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造施工方案.docx
《结构改造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改造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改造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施工部署……………………………………………………..3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5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6
5.1、测量放线…………………………………………………….6
5.2、结构拆除…………………………………………………….6
5.3、结构植筋…………………………………………………….8
5.4、碳纤维加固…………………………………………………10
5.5、钢筋工程…………………………………………………..12
5.6、模板工程…………………………………………………..15
5.7、混凝土工程…………………………………………………16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17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19
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0
附图二、梁板拆除加固平面图……………………………………….21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设计图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管理、设备配置、材料供应、质量要求、进度控制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按结构拆除、结构加固两部分编制。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甲方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原则,在“经济、优质、高效”的基础上编制
本方案的编制融合了目前我司类似工程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施工方法,力求重点突出、全面、可行并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编制。
本公司机构健全,技术质量部、生产安全部是指导、督促、检查履行工期、执行标准、规范、规程及公司规章制度的职能部门,使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得到了保证。
1.2、编制依据
根据甲方提供的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根据图纸会审纪要和相关的技术交底答疑文件。
依据原结构型式、工程量和现场的实际情况。
根据国家现行相关的规程、规范及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等。
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工程建设、建筑法规。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述
本工程属兰波、红城丽景片区旧城改造项目停建工程,建设单位为兰波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单位为武汉建筑设计院。
工程位于重庆渝中区大坪红楼宾馆旁,紧邻长江路主干道旁,人车流量大,施工区域与进场路口高差较大,进场道路单一、坡度较大且窄。
建筑面积为70000㎡左右;建筑高度106.2米,层数为35/-2层;±0.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318.6米。
±0.000米以下为2层裙楼,以上分为C、D栋塔楼。
现C栋主体结构已施工至二十八层、D栋主体结构已施工至三十一层。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项目用途主要为民用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为850m2左右,层高为3.0m。
2.2、设计说明
改造要求:
将标准层原设计6户改为10户。
拆除部位:
每层楼剪力墙开门洞8个,其中M1021、M0921各为4个;梁板为局部拆除。
加固方式:
新增柱、梁板钢筋采用植筋锚固方式,梁底为二~三层300g/m2碳纤布加固,板底为一层200g/m2碳纤布加固。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以项目管理部为核心,施工作业队为基础,成立本工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机构图如下:
3.2、劳动力使用计划
石工:
40名;木工:
10名;钢筋工:
6名;混凝土工:
20名;植筋及碳纤维加固工:
30名;焊工:
1名。
3.3、主要设备使用计划
空压机:
8台;电焊机:
1台;氧割机:
1套;水钻:
4台;插入式振动器:
4根。
3.4、周材使用计划
φ48×3.5钢管:
12000m;
扣件:
8000颗;
10mm厚的覆膜竹胶板:
1000㎡;
18mm厚的酚醛树脂胶合板:
200㎡;
密目式安全网:
800㎡;
φ32螺旋顶杆:
400个。
3.5、主要材料工程量计划
C35混凝土:
1400m3;
钢材:
140t;
碳纤布加固:
300g/m2为900m2;200g/m2为740m2;
植筋:
120000根。
3.6、施工段划分及施工顺序
施工段划分:
每栋建筑划分为两个施工作业段,每个施工段间隔两层楼同时施工。
施工顺序:
采取立体分层,由上向下进行。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为确保总工期完成,本工程工期计划控制在100天左右,每层楼工期为12天,按立体分层流水作业施工。
施工节点工期控制如下:
结构拆除:
75天;
结构植筋:
60天;
新浇钢筋混凝土:
60天;
结构碳纤维加固:
45天。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见附图一。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1、测量放线
平面控制:
