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82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docx

完整版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资助课题

课题主持人:

曲利红

主要研究人员:

曲利红,王泽宇,刘楷正

课题单位: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经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批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被批准为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一般资助课题.课题主持人为曲利红,主要成员为曲利红,王泽宇,刘楷正。

自课题立项以来,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学院科研处的严格要求下,课题研究基本按原计划要求按时完成。

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情况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其应用已普及到各行各业.五十年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可以用“迅猛”两个字来概括,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以用“无可估量”四个字来概括。

作为职业和岗位的要求,计算机已经和外语一样成为谋职的基本技能。

国家教育部将计算机基础教育先后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教育部作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从2001年开始,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年底前,全国的普通高中和大中城市的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争取90%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同时,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5年到10年内使全国90%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5年内东部地区县以上、中西部地区中等城市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

进入21世纪,当我们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时,不能不看到我们面临的情况又发生了许多变化:

1。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向我们走来。

再加上我们是郑州电子信息学院,更体现出信息化的重要.

2.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成为衡量高职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步入正轨.教育部已经制订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在21世纪的前10年内,要逐步普及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因此,高职院校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将会有显著提高.

4。

计算机技术更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的教学中。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有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千百万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否应对自如。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本课题的调查研究,将进一步了解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从中找出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探讨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策,为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作一点贡献.

为此,课题组的主要筹备成员于2016年年初便开始进行前期调研和资料检索。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主要成员正式提出了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这一课题.2016年6月,郑州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文件正式批准此课题为院级一般资助课题。

二、研究综述

在经济发达、教育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计算机基础教育开设较早,他们早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之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

1995年,英国政府推出题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行动计划,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200万欧元.同年10月,首相布莱尔宣布了代号为“英国网络年”的五年计划。

1998年4月16日,英国政府公布了题为《我们的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指出政府应改革教育,在教育中利用新技术,使人们能够获得信息时代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以扩大信息受益面,确保信息时代在有利于所有公民方面起主要作用。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英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印度在2002年颁布了“修正的学校计算机素养和学习方案”(CLASS2002)。

其远景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开发计算机在教学过程和现代社会的应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阶段教育中充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加速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的步伐,开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模式,以在5年内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学校的普及这一目的。

韩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并把它能动地、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韩国的教育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进入90年代,韩国确立了“国家信息化促进基本计划”,以此为契机,其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

到2OOO年末,韩国已完成了对所有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因特网的链接等物质设施建设以及教师培训等第一阶段的“教育信息化综合计划”。

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是加拿大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办学特色是一直坚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采取弹性灵活机制,使得学生同时具备就业和创业两种能力,因此几十年来该校一直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计算机专业设置的计算机课程,表现出很强的专业关联度和专业差异性,不同专业设置完全相同课程的情况也很少。

近年来,国内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得到了相关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了许多论文,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课题组对广东省13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情况的进行了调研。

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2年同济大学在国内最早并有效实施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升,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被评为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强调信息技术,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扩展到信息处理技术,相应的课程改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内容以信息技术为主线,围绕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基础性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展开,有关的研究成果曾在全国高校教育研究会年会做报告。

以耿国华教授为主要负责人,西北大学依据26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的积累,创建并实施了“教学思想先进化(新理念)、课程结构体系化、教材内容立体化、教学方式现代化(CAI、在线学习辅导)、考核手段网络化”的五位一体的《计算机基础》(文科)教学模式.经过5年建设,课题“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谭浩强教授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一文中提出:

第一:

21世纪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质上是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应当由计算机扩展到信息技术.第二:

由于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大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是从零起点开始,大学生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必须作重大的调整。

第三: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的素质与能力:

通用素质与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第四:

信息技术的内容如浩翰大海,专业需要百花齐放,学生的兴趣又各不相同,仅靠二、三门课程是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的,学生毕业后普遍感到离实际应用还有不小的距离.应当大力开设选修课(尤其是某些应用软件的使用),提供给学生根据将来的工作方向和个人兴趣选学。

第五:

教师的补充和提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水平就难以提高。

第六:

全国范围如此之广,东西部地区差别又大,学校类型和层次各不相同专业类别零零总总根本不可能全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模式同一内容、同一教材进行教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卢湘鸿教授在“高校文科计算机课程设置”[J](计算机教育,2003.12)一文中提出文科计算机课程分两部分设置:

公共基础部分和后续课程部分,公共基础部分要满足文科众多专业的共同需要,后续课是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科特点的需要,理应具有更多的专业特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周安宁老师在“文科计算机教育的‘自助式’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5。

5)一文中提出了如何在文科类大学开展计算机教育,避免出现学生学了难以致用的现象。

他对计算机“自助式教学模式"作了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教授在“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3。

12)一文中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问题在于: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是关键。

南京大学的贺胜老师在“大学文科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一文中提出了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师该如何教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与计算机专业相结合的文科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的刘秀凤老师在“文科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北京教育,2005。

9)一文中提到文科专业计算机基础应在课程体系、实验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这一系列的改革研究成果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然而,我们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国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千百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将来对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否应对自如。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高职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研究分析郑州电子职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对于推进郑州电子职院以至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该研究课题产生于高职教学的实际需要,其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

(2)贯彻“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编撰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的方针,即:

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

(3)采用新的课改后的授课方式,即能为学院节省教学开支,更能最大限度的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广更深的知识,掌握更高的技能。

四、理论基础

课题研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以交通运输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贸管理系,艺术设计系,信息工程系等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省、市有关“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作为政策法规依据和强大推动力,从而既保证了选题的正确,又保证了研究方向的正确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成果的可靠性.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对高职学生入校时计算机基础的现状分析,探索一种新的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新的课程体系,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尽已所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以求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六、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互相联系的5个方面:

(1)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现状调查研究;

(2)新课改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研究;

(3)新课改后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

(4)新课改后计算机基础组织管理形式的研究;

(5)新课改后计算机基础考核方式的研究。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人类活动与认识的无限性和个体生命与认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科学研究者在研究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时,必须借助于文献.(李克东,2003)本次研究查阅报刊、杂志、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在充分拥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通过整理和提炼,来探析郑州电子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