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6795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29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doc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文本分析

本文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

文章想象奇特,但又有科学依据,读来趣味盎然。

课文的内容并不复杂,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串起全文,以两个孩子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为主体,穿插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六年级的学生在课内还没有接触过科幻小说,但根据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他们应当非常喜爱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

由于学生对科幻小说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部分学生有可能没有阅读科幻小说的经验,所以他们对科幻小说的阅读可能依然停留在幻想的外在形式上,尚没有思考本篇小说独特内涵的意识。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知识,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独特的构思、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是品读文本,思考文章的内涵。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感受科幻小说想象奇特的特点。

2.读懂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了解玛琪对老式学校生活的态度变化,弄清楚她讨厌未来的学校生活的原因。

4.思考课文的内涵,感悟作者对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幻小说的有关知识。

2.读懂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品读文本,了解玛琪对老式学校生活的态度变化,弄清楚她讨厌未来的学校生活的原因;思考课文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展开谈话,引起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导语:

同学们,大家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吗?

(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改编自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

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75年,那时候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

面临如此绝境,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看过这部电影的同学能给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

预设:

先由看过电影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请没看过这部电影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听了影片介绍和同学的发言后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科幻小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作者丰富而大胆的想象。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文内容。

师:

我从大家的发言中感受到了大家对科幻小说充满了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篇科幻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想象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我们一起跟随主人公玛琪去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3.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提示:

题目中的“他们”指谁?

“那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有趣”体现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科幻小说。

预设: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科幻小说的了解,教师出示知识卡简单介绍科幻小说。

知识卡

概述:

科幻小说全称“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

科幻小说是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作品。

特点: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2.介绍作者。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阿西莫夫的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最著名的作品有《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

3.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1)快速默读课文,给段落标上序号,圈画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学习圈画的字词。

◆预设难词: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鄙夷]轻视,看不起。

[憎恶]憎恨,厌恶。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3)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不回读。

4.与同桌讨论,梳理故事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1)梳理故事情节。

明确:

时间:

2155年5月17日

人物:

玛琪和托米

线索:

一本很旧的书

主要内容:

托米和玛琪从一本很旧的书上了解到老式的学校,这引起

了他们很大的兴趣,他们围绕着老式学校和机器人老师展开了讨论。

(2)划分文章层次。

预设:

本文由一本很旧的书为线索串起全文,以托米和玛琪关于老式学校和机器人老师的对话为主体,穿插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和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思路来划分层次。

明确:

本文共有30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采用倒叙的写法写托米发现一本很旧的书,这是引起他们对话的原因,可以划分为第一层;文章的第3—26自然段主要写了托米和玛琪在看这本很旧的书时的对话,以讨论老式学校和机器人老师的不同之处为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第二层;文章的第27—30自然段写的是玛琪在听机器人老师讲课时对老式学校充满了向往,可以划分为第三层。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读第1自然段,进入情境。

(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想象世界。

预设: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讲述的内容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教师首先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故事发生在“2155年5月17日”,即遥远的未来,引领学生进入作者想象的世界,以免让学生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

(2)引导学生体会以倒叙的手法开篇的好处。

明确:

作者用倒叙的写法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这件事”是一件什么事,产生阅读兴趣。

2.了解玛琪为什么把托米发现的书称为“真正的书”。

预设:

托米发现的这本“真正的书”贯穿作者想象的这个故事的始终,而这本书在学生看来再普通不过了,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这本书的来历和特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想象的未来世界。

(1)弄清楚这本书的来历。

(托米在自家的顶楼上发现的。

(2)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很旧的书,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

(3)这本书与玛琪看的书有什么不同?

载体不同

字呈现的状态不同

“真正的书”

印在纸上

字全都静止不动

玛琪的书

呈现在荧光屏上

字的顺序可移动

3.读托米和玛琪的对话,了解不一样的“学校”。

过渡:

一本普通的纸质书却被玛琪称为“真正的书”,并令她稀奇不已。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玛琪和托米的对话,看看除书本之外,玛琪的学习环境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1)玛琪对自己的学校的态度。

出示句子:

玛琪脸上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学校?