根据原结构施工主轴线,按设计要求,弹出拆除部位边线,并距拆除边线外200作引测线,作为新增结构的控制线。
新增梁部位的梁、板拆除,拆除边线加宽至新增梁边外100~150mm,以便于梁筋的绑扎及板筋的锚固。
高程控制:
将原结构标高转测至室内,并在墙面上统一弹出+0.50米水平线,作为高程控制依据。
5.2、结构拆除
本工程结构拆除主要有砌体拆除、梁板拆除和剪力墙拆除。
拆除顺序为:
先砌体、再梁板、后剪力墙。
5.2.1、砌体拆除
根据设计要求,对须拆除的墙体均考虑破坏性拆除。
拆除范围包括设计明确需全部更改的墙体;对于须部分拆除的墙体,考虑局部拆除后已影响了墙体的整体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及结构安全,采取全部拆除;对原有户内空心砌块隔墙因功能转换改为厨房或厕所墙体时,此内墙体需全部拆除,按厨房或厕所填充墙要求砌筑;对于新增墙体须与原有墙体连接时,在不影响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可在连接部位将原有墙体按马牙搓拆除,增设构造柱,拆除时为不影响原有墙体的整体性,可采用切割机辅助人工拆除。
拆除时,应由上向下进行拆除,拆除高度按砌块高度逐线进行,严禁墙体成片或整体性推塌,以免撞击楼板对结构进行损伤。
拆除的砌体应及时清理出楼面,如堆积在楼面时,高度不能超过500、且不能在需拆除的梁板部位。
5.2.2、梁板的拆除
5.2.2.1、拆除顺序:
先拆板、后拆梁。
5.2.2.2、拆除方式:
采用人工剔打和机械辅助相结合的拆除方式。
5.2.2.3、结构支撑加固方式
拆除前,先确定拆除的部位,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将拆除部位相邻的梁、板进行加固。
采用搭设钢管脚手架支撑,将厚木枋置于梁底或板底,并用螺旋顶杆顶紧,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00mm。
梁板拆除加固平面图见附图二,加固立面图如下图所示。
5.2.2.4、现浇板的拆除
先用人工将需拆除部位四周剔打出槽,再用风镐配合人工进行剔打,待砼全部剔打完成后,再拆除板筋。
5.2.2.5、现浇梁的拆除
对于整段全部拆除的梁,采用空压机直接剔打,由中间向两端进行;对于局部拆除的梁,采用人工剔打到位,禁止用空压机剔打。
在拆除过程中,对于梁需保留的钢筋,应避免受到损伤。
5.2.3、剪力墙的拆除
剪力墙的拆除为直接在墙上开门洞,先用切割机或水钻沿洞口四周进行切割拆除,再用空压机由中间部位向四周进行剔打。
为保证剔打时避免损伤门洞四周墙体边缘,墙边不到位的地方均采用人工剔打到位。
5.3、结构植筋
5.3.1、施工流程
5.3.2、放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需植筋的部位弹出构件边线,在构件边线内剔除混凝土保护层,露出原构件主筋位置,避开钢筋位置,标出钻孔位置。
新增梁筋植入原有梁内时,新增梁上部筋植入原有梁上部筋下方,新增梁下部筋植入原有梁下部筋上方。
新增板筋锚入原有梁内时,如板顶标高与梁顶标高一致,将梁顶上部剔除板厚高度,将板筋直接锚入梁内,如板顶标高低于梁顶标高,采用钻孔植筋方式。
钻孔位置应准确,孔间距不小于20mm、且大于1d。
5.3.3、钻孔、清孔
钻孔采用冲击电钻成孔,钻孔位置如遇钢筋不能钻进时,可适当调整位置后再钻。
孔洞间距和孔洞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钻孔直径可按植入钢筋直径的1.5倍选取。
孔壁要求完整,不得有损伤和裂纹。
孔道完成后应及时会同甲方、监理人员对孔径、孔深、位置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成孔后的孔道检查符合要求后,必须清除孔道内的粉尘,避免由于粉尘产生隔离而影响粘接质量。
采用吹风机、毛刷以及高压气流进行清除,先用吹风机鼓吹几遍,然后用刷子来回清刷孔道,直到无粉尘为至。
禁止采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中的水分削弱粘接剂的效果。
5.3.4、植筋
将结构胶采用专用的注胶枪向孔内进行注胶,注胶时应由孔底均匀地将适量胶液向内注入,并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注胶量为孔深的2/3即可,且不得少于钻孔体积的1/2并以钢筋插入孔内后有胶液溢出孔口为准。
然后将钢筋按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胶液溢出,按顺时针方向将钢筋轻轻转动,以利于排除孔中空气。
清除孔口多余结构胶,对于水平钢筋应用软质材料将孔口堵上,在结构胶未固化前(固化时间一般为48小时),不得将钢筋碰撞摆动,以免影响粘接质量。
5.3.5、检测试验
在植筋48小时后,即结构胶固化达到强度要求后,可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植筋情况进行现场抗拔试验,抗拔试验荷载为1.15NK。
植筋取样试验按10层楼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种规格按植筋数量的1%、且不少于3根进行取样。
抗拔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4、碳纤维加固
本工程碳纤维加固部位为梁和板,梁底为二~三层300g/㎡碳纤维、板底为一层200g/㎡碳纤维。
5.4.1、施工流程
5.4.2、施工准备
认真阅读设计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作好技术交底。
根据设计要求,对需粘贴碳纤布的位置进行现场描线。
对使用的材料、机具作好施工前的准备。
先进行现场粘贴实验,其中包括荷载抗拔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5.4.3、基层处理
用角磨机、砂轮机等工具将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浮浆等杂质清除干净,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尤其是表面的凸出部位要磨平,直至露出混凝土新面,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混凝土表面如有剥落、蜂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剔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剔除后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复,如有裂缝现象,应先进行封闭处理。
