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
《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三市
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一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一第25题,共5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孟子·告子》曰: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奖赏),庆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芜,遗老失贤,掊克(贪官)在位,则有让(责罚)。
”这说明()
A.中央集权已经确立B.周王权威至高无上
C.奖赏诸侯以地为据D.考察监督维护分封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题干所材料中“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则有庆(奖赏)”“则有让(责罚)”表明
周天子考查监督诸侯,故D项正确。
中央集权制确立于秦朝,这与题干中“《孟子·告子》”不符,故A项错误。
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故B项错误。
奖赏诸侯以地为据与题干中“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不符,故C项错误。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他们主张()
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
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举贤才”“因能授官”“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无能则下之”表明:
他们主张按照才能选拔官吏,故C项正确。
选官实行平等;选官的路径;选官对象普及百姓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A,B,D项错误。
【举一反三】荀子在《大略》中提到“大略: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以礼为本B.依法治国C.隆礼重法D.君主集权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根据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表明荀子认为重礼重贤可以称王,重法爱民可以称霸,但好利多诈则危,故C项正确。
以礼为本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中的荀子思想,故A项错误。
依法治国、君主集权属于法家思想,故B,D项错误。
3.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
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家庭内部矛盾B.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C.剥夺子女经济权益D.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
私假,不敢私与”表明北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得到强化,故C项正确。
缓解家庭内部
矛盾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与题干中“凡为子为妇
者,毋得蓄私财”不符,故C项错误。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与题干中“当用则请而用之”
不符,故D项错误。
4.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
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
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表明中
书省兼顾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故D项正确。
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扩大地方自主权;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C项错误。
5.某谈判大臣接到一列强照会后,当日致电总理衙门称:
“说帖大意,于让地一节,言奉天南边割地太广,日后万难相安。
赔费一节,言中国财力短绌,万办不到,非大加删减不可……”虽然如此,清政府还是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言奉天南边割地太广”“赔费一节,言中国财力短绌”和
所学知识判断。
1895年的《马关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北京条
约》签订于1860年,而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故A,B项错误。
《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的内容,故D项错误。
6.据《华北捷报》等载,1879-1900年间发昌机器厂所造船只至少有8艘,所造的“汉阳号”卖给旅朝华侨,航行于仁川与汉城之间。
这说明近代民族工业()
A.主要面向国际市场B.技术力量领先朝鲜
C.发展水平显著提高D.重工业是主导产业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1879-1900年间发昌机器厂所造船只至少有8艘,所造的‘汉
阳号’卖给旅朝华侨”表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故C项正确。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与题干中“所造船只至少有8艘”不符,故A项错误。
朝鲜的技术力量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
依据所学,中国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导,故D项错误。
7.“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
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
”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A.迫切的救亡心情B.科学的强国主张
C.理性的皇权意识D.盲目的媚外心理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体现了康有为迫
切救亡的心情,故A项正确。
科学的强国主张;理性的皇权意识与题干所给材料中“中
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不符,故B,C项错误。
盲目的媚外心理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
涉及,故D项错误。
8.1883年12月11日《申报》记载:
上海“缫丝局开,女工之受雇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妇女者不及备述,总之至于女工亦藉通商之故,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如?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妇女进厂做工,有伤社会风化B.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
C.妇女自求口实,利于改善民生D.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如”表明上海妇女
自求口实,有利于改善民生,故C项正确。
有伤社会风化;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A,B,D项错误。
9.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
“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他描述的是()
A.一五计划的成果B.大跃进运动的表现
C.人民公社的特征D.手工业合作化产物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不过在我看来从炉
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和所学知识判断。
大跃进以大炼
钢铁运动为主要标志,故B项正确。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了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A项错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征,故C
项错误。
手工业合作化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故D项错误。
10.2009年全国人大为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发文:
“30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一系列重要政策……两岸政党领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其中,“良好势头”主要包括()
①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②“九二共识”的达成
③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④两地“三通”的实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的祖国统一。
【解析】依据所学,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故①与题
意不符,应选B项。
依据所学,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
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7年、1999
年,一国两制分别在香港和澳门得以成功实践;2008年,两地“三通”得以实现,故
②,③,④正确。
11.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
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
“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解析】依据所学,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
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这与题干中“上海”不符,故①错误。
1990年4月,中共
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这与题干中“到1987年”不符,故④错误。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故②正确;1984年5月,
中共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
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③正确,应选A项。
12.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
该表可以说明()
1960年第一季度
1975年第一季度
1985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
0
2
51
消极报道
323
81
88
中性报道
16
10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表格数据中“1985年第一季度关于美国报道的中性报道明显增
长”和所学知识可知:
1979年,中美建交后,推动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故A项正确。
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报道的原则在题干所给表格数据中没有体现,故B,C项错误。
题干所给数据中“1985年第一季度仍然有关于美国的消极报道”表明新闻报道中的意
识形态观念没有消除,故D项错误。
13.《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写道:
梭伦在改革中首创了重要的民主机构,后来“成为一切公私事情的公断者”。
这个机构是()
A.公民大会B.陪审法庭C.四百人会议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文明。
【解析】依据所学,梭伦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故B项正
确。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故A,C项
错误。
十将军委员会设立于克里斯提尼时代,故D项错误。
【易错警示】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