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我讨厌学校。

”玛琪一向讨厌学校,可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它。

明确:

这两句话中的学校都是指玛琪正在学习的学校。

第一句话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玛琪对学校的讨厌。

第二句话用“一向讨厌”和“更憎恶”表明了玛琪对学校的厌恶程度逐渐加深。

(2)玛琪讨厌自己的学校的原因。

预设:

作者在托米和玛琪的对话中插入了玛琪跟机器老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个小插曲中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之一——想象奇特。

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玛琪讨厌学校的原因:

上课面对的永远是机器人老师,没有情感交流;机器人老师没完没了地进行测试;机器人老师的程序常常失灵。

(3)从托米和玛琪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老式学校有哪些特点?

明确:

①有真人老师,老师很聪明;②有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在一起上学;③同龄的孩子都学习同样的课程。

(4)从托米和玛琪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入情境,感受人物的特点。

①托米非常高傲地瞧了她一眼:

“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

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

”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

“几世纪前。

”(通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托米性格高傲、知识面广的特点。

②玛琪很难过。

“嗯,我不知道古时候他们有什么样的学校。

”她从他肩膀后面看了一会儿那本书,开口说:

“不管怎么说,他们得有一个老师吧?

”(从玛琪的神情和对话中能感受到她是一个可爱、乖巧、好奇的孩子。

4.体会玛琪对老式学校的向往之情,感受她对老式学校的情感变化。

过渡:

老式学校与玛琪的机器人老师完全不一样,她是不是和讨厌机器人老师一样讨厌老式学校呢?

(1)在玛琪的印象中老式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什么特点?

预设:

当玛琪在听着机器人老师讲课的时候,她满脑子想的却是老式学校里学生上课的情景,而这些情景正是学生们正在经历的。

出示句子:

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

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

在玛琪的印象中,老式学校中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快乐无限。

(2)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体会,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明确:

玛琪对老式学校的情感变化——刚开始是“鄙夷不屑”,后来是感觉“多有趣”。

5.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课题的含义。

预设: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文章的结尾,还是玛琪的感慨。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明白“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的“他们”指的是在老式学校上学的孩子,“那时候”指的是“几世纪前”在老式学校上学的时候;接着引导学生从“多有趣”的感慨中感受玛琪对老式学校的生活的无比羡慕和向往之情。

四、明确主旨,学习写法

过渡:

这篇科幻小说的视角十分独特。

它不像一般的科幻小说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而是以未来人的视角回顾现在,对我们进行“考古”。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玛琪并不是完全不喜欢“未来教育”,她讨厌的是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引起读者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通过玛琪的经历说明依赖机器进行教学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2.本文以玛琪和托米的对话(语言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内容,并以人物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

思考:

本文的语言描写有哪些特点?

明确:

(1)本文中人物的语言合乎人物的年龄、性别特征,能展现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玛琪和托米的语言都非常符合儿童向少年过渡时期的孩子的特点,他们既急于对自己的见闻做出判断,又充满了疑惑和未知。

(2)本文中人物的语言充满生活感和真实感。

文中的对话很注意表现孩子的语气,如:

“真是有趣极了”“当然聪明啦”“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我没说我不喜欢”,这些充满孩子气的感叹、辩驳、“威胁”和“妥协”,非常真实地还原了孩子之间的对话现场。

3.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写好人物对话。

五、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玛琪听到妈妈叫她上课的时候,她会有怎样的想法?

请你为她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示例:

看看那本真正的书上说的上课情景多快乐啊!

一个洁净的大教室,一个聪明又美丽的老师,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在一起快乐地学习……要是我能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学读书,那该多有趣、多好啊!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现实、想象未来,本文却是立足未来、反观现实,将读者非常熟悉的纸质书、学校教育,作为文中的孩子“想象”“听闻”的对象,却将实际上是想象的“机器人老师”“电子课本”写得真实而“日常”。

这样的构思,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把作者描述的未来和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进行对比阅读和思考,从中感悟作者对未来的想象和思考。

这样,作者对教育的反思就在文中主人公对现实和过去的感受、想象、判断中凸显出来,引人深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不少“学霸笔记”在市面上热销。

有商家坦言:

“前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们自己基本不买,也不怎么认真去看。

”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表示,高考成绩揭晓后,马上就有多名商家前来联系,试图购买其笔记。

而许多高中教师则说,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找准人生的坐标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亲爱的19届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今天,在二模的考场里,作为众多考生中的普通一员,我身上既没有“学霸”和“状元”的光环,也无法分享特别系统完整的备考笔记;我只是结合我自身的高三复习经历,来谈谈我对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学霸笔记”的些许思考。

在我看来,盲目崇拜“学霸”不可取,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更重要。

不可否认,“学霸”能够在千万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学霸”,必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这当中也会有值得学习的经验。

然而,当作为家长的你在为拿到一份“学霸”笔记而沾沾自喜时,当作为考生的你在因为同学拥有一份“学霸”笔记而心生羡慕时,你是否想过,这样的笔记真的就具有那么神奇的魔力吗?

