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008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docx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

(一)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其三,小班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进行小班常规管理工作?

1、打好开学工作的第一仗。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但是,只要班上的老师齐心协力,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就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

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婆婆、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应该这样做的。

首先,孩子来一个抱一个,不要家长进教室,尽管家长不理解,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的头三天,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四天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

2、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作为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我们教师应该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

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

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

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

怎样突破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A、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如在学习折餐巾的常规时,可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先教幼儿擦完嘴巴后,再将正方形的毛巾变成长条形。

请幼儿模仿教师的做法,一会儿就学会了折餐巾。

再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B、儿歌的妙用。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在洗手的时候,可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

“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

”洗脸时念儿歌:

“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

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

在吃饭前,可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念儿歌:

“白米饭,香喷喷,右手拿好勺子,左手扶助小碗,大口大口吃饭饭,看谁吃得最快。

”总而言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

C、在游戏中学习、练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因此,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开学初,可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毛巾标记,并反复找出自己的标记,找自己的标记朋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杯子和毛巾。

还可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再如:

开学初,往往小班的孩子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如果教师包办代替,替幼儿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的管理。

就可采取了“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当幼儿玩了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时,就说:

“小朋友,送玩具回家家了。

”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就以玩具的口吻说:

“怎么我的汽车宝宝还没有回家呢?

”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

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

(二)

一、尽快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喜欢集体生活

刚入园的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为了缩短幼儿哭闹的时间,使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喜欢来园,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

耐心劝导、食物(糖果、饼干)吸引、玩具吸引,用故事、儿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等。

例如,我们班的甜甜、杰杰、成成、冬冬等小朋友,初入园总是哭闹,我们顺应孩子的要求,亲近他们,用玩具吸引他们,给他们讲故事,夸赞他们。

还耐心告诉他们:

“老师喜欢你,就像妈妈一样喜欢你,老师喂你们吃饭,抱抱你们,陪你们睡觉,是不是像妈妈呀?

”很快他们就接纳我们,和我们聊天。

总之,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爱心,逐渐消除了他们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其能够信任、亲近老师,并能主动与小朋友玩耍、交流。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幼儿平时在家养成的一些生活、行为习惯也同时暴露出来,如:

用手抓饭吃,大小便不能独立;不会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与他人共享,出现抓人、咬人等现象。

这些需要老师正确的示范、及时的引导。

当然,主要还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一旦发现了就要随时纠正。

如:

在进餐这一环节,幼儿入园前大多是由成人喂的,因此,不会使用勺子独立进餐,经常撒饭、撒菜。

这时,我们就要教给幼儿如何进餐:

身体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时示范、讲解正确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着碗,低头吃。

光教师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靠平时的鼓励与纠正、指导,只有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幼儿的礼貌教育,应从幼儿刚踏入幼儿园就开始。

例如:

为鼓励幼儿上幼儿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我教孩子儿歌《讲礼貌的好孩子》。

孩子们学了这首儿歌后都争着来向老师问好,我及时鼓励,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幼儿来园、离园时,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提醒幼儿与老师及家长问好、告别。

平时孩子帮我搬小椅子时,我总是真诚地向他们说声:

“谢谢你!

”每次分东西给孩子时我们也要求孩子说声“谢谢老师”,经过几个月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孩子们在礼貌方面进步很大,他们已经能够主动并很高兴地向老师问好,说再见,每天排队分早餐、午饭、午点时,孩子们总能主动地说声:

谢谢老师。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1、课堂常规

小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堂常规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周就能见到效果的,需要一个学期或再久的坚持。

如:

开学初,我通过音乐律动让孩子学会听音乐拍手、趴在桌子休息,起立坐下等,完全不用老是大声喊叫,孩子们自觉遵守。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儿歌来组织幼儿坐好。

如:

“小朋友,真能干,找个位置(圆点、正方形)坐坐好”,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快找到位置坐好。

对坐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与奖励,对于表现不怎么理想的幼儿可以适当地讲一些激励的话,可以说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之类的话,让幼儿觉得自己也是很棒的,是在进步的,那样信心也就增加了,效果也会好的。

我喜欢经常以表扬方式表扬在上课时坐得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孩子爱比赛,看到别的孩子受到表扬,自然而让的也跟着,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幼儿进步了,老师应及时表扬,并可视情况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奖励,让其他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应该学习。

当幼儿犯错了老师应先思考犯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幼儿慢慢改正缺点。

在这样轻松、有效的环境下,孩子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2、户外常规

户外活动常规是比较难培养的,外出活动时先告诉孩子外出的常规,幼儿在家自由惯了,根本不知道怎么排队,更不知道怎样排队下楼,每天去楼下做早操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跑,少一不注意就会摔跟头。

为此,我给孩子们规定上下楼靠右走,可孩子们根本分不清左右,我只好说:

下楼梯时要扶着墙壁走。

但幼儿活泼好动,长发生追跑现象。

我经常提醒,但收效甚微。

于是,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

“咱们来学老公公走路好吗?