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
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
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等。
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
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
他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
组成十将军渗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
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14.《德国史纲》写道:
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
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B.神职人员权威
C.灵魂救赎方式D.宗教礼仪程序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解析】依据所学,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即可得救,故C项正确。
罗马教会
神权;神职人员权威;宗教礼仪程序的改变均是“因信称义”的结果,故A,B,D项
与题意不符。
15.世界贸易在1800-1840年间增加不到两倍,在1850-1870年间,却增加了260%。
所有可以买卖的东西都投入了市场。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金融体系健全②工业革命推动
③自由政策影响④世界市场拓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依据题干中“1850—1870年”和所学知识判断。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水平,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②,③,④
正确,应选B项。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形成了健全的金融体系,故①错误。
16.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议会此举的目的是()
A.赋予国王立法权B.确保议会行使国家主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完全摒弃旧有法规法律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根据议会
同意的法规”表明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正确。
赋
予国王立法权与题干中“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不符,故A项错误。
议会行使国家主
权;摒弃旧有法规法律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故B,D项错误。
17.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
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对自由交流知识的限制和缺乏激励个人发挥主动性的制度,这一切使它在迎接未来的高技术革命方面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为此()
A.斯大林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勃列日涅夫实行新经济体制
C.赫鲁晓夫发起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批判
D.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解析】依据所学,为解决“苏联官僚主义的习惯势力,以党的领导干部为主体的特权
阶层”,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用民主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推行政治多元化,故D项正确。
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党的领导干
部为主体的特权阶层”,故A项与题意不符。
新经济体制属于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故
B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涉及政治体制变革,故D项错误。
18.阿瑟·小施莱辛格在《罗斯福时代》中指出:
“新政标志着公共权利和私有权益之间冲突的继续,而罗斯福将这种冲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由此产生的是一个改造了的资本主义体系,其中工人、农民、消费者等比以往受到了更多的保护。
”材料内涵的实质是()
A.调节农业生产保证农民利益B.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C.实行国家干预调整生产关系D.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以前毫无限制的企业权利最终得到有效遏制”表明罗斯
福行政的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
正确。
依据所学,调节农业生产;举办公共工程;推行福利政策均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
容,故A,B,D项与题意不符。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某理论时说:
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
这种理论应该是指()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解析】依据所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这与题
干中“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相符,故B项正确。
牛顿的
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揭示了空间、
时间的可变性;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故A,C,D
项错误。
20.二战期间,德国将士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
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毕加索冷淡的接待。
有一次,在艺术馆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自己作品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
”毕加索神色严峻地说:
“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毕加索送给德国军人的作品可能是()
A.播种者B.自由引导人民C.格尔尼卡D.向日葵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解析】依据所学,《格尔尼卡》属于毕加索的作品,故C项正确。
《播种者》是米勒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故A,B,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题13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5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
——桓宽《盐铁论·本议》
材料三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
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
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
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
上从其议,皆罢之。
——班固《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
(4分)
(2)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
指出其变化原因。
(4分)
(3)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
(3分)
【答案】
(1)放松政府控制,允许民间生产经营。
(2分)造就一些巨商大贾;形成弃文从商的社会风气。
(2分)
(2)盐铁官营(2分)边患严重;佐助边费(2分)
(3)资源国有;政府经营。
(2分)
(4)自然灾害,避免与民争利。
国计民生(或从国情出发。
)(3分)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归纳。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和“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归纳。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故兴盐、铁”归纳。
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归纳。
(3)题干所给材料中“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表明资源国有;题干所给材料中“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表明政府经营。
(4)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归纳。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可知汉武帝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为国情。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
”“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
”
——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
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的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
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
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
(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
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
(4分)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
(2分)
【答案】
(1)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
(1分)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分)
(2)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
(1分)
从国情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任答2点,2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分)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2分)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近现代的三大理论成果。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归纳。
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孙中山的思想成果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农村包围城市”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小问,从“‘农村包围城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方面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邓小平“可知:
富国强民道路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转型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小问从中国近现代的时代主题角度归纳。
23.(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