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891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学第1次作业.docx

会计学第1次作业

《会计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对象:

会计的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会计按其在空间领域的运行情况分为宏观会计与微观会计。

宏观会计主要核算社会经济活动;微观会计主要核算某一服务主体的经济活动,而由于服务主体的经济活动目的及经营性质不同,又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会计的对象也是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2、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从会计的角度解释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必要因素,也是根据交易或事项对于可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分类或概括。

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到六个会计要素。

3、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的方法。

通过调协会计科目,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可以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的、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

在设置会计科目时,需要将会计对象中具体内容相同的归为一类,设立一个会计科目,凡是具备这类信息牲的经济业务,都应该在这个科目项下进行核算。

设置会计科目从信息分类的角度来看,是将性质相同的信息给予约定的代码;设置会计科目时,要为每一具体的类别规定一个科目名称,并且限定在该科目名称下包括的内容,确定这个会计科目的内涵与处延。

可见,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的标志,在每一个会计科目名称的项下,都要有明确的含义、核算范围。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类,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科学、详细的分类指标体系。

4、账户:

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的分类、系统、连续记录的一种手段。

会计科目仅仅是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而核算指标的具体数数据资料,则要通过账户记录取得。

所以,设置会计科目以后,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开设一系列反映不同经济内容的账户,用来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记录。

可见会计科目就是账户的名称。

5、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

任何经济实体单位要进行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根据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来的客观、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且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成会计信息,成为能够在会计报告中概括并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

因此,会计核算是通过对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

6、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有既定的目的,都要按一定的要求来运行。

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二是会计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三是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

7、复式记帐法:

在整个会计核算体系中方法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按一定原则设置了会计科目,并按会计科目开设了账户之后,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登记在账户中。

记账方法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通过确认、计量将经济信息转换成为会计信息,将会计信息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记账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单式记账法;另一类是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在每一项业务发生后需要记录会计信息时,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两个或两上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二是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

复式记账法有如下两个特点:

(1)由于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做记录,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由于复式记账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记账,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正因为如此,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一直被广泛地运用。

8、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在会计工作中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用来登记账簿的依据。

上述定义实际上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概括:

其一是从发生经济活动、产生相应经济信息的一方来说,会计主体进行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办理凭证手续。

由执行或完成该项经济业务的有关人员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详细说明该项经济业务的内容,发生的时间,并在相应的会计凭证上签名或盖章,明确经济责任;其二是从需要进行记账的一方来说,取得会计凭证后,要由有关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并由审核人员签章后,才可作为记账的依据,编制记账凭证进行登记账簿,因此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

9、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应该指出,这里所谈到的财产清查在永续盘存制的情况下适用。

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账簿才能够发挥控制财产物资的作用。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确保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2)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

(3)促进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

(4)保证结算制度的贯彻执行。

10.期末帐项调整:

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会计分期,通过会计分期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会计期间,并且以会计期间作为对外报告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时间段。

但是,企业的收入与费用是随着经济业务不断发生的,会计期间的产生使会计核算必然涉及划分本期和非本期的收入、费用等问题,在会计核算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等记账基础。

从权责发生制的角度分析,账簿中的日常记录还不能确切地反映本期的收入、费用,如有些款项虽已收到入账,但它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有些款项虽已支付,但它不属于本期的费用,在结账前对这些账项必须进行调整。

通过运用会计准则进行职业判断,合理地确定各期的收入,并将费用与收入配比,正确地计算各期的经营成果。

期末账项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各期的收入、费用,但由于在确认收入、费用的同时,也要确认资产、负债,因此期末账项的调整也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的正确性。

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主要有:

一、应计收入的账项调整;二、应计费用的账项调整;三、收入分摊的账项调整;四、费用分摊的账项调整。

11.财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其他需要披露的资料。

1.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由主表、附表两部分组成。

其中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附表根据各行业的特点编制,企业的附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等等;2.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3.除上述信息外,企业还应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披露一些相关信息,如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等等。

12.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日常核算资料是运用会计的一系列核算方法提供的反映日常经济活动的各种核算指标。

在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取得了日常核算资料,特别是经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经济业务进行不断的归类、加工整理、汇总综合,最后在账簿中形成比较系统的核算资料,再将这些分散在账簿中的日常核算资料,按照预先规定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归类、综合、汇总,并通过编制报表将其排列成系统的指标体系。

在对日常经济业务的逐层加工、汇总、综合的过程中,填制会计凭证是核算资料的收集及初步分类,登记账簿是核算资料的分类整理,编制财务报表是核算资料的再加工。

在资料的收集阶段,要求会计凭证的填制具有全面性、真实性,并对经济业务进行初步归类。

所谓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就是规定凭证、账簿的种类、格式和登记方法及各种凭证之间、账簿之间和各种凭证与账簿之间,各种报表之间,各种账簿与报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编制的程序。

