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525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docx

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

一、C8051F020单片机实验接线表(注:

黑体部分已调试通过)

实验一(P1口亮灯实验)

P1.0~P1.7→L1~L8(发光二极管)

实验二(P1口转弯灯实验)

P1.0→K1,P1.1→K2

P1.4→L1,P1.5→L2,P1.6→L7,P1.7→L8

实验三(P3.3输入P1口输出)

P3.3→K1

P1.0~P1.7→L1~L8(发光二极管)

实验四(工业顺序控制)

外部中断1应用

P3.4→K1(高电平启动),P0.0→K2(低电平中断有效)

P1.0~P1.6→L1~L7,P1.7→VIN,JP短路块接ON(音频功放)

 实验五(8255输出方波)

无连线,观察PA、PB、PC口输出方波

实验六(8255PA口控制PB口)

PA0~PA7→K1~K8,PB0~PB7→L1~L8

实验七(8255交通灯)

8255PA0~PA2口接L3~L1灯、PA3~PA5口接L7~L5灯。

实验八 简单I/O口扩展

Y0~Y7接K1~K8,Q0~Q7接L1~L8,CS1接8000孔,CS2接9000孔,JX0接JX7

实验九(AD0809转换实验)

IN0→AOUT1,AIN1→+5V,CS4→8000H,JX0→JX6

WR→IOW,RD→IOR,ADDA、ADDB、ADDC→0V(地)

CLK→500K

实验十(DA0832转换实验)

CS5→8000H,JX2→JX0,WR→IOW,AOUT→电压表

实验十一(8279键盘显示实验)

CS6→8000H,JRL→JR,JSL→JS,JOUT→JLED

SW3、SW4、SW5置OFF(实验完后置ON)

实验十二、十三(打印机)

专用电缆连CZ4(PRT)到微打接口(选配)

实验十四(日历时钟)

CZ7(主板)→CZ1(MC3),P3.2→/IRQ(MC3)(选配)

实验十五(I2C)

P3.0→SCL,P3.1→SDA,INS→P1.0,P1.0~P1.2→L1~L3(发光管)

实验十六ISD1420录音

CS1420→8000H,SP→VIN(扬声器),IOW→IOWR,

JX28→JX0

实验十七ISD1420放音

同实验十六

实验十八(继电器)

P1.0→JIN,JZ→地,JK→L1,JB→L2

实验十九(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P1.0→HA,P1.1→HB,P1.2→HC,P1.3→HD,P3.4→K1。

(低电平正转,高电平反转)

实验二十(8253方波)

CLK0→2 MHZ,GATE0→5V,CS3→8000H

OUT0接示波器

实验二十一(直流电机)

CS5→8000H,WR→IOW,JX2→JX0,AOUT→DJ

实验二十二(LED1616点阵显示实验)

JLPC→JX16,JHP1→JP1,JLPA→JX9,JLPB→JX15

实验二十三(12864LCD液晶显示实验)

JP1→JX12;JP3→JX14(注意引脚顺序);/RST(液晶)→K1(开关接高电平)

实验二十四(8250可编程通讯接口实验)

JX0→JX3,CS7→8000H,TXD→RXD

实验二十五(8251)

CS8→8000H,T/RXC→OUT1,TXD→EX-TXD,RXD→EX-RXD

JX20→JX0,CS3→9000H,CLK1→1.8432MHZ,GATE1→+5V

CLK→1.8432MHZ,用户通讯口→PC机串口

实验二十六

RS232/RS485串行发送

RS232:

1号机、2号机P3.0、P3.1交叉相连,两机共地

RS485:

P3.0→R0,P3.1→DI,P1.0→TEN/R,1号机、2号机

A、B对应用导线连接。

实验二十七

RS232/RS485串行接收

实验连线同实验二十六

实验二十八

温度压力实验

AIN1→+5V,CS4→8000H,JX0→JX6,WR→IOW,RD→IOR,ADDA、ADDB、ADDC→0V(地)

温度实验:

IN0→VT压力实验:

IN0→VP

实验二十九(DS18B20)

P1.0→DQ

实验三十红外线接收

P3.2→HOUT,P1.5→SP(蜂鸣器)