老公公老了,下楼梯一级一级慢慢走,而且还要扶着墙壁走”。

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之后,我又引导他们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等动作,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地慢慢地一个跟着一个走。

三、老师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师讲得对,幼儿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

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

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们都应给予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小班幼儿在吃饭时,桌上、地上全是返利,这一直是不好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在幼儿吃饭时经常表扬那些吃饭较干净、讲究卫生的幼儿。

“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一粒饭也没有,而且吃得又快又干净!

我们大家来表扬他号码?

”除了口头表扬,还可以给予物质鼓励,如:

奖励糖果、笑脸(贴纸)。

这时,孩子们吃饭的速度提高了,而且孩子们生怕饭粒掉在地上、桌上。

吃完饭的幼儿还主动跑过来跟我讲:

“老师,我吃得可干净了,没有把饭掉到桌上。

”所以,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表扬和鼓励,幼儿会因为你的赞许而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除了表扬和鼓励外,当孩子们吃完饭后我还让他们自己检查桌面和地面,看看有没有掉的饭粒,如有,就给孩子们发些纸巾让他们自己捡一捡,并把掉的饭粒扔进垃圾桶,这样,既让孩子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又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四、老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孩子的模仿力非常强,老师在幼儿心目中地位很高,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

因此,老师的不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平时所讲的话和一些口头禅都在无形中被孩子模仿并学会。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分辨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话语都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比如,我们平时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不挑食,吃饭时饭菜要吃完不能倒掉,而我们吃饭时总是倒掉一些饭菜,这时候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做,于是也无所畏忌地将饭菜倒掉。

又如:

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倒水。

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午睡时间聊天。

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旁边的小伙伴讲话。

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大小讲话的念头。

由此可见,老师的榜样非常重要。

老师一定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只有这样,孩子的常规培养才会行之有效。

五、重视班级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培养幼儿常规要重视家园配合,特别是小班,初入园时,家长担心幼儿的生活起居。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利用家园联系栏给家长宣传育儿经验,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机会,帮助家长了解、宣传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联系,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孩子的具体要求,如初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等,让家长在家中也给孩子制定在家常规并督促执行。

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队伍中来,做到家园同步、配合,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稳定的常规。

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不可急于求成的,是在循序渐进中慢慢形成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契而不舍地坚持常规培养,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三)

一、创设情景,在游戏、儿歌等活动中建立常规。

小班孩子极容易进入角色,我们设计的常规活动就要创设一定的情景,如果单纯的说教或是机械地重复练习,幼儿马上就会厌倦。

比如,小班孩子刚入园分配小组人员时,我采用了“小兔组”“小狗组”“小猫组”等以动物命名的组名很快让幼儿记住了自己的位置。

又如:

我们在解决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孩子们讨论,首先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

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

”“它们饿了想吃饭。

”一个孩子回答到。

一个孩子却说:

“玩具宝宝哭是因为它们想出去玩。

”一些孩子却懂事的回答:

“不对,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

”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这时老师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插塑片问小朋友:

“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

”“是小朋友弄错了,把插塑片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

”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

我紧接着问:

“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

”“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

”孩子们齐刷刷的回答到。

从这以后,每次游戏结束后,孩子都能主动地将玩具分门别类的收放好。

二、共同参与,制订适合幼儿的常规。

在日常的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加以引导,这样制定的规则,使幼儿更容易接受、自觉遵守和执行。

比如在操作活动中,和小朋友一起讨论:

“今天我们班增添了新的玩具,我们在玩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了玩具不要掉在地上,要爱惜等等。

又如:

我们在讨论户外活动玩滑滑梯时应该怎样做?

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玩滑梯时要排队,不推不挤。

”“不能从下往上爬滑梯。

”“不能倒着滑滑梯。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有的方面连我都没有想到,我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肯定的总结,我发现从那以后,玩滑滑梯时都不用老师说,孩子们之间就会相互提醒“这样很危险,”等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孩子们自己定出的“常规”,自有天真幼稚之处,也未必操作可行,老师可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和完善这些规则。

三、树立榜样,以鼓励、表扬等形式正面引导幼儿。

孩子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和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比如:

我班的黄雪莹小朋友上美术课时拿着水彩笔在眉毛、嘴上、脸颊上画的一塌糊涂,我问她是怎么回事,她骄傲的问“老师我这样漂亮吗?

我看到叶老师每天早上都用笔在脸上涂涂画画,我觉得老师画过后变漂亮了,我变漂亮了吗?

