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50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docx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第17天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天天练:

第17天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

据《吕氏春秋》一书说,春秋早期,郑国就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条裤子作为报酬,教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委托人想打赢官司他就有办法让他赢,想让人罪名成立他也有办法使人身败名裂。

弄得郑国“是非无度”,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于是就把邓析杀了。

中国律师出现虽早,可是被禁止的时间也早。

儒家以为争讼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邓析这样教导人们如何去打官司,为蝇头小利争论不休,是毒化人们的善良天性,必须要予以严惩。

后世的统治者继续着这一思路,把这一行当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立法严禁。

秦汉律严格规定,凡是诉讼活动都必须当事人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不得有代理不得有代理人代为办理。

除了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为出庭应诉,其他人一律都要亲自出庭。

除了直接替人诉讼外,向人传授诉讼的知识更被视为大罪,南宋绍兴十三年敕规定:

凡是聚集生徒教授辞讼文书者,处杖一百。

并允许告发。

再犯者,不得因大赦减免刑罚,一律要“邻州编管”。

从学者,各处杖八十。

明清律撰写“构讼之书”者,要比照“淫词小说例,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为人写作诉状没有增减情节,真实反映事实的,才是被允许的。

尽管法律如此严禁,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帮助,所以这一行当还是禁止不了的,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而已。

在民间从事诉讼指导的讼师,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尽力为委托人服务,“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法律诉讼知识,颇有点近代律师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为“讼棍”。

不过就总体上来说,讼师的素质确实不高。

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

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lawyer一词,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

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辩护士”。

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

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

成书于1879年的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

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

民国成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律,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律师被杀两千五百多年后,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

——(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联书店)

1.下列有关“律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析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专业“律师”。

B.律师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古代把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

C.“律师”一词是由西文lawyer一词翻译而来的,翻译时故意避开了“讼师”这个恶名称。

D.薛福成《筹洋刍议》最早采用“律师”一词,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使用。

2.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A.邓析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从事诉讼活动的人,为了获得报酬混淆是非,弄得郑国“是非无度”。

B.由于受儒家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认为争讼只是为了为蝇头小利,毒化了人们的善良天性。

C.讼师的行业是一种“地下行业”,我国古代法律上严令禁止专业性的“讼师”的存在。

D.讼师的素质总体上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

很多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秦汉律虽然规定可以让家人为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代为出庭应诉,但不允许专业讼师代理应诉。

B.明清律虽规定严禁写“构讼之书”,但允许替人写真实反映事实的诉状,说明此时已经允许讼师公开存在。

C.古代民间不少讼师不能一概认定为“讼棍”,他们为了生活,“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帮助不少需要帮助的人。

D.讼师这个行业在我国古代的漫长时期都戴着恶名,到了近代才为其正名,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而存在。

二.(3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传(节选)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父早亡,母何氏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

伏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送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

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躬自抚养   躬自:

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

长辈去世

C.门衰祚薄        祚薄:

福分浅薄

D.矜愍愚诚         矜愍:

夸耀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6.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3分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C.②③④ D.①⑤⑥

7.把原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译文: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的,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秋水共长天一色。

(2),宁移白首之心?

(3)悟已往之不谏,。

(4)渔舟唱晚,。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6)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

(7),鸟倦飞而知还。

(8)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一个作家的永生

徐风

  ①那一刻特别安静。

风停了,没有鸟鸣,总之,什么声音也听不到。

在这样一个闷热的初秋的下午,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了拜谒一位故人。

周克芹。

一位作家,一位写出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作家。

滔滔俗世早已将他忘却了吧,20年了,在四川的简阳,在简阳农村一个寂寞的山冈上,周克芹在这里安卧着,他不能再写作了,他只能给乡亲们守着山,守着地。

要是可能,他会为他的乡亲们祈祷。

一辈子,他都是这样的,用他的笔,为他的父老乡亲书写、祈祷,一直写到了死。

他死的时候才54岁,像一根坚强而脆弱的芦苇,轻轻地,就被折断。

翻开他的书,总是乡场,乡亲,乡音;总是热腾腾的红薯气息,还有苞米、南瓜。

周克芹就是用乡土中国最常见的生活场景、最普通的世态人情,加进自己的血肉,熔铸成不朽的传世之作,一部书创造了几百万册的发行量,也创造了当代文学的传奇与尊严。

他的文字曾经深入到中国大地,让每一个阅读者感受到追求幸福、公平、正义、理想的力量。

  ②去简阳的路上作家们一直在谈论周克芹。

一路的山,水,树,苞米,土地,仿佛都浸透了周克芹的气息。

生与死,贫困与奋斗,光荣与梦想。

这块厚土养育了周克芹,最后又过早地埋葬了周克芹,冥冥之中,这就是命运的力量?

你能想到吗,早年周克芹最穷的时候, 妻子坐月子,食无肉。

屋里连柴棒都没一根多的。

怎么办?

心一横:

卖门板!

既然家无长物,夜间何须闭户?

周克芹不去近处的简阳城,而从山间绕远道去石桥镇,怕撞见熟人。

谷草挽圈,门板上一插,做出售标志。

这辛酸的情节,后来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里,演化成金东水卖毛衣。

试想在一个没有门板的寒宅里,一个胃里连红薯也填不满的乡土作家,陋室青灯,长年累月地书写着一部部关于中国农民的大书,这是何等的中国特色。

 

  ③忽然想到,春秋的时候,申包胥曾对伍子胥说:

“子能覆楚,我必复之。

”江山也好,天下也罢,覆之,复之,小说都是不能的。

但是,小说从来是一个社会的寒暑表,小说还可以是历史的见证人,所以,真正的小说肯定是永生的;因为,除了完美的艺术,它还代表着世道、正义和人心。

  ④这些,周克芹都做到了。

许多年,那一片山水恩养了他的心性与气脉。

他蘸着自己的心血写字,至情与大爱,永远地留在了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⑤于是,墓地四周的常青树,都可以变作是他伟岸的身躯,清甜的风在山冈上轻轻吹拂,都是他绵长的呼吸。

 我们把手执的黄菊轻轻放在他的墓前,俯身,谛听,那来自天国的呓语。

作家阿来与他生前交往甚多,知道他爱抽烟,便把一支刚燃着的烟,轻轻放在他的墓前。

然后,焚化了他写于多年前的一篇祭文。

那火焰跳跃着,灼烫着我们的心。

祭拜的队列里有轻轻的啜泣,像风一样游弋,那是一群作家的灵魂在悲鸣。

“做人应该淡泊一些,甘于寂寞,潜心于工作和事业……”墓前的碑文,是周克芹当年说过的话语,字字如钉,更让人感受到作家对写作的至诚。

周克芹的夫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老妇,她淡定而慈爱的目光一直看着我们,她轻轻地叮嘱,不要那么贪命地写,要保重身体;她的克芹,当年就是那样,三更青灯五更鸡,不要命地写,写,写。

那么早,人就写没了。

“他今天若还活着,才74岁,可是,他已经死了20年。

”她深深叹息又深深摇头。

“重大题材只好带回天上,纯真理想依然留在人间”,这副周克芹墓前的挽联,集聚着人们对作家不尽的叹惋。

  ⑥一个作家死了,还有许多人读他的作品;或者说,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