实验三十一TL549

(AIN)模拟量输入通道用连线接至电位器AOUT1孔,I/OCLOCK(CLK)接P1.6,DATAOUT(DO)接P1.7,CS接P1.0

实验三十二TLC5615

DIN→P1.2,SCLK→P1.1,/CS→P1.0,OUT→DJ

实验三十三PCF8563

SDA→P1.7,SCL→P1.6,K1→P1.0,当P1.0为低电平时,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当P1.0为高电平时,数码管显示“年、月、日”。

实验三十四MAX813

实验连线详见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十五V/F转换

VIN0接电位器AOUT1,频率输出端FOUT接P3.5

实验三十六93C46

P3.0→CS,P3.1→SK,P3.2→DI,P3.3→DO

P1.0~P1.7→L1~L8(发光二极管)

实验三十七AT24C02

SCL→P1.6,SDA→P1.7,P1.0→L1(写指示灯),P1.1→L2(读指示灯),A0、A1、A2接地。

实验三十八PWM调制

PWM_IN→P1.7,V_OUT→DJ(小直流电机)

实验三十九

74LS164串并转换

P3.0→A/B,P3.1→CP,P1.0→CLR,调入程序运行,两位数码管上循环显示数字00~99。

实验四十

165并串转换实验

P1.0~P1.7→D7~D0,P3.0→Q7,P3.1→CP,P3.2→S/L

实验四十一

电子音乐演奏实验

P1.5→SP(蜂鸣器)或P1.5→VIN(扬声器,音频功放单元)

实验四十二1602LCD

JX10→JX25(D0~D7),JX11(P3口)→JX26

实验四十三

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实验

JX41→JX15(数码管字段控制),JX42→JX10(P1口控制交通指示灯),JX43→JX9(数码管字位控制)

实验四十四8155实验

JX28→JX0;IO/M→P2.0;CS8155→P2.7;RD→P3.7;WR→P3.6;

ALE(8155)→ALE;PA0~PA7→K1~K8;PB0~PB7→L1~L8.

实验四十五USB2.0

RST_COM(KZ3)接实验箱P3.4;

SUSP(KZ6)接实验箱P3.5;

INT_USB(KZ5)接实验箱P3.2;

ALE_COM(KZ4)接系统控制信号ALE;

WR_COM(KZ2)接系统写控制信号/IOWR;

RD_COM(KZ1)接系统读控制信号IORD;

JX_COM→JX0;

JP3(MODE1)接‘12’;

JP4(BUS_CONF/DA0)接‘12’;

JP2(MODE0/DA1)接‘23’;

CS_BUS接→9000H;

JLED接JOUT;(8279模块)

JS接JSL;

JRL接JR;

CS6接B000H;

实验四十六TCP/IP

RST_COM(KZ3)接系统复位信号/RST;

CS_NET(KZ8)接A000H;

ALE_COM(KZ4)接系统控制信号ALE;

WR_COM(KZ2)接系统写控制信号IOW;

RD_COM(KZ1)接系统读控制信号IOR;

JX_COM→JX0;

JLED接JOUT;(8279模块)

JS接JSL;

JRL接JR;

CS6接B000H;

实验四十七CAN总线

INT_CAN(KZ5)接实验箱P3.3;

CS_CAN(KZ8)接8000H;

ALE_COM(KZ4)接ALE;

WR_COM(KZ2)接IOW;

RD_COM(KZ1)接IOR;

RST_COM(KZ3)接/RST;

JX_COM→JX0;

JLED→JOUT;(8279模块)

JS→JSL;

JRL→JR;

CS6接B000H;

3.8WDT看门狗实验

P0.0→L8(发光二极管)

3.9定时器实验

P3.5→(发光二极管)

3.10内部时钟选择实验

P3.5→(发光二极管)

3.11外部时钟选择实验

P3.5→(发光二极管)

3.12PCA(可编程计数器)频率输出

P0.0接示波器

3.13PCA(可编程计数器)捕捉功能

P0.0→P1.6

3.14PCA输出16位PWM实验

P0.0接示波器

3.17电压比较器实验

CP1+接AV3,CP1-接AGND时,CP1+>CP1-时,L2灯亮;

CP1+接AGND,CP1-接AV3时,CP1+

L2接P2.4;

3.18外部中断实验

P2.0→L7;P2.1→L8;P3.6→”下降沿脉冲”;P3.7→”下降沿脉冲”.

按下单脉冲按钮AN0,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进入中断后,相应发光二极管也同时闪烁一次.

