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50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docx

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与并购活跃度

课程名称:

《多元统计分析》

期末专题论文

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分析

所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时间: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4课时)

专业与班级:

会计0901

姓名:

王枭

学号:

王枭09242023

论文主笔人:

王枭

任课教师:

李卫东

1、引言1

2.文献综述2

2.1市场力量理论2

3.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2

3.1指标选取2

3.2指标介绍3

3.2.1大中型企业比率3

3.2.2平均销售利润率3

3.2.3企业数量3

3.2.4平均增值率3

3.2.5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3

3.2.6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4

3.3数据收集4

4、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描述统计分析6

5.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聚类分析7

6.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多元回归分析10

6.1模型的建立10

6.2回归模型的估计与计量分析10

6.2.1回归模型

(1)的估计10

6.3研究结论11

7.参考文献12

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分析

王枭会计0901********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市场化,中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改变,中国企业的并购也越来越热。

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逐步推出竞争性行业,转向特定行业,但是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并购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本文选取中国现有规模最大的产业制造业来对其中国有企业并购的案例进行队员回归分析,找出其并购的影响因素,得出国有企业在转向特定行业之后进行了产业保护并通过并购来构成垄断。

主要影响国有企业并购的因素是:

大中型企业比率、企业数量和大中型企业市场份额,而构成垄断是国有企业在特定行业并购的很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制造业国有企业并购大中型企业比率企业数量大中型企业市场份额

1、引言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所言:

“纵观美国著名大企业,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中国也不例外,并购一直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扩张的主要手段。

2009年,国内大型企业之间共发生了50多起并购;2010年,钢铁、汽车、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发生了多起重要并购。

诸多迹象表明,为了进一步实现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未来几年国内的许多重要行业还将出现大规模并购。

国务院也于2010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并购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并购、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从政策层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同时针对中国国有企业:

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6%,集体工业占22.4%,国有占绝对优势;发展到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29.5%,集体企业占2.5%。

国有企业占比的下降并没有改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仍占绝对优势。

在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影响力也是最主要的,所以研究中国制造业中的国有企业的并购情况对研究中国的并购情况很有参考意义。

2.文献综述

2.1市场力量理论

传统的市场力量理论认为企业并购的动机源于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控制,并购降低了市场中企业数量,提高了市场集中度,便于剩余企业进行串谋,操纵市场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近些年,许多学者对这种传统理论提出了置疑,认为市场集中度提高往往是活跃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且在实际竞争中,企业串谋几乎不可能实现。

他们指出市场一方竞争者的并购扩张行为将迫使其他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同时,先发企业往往有很强的动机加快并购步伐,即具有继续并购的动机。

引起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大战。

而且这种并购有助于提高市场(特别是信息产品市场)的标准化程度,实现企业间的资源互补。

Comanor(1967)获取垄断的并购也可能在纵向并购中出现。

惠廷顿(1980)年发现大公司在利润方面比小公司的变动要小。

这说明大公司由于市场势力较强,不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规模、稳定性和市场势力三者是密切相关的。

威廉姆森认为企业持续购并,并以此扩张规模并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追求、维持和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钱德勒则认为最终决定企业规模的是效率。

综合来讲,他们把影响消费的因素归结为:

市场的大中型企业比率、平均销售利润率、企业数量、平均增值率、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

3.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3.1指标选取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确定,可以用并购次数和并购规模两个因变量来解释并购的活跃程度。

同时,通过前人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归结为:

市场的大中型企业比率、平均销售利润率、企业数量、增值率和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等。

此外,GDP增加会刺激企业并购的增增加;国家行业政策的改变和倾向性也会影响到先关行业并购量的变化。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选取市场的大中型企业比率、平均销售利润率、企业数量、平均增值率、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研究中国制造业并购量的影响因素。

