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4414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docx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

【50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含答案

1.读文段,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

”老虎一愣。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写出了________很厉害,你是从哪些词读懂的?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两个词。

________.“窜过”说的是狐狸很________。

(2)“眼珠子一转”说明狐狸________,正在想鬼主意。

“扯着嗓子”是说狐狸心里很怕,但它装成________的样子。

狐狸第一次使鬼主意后,老虎________了。

狐狸说自己是老天爷派去管百兽的,老虎被________了。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狐狸挺厉害的

B. 老虎挺厉害的

C. 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答案】

(1)老虎

;扑、逮

;灵活

(2)狡猾

;威风

;愣住

;蒙住

(3)C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赏析,扑、逮字体现了老虎的威风;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需要学生揣摩人物(动物)的心里;第三题考查学生对中心思想的掌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赏析,学生需要细心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游八达岭长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真伟大!

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

妈妈告诉我:

“长城全长约一万里,所以叫万里长城。

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长城。

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妈妈告诉我:

“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

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向远处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

我不禁高声赞美:

“长城真伟大!

(1)长城的城墙建在________,城墙上面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_______。

A.作用   B.景色   C.长度

(3)烽火台有什么作用?

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4)作者把长城比作________,表现了它的雄伟壮观。

【答案】

(1)山上;很宽

(2)C;A

(3)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

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4)一条巨龙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

(2)找出第二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

(3)我会填词语。

(不能使用文中的词)

________的白褂     ________的长裤       ________的头巾

________的人群     ________的凤凰花     ________的象脚鼓

(4)这段话是写(   )

A. 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

                       

B. 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答案】

(1)白、咖啡色、水红色

(2)接、敲、踩、跳

(3)对襟

;咖啡色

;水红色

;拥挤

;火红

;美丽

(4)B

【解析】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鸟的家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先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

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非常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湛蓝的天空。

天空中还飘荡着一朵朵洁白的云。

接着,我在森林里画了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嘴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取了个名字:

《小鸟的家》。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我在白纸上画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4)照样子写词语。

碧绿碧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5

(2)森林

;天空

;小鸟

(3)绿色、碧绿、湛蓝、洁白、黄黄的

(4)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解析】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翩翩起舞的蝴蝶团团围住。

这些小精灵是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哩。

(1)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蝴蝶动作的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

金光灿灿(ABCC式)、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________

②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________

(4)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________过花丛     ________过树林     ________过小溪     ________到山谷

(5)找出表明蝴蝶谷名字由来的句子。

(6)你喜欢蝴蝶谷吗?

为什么?

【答案】

(1)飞、穿、越、赶

(2)风尘仆仆

;白发苍苍

(3)色彩斑斓

;翩翩起舞

(4)飞

;穿

;越

;赶

(5)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6)喜欢,因为蝴蝶很漂亮。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称赞

   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在小路边,他看见一只小獾在学做木工。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

板凳做得很粗糙。

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他对小獾说:

“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真的吗?

”小獾高兴极了。

   傍晚,小刺猬背着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往家里走。

   小獾见小刺猬来了,高兴地迎上去。

他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

小刺猬不好意思地说:

“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

我可没干什么呀!

   小獾拉着小刺猬的手,说: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

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

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

   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对小獾说:

“留下吧,这也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

“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小刺猬也高兴极了,说:

“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1)第六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照样子,写词语。

闻了闻________  ________

(3)小獾送给看了看|跳了跳小刺猬________;小刺猬送给小獾________。

(4)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________;小獾的称赞消除了小刺________。

【答案】

(1)4

(2)看了看;跳了跳

(3)椅子;苹果

(4)自信;一天的疲劳

【解析】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镇的早晨

   桃源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交通工具只有小船。

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橹声,把小镇唤醒。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

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

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

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两座拱形的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

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船驶远了,但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

   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

走在街上,仿佛置身在欢闹的海洋里。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向前走。

沿街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和土特产。

那刚从地里拔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卖东西的人一张张淳朴的脸上带着微笑,热情地向走近的人介绍着自己的产品。

   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

学生背着各色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妇女提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从集市上回来,街道两旁卖早点的店铺不停地招呼着过往行人。

河对岸移动着一条彩色的人流,那是去工厂上班的农家姑娘。

她们衣着鲜艳,步态轻盈。

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

如今,这里办起了自己的缫丝厂、丝织厂、服装厂。

小镇在变化,小镇在前进!

   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1)第四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2)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指:

“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请抄写在下面。

(3)从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淡________    后退________

(4)写出文中的中心句。

(5)小镇的早晨是________,________,更是忙碌的。

【答案】

(1)7

(2)目不暇接

(3)安静;热情;前进

(4)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5)安静的;热闹的

【解析】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彩虹和石桥

   雨后,蓝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

那弯弯的彩虹有许多种颜色,非常漂亮。

   雨后的古桥却不是那样,朴朴素素的,不声不响的,把古老的根扎在坚实的地上,任人们自由地来来去去。

   彩虹看了看古桥,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

“嘻嘻!

你也能叫桥!

瞧我五彩缤纷高挂在蓝天,多么时髦,多么威风啊!

可你,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你也配叫桥!

”古桥没吭声,依然静静地、一声不响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

   彩虹变得更加得意。

可是,连它自己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突然间,它发现自己渐渐地消失了。

而那古桥,却依然坚实地站着。

(1)从文中找出“五颜六色”的近义词。

________

(2)文章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和“一言不发”意思一样的词。

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说彩虹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笑,这是什么笑呢?

你能用一个词表示吗?

________。

请再写三个表示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彩虹说古桥不配叫桥的理由是________。

(5)彩虹和古桥,你喜欢谁?