3.8WDT看门狗实验

一、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编程,掌握C8051F020内部WDT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通过改变延时程序的延时值,使延时值分别小于和大于WDT设置的定时间隔,运行程序,观察P0.0控制的发光二极管L8的变化。

三、实验原理介绍

MCU内部有一个使用系统时钟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WDT)。

当看门狗定时器溢出时,WDT将强制CPU进入复位状态。

为了防止复位,必须在溢出发生前由应用软件重新触发WDT。

如果系统出现了软件/硬件错误,使应用软件不能重新触发WDT,则WDT将溢出并产生复位,这样可以防止系统失控。

WDT是一个使用系统时钟的21位定时器。

该定时器检测对其控制寄存器的两次写操作的时间间隔。

如果这个时间间隔超过了编程的极限值,将产生WDT复位。

可以根据需要用软件允许和禁止WDT,或根据需要将其设置为永久性允许状态。

可以通过看门狗定时器控制寄存器(WDTCN)控制看门狗的功能。

(1)允许/复位WDT

看门狗定时器的允许和复位是通过向WDTCN寄存器写入0xA5来实现的。

用户的应用软件应周期性地向WDTCN写入0xA5,以防止看门狗定时器溢出。

每次系统复位都将允许并启动WDT。

(2)禁止WDT

向WDTCN寄存器写入0xDE后再写入0xAD将禁止WDT。

下面的代码说明禁止WDT的过程:

CLREA;禁止所有中断

MOVWDTCN,#0DEh;禁止看门狗定时器

MOVWDTCN,#0ADh

SETBEA;重新允许中断

必须在4个时钟周期之内写0xDE和写0xAD,否则禁止操作将被忽略。

在这个过程期间应禁止中断,以避免两次写操作之间延时。

(3)锁定WDT

向WDTCN写入0xFF将使禁止功能无效。

WDT一旦被锁定,在下一次复位之前禁止操作将被忽略,写0xFF并不允许或复位看门狗定时器。

如果应用程序想一直使用看门狗,则应在初始化代码中向WDTCN写入0Xff.

(4)设置WDT定时间隔

WDTCN.[2~0]控制看门狗的超时间隔。

超时间隔由下式给出:

TWDT=43+WDTCN[2~0]×TSYSCLK

其中TSYSCLK为系统时钟周期。

对于2MHz的系统时钟,超时间隔的范围是0.032~524ms。

在设置超时间隔是时,WDTCN.7必须为0。

读WDTCN将返回超时间隔的编程值。

在系统复位后,WDTCN.[2~0]为111b.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步骤

通过调整程序中的延时值(调整RO寄存器值),来判断是否使用WDT复位功能。

A:

本程序中,当R0取值小于4F时,程序总的执行小于WDT定时器值,程序不会进入WDT复位,程序正常执行,由P0.0控制发光二极管L8闪烁。

B:

当R0取值大于5F时,程序总的执行大于WDT定时器值,程序总是进入WDT复位,p0.0总是保持

在低电平状态。

用导线将P0.0与发光二极管L8相连。

注:

光盘已经提供源程序,可直接打开项目:

路径:

“DICE-C8051f实验例程”→“WDT看门狗实验”→项目名“WDT-RESET”→汇编源程序“WDT-RESET.ASM”。

六、程序清单文件名:

WDT-RESET·ASM

;程序看门狗(WDT)实验。

;R0值小于4F时,程序中我们取值3F,编译、运行程序,程序总的执行时间小于WDT定时器值,程序正常执行,P0.0控制发光二极管闪烁。

;R0值大于5F时,程序中我们取值6F,编译、运行程序,程序总的执行时间大于WDT定时器值,程序总是进入WDT复位,P0.0总是保持在低电平。

$INCLUDE(C8051F020.INC);Registerdefinitionfile.

