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765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7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docx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

1.1.1项目单位概况

1、项目单位名称:

湖南忠食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所有制形式:

私有

3、法人代表:

洪益秋

4、注册资金:

2148万元

5、公司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6、公司地址:

娄底市娄星区长青西街(娄星区公路局对面)

1.1.2项目单位简介: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是一家以农业科技为主,集种、养、繁育及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及高新技术应用的综合性民营科技企业。

现有员工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人。

该公司正与上海食品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搭建技术协作框架。

该公司立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科技农业为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物科技为依托,以生产高科技农业产品为核心,以公司直营和公司+农户为经营模式,打造企业品牌、合理总体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产业高效发展,力争形成集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培养料工厂化生产和杏鲍菇深加工以及生态种植、养殖、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物科技示范园,同时打造湘中地区最大的食用菌产业链基地。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名称

年产7000吨杏鲍菇及深加工综合开发建设工程

1.2.2建设地点

涟源市茶叶示范场,暨涟源市龙建村、车田村、兴家村、兔子村区域。

1.2.3建设规模、内容和目标

1.2.3.1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50亩,计划用18个月时间完成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工厂化生产和食用菌培养料工厂化生产及杏鲍菇萃取深加工三条生产线的建设安装工程。

总建筑面积66700㎡。

1.2.3.2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线:

年产珍稀食用菌杏鲍菇7000吨。

2、建成白玉菇、蟹味菇工厂化生产线:

年产3000吨。

3、建成食用菌原料工厂化生产线七条(堆料厂):

年产堆料4万吨。

4、建设珍稀杏鲍菇深加工生产线:

年产即食杏鲍菇1000万袋(100克袋装);杏鲍菇调料500万瓶(250ml瓶装);杏鲍菇多糖500万瓶(500ml瓶装)。

1.2.3.3主要建设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先进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生物萃取技术为依托,因地制宜,形成集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原料的规模化生产、珍稀食用菌萃取、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生物科技示范基地,建成可循环和绿色环保的工业产业与农业产业的有机结合体,从而带动周边农村共同致富,提高当地人均生活水准。

1.2.4主要建设条件

土地来源为涟源市茶叶示范场(原龙建茶场)多年废弃的茶叶梯土1000多亩,企业改制在即,国有资产处置时机成熟;水、电供应充足;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气候适宜食用菌工厂化培育生产和深加工;劳动力资源条件较好;主要生产技术来源有保证;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1.2.5项目建设期

全部完成项目建设期18个月,即从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

1.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经济指标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166680

合250亩

2

总建筑面积

2.1

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工厂化生产区

33335

单层标准厂房

2.2

杏鲍菇萃取及深加工区

14000

单层标准厂房

2.3

食用菌堆料工厂化生产区

20000

单层标准厂房

2.4

辅助生产区

40000

含仓库和配套设施

2.5

办公、接待服务中心

8000

办公、接待、餐饮、休闲、娱乐等场地

3

总投资

万元

8620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631

2.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989

3

资金来源

万元

3.1

申请农业综合

开发扶持资金

万元

1000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500

3.3

企业自筹

万元

6120

4

建设期

三年

2009.1-2011.12

5

年销售收入

万元

6940

6

年净利润

万元

1456.98

7

盈亏平衡点

%

31.12

产值2159.73万

8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9.19

含建设期三年

9

投资利润率

%

16.90

10

投资利税率

%

28.23

11

贷款偿还期

3.22

12

内部收益率

%

13.86

税后

13

财务净现值

万元

2544.98

税后

1.3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4、《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2号)

5、《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涟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个规划》

7、《娄底市农产品深加工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8、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

9、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第三版)

10、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3.2可行性研究的主要范围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建设条件、项目产品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产品方案与建设内容、技术方案及设备选型、项目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财务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社会效益评价等。

1.4结论与建议

1.4.1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地优势明显,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深加工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建设单位具备相应的经济、技术能力,项目投资规模适当,建设周期短,直接经济效益回报率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符合节能、环保政策导向和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科学综合评价,项目是可行的。

1.4.2建议

多渠道落实好项目的建设资金。

该项目的实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仅靠企业自有资金难于形成规模化生产,建议项目单位加强技术合作并努力争取国家和银行的支持,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从2004年到2010年,中央连续七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这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这些文件的出台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食用菌是指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之外的第三类食物——菌类食物,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食用菌种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应,其生产原料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副产品是有机肥料、畜禽饲料和沼气原料,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通知》(湘政办发〔2008〕12号),提出了“优化布局、量质并举、生态高效、扩大外销”的发展策略,要求“依托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加工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强化行业管理,促进食用菌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并督促“各级政府要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和‘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根据全省区域布局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并将其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中,制定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这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1.2产业背景

我国食用菌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首先引进日本瓶式栽培方式,开始尝试木腐菌金针菇的工厂化瓶式栽培;同一时期我国又从欧洲引进了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线,开始了我国草腐菌工厂化的栽培。

20世纪90年代,台湾商人开始在大陆兴建金针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大陆部分企业也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

进入21世纪后,食用菌工厂化产业成为我国现代生物农业的新亮点,其栽培原料主要为农业废弃物,产品收获后的培养基又可作为绿色有机肥还田,使农业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扩张速度超市场预期。

根据食用菌协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产量2000年还不足700万吨,但到了2011年产量达到了2,200万吨,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2.73%。

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工厂化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已知的350多种食用菌中,可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有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和海鲜菇等。

2011年规模化产量的杏鲍菇、双孢菇和蟹味菇,日产量分别为525吨、184吨和78吨。

  

同时,我国食用菌生产企业数量也增长迅速。

2011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达到了652家,同比增长47%,而2006年企业数仅为46家。

在企业纷纷投产的基础上,大的集团化布局也在悄然兴起。

如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华东、华南、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华中等七大区域着手布局,计划到2015年将实现日产食用菌产品500吨,年产18万吨的目标。

雪榕生物目前已投产143吨,到2012年底,将达到日产约280吨的规模,届时将奠定世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龙头地位。

2011年工厂化食用菌产品仍以内销为主,销售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主营出口业务的企业为8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23%。

652家工厂化企业中,拥有产品品牌的企业279家,占企业总数的43%。

尽管食用菌品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全国知名品牌很少,在全行业知名的也不多。

进行品牌推广对食用菌行业来说是个弱项,需要加大力度,需要全行业参与。

工厂化产品经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成都、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大型城市为主的集散地,沿海及发达地区的中小型城市的销量也逐年增加。

据调查,全国工厂化产品有70%以上是企业委托代理商经销,有近30%的企业是自销,还有的采取自销和代理结合的方式。

自销企业的销售成本较大,但可摆脱代理商压价和行情不好时违约的困境。

2011年全国工厂化食用菌产品日产量达到3183.1吨,比2010年的1712.83吨增长了85%;年产量达到99.04万吨,比2010年的65万吨增长了52%。

工厂化生产总产量依然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食用菌的“机械化”、“标准化”、“工厂化”、“产业化”,从一种学术的探讨,逐渐转向研发、制造和应用。

2012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还专节提出了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物质生产上的战略地位。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以人工可控的环境设施和机械化作业为主要特征,将完善的设施装备同创新的作业方式,以及与变革的生产组织体制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正在这个朝阳行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本项目所采用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实行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技术,其特点为工厂化生产,实行环境控制智能化,生产操作标准化,产品质量有机化。

工厂化生产使供应得到保障,使人们在一年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