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913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docx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单元分析:

这是本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

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课文编排充满传

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

在本学期识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识字方法和已学的生字、偏旁开展自主识字,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时可以联系前面的内容开展学习,巩固识字效果。

在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

本单元是集中识字,教学时仍应充分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

在诵读儿歌、韵文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在识字的

同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如,百家姓、字谜等等,激

发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

背诵《姓氏歌》。

5.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6.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初步体会到中国姓氏文化和字谜的有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法:

讲解法、谈话法,图文结合法游戏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等推荐书目:

《百家姓》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中感悟法等。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1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会写

7个字和横斜钩一个笔画。

教学难点:

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法:

直观演示、讲解法、谈话法,图文结合法等

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说说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2、出示词语认读:

春夏秋冬。

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3、学写生字“春”“冬”。

4、齐读四季的名称。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1.出示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

有什么特征?

用句式练习说

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

2相机出示词卡: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请学生借助拼音,自

由拼读。

3、正音:

请学生读此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学生正音。

重点指导“风”和“霜”

4、去拼音,采用多种方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5、出示:

霜和雪

(1)交流:

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

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

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学生描红练写。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

2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

(交流:

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3.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

中:

降吹飘落

雪花春风秋霜夏雨

4.拓展:

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5.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

2.学生观察生字关键笔画及田字格中占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书空。

4.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5.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各一个。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降吹飘落

 

雪花春风秋霜夏雨

课后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摘苹果游戏认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观察插图,读词识字。

1、指导看图说话,练习句式:

课件出示第三页插图,说说这是哪个季节的画面?

图中都有哪

些动物和植物?

我看到图上远处有(),近处有

(),左面有(),右面有()。

3

 

2.出示新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四个词语,请学生根据拼音读一读。

3.用上新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4、出示“游”字:

你是怎么记住“游”字的?

要点:

可以联系生

活,模仿小鱼儿游水;可以组词“春游、旅游、游客”。

因为“游泳”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5、指导说话,学习词组

(1)仔细观察图画,说说小草长在哪里?

红花开在哪儿?

鱼儿在干什么?

小鸟飞向了哪里?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组: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2)指名根据拼音读词串,教师重点指导读好“入”。

全班齐读.

(3)将四个词串分类,怎么分?

三、朗读课文,恰当停顿

1、师生对读。

什么吹?

春风吹。

什么青?

池草青。

谁出水?

鱼出

水。

2.师范读,注意恰当停顿。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所不同的是后两组,停顿为:

鱼/出水,鸟/人林。

3.生齐读,注意读出节奏。

4结合插图,背诵课文。

四、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指导书写生字“花”“飞”“入”“风”。

1“飞”和“风”对比指导,“入”和“人”对比指导。

2“飞”注意在田字格中起笔于左上格中间稍低位置,“横折弯

钩”写法和“风”一样。

3.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出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想象: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丽,课文图片里还藏着许多美丽的四季景物?

你能找出来说一说吗。

2.指导学生看插图仿照课文编词语。

冰雪融柳叶青燕子还青蛙叫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巩固生字。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描写四季的词语。

2、积累本课生字词。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风吹池草青

夏雨落山花红

4

 

秋霜降鱼出水

冬雪飘鸟入林

 

课后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识记12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游戏法读书指导法问答法

学法:

练习法读中感悟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师生)2.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

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

“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

5

 

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

儿歌一共几个小节?

从中读懂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1)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

你姓什么?

我姓方。

什么方?

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

中国姓氏有很多——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

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4.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