”我无言以对,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努力做好孩子的表率。

同时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我班的周浩小朋友每次吃中饭时都是慢吞吞的,要老半天才能吃完,有一天,他是全班第一个吃完走出来排队的,于是我立刻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并奖给他一个五角星,以此为鼓励,之后他又有几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其他小朋友也以他为榜样,慢慢地他逐渐改掉了吃饭慢吞吞的习惯,同时还带动了其他几名幼儿改正了不良的习惯。

四、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

孩子们通过常规的建立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常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需要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只要教师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自主的环境中有序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园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其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小班一日常规培养技巧(四)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幼儿年龄小,刚入园时哭闹现象时有发生。

因为离开了他熟悉的生活环境,到达了一个新环境,新环境不能给他安全感。

这样的状态下,怎么进行常规训练啊!

其实,尽快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更快地了解幼儿园、熟悉班级与老师。

井然有序的一日活动,消除他们的不安,让他们不再恐惧上幼儿园。

01巧用“逆反心理”

3岁是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越是不让他做的事越做。

巧用“逆反心理”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

案例:

比如午餐时的常规。

班上的琪琪,不喜欢吃蔬菜,老师便故意不给她蔬菜吃,还告诉她,反正你不爱吃蔬菜,那老师就给别的小朋友吃。

她见其他小朋友吃蔬菜吃得都很开心,而自己没有,也向老师要蔬菜。

老师越是不给她越想要。

老师便乘机跟她提了一个要求:

给你可以,但是一定要吃完。

接着,就给她盛了少量的蔬菜,她尝试着全部吃完。

以后每次午餐时,几乎都如此。

一段时间后,琪琪喜欢上蔬菜,而且饭量也渐渐大了起来。

巧用“逆反心理”,常常给常规培养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02创设生活环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就是幼儿园和家,幼师可以将幼儿把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常规结合起来。

案例

一部分幼儿经常在上完厕所后忘记洗手,老师就在盥洗室的水龙头上方添加了一些干净的小手和小脏手做对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通过对图片进行观察。

让幼儿知道上完厕所后不洗手,手上就会有很多细菌,对个人健康非常不利。

自从贴出这几幅图片后,孩子们在上完厕所后都愿意主动洗手了。

03重视一日生活中的常规教育,强化幼儿规则意识

1音乐的巧妙运用

在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我们可以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

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2巧用儿歌

在生活常规教育时,可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

在洗手的时候,老师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

甩三下,一二三,

关好水龙头,擦干手指头。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3利用游戏形式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案例

组织幼儿玩“找朋友1”的游戏,让幼儿在各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通过智力游戏“谁来了”,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增进与老师的感情。

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练习洗脸、洗手的方法等。

4利用“红花栏”的作用

老师把每个小朋友的名字贴在专栏里,并根据一个阶段的生活常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记录。

如:

小朋友学会了自己吃饭,不挑食了,就在吃饭的那一栏里贴上一朵小红花;

小朋友能遵守睡觉的规则,就在睡觉那一栏里贴上一朵小红花……

既记录了幼儿的表现,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又为幼儿积极上进增添了动力。

04设立“小小监督员”,促进良好班级常规的形成

如:

盥洗常规实施中,有老师在场监督的情况下幼儿都能遵守,可老师不看他们的时候,很多都捣蛋起来了。

老师可以请能力强、自控能力好的幼儿来担任小小监督员,可以改善幼儿违规行为,还能锻炼幼儿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05开展移情教育,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征,多运用“推己及人”的策略。

如:

“如果别人也撕破了你的书,你觉怎么样?

“如果人家都这样抢来抢去、挤来挤去,能玩得开心吗?

由此发展孩子的同情心和顾大局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

06鼓励与表扬,正面引导幼儿感受常规

1榜样法

老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征,以鼓励和表扬的方法正面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案例:

集体活动过后,有几个孩子挤来挤去、大声喧闹,老师提醒了几次效果都不好。

于是,老师说:

“今天老师最喜欢若绮小朋友了,瞧,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多安静啊!

听到这句话,嘈杂的教室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那几个打闹的孩子也赶紧拿安静地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2比赛激发法

比如在进餐过程中,比一比哪一个小朋友的声音最轻,哪一个小朋友吃得最干净,哪一个小朋友的桌子下面没有掉饭菜等。

在午睡前,让幼儿比赛谁的鞋子放得最整齐,谁的衣服整理得最好。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示范、模仿法

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平时在生活常规中能力较强的幼儿来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模仿其正确做法,这样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之间互助的精神。

07家园配合一致,共同养成幼儿的常规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交流,帮助家长了解教养幼儿的具体要求。

老师要鼓励家长大胆放手,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做得不好、做得慢就事事包办,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08常规培养要持之以恒

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老师不能一味地将班级常规要求灌输给幼儿,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按照班级常规进行集体活动、游戏。

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很大。

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要每天重复,持之以恒。

总之,培养了良好的常规,教师带班更省心、家长更放心,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