成快速回升的第二梯队;越南、韩国、印尼、柬埔寨和缅甸也分别达到6.8%、6.2%、6.1%和5.5%,组成快速回升的第三梯队;回升较慢的日本和文莱也分别达到4.0%和2.6%。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1和2012年,东亚经济回升的势头将有所放慢,个别经济体如日本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但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之势,重陷衰退的危险不大,详见表1。

当前东亚经济回升态势之所以广受注重,重要原因之一是与欧美经济的停滞或波动形成强烈反差,东亚在世界经济回升中的引擎与支撑作用更趋重要,东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更趋增大,早已显现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移的势头更趋明显。

如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最新测算,2010年,东亚(不含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为9.3%,比世界平均水平5.0%高出4.3个百分点,更相当于美国2.8%的实际GDP增长率的3.3倍,欧盟1.8%的实际GDP增长率的5.2倍。

2011年东亚、世界、美国和欧盟的相对应数据将分别为8.0%、4.4%、2.8%和1.8%,东亚分别相当于世界、美国和欧盟的1.8倍、2.9倍和4.4倍,2012年仍将延续这个格局。

2010、2011和2012年,东亚(含日本)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42.0%、40.1%和42.2%。

②当前东亚经济的快速回升,首先根源于其作为新兴市场内含的强劲动力;其次得益于各经济体政府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所采取的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产生的良好效果;再次与外部世界市场和国际投资的恢复与拉动有着密切关系。

2009年,世界商品贸易的名义和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2.9%和-12.1%,而到2010年已分别反弹至22.2%和12.5%。

这对经济增长依然高度依赖出口的东亚经济体来说,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2010年,东亚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比上年猛增29.7%,其中中国增长31.3%,日本增长32.1%,韩国增长28.3%,东盟增长29.9%,增幅均明显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③2011年依旧延续了这个态势。

二、回升进程面临的新风险

当前新一轮东亚经济回升进程仍在延续,且多种预测表明这个进程还将持续较长时间。

但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个进程也面临着多种问题和风险。

如果处置不当,应对不力,这些问题和风险的恶化极有可能导致东亚经济回升进程的夭折。

当前及未来东亚经济回升面临的主要风险是:

(一)世界失衡再度加剧

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根源,是世界经济严重失衡,其表现是主要国家的经常收支严重失衡,尤其是美国的逆差急剧扩大,而中国、德国和日本的顺差持续增加。

2006年美国的经常收支逆差曾一度达到8006亿美元,而中国的经常收支顺差到2008年则一度增至4124亿美元,德国和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在最高时的2007年也分别达到2483亿美元和2110亿美元。

进入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后,世界经常收支的失衡状况曾一度有所改善。

美国的经常收支逆差从2007年开始减少,到2009年已减少了一半以上,至3766亿美元,而中国、德国和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同期也分别减少至2610亿美元、1863亿美元和1418亿美元。

但是,世界经常收支失衡状况的这种改善,直接原因还是因经济衰退导致各主要经济体间贸易规模的萎缩所致,尤其是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导致美国进口大幅减少从而中国等经济体对美出口显著萎缩。

导致世界经常收支失衡的深层根源并未根本改变。

因而当走出衰退、走向回升之后,世界经常收支失衡状况又再度恶化起来。

到2010年,美国的经常收支逆差再度增至470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四分之一。

而中国和日本的经常收支顺差则分别增长了16.9%和38.2%,分别增至3052亿美元和1959亿美元。

④世界经常收支状况的再度恶化,直接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回升,更是严重依赖世界市场、而自身经常收支总体存有巨额顺差的东亚经济回升面临着巨大风险。

(二)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世界经常收支严重失衡导致直接后果之一,是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由此导致的国际市场混乱、世界贸易受阻,越来越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稳定回升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依然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的东亚经济回升尤其如此。

我们已经看到,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期,主要经济体尚在一定水准上能够“共患难”,应对共同危机的迫切需要在一定水准上抑制了各自的保护主义。

但当走出危机、走向回升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东亚经济体尤其是中国越来越成为新一轮贸易保护的直接受害者。

2010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达66起,涉案金额达7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

另据世界银行资料,2010年世界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中47%针对中国。

⑤众所周知,现存东亚贸易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国对美大量顺差而其他东亚经济体对华大量顺差,当前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一旦严重影响到中国出口贸易,其他东亚经济体也势必遭受连带冲击,这显然已成为整个东亚依旧高度依赖外部市场的经济回升面临的巨大风险。