混凝土表面打磨完成后应用吹风机将表面粉尘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然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洗混凝土表面。
5.4.4、涂刷底层胶
按一定比例将主胶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均匀搅拌,配置成底胶剂,并根据现场气温决定用量,控制使用时间。
用滚筒刷或毛刷将配置的胶剂均匀的涂抹在混凝土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并不得有漏刷、流淌和气泡等现象,待胶剂固化后,固化时间以手指触感干燥为宜,一般不小于2小时,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混凝土表面有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修补填平。
5.4.5、粘贴碳纤布
将配置好的浸润树脂均匀的涂抹于粘贴部位,在搭接、转角部位应多涂抹一些,将碳纤布用手轻压帖于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滚筒顺碳纤维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布外表面,挤出气泡,使胶料充分浸润碳纤布,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布。
多层粘贴重复以上步骤,待碳布表面指触感干燥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碳纤布粘贴。
在最后一层碳纤维的表面应均匀的涂抹浸渍树脂,并抛撒粗砂粒,以增强与抹灰层的粘接。
5.4.6、质量要求及检验
碳纤布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碳纤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质量可采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布表面的方法检查,总的有效粘贴面积不应低于95%;碳纤布如需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碳纤布施工完成后,应按相关规范要求作现场抽样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标准值不小于3400N/mm2。
5.5、钢筋工程
5.5.1、材料的选用
“φ”为HPB235级钢,fy=210N/mm2,用于梁箍筋;
“Ф”为HRB335级钢,fy=300N/mm2,用于梁主筋;
“φR”CRB550级钢,fy=360N/mm2,用于板筋。
5.5.2、钢筋的连接
5.5.2.1、接头形式和要求
梁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板筋采用绑扎搭接,钢筋的搭接长度LlE==ζLaE,且不小于300mm。
ζ为修正系数,取值如下表: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ζ
1.2
1.4
1.6
LaE为钢筋的锚固长度。
5.5.2.2、接头的位置及数量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且同一钢筋上宜少设接头,接头不应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的百分率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
50
焊接接头
50
不限
5.5.3、钢筋的绑扎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均要求全数绑扎,绑扎时调节好两端进入支座的锚固长度,避免一头长、一头短。
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钢筋应置于下排,次梁钢筋置于上排,十字梁相交处,短跨钢筋置于下方,长跨钢筋置于上方;梁筋如设置有二排钢筋,一、二排钢筋间应按1.0米间距设置25mm的横向短铁,以固定二排钢筋的位置。
梁筋绑扎完成后,底部采用花岗石垫块,按1.5m间距设置,侧面采用塑料垫块固定其位置。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砼。
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板面短跨钢筋置上网外侧,长跨钢筋置上网内侧。
当板底与梁底平时板下部钢筋伸入梁内并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板的上部筋在跨中1/3跨度内搭接,板的下部筋在支座边1/3范围内搭接,接头形式采用绑扎搭接,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绑扎板筋采用八字扣,若板为双向板时交点应全部绑扎,若板为单向板时,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为保证板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底板筋按不大于800的间距设置花岗石垫块,面筋采用φ70同标号砼墩设置马凳,间距为600。
在绑扎钢筋前,在板模上按板筋间距弹出钢筋摆放位置线,逐根沿直线绑扎并修正其位置,保证钢筋绑扎到位、顺直。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挡,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
±3
钢尺检查
钢筋弯起点的位置
20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挡,取最大值
5.6、模板工程
梁模采用18mm的酚醛树脂胶合板拼装而成,支撑为钢管脚手架支撑。
搭设脚手架时,要求立杆间距不大于1.0米,对于长度大于4.0米的梁,梁底模还应按梁长的0.1%~0.3%起拱,对于悬臂梁,梁底模起拱高度不小于2cm;梁模安装时,首先将底模校直固定,再将侧模紧靠底模边缘,外侧用木枋压紧,并搭设梁侧模加固钢管,与整体脚手架连接在一起将梁模固定,为保证接缝严密,在梁底模与侧模接合处粘贴一道双面胶。
现浇板模板采用10mm厚的覆膜竹胶板,用50×100的木枋作搁栅,支撑采用钢管脚手架,要求立杆间距不大于1.2米。
模板铺设前,先将木枋搁置在脚手架找平杆上,间距为200,再将竹胶板铺设在木枋上,并用园钉固定,模板接缝处采用透明胶带粘贴。
模板安装好后,要求板面标高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不大于2mm。