在我看来,“学霸”笔记固然有其价值,然而决不能夸大其价值,更不必对其顶礼膜拜。

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复习思路和方法。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学霸”笔记受到一些商家和家长的追捧,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考试的焦虑以及急功近利思想。

如同有人沉醉于“一夜暴富”一样,或许也有人还怀着侥幸的心态,希望通过几本“学霸笔记”而成为“学霸”,从此圆梦清北,走上人生的巅峰……殊不知,教育自有其规律。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成绩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来源于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进取。

所谓笔记就是整理的重点知识,所谓“学霸笔记”就是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同学整理的重点知识。

很多情况下,这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整理的笔记,对于大部分普通同学来讲,却并不那么有用。

因为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来讲,他们不会再纠结于基础知识,而是更倾向于挑战高难度的知识点。

而这样的笔记,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却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一个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同学肯定难以顺利解答高难度的压轴题。

所以,对于大部分基础一般的同学而言,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和考试情况,对照《考纲》和课本及时查漏补缺,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这样开展复习,其效果或许要比沉醉于那些所谓学霸笔记要好得多。

离高考不到70天了。

在这个时间点,或许作为高三毕业生的我们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慌。

但我们千万不可自己乱了阵脚。

如果说高考是一场我们高三学生与高考命题人斗智斗勇的较量。

那么,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思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以及模拟题,因为近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的思路往往体现了高考命题人的思路;同时还应反思自己练习中的错题,如苏格拉底所言,真正做到“认识你自己”。

这样一来,我们才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高考复习的过程,要学会踩着高考命题人的节拍,跳自己的舞。

愿所有的家长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多一份等待,少一份急躁。

19届的同学们,愿咱们找准位置,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好最后的两个月,让成绩突飞猛进,多取高考胜利。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在未来,愿你们能更加从容坦然地体验属于你们自己的高三。

此致

敬礼

19届毕业生:

小华

2019年4月6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

此题由三则材料构成。

面对“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不少‘学霸笔记’在市面上热销”的情形。

有来自三种人群的说法。

材料一商家坦言:

“前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们自己基本不买,也不怎么认真去看。

”材料二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表示,高考成绩揭晓后,马上就有多名商家前来联系,试图购买其笔记。

材料三高中教师则说,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1、从材料中探求出题者的立场态度:

第一则材料从“坦言”一词来看,是商家脱去夸大、美化“学霸笔记”效能的外衣之后,实事求是的道出内幕--“学霸笔记”本应该是面向考生,以满足考生的需要而销售,实质上考生“自己基本不买,也不怎么认真去看”。

即“学霸笔记”在考生中市场很小。

“学霸笔记”之所以还是能热销,是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家长才是大市场。

看来,“学霸笔记”热销,赢家只有一家,那就是商家。

商家只管赚钱,能否真正使考生受益,商家是不管的。

家长为什么会对不大能影响孩子的“学霸笔记”仍然趋之若鹜?

这是值得深思的。

销售受众的错位反映出家长教育理念的错位,出题者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质疑态度从而显示出来。

第二则材料“多名商家”是关键词,可见“学霸笔记”市场需求量大,有钱可赚,有利可图。

第三则材料是高中教师发言,是对“学霸笔记”的效能是专业的、内行的发言者,“可能只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很明确地评判“学霸笔记”本身对考生的功课提升没有多大作用。

从而再次显示出题者对“热销”这一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2、确定任务:

作者指令应该是考生代表,读者指令,可以同时面向家长、考生和社会人士。

内容指令:

表达对“学霸笔记”热销这一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

3、由现象剖析本质,由果溯因立意:

一问:

一件使用价值很小的物品却成为了市场需求量很大的热销商品,卖点却又是它的使用价值,这是为什么?

明确:

它的卖点满足了家长的心理需求。

而且是家长一厢情愿的心理需求。

二问:

家长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需求?