ORG0000H

LJMPSTART

ORG00B3H;EndofInterruperVectorspace

Start:

MOVWDTCN,#07h;设置WDT定时间隔

MOVXBR0,#00h;InitialXBR0

MOVXBR1,#00h;Disableallmaps

MOVXBR2,#40h;EnabletheIO_Crossbar

MOVP0MDOUT,#0FFH

MOVOSCXCN,#00h;InitialOSCXCN

MOVOSCICN,#04h;InitialOSCICNas2.0MHz

MOVCPT0CN,#8fh;Enablecomparator0(CPT0)andselectP/Nhysteresis

CLRP0.0

MOVWDTCN,#0a5h;ResetWDT

MOVR0,#3fh;Setdatainr0lessthan4fhcanavoidreseting

LCALLDelay;andmorethan5fhcancauseresetingprogram

Wait:

SETBP0.0

MOVR0,#3fh;设置R0小于4FH可以避免进入WDT复位,程序正常工作

LCALLDelay;如果设置R0大于5FH,则使延时值大于WDT设置的定时间

MOVWDTCN,#0a5h;隔,使程序不断进入WDT复位状态

LJMPWait;Waithere

Delay:

MOVR1,#0fh

Delay1:

MOVR2,#0ffh

Delay2:

DJNZR2,Delay2

DJNZR1,Delay1

DJNZR0,Delay

RET

END

3.9定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C8051F020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本文件是LED灯闪烁实验程序;使用定时器0定时1秒,LED灯每隔1秒亮1秒;使用外部22.1184MHz晶振。

三、实验原理介绍

C8051F020内部有5个计数器/定时器T0,T1,T2,T3和T4。

这些计数器/定时器都是16位,其中T0、T1、T2与标准8051中的计数器/定时器兼容。

T3、T4可用于ADC、SMBus或作为通用定时器使用,T4还可用作C8051F02x中第二串口(UART1)的波特率发生器。

这些计数器/定时器可以用于测量时间间隔,对外部事件计数或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请求。

定时器0和定时器1几乎完全相同,有4种工作方式。

定时器2增加了一些时器0和定时器1中所没有的功能。

定是器3与定时器2类似,但没有捕捉和波特率发生器方式。

定时器4与定时器2完全相同,可用作UART1的波特率发生器。

下表所列为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定时器0和定时器1

定时器2

定时器3

定时器4

13位计数器/定时器

自动重装载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

自动重装载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

自动重装载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

16位计数器/定时器

带捕捉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

带捕捉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

自动重装载的8位计数器/定时器

UART(0)的波特率发生器

UART1的波特率发生器

两个8位计数器/定时器(仅限于定时器0)

本实验中使定时器0工作在方式1(TMOD=0x01),TIM0定时器时钟为系统时钟的1/12(CKCON=0x00)。

具体寄存器定义请参照教科书。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步骤

P3.5口接L1发光二极管。

调入程序、装载、运行,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每隔1秒亮1次。

注:

光盘已经提供源程序,可直接打开项目:

路径:

“DICE-C8051f实验例程”→“timer_test”→项目名“TIMER”。

3.10内部时钟选择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C8051F020内部系统时钟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本文件是LED灯闪烁实验程序;根据程序选用芯片内部不同的系统时钟。

三、实验原理介绍

C8051FxxxMCU有一个内部振荡器和一个外部振荡器驱动电路,每个驱动电路都能产生系统时钟。

MCU在复位后从内部振荡器启动,内部振荡器的启动是瞬间完成的。

内部振荡器可以被允许和禁止,其振荡频率可以通过对内部振荡控制寄存器(OSCICN)编程为2MHZ、4MHZ、8MHZ或者16MHZ。

位7

位6

位5

位4

位3

位2

位1

位0

MSCLKE

-

-

IFRDY

CLKSL

IOSCEN

IFCN1

IFCN0

R/W

R/W

R/W

R

R/W

R/W

R/W

R/W

位7MSCLKE时钟丢失检测器允许位

1禁止时钟丢失检测器

2允许时钟丢失检测器;检测到时钟丢失将触发复位

位6~5未用。

读=00b,写=忽略

位4IFRDY内部振荡器频率准备好标志

1内部振荡器频率不是按IFCN位指定的速度运行

2内部振荡器频率按IFCN位指定的速度运行

位3CLKSL系统时钟源选择位

1选择内部时钟源作为系统时钟

2选择外部时钟源作为系统时钟

位2IOSCEN内部振荡器允许位

1内部振荡器禁止

2外部振荡器禁止

位1~0IFCN1~0内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位

00内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为2MHZ

01内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为4MHZ

02内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为8MHZ

03内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为16MHZ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步骤

P3.5接L1发光二极管。

调入程序、装载、运行,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闪烁。

修改OSCICN寄存器的值,可设置系统时钟分别工作在2、4、8、16MHZ,观察发光二极管L1在不同系统时钟下的闪烁速度。

OSCICN=0x87;16MHZ

OSCICN=0x86;8MHZ

OSCICN=0x85;4MHZ

OSCICN=0x84;2MHZ

注:

光盘已经提供源程序,可直接打开项目:

路径:

“DICE-C8051f实验例程”→“内部时钟选择实验”→项目名“SYSCLK”。

3.11外部时钟选择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C8051F020外部系统时钟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本文件是LED灯闪烁实验程序;选用芯片外部晶振作为系统时钟

三、实验原理介绍

外部振荡器需要有外部振荡源连接到XTAL1/XTAL2引脚才能工作,外部振荡源可以是外部谐振器、并行方式的晶体、电容或RC网络。

通过对OSCXCN寄存器编程来选择振荡源,也可以使用一个外部CMOS时钟接到XTAL1引脚提供系统时钟。

即使在MCU已经切换到内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器仍可保持允许状态并运行。

XTAL1和XTAL2引脚的耐压值是3.6V,而不是5V。

位7

位6

位5

位4

位3

位2

位1

位0

XTLVLD

XOSCMD2

XOSCMD1

XOSCMD0

-

XFCN2

XFCN1

XFCN0

R

R/W

R/W

R/W

R/W

R/W

R/W

R/W

位7XTLVLD外部晶体振荡器有效标志(只在XOSCMD=11x是有效)

1晶体振荡器未用或未稳定

2晶体振荡器正在运行并且工作稳定

位6~4XOSCMD2~0外部振荡器方式位

00x关闭。

XTAL1引脚内部接地

010系统时钟为来自XTAL1引脚的外部CMOS时钟

011系统时钟为来自XTAL1引脚的外部CMOS时钟的2分频

10xRC/C振荡器方式2分频

110晶体振荡器方式

111晶体振荡器方式2分频

位3保留。

读=无定义,写=忽略

位2~0XFCN2~0外部振荡器频率控制位

000~111见下表

XFCN

晶体(XOSCMD=11x)

RC(XOSCMD=10x)

C(XOSCMD=10x)

000

f≤12.5kHz

f≤25kHz

K因子=0.44

001

12.5kHz<f≤30.35kHz

25kHz<f≤50kHz

K因子=1.4

010

30.35kHz<f≤93.8kHz

50kHz<f≤100kHz

K因子=4.4

011

93.8kHz<f≤267kHz

100kHz<f≤200kHz

K因子=13

100

267kHz<f≤722Hz

200kHz<f≤400Hz

K因子=38

101

722kHz<f≤2.23MHz

400kHz<f≤800MHz

K因子=100

110

2.23MHz<f≤6.74MHz

800kHz<f≤1.6MHz

K因子=420

111

f>6.74MHz

1.6MHz<f≤3.2MHz

K因子=1400

四、实验程序框图

五、实验步骤

P3.5接L1发光二极管。

调入程序、装载、运行,观察发光二极管L1是否每隔1秒亮一次

注:

光盘已经提供源程序,可直接打开项目:

路径:

“DICE-C8051f实验例程”→“外部时钟选择实验”→项目名“SYSCLK”。

 

3.12PCA(可编程计数器)频率输出

一、实验目的熟悉PCA的频率输出功能。

二、实验内容此程序利用捕捉/比较模块0实现PCA频率输出方式,将捕捉/比较模块0的CEX0配置在P0.0口,用示波器测量P0.0的波形,如果正确有不断变化频率的方波输出。

三、实验原理介绍

C8051F02x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

PCA提供增强的定时器功能,与标准8051的计数器/定时器相比,它需要较少的CPU干预。

PCA由一个专用的16位计数器/定时器和5个16位捕捉/比较模块组成,每个捕捉/比较模块有自己的I/0线(CEXn)。

当被允许时,I/O线通过交叉开关连到端口I/O(见对端口和交叉开关译码器的介绍)。

计数器/定时器由一个可编程的时基信号驱动,时基信号可以在6个输入源中选择:

定时器0溢出、ECI线上的外部时钟信号、系统时钟12分频、系统时钟4分频、系统时钟和外部振荡器时钟8分频。

C8051F02x的PCA有6种工作方式:

边沿触发捕捉、软件定时器、高速输出、频率输出、8位脉宽调制器和16位脉宽调制器。

本实验主要介绍频率输出方式:

C8051F02x的PCA有频率输出方式,用该方式可在对应的CEXn引脚产生可编程频率的方波。

捕捉/比较寄存器的高字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