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846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

第一编小说部分

1,鲁迅:

《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

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

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

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

'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

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

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

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

《与周启明先生》)。

--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

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

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

《复调小说:

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

《〈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

《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

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

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

"我就是魏连殳")。

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

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残雪:

《艺术复仇--读〈铸剑〉》,收《21世纪:

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钱理群:

《〈故事新编〉解说》,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远东:

《〈铸剑〉讲解》,收《走进鲁迅》(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废名:

纸坊记·楔子(外四篇)

选录本文及所附的《菱荡》(节选)、《桥·灯笼》(节选)、《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节选)、《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节选)四则文字,是为了展示废名小说语言的五度变化,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

作为极负盛名的"文体家",他在语言上的极端追求和极力变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纺纸记·楔子》背后的思想相当复杂晦涩,因而本节的阅读仅从体会其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桥》的创作延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可自独立的章节组成的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废名进行了艰苦的语言探索,"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极端俭省的文字使得意象既繁密又超出常理地跳跃,修辞上也有较为极端的探索,成败皆有例证。

本选段中描写琴子的想象就是一个漂亮的修辞例子。

《莫须有先生传》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长篇用的是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不衫不履,几乎毫无节制,在这里,废名把语言试验推到另一个极端。

《纺纸记》是废名拟想中的又一个长篇,但没有完成,只留下这个《楔子》,其晦涩难懂较之《莫须有先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对语言的控制上明显比后者精致,如风行水上,起落无痕,抛开其他方面不论,这则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在汉语文本中是极高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抗战后的长篇,此时废名已宣称不写小说,专写散文,碍于约稿,乃有此作,但废名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由于思想经历的变化,本作返朴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了。

前面所讲是废名作品间的"异",实际上各期之间的"同"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能否在所提供的文本中找到具体的句例。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桥》"习字"、"杨柳"、"花红山"、"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下乡"、"这一章说到不可思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买白糖"、"民国庚辰元旦"。

[参考书目]

周作人:

《莫须有先生传·序》,《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吴晓东:

《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4,茅盾:

《子夜》选读

重点琢磨有关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体味语言的声、色变幻和节奏感;并注意作者(或通过人物之口)所作的分析性文字,进而体会本节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从而把握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子夜》、《霜月红似二月花》。

进一步体会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体味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语言,人物)。

【参考书目】

王中忱:

《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沈从文:

《边城》(节选)

(1),在了解全篇故事,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调的基础上,对下列文字作逐字逐句的细读,细心体味作者笔下人的心灵,人与人关系,以及相应语言的明净的美,进而体会作者所说的他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①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潭上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

………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②月夜翠翠与爷爷的谈话,睡梦中听见二老唱歌的幻觉("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祖父心里想:

'做梦一辈子更好……')

(2),认真思考与分析;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

再仔细体会小说结尾("可是到了冬天……也许'明天'回来!

")给你的感受。

(3),有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作进一步的解读与研究:

例如,从湘西地域文化、民俗学的角度,从诗化小说与语言的角度看《边城》,或联系沈从文其他关于湘西的小说,并与他的城市小说相对照,看沈从文笔下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变化,以及沈从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的独特洞察与思考。

【扩展性阅读书目】

《边城》(全书)、《长河》、《丈夫》、《萧萧》、《新与旧》、《灯》、《湘西》、《湘行散记》。

【参考书目】

汪曾祺: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又读〈边城〉》,分别收入《汪曾祺全集》3、5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赵园:

《〈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收《新讲台:

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老舍:

《骆驼祥子》节选

(1),读老舍的作品,一定要抓住他的语言。

要重点揣摩以下几个片段:

①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请注意作者怎样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进而体会老舍语言中的诗意;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请琢磨祥子夜行的神态、心理,破晓时分天色的变化,作者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致与层次感,进而领会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③祥子回到北京城喝馄饨、吃老豆腐,"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的描写--注意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描写,进而体会作为"北京市民诗人"的老舍的价值。

(2),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思考与讨论:

老舍与沈从文一样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也可以尝试写一篇《老舍与北京城》的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骆驼祥子》(全书)、《离婚》、《我这一辈子》(以上中长篇小说)、《断魂枪》、《老字号》、《月牙儿》(以上短篇小说)。

【参考书目】

赵园:

《永远的洋车夫--读〈骆驼祥子〉》,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樊骏:

《认识老舍》(上)、(下),载《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7,老舍:

《正红旗下》(节选)

(1),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

细读"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这一节(特别是大姐的公公和他的儿子"放花炮"那一段),体会作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的含义,并体味作者叙述、描写的语气与复杂心态。

(2),写得更为传神的是二哥福海,作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

细读二哥"请安"和他安排"洗三"的两个场面,注意作者如何将对人物的描写与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体味老舍洗炼纯净的北京话中的幽默感与韵味。

(3),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是否可从这一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一种解读。

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可与已选入本读本的同写在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茶馆》对照起来读。

【阅读参考书目】

赵园:

《北京:

城与人》,重点阅读《旗人现象》一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施蛰存:

《梅雨之夕》

细心体味小说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心理的过程",注意作者怎样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并通过对作品重点段落的朗读,感受作品中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进而把握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9,萧红:

《呼兰河传》(第三章)

1,这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

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

根据这一特点,阅读的重点有二:

一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可着重体味与分析以下段落:

①第一节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②第六节"我"第一次走出后花园对外部世界的最初感受("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上去了……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③第七、八节,"我"跟祖父学诗,也即第一次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时"我"的独特反应与理解。

其次,要注意小说时隐、时现(第二节结尾,第三节,第四、五节结尾……)的寂寞感,特别要细细体味全章结束时"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这一句给你的感受:

这些都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前述充满童趣的欢乐的调子与纯真之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成年人回顾童年时的感受。

2,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并且都采用了童年与成年的双重视角,如端木蕻良的《初吻》、《早春》,骆宾基的《混沌》。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类小说作一综合性的阅读与研究。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呼兰河传》(全书)、《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手》、《牛车上》

【参考书目】

赵园:

《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收《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张宇凌:

《论〈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1期。

10,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节选)

(1),作者宣称,他写这篇小说是要谈谈中国农村的新变化”给大家看看解个闷"。

由此决定了阅读本篇的两个重点。

一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读这篇《板话》,就要像小福的表兄一样,走进农民的土窑,认识与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他们的愿望、追求、命运。

二是作者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试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

在阅读中,可对以下几个片段作重点分析:

①作者怎样介绍阎疑降慕ㄖ窬钟氤莆降模竣谧髡咴跹栊蠢钣胁诺囊ざ矗竣圩髡咴跹凑鸥9蟮某龀。

约叭嗣堑姆从Φ模空庖欢味曰懊栊从惺裁刺氐悖?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赵树理与中国乡土小说"这一题目,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与研究。

例如将赵树理的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如鲁迅的《故乡》、《祝福》,台静农的《红灯》,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作比较,与同时代同在解放区的孙犁的《白洋淀》、《吴召儿》作比较,还可以与赵树理自己在49年以后的作品作比较,甚至与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作比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李有才板话》(全书)、《小二黑结婚》、《传家宝》、《孟祥英翻身》。

【参考书目】

周扬:

《论赵树理的创作》,收《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孙犁:

《谈赵树理》,收《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11,张爱玲:

《倾城之恋》(节选)

(1)、《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

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但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为"传奇"?

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视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理解这一点。

(2)、小说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

范柳原在对白流苏表白时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思考这段话,并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香港被轰炸的那一段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题目所谓的"倾城"。

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注意从"胡琴伊咿呀呀拉着"、"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的空虚…”、"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等意象的描写中,联系第二个问题,体会小说所谓"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的"苍凉"。

而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在精巧地呈现白流苏和范柳原近乎"调情"的恋爱过程,并在结尾时写到白流苏"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在"笑吟吟"和"苍凉"的并置间,小说呈现了怎样的叙述风格?

(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比较阅读《金锁记》。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试结合作品来进行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

[参考书目]

孟悦、戴锦华合著:

《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十四章"张爱玲:

苍凉的莞尔一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胡兰成:

《评张爱玲》,收入萧南选编的《贵族才女张爱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

12,汪曾祺:

《故里三陈》

(1)、《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每篇写一位有特殊技能的故乡人物。

小说并没有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刻意设计情节和矛盾冲突来加强故事性,但人物的基本特征却并没有因此淡化,反而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底蕴。

对此,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

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

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

选择另外一些写人物的小说来与《故里三陈》比较,领会这篇小说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2)、第二篇《陈四》直接写到人物的部分非常少,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迎神赛会的情景,详细地介绍了"迎会"的各个队列安排、着装、表演等,对于陈四的介绍只限于小说结尾的段落。

你怎么理解小说的这种安排?