3.2指标介绍

3.2.1大中型企业比率

对大中型企业比率的计算本文是利用制造业的下的细分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比率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其中每个细分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比率为行业中通过证监会划分的规模属于大中型企业的个数与细分行业企业总个数之间的比。

这个比率能够度量整个行业的竞争分布情况,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比率越大,这此行业所发生的并购量也将会越大。

3.2.2平均销售利润率

对平均销售利润率的计算本文是利用制造业下的细分行业的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其中每个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反应的是整个行业中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平均水平,这一指标越大,则并购也将会越活跃。

3.2.3企业数量

对企业数量的计算本文采用的是行业中总的企业个数。

这一指标反应的是行业的规模,行业中企业个数越多,则行业中的企业并购也将会越活跃。

3.2.4平均增值率

对平均增值率的计算本文是利用制造业下的细分行业的企业平均增值率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其中每个企业的增值率=(本期的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行业平均增值率反应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预期,行业平均增值率越高,则行业的发展预期越好,整个行业的并购也将会越活跃。

3.2.5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

对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的计算本文利用制造业下的细分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其中每个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CR4的主营业务收入/行业总主营业务收入×100%。

大中型企业市场份额反映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威廉姆森指出了企业并购是为了获得垄断,所以行业中大中型企业市场份额越大则他们进行并购的动机也就越大,整个行业的并购也就越活跃。

3.2.6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

对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的计算本文利用制造业下的细分行业CR4的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其中每个企业的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率-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是反应的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超额主营业务收益率越高则整个行业的经营效率越高。

钱德勒提出的并购是为了提高效率,则当行业的整体超额主营业务收益率越高的时候,企业就越有动机进行并购,这样整个行业的并购也变得更加活跃。

3.3数据收集

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中国有企业并购活跃程度的多元回归分析,其数据来源于2000-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万德数据库2000-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

主要运用了以下数据:

中国2000-2010年行业数据,2000-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

整理后的数据如下:

表3-12000-2010年国有企业并购情况

年份

国有企业并购次

国有企业并购规模

2000年

5

6602.809

2001年

29

2148075

2002年

33

216906.7

2003年

81

840714.6

2004年

180

2404279

2005年

89

243732.2

2006年

66

2191903

2007年

92

3064466

2008年

235

2881688

2009年

180

2491070

2010年

59

337726.5

2000-2004

328

5616578

2005-2009

842

13277138

表3-22000-2010年制造业各指标

年份

国有企业并购次数(次)

国有企业并购规模(万元)

超额主营业务利润率(%)

大中型企业比率(%)

2000

5

6602.809

5.90996

14.18938

2001

29

2148075

4.903986

14.24954

2002

33

216906.7

5.449864

13.63721

2003

81

840714.6

4.919265

12.73477

2004

180

2404279

4.780735

13.43405

2005

89

243732.2

3.409471

11.50715

2006

66

2191903

3.973427

11.42354

2007

92

3064466

3.11316

11.48042

2008

235

2881688

0.490709

10.13422

2009

180

2491070

1.567838

10.27455

续上表

年份

平均销售利润率(%)

企业数量(个)

增值率(%)

市场份额(%)

2000

17.53215

128299

4.667648

21.54411

2001

16.77473

135302

4.874024

21.89036

2002

17.00952

143467

5.303623

8.772636

2003

16.84472

156090

5.375309

22.65716

2004

15.7331

175810

5.190119

31.16561

2005

15.15652

217044

5.300111

23.34516

2006

15.10763

241206

4.938416

23.63585

2007

16.07934

270134

4.988589

23.96538

2008

14.98004

343454

4.400281

9.742615

2009

16.04376

351124

3.960685

8.10213

表3-32009年制造业各行业并购规模和并购次数

行业

并购次数(次)

并购规模(万元)

农副食品加工业

7

92770.88

食品制造业

5

3919.344

饮料制造业

3

9089.271

纺织业

12

4102.4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7

106269.3

家具制造业

1

13741.67

造纸及纸制品业

1

2062.4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

155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