由于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种类、格式、程序不同,尤其是登记总分类账簿的程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选用适当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对于科学地组织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保证会计数据的整个处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及时、完整;可以迅速编制会计报表,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可以保证迅速形成财务信息,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核算环节和手续,避免重复,提高核算工作的效率。

企业在选用适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根据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等实际情况,选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选用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以便正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本单位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核算资料;根据简化核算手续的要求,选用会计核算单位组织程序。

我国会计核算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五种核算组织程序:

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分录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事实上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会计核算前提的具体内容,国内外会计学界公认的有以下四个: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

这是所谓的“空间范围”也是一个会计概念,是指特定产权范围内的空间。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反映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工作的重要前提。

2.持续经营:

如果说会计主体作为基本前提是一种空间界定,那么持续经营则是一种时间上的假定。

将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我们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企业不能经营下去,就认为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既然继续经营下去,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就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耗用、出售或转换,承担的债务也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清偿,经营成果就会不断形成,这样核算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会计分期这一前提是从持续经营基本前提引申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4.货币计量:

用货币来反映一切经济业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特征,因而也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2、会计记录包括哪些方法?

答:

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不仅要通过会计记录反映,而且会计确认和计量都融合在会计记录之中。

也就是说,在具体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单独划分出确认、计量阶段,确认和计量融合在会计记录的各种具体方法之中。

会计记录是在确认、计量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轨迹描述的方法和手段。

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程序下,它主要包括下列专门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设置与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

3、利润表编制的会计循环与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会计循环有何不同?

为什么?

答: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人员通过运用复式账簿系统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告来完成的。

在这个系统中,确认、计量、记录是会计人员“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财务报告是会计人员生产的产品。

习惯上,人们将这种依次发生、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称为会计循环。

对会计循环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从会计期间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开始,依次经过计量、记录,实现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到最后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下一会计期间依然按此顺序进行会计循环;第二,从具体记录方法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或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加工程序,到最后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次会计循环。

依据上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过程归纳出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初次确认。

以能否用货币计量为标准分析发生的经济业务,将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并确定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影响。

(2)入账。

通过审核原始凭证分析具体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日记账,将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记录到会计信息的载体上。

(3)过账。

根据已编制的记账凭证或日记账登记到分类账簿中,以便分类反映各会计要素。

(4)结账。

将各种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余额转到有关账户中,结清收入和费用账户,以便结出本期的经营成果。

(5)编制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表,根据账簿中记载的余额、发生额等编制平衡表,以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6)编制期末调整分录并过账。

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分类账户的有关记录进行调整,以便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对未入账的经济业务编制调整分录,以使各账户反映最新的情况。

(7)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

由于编制了期末调整分录并过账,需要再次编制调整后的平衡表,再次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8)编制正式的财务报告。

根据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正式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答: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要想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

1.理论基础:

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结果。

这个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0;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

某一会计要素的项目之间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中一项变化的同时,同一类会计因素的另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如果会计要素在等式一边,必须以负号表示。

2.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

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贷两方必须做相反方向的记录,即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减少额;如果规定借方用来登记减少额,则贷方就用来登记增加额。

究竟哪个账户的哪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要看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账户,结构是不同的。

3.记账规则: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

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

5、简述编表前准备工作的内容。

答: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编制报表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期末账项调整。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为正确地计算结转本期经营成果提供有用的资料。

(2)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包括清查和核实结算款项是否存在,是否与债务债权单位的债权、债务金额一致;各项存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是否有报废损失和积压物资等;各项投资是否存在,是否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确认、计量;各项固定资产的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需要清查、核实的其他内容。

(3)对账。

通过对账保证账证、账账、账实相符。

(4)结账。

通过结账,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5)编制工作底稿。

通过工作底稿的编制,汇集编制报表所必需的资料。

应该指出,编制工作底稿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迅速地提供高质量的报表,不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会计工作。

如果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报表,也可以不编制工作底稿。

6、资产负债表有什么作用?