你认为民间风俗是否可以作为小说的独立因素?

--结合这些问题来理解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写人物的其他小说,如《岁寒三友》、《故乡人》、《云致秋行状》等。

汪曾祺的创作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和《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施叔青合写)(《上海文学》1988年第4期)。

[参考书目]

季红真:

《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收入《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胡河清:

《汪曾祺论》,收入《灵地的缅想》学林出版社。

13,*王蒙:

《春之声》

(1)、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一标题也蕴涵着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

思考小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因素来代表"春天",并与小说对于"历史"/"现实","过去"/"现在"、"未来","落后"/"文明"等关于时间的对立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

一是"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一样的闷罐子火车里的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小说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地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

你认为将这两种空间形式并置于作品之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

1、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

试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14,阿城:

《棋王》(节选)

(1)、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

你如何理解作品的这种安排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注意联系作品写作的背景来思考。

(2)、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

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关。

试以相关段落为例,分析这种语言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阿城的小说《孩子王》和《树王》。

[参考书目]

朱伟:

《接近阿城》,《钟山》1991年第3期。

15,*莫言:

《透明的红萝卜》(节选)

(1)、小说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金色的红萝卜"。

联系这一意象

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情绪、感觉。

注意体味小说结尾时直接透露出的情感--"他恍惚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象遍地是火苗子"……"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里,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

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让人难受"……"黑孩钻进了黄麻地,象一条鱼游进了大海。

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黑孩--黑孩--。

"由"阳光"、"通红"的土地、"孩子"以及"寻找"的动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区别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这篇小说着重表达的是"感觉"。

这主要是通过小精灵般的黑孩的眼睛和感官印象呈现出来的。

这使小说具有"超现实"的诗化色彩。

但与此同时,小说并没有放弃关于现实的描写,如小石匠、菊儿、小铁匠、老铁匠等人的故事。

你认为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这样的现实中有何意味?

[参考书目]

万千:

《莫言:

一个物化时代的感伤诗人--读莫言的几个近作》,收入《怀抱鲜花的女人--莫言小说近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王安忆:

《纪实和虚构》(节选)

(1)、《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王安忆称为"虚构自己"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本人的故事。

注意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上的"装饰感":

即第一、三、五、七、九章从横向上讲述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四、六、八、十章从纵向上讲述母系、父系的家族历史。

基本的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无限的抽象关联",或者说,是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

比如,在谈及个人的爱情经历时,小说不断地上升为对"爱情关系"的抽象议论。

你如何理解这一试图融汇写实/象征、纪实/虚构、经验/理性的"古典主义"创作倾向?

(2)、《纪实和虚构》可以被称为"自传性"小说。

但与其他的同类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

即,它不仅告诉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她在如何"叙述"这一经历。

找一两篇自传性小说,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阅读"第九章"。

体味小说的标题"纪实和虚构"以及副标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

这既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和反省。

"写作"为什么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记录"?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比较在触及同样的个人经历时王安忆在处理方式上的不同。

阅读与《纪实和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如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或《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试比较自传体小说写作方式的不同。

17,*铁凝:

《孕妇与牛》

(1)、这篇小说没有故事,着重传达的是对生命的温婉和谐的情绪。

注意体会内容--孕妇、怀孕的牛,叙述节奏--从容而和谐,叙述语言--质朴而温馨,这三者如何协调起来,共同构成小说的整体氛围。

(2)、小说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写孕妇对"字"的摹写。

你认为在生殖--对原始而淳朴生命的热爱与生命的延续这样的主题之下,出“石碑”、"文字"这样关于历史、文明的标志,是为了表达什么?

[参考书目]

戴锦华:

《文明的质询:

重读铁凝》,《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18,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节选)

一、小说讲述的是许三观一生中的卖血经历,从许三观第一次卖血到60岁时再也卖不了血。

促使许三观卖血的动机,与一个普通人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相连,如结婚、性爱纠葛等,也与当代中国重要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

重点阅读第十八、二十五章,注意"历史"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许三观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