明确:

应试教育体制下催生的竞争焦虑使然。

出人头地的功利追求使然。

参考立意:

立意一:

面向家长:

反面立意——批评家长一味追求功利目的教育价值观。

对名校的崇拜对学霸的迷信和对学习成绩的片面追求,急功近利。

立意二:

面向家长:

正面立意——家长应该淡化功利思想,注重孩子身心健康,针对孩子的实际,制定实事求是的教育培养目标。

立意三:

面向社会:

学霸笔记畅销反映的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

反映了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错误教育理念。

立意四:

面向考生:

求学没有秘诀可寻,也没有捷径可走。

奋斗的过程不可复制,无人可代替你走属于你个人的求学路程。

立意五: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其背后昭示的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可用素材:

1.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

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

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2.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

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

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

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

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

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3.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4.从前,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总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

他成天围着自己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

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

”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

他从中午一直干到太阳落山,才拖着发麻的双腿往家走。

一进家门,他一边捶腰,一边嚷嚷:

“哎哟,今天可把我给累坏了!

”他儿子忙问:

“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这样?

”农民洋洋自得地说:

“我帮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儿子觉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

到田边一看,糟了!

早拔的秧苗已经干枯,后拔的也叶儿发蔫,耷拉下来了。

每一棵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及土壤才能逐渐成长。

农夫也必须每天辛勤地浇灌、耕耘等,才能获得成果。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也如此,千万不要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否则就是欲速则不达。

行文结构:

本文可采取书信的形式,以一个学霸的口吻,对即将高考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提出建议,以个人亲身经历给出的意见更具有说服力。

正文中要强调出自身努力的重要性、做事不能急功近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网上播出了一个“反鸡汤”短片,瞬间爆红网络:

女生给公交车上一位穿红袜子、黑皮鞋的老人让座,老人满脸感激。

女生下车后到面试的公司,低头拉开椅子也看见了一双穿红袜子、黑皮鞋的脚。

幸福来得太突然!

难道?

她紧张地抬起头——原来不是,哎!

面试结果不理想。

女生竟然在写字楼大厅里碰到了那位老人穿着保洁服在打扫卫生,老人坚定地告诉女生:

“不要放弃,你一定行的。

”这时,一群职员向老人的方向跑过来,嘴里喊着:

“社长,您怎么可以在这儿打扫卫生?

”老人是社长?

女生惊讶的表情里透着隐隐的欢喜。

如果他是社长,那?

可是员工却越过老人,奔向另一位穿着保洁服的长者。

女生失望地转身,这时就听见社长向着她旁边的老人喊了声“哥哥”。

女生一瞬间又燃起了希望,定睛望去,老人身后确实出现了社长的哥哥,可惜不是老人……就在一次次的期待与失望中,字幕出现:

奇迹很难发生。

短短的两分钟,情节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让人看了忍俊不禁,笑完后却又深思不止。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努力,从现在开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鸡汤盛行下,这部短片就像是一碗醒酒汤,逼着你重新恢复清醒。

可能有人会说:

“没人会把电视剧当真,大家就是看个热闹”。

那你一定没看过之前的那则新闻:

一个女孩去酒店当服务员,就是为了能偶遇那些住总统套房的霸道总裁。

我身边有坚持了20多年每天都要去买彩票的叔叔,他说总有一天自己能中大奖。

他经常在我们面前描绘那中奖后的生活:

立刻辞职,环游世界,买豪宅豪车。

他甚至还担忧中奖后老婆要分他的奖金,思考过亲戚朋友找他借钱该如何拒绝......

可这些年,他做着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贴补家用都很困难。

而他从没想过改变自己,努力一点,永远只把希望寄托在那张几乎没可能实现的彩票上。

对不起,生活没有奇迹。

期待别人眼瞎,不如把自己变得更好。

是啊,我们总以为生活是电视剧,把自己当主角,可其实连配角都算不上,顶多算得上是一个路人群演。

既然没主演的命,就别想要主演的运气,乖乖起床,努力工作,说不定有一天,就像王宝强一样,逆袭成为了主角。

你是什么样的人,自然会进什么样的圈子。

想要打进更好的圈子,想要别人能看的起你,你就必须要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

生活一样,工作一样,爱情也一样。

不努力的人,生活不配有奇迹。

生活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奇迹,所谓的一朝之间咸鱼翻身只存在于电视剧当中。

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并将其发展成世界知名企业,并不是奇迹降临到马云头上,而是马云自己创造了奇迹。

你只看到了马云的成功,却不知道马云为了创办阿里巴巴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只看到如今的他富可敌国,却不知道他曾经穷得身无分文;你只看到他的项目受到各方青睐,却不知道他曾经为了拉投资被人像赶疯子一样赶走。

现实哪有这么多反转,只有努力的人才能抓住机会。

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