请说说理由。

【答案】

(1)五彩缤纷

(2)4;一声不响

(3)嘲笑;微笑;大笑;狂笑

(4)腰弯得就像个驼背的小老头

(5)古桥。

因为古桥不得意,不骄傲,不声不响地帮助别人。

【解析】

9.重点段落品析。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lù lòu)出来了。

路上走着行(hángxíng)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____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____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露________(lù lòu)出来       行________(hángxíng)人

(2)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雾呢________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________

(3)选文共有________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自然段讲的是雾把自己藏起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街道、房屋、桥梁都露出来了。

【答案】

(1)lù;háng

(2)?

;。

(3)3;二;天空;太阳;海岸;城市

【解析】

10.重点段落品析。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

他      草鞋,      斗笠,     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加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打仗

心疼

不料

(2)选词填空。

(把词语写到文中横线处)

  带着      挑起      穿着

他________草鞋,________斗笠,________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3)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________的人。

  

【答案】

(1)zhàng;tèng;liào

(2)穿着;带着;挑起

(3)同甘共苦

【解析】

11.课内阅读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1)请根据解释在内容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

________

②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

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

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________像________。

【答案】

(1)清晰;朦胧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无数颗宝石

【解析】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

骆驼说:

“长得高好。

”羊说:

“不对,长得矮才好呢。

”骆驼说:

“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

”羊说:

“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

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

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

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

骆驼说:

“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羊说:

“你看,这下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

”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俩找老牛评理。

老牛说:

“你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________

好——________

进去——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骆驼认为________,羊认为________。

②骆驼吃到了________,羊吃到了________。

(3)把老牛说的话写出来。

(4)你认为谁的话有道理?

为什么?

【答案】

(1)矮;坏;出来

(2)长得高好;长得矮好;围墙上的树叶;园子里的草

(3)你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4)老牛的话有道理。

因为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解析】

13.课外阅读。

 秋天,公园里可美了。

各种各样的菊花都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

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

(1)秋天到了,公园里的________ 和________都开了。

(2)菊花的颜色有: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桂花的样子是:

________ 。

(4)共有________句话,围绕:

________来写的。

【答案】

(1)菊花;桂花

(2)红;黄;白;紫

(3)小小的

(4)3;秋天,公园里可美了。

【解析】【分析】认真读短文,答案就在其中。

【点评】阅读短文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问题与理解问题的结合能力。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时,在村中遇到了一只猴子。

猴子告诉他:

“村子的井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到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

“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啦!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本文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发生的事。

(2)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喝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乌鸦的老办法是什么?

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老办法为什么不行了?

(5)读完这篇短文,我明白了(   )

A. 乌鸦喝不到井里的水

B. 做什么事都不能用老办法

C. 不能做什么事都用老办法,要懂得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通

【答案】

(1)乌鸦;猴子

(2)4;二;四

(3)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

(4)因为井很深很深,把石子扔进去,水面即使上升,也不能升到井口。

(5)C

【解析】

15.课外阅读。

                             夸(kuā)父逐(zhú)日

    古时候,北方有一个巨人,名叫夸父。

他双耳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拿着两条黄蛇,住在一座荒凉的山上。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夸父死的时候,丢掉了手中的拐杖,拐杖落下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桃林。

(1)找出描写夸父性格的句子。

(2)写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荒凉——________

【答案】

(1)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2)喜爱

;荒芜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

从文中可以找出:

夸父生性喜欢探求。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掌握,喜欢,喜爱。

荒凉,人烟少;冷清,近义词是荒芜。

【点评】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是一定的提升。

16.课外阅读。

                                              谁最美

   今天,森林公园里召开“谁最美”的比赛(sài)大会。

一清早,大家向赛场走去。

    忽然,大家发现小山羊家失火了。

梅花鹿怕烧坏它的花衣服,吓得躲了起来。

小狐狸怕烧坏它的皮大衣,悄悄地溜走了。

    大熊猫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勇敢地冲进屋里,救出了小山羊。

它自己的眼圈儿却被烟火熏(xūn)黑了,身上烧出一块块黑印子。

    会上,大象当着大家宣布:

大熊猫最美。

    ​从这以后,大熊猫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十分喜爱它。

(1)选词填空。

员圆园向象弟第

森林公________里,在小超市服务的工作人________是身子________的小熊兄________。

________一个进来的顾客是大________爷爷,小熊兄________热情地________它介绍刚到的食品。

(2)参加森林选美大赛的小动物有哪些?

(3)写出表示大熊猫救小山羊时的动作的词语。

【答案】

(1)园

;员

;圆圆

;弟

;第

;象

;向

;向

(2)梅花鹿、小狐狸、小熊猫。

(3)跑、冲。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分。

圆,形状,公园,场地。

大象,动物,向,朝着。

根据文章,参加森林选美大赛的小动物有:

梅花鹿、小狐狸、小熊猫;第三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表示大熊猫救小山羊时的动作的词语有跑、冲。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能力是一种提升。

17.课外阅读。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èi)回家。

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

“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

“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

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

友谊的分(fēn,fèn)量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shān,shàn)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在短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bēi,bèi)________ 

分(fēn,fèn)________ 

扇(shān,shàn)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毛驴冷笑道________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________ 千斤________ 你可别做梦了________ 

(3)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

(1)bēi

;fèn

;shān

(2):

;!

;?

;!

(3)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把握,背和扇都是动作,分量,就是重量的意思。

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注意说的话应该用:

“”来连接,所以是: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点评】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能力是一种提升。

18.按课文《坐井观天》内容填空。

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

“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

“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这句话中的“落”能换成“停”吗?

为什么?

(2)“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

”青蛙笑小鸟________,小鸟笑青蛙________。

【答案】

(1)不能。

因为小鸟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所以用“落”。

(2)说大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