(三)财政危机愈演愈烈

新一轮世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而新一轮世界经济回升面临的主要风险则来自财政危机或主权债务危机,且在金融危机与财政危机之间,还存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正是因为金融危机,迫使欧美各国不得不对深陷危机的金融机构实行财政救助,不得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回升,从而导致了财政状况的急剧恶化,直至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反过来,主权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又导致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尤其导致那些持有大量官方债权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

而金融危机与财政危机的恶性互动,势必威胁世界经济回升的持续和稳定,甚至会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世界主要国家的财政状况在金融危机之前是趋于改善的,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又纷纷转向恶化,直至深陷财政和主权债务危机。

如表2所示,到2007年,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财政赤字对GDP的比率,已分别降至2.9%、2.4%、0.7%和2.8%,均已降至国际公认的警戒线(3%)以下。

而从2008年起又开始急剧恶化,到2009年已分别升至11.3%、8.7%、6.3%和10.8%,均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应该说,除日本外,绝绝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财政状况基本良好,从而不大可能因自身财政问题直接威胁经济稳定。

问题是世界经济联系已是如此密切,当前主要经济体遭遇的主权债务危机必然威胁到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从而会通过多种渠道冲击东亚经济的稳定回升。

(四)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如上所述,当前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是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而财政危机与金融动荡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当前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经济回升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2010年春夏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凸显以来,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已呈愈演愈烈之势。

首先是股市剧烈动荡,每当市场传出主权债务危机恶化的消息,都会引发主要国家股市的震荡。

连续震荡已导致东亚股市持续低迷、屡屡探底。

如日本日经225平均股价在2009年3月跌至7054.98日元的谷底后开始反弹,6月突破10000日元,到2010年4月达到11339.30日元的新高,累计已比一年前上升了60%。

但好景不长,到2010年5月,伴随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攀升态势发生逆转,再度显现下跌之势,5月跌破10000日元,之后即在10000日元上下徘徊不前,尤其在3.11东部大地震的冲击下进一步深陷低迷,9月底收至8700.29日元。

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其他东亚股市也大致呈同一态势。

“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东亚主要股市的这种动荡不安态势,既是经济回升风险增大的直接反映,又反过来对经济回升造成直接冲击。

此外,汇率剧烈波动、流动性严重过剩,也是直接威胁东亚经济稳定回升的严重问题。

(五)资源价格急剧攀升

因为美元贬值、流动性过剩、经济回升带来需求扩大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国际市场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重新显现快速回升之势,对东亚尤其是高度依赖资源进口的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回升形成了严重威胁。

如从2010年8月到2011年4月,北海布伦特油价由每桶75.91美元攀升至125.88美元,攀升了65.8%,此后一直在110美元的高位徘徊。

而金价更从2010年7月的每盎司1169.00美元一路攀升至2011年8月的每盎司1813.50美元,一年间攀升了55.1%。

其他大宗资源性商品如铁矿石等亦呈快速攀升之势。

⑥国际市场大宗资源性商品价格的快速攀升,通过增大企业生产成本、弱化成品竞争水平、提升物价水平等途径,已对东亚经济稳定回升造成显著影响。

(六)通胀压力持续增大

大宗资源性商品进口价格的攀升,仅仅推高东亚经济体物价水平、增大东亚通胀压力的因素之一。

产生同一效果的还有东亚主要经济体不得不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量化缓和”导致国际市场流动性严重过剩等。

当前很多东亚经济体都面临着持续增大的通胀压力,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对经济稳定回升造成严重威胁。

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印度、香港、韩国、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消费者物价环比上涨率,分别达到5.7%、9.6%、5.2%、4.2%、4.7%、5.9%、4.1%、3.3%和4.5%。

8月,中国、印度和韩国的数据分别达到6.2%、9.8%和5.3%。

三、区域经济格局的新变化

当前东亚经济在总体保持稳定回升的同时,各经济体的增长态势也存有显著差异。

这个增长态势的显著差异,进一步加速了东亚区内经济格局的变化。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日作为东亚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对比关系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速,东亚经济增长对中日两国的依存格局发生根本变化,中国越来越取代日本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和支撑。

在战后东亚经济整体崛起过程的很长时期,日本始终扮演着引擎、动力和中心的角色,东亚整体经济增长在很大水准上依赖着日本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日本经济深陷长期萧条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日经济实力对比关系从而各自在东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接近直至超过日本。

如表3所示,在步入新世纪后的最近10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平均高达10.29%,而日本只有0.94%,中国平均高出日本9.35个百分点。

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