为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原结构接合处表面平整,不漏浆,采用双面胶贴在原结构接合处,将模板压在上面,并用楔子楔紧。
模板拆除应采取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
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对于梁、板等承重结构底模拆除,应以现场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为参考,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序号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砼强度标值百分率(%)
1
板
≤2
≥50
>2、≤8
≥75
>8
≥100
2
梁
≤8
≥75
>8
≥100
3
悬臂构件
≥100
5.7、混凝土工程
5.7.1、材料选用
本工程梁板混凝土标号均为C35砼,主要采用预拌混凝土浇注;为保证施工进度顺利进行,达到总工期要求,现场作壹份自拌混凝土配合比,在商品砼供应不到位的情况下,采用自拌混凝土作补充,但同一梁板内,严禁商品混凝土与自拌混凝土混用。
5.7.2、材料的运输
采用塔吊吊至作业层,再用人工转运至施工部位。
5.7.3、砼的浇注
浇筑前,应将施工缝表面剔毛,清除松动石子及渣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接触面上浇一层30厚的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后才能继续浇筑砼。
梁板砼采取同时浇筑,振捣采用振动棒与平板振动器联合振捣。
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每一位置振捣时间10∽25s,振捣完毕用长木枋赶平,木抹子抹平,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接3∽5cm,消除施工冷缝,防止漏振。
楼板砼收面采用“二次收面法”,砼浇筑完后,在初凝前,用铁滚子反复压实至设计标高,将浮浆赶去后,再用抹子抹平,表面作拉毛处理。
5.7.4、砼的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薄膜,终凝后洒水养护,浇水时不得直冲砼表面,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砼养护均安排专人进行,养护期间确保砼表面湿润。
5.7.5、砼试件的留置
砼试件按每一层楼分别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和标准养护试件。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6.1、认真阅读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作好施工技术交底。
6.2、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所有材料进场后均应有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按相关规范要求作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
6.3、严格执行样板领路制度,每道工序施工前,先做样板施工,经现场管理人员会同甲方、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施工。
6.4、严把工序质量关,执行质量三检制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6.5、作好半成品、成品保护工作。
6.6、技术保证措施
拆除工程:
钢筋混凝土的拆除先用人工或水钻将四周剔打出槽,再用空压机剃打中部,以保证拆除边缘完整;对需保留的拆除梁筋,采用人工剔打,以免损伤钢筋。
植筋工程:
对每一个孔道进行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植好的钢筋应作固定保护,并设警示标牌。
碳纤维加固工程:
基层处理好后,用手触摸检查,应无灰尘和明显的凹凸感,碳布粘贴完成后应作好保护措施。
钢筋工程:
钢筋分管施工员完成钢筋配料成型设计,技术负责人抽查复核,重点核对钢筋的级别、直径、长度、弯钩半径、数量等。
钢筋的焊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焊接过程随时抽查,检查焊条、焊剂与材质的匹配性,按规范标准提取试件。
钢筋绑扎时检查钢筋位置、间距、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绑扎方法。
模板工程:
梁模采用18mm的胶合板,接缝粘贴双面胶;板模采用优质竹胶板,接缝粘贴透明胶带;支撑采用钢管架,并用螺旋顶杆作调节和固定,使用时表面刷脱模剂。
模板检查时重点检查标高、断面尺寸、轴线位移、支撑的牢固度。
模板拆除应建立拆模报验制度,以同条件养护试件为准,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
混凝土工程:
主要采用预拌混凝土,如需自拌,严格按照配合比每盘计量拌制,并保证拌制时间。
浇注时应保证砼的密实度、标高和表面平整度,养护采用覆膜养护,保证养护时间。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对所有入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合理使用安全三宝,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及临边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建筑物四口、五临边均须进行围挡、封闭。
梁板拆除前应先将相临梁板支撑好后才能拆除,作业部位下方应设置防护栏杆,禁止人员进入。
拆除的建筑渣子应及时转运出楼层,禁止堆放在拆除梁板边缘,堆放在楼板上时高度不能超过0.5米。
用电设备应由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施工用电应由专业电工搭接,严禁私拉乱接。
空压机使用时应有防护罩。
配置粘结剂的原料应密封存放,远离火源,保持良好通风,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高空作业应搭设好操作平台,操作平台搭设应稳定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