答: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某一特定日期是指编制报表这一天,如月末、季末、年末,因此说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

财务状况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额、构成以及各项目之间的合理组合。

资产负债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

资产负债表是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它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定决策所必需的资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也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利用。

每一会计主体都必须按月编制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以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状况来说明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因而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

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其构成情况、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评价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考察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安全程度等。

三、业务处理题

要求:

根据资料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

1、投资者追加投资200万元,存入银行。

2、向银行借入一年期款项500万元,存入银行。

3、采购材料一批,应付货款为20万元;同时以现金支付上述材料的搬运费1200元。

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结转材料采购成本。

4、以银行存款预付材料款50000元。

采购预付货款的材料,共计800000元。

冲销原预付货款50000元,不足部分以银行存款支付。

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的运杂费1000元,材料验收入库结转材料采购成本。

5.采购材料一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款100000元,材料未到。

6.以银行存款支付前述应付货款200000元。

7.领用材料一批,其中生产产品耗用70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一般耗用20000元。

8.从银行提取现金300000元,发放工资。

9.登记本月应付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240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60000元。

10.以银行存款支付行政管理部门水电费8000元;以现金支付管理部门的零星支出5O00元。

11.以银行存款预付应由下年管理费用负担的材料仓库租金144000元;同时摊销本月的仓库租金12000元。

12.某职工预借差旅费1000元现金。

后该职工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1080元,补付其余款项。

13.计提本月应付利息25000元。

14.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50000元(该企业采用按月预提固定资产修理费办法,已预提44000元)。

1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折旧费为56000元,应由管理费用负担的折旧费为14000元。

16.期末,本年投入的产品全部完工,结转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17.销售产品一批,货款1580000元尚未收到,同时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产品的包装费及搬运费1200元(由购货方承担)。

后收回该销货款1580000元和包装费1200元等

存入银行。

18.销售产品120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

19.预收货款30000元存入银行。

后销售预收货款的产品一批l500000元。

冲销原预收货款30000元,同时收到不足部分的货款,存入银行。

20.以现金支付销售产品的广告费10000元、推销费20000元。

21.结转已销售产品制造成本1900000元。

22.按销售收入的6%计算应交销售税金。

23.收到出租包装物的押金8000元存入银行。

以现金2000元支付罚款。

24.由于对方机构撤销,无法退回某单位的存入保证金1000元,经批准转为营业外收入。

25.根据上述资料结转本期利润。

26.按实现利润总额的25%计算应交所得税。

27、按净利润额的10%计算应提的公积金。

答:

1、借:

银行存款200万元

2、借:

银行存款500万元

贷:

实收资本200万元贷:

短期借款500万元

3、借:

在途物资20.12万元

贷:

应收帐款20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

原材料20.12万元

现金0.12万元旦贷:

在途物资20.112万元

4、预付时:

借:

预付帐款5万元实际支付时:

借:

在途物资80.1万元

贷:

银行存款5万元贷:

现金:

0.1万元

预付帐款5万元

银行存款75万元

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

原材料80.1万元

贷:

在途物资80.1万元

5、借:

在途物资:

10万元

贷:

银行存款10万元

6、借:

应付帐款20万元

贷:

银行存款20万元

7、借:

生产成本50万元

8、借:

现金30万元

管理费用20万元贷:

银行存款30万元

贷:

原材料70万元

9、借:

生产成本24万元

管理费用6万元

贷:

应付工资30万元

10、借;管理费用1.3万元

贷:

银行存款0.8万元

现金0.5万元

11、借:

其他应付款款14.4万元摊销时:

借:

管理费用1.2万元

贷:

银行存款14.4万元贷:

其他应付款1.2万元

12、借:

其他应收款0.1万元职工报销时:

借:

管理费用0.108万元

贷:

现金0.1万元贷:

其他应收款0.1万元

现金0.008万元

13、借:

财务费用2.5万元

贷:

应付利息2.5万元

14、借:

预付帐款5万元

贷:

银行存款5万元

15、借:

管理费用1.4万元

制造费用5.6万元

贷:

累计折旧7万元

16、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时:

先结转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借:

生产成本5.6万元

贷:

制造费用5.6万元

借:

库存商品79.6万元(50+24+5.6)

贷:

生产成本79.6万元

17、借:

应收帐款158万元

贷:

主营业务收入158万元

借:

其他应收款0.12万元

贷:

银行存款0.12万元

收回时:

借:

银行存款158.12万元

贷:

其他应收款0.12万元

应收帐款158万元

18、借:

银行存款120万元

贷:

主营业务收入120万元

19、预收时:

借:

银行存款3万元

贷:

预收帐款3万元

收到全部款项时:

借:

银行存款147万元

预收帐款3万元

贷:

主营业务收入150万元

20、借:

销售费用3万元

贷:

现金3万元

21、借:

主营业务成本190万元

贷:

库存商品190万元

22、借:

银行存款25.68万元(或者应付帐款,视税款是否交纳而定)

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25.68万元

23、借:

银行存款0.8万元

贷:

其他应付款–押金0.8万元

借:

营业外支出0.2万元

贷:

现金0.2万元

24、借:

其他应付款—保证金0.1万元

贷:

营业外收入0.1万元

25、月末结转费用:

借:

本年利润225.708万元

贷:

管理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