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370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松桃民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虽然其间充斥着奴隶贸易的血腥,但对世界市场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

A.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B.刺激了欧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D.促进三大洲商品流通和国际分工体系形成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因为英国率先具备了如下条件中的

①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②圈地运动的进行

③手工工场的发展④大功率发电机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图显示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指出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B.伦敦

C.彼得堡D.旧金山

4.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过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

“像英国这样的一个贵族国家却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

”此话含义是()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5.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

这段论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的建立

6.“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

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

”这则史料说明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7.杨宁一教授说:

“讲垄断和资本主义发展,(过去)基本上是从列宁的角度来看的。

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垄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至19世纪末,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但不一定都是垄断企业;当时的西方国家都制定政策或立法来制止垄断,进而维护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

”据此分析,经济学角度上的“垄断企业”()

A.都是大型企业

B.以企业规模和占有的股份为评判依据

C.是西方国家制定政策或立法来限制的企业

D.以企业垄断程度和垄断方式为评判依据

8.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

C.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

9.19世纪的英国工厂规定:

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不能少于十二小时;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在工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的,罚款六便士。

对以上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A.工人权利缺乏保障,劳资关系紧张

B.劳动力缺乏,使用童工现象普遍

C.工人散漫懒惰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D.蒸汽动力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增大

10.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统计,某国在某一时期三种主要类型商品进出口情况如下:

以下各项中与上图情况最契合的是()

A.16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B.17世纪40年代的荷兰

C.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D.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

11.阅读下表,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根本力量是()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表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

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A.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

B.国际分工和世界各地相互依赖程度提高

C.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提高

12.某学者写道:

“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

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

C.“商业危机”D.“工业革命”

13.达·伽马曾提到:

“我们的国王及其先王每年派出船只,找寻那些基督徒,据他们所知,这些基督徒是住在这里东方国家里的,至于说到黄金白银,他并不需要。

”据此推断达·伽马远航印度的真实意图是()

A.掠夺黄金白银B.传播基督教

C.印证地圆学说D.找寻基督徒

14.有些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B.人类从封闭走向开放

C.世界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开始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15.1999年,利物浦市政厅正式就那段历史道歉,“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

利物浦过去承担的“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

A.在远东建立东印度公司B.在大洋洲进行欺诈贸易

C.在美洲掠夺金银D.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

16.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

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形成的语言。

这种语言的产生是()

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

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

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

D.工业革命促进的结果

1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

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这里的“”应填入()

A.技术传播B.市场拓展

C.殖民扩张D.制度渗透

18.“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

伊莎贝拉曾打算拿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A.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

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D.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

19.下图反映了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期三角贸易的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21.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运送。

这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22.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翻车的演变,这个过程体现了()

A.经济形态的变革B.耕作方式的变化

C.工具材质的革新D.灌溉动力的改变

23.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

“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

”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24.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明代“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B.朝贡国可自由来华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25.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7.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28.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29.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

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30.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

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22分,32题18分)

31.(22分)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应借鉴历史经验教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

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二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

(10分)

(4)综合上述材料,其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4分)

32(18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家庭手工业、商业只是农业的辅助。

从两宋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农具的发展变化

(1)根据材料一,先秦至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这些变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耕作方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9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传统农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

宋初从越南引进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农村中开始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蚕桑、蔬菜、漆树、花卉、果树、甘蔗——的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宋时期农业有了哪些新的发展变化。

这些发展变化对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9分)

参考答案:

1、A2、A3、B4、C5、D

6.D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信息可知,电灯的出现,导致煤气行业的股票下跌,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故D项正确。

7.D“垄断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程度,至19世纪末,是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由此可见,经济学角度上的“垄断企业”以企业垄断程度和垄断方式为评判依据,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C9A

10.CA项与图片要表达的主旨不符;图片数据只涉及英国和美国,无法得出B项结论;据材料图片数据可知英国和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逐年上升,美国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超越英国,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美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获得的成就,故C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来看,英国产品平均年出口值依然逐年上升,可见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是受益者,故D项错误。

11.A抓住题干限定条件“根本力量”和1870—1900年。

B项和D项都是推动世界贸易不断增长的因素,但均不是根本力量,故排除;自由主义思潮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兴起,故排除C项;只有A项才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根本力量,故选A项。

12.A15世纪后期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于是又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与“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相符,故A项正确。

13.B据材料“找寻那些基督徒”“黄金白银,他并不需要”可知达·伽马航行的真实意图是传播基督教,不是掠夺黄金白银,故A项错误、B项正确;印证地圆学说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故C项错误;找寻基督徒只是表象,真实意图是传播基督教,故D项错误。

14.C解答本题要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结束相互分散、相互隔绝的状态,日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由此开始,因此C项应为最佳选项。

A、B两项不符合材料要求,D项与1500年前后的阶段特征不符。

15.D利物浦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是英国第二大港,因奴隶贸易而发展繁荣起来,其在黑奴贸易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利物浦过去承担的“人类悲剧”的角色指的是在非洲进行奴隶贸易,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16.C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形成的语言”说明是西方殖民扩张促进了语言的交流和新语言的形成,故C项正确。

17.C结合文章的名称及材料信息“开放性扩张性决定了它的发展要以世界为舞台”可以得出殖民扩张是当时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故C项正确。

18.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有利条件。

伊莎贝拉是支持哥伦布远航的西班牙女王,从题干中“曾打算拿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可知A项正确。

19.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解读的能力。

示意图中三角贸易的情况反映出欧洲通过奴隶贸易从美洲获得金银,通过对美洲和非洲输出工业制成品,从而获得财富,这些都表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故选B。

20.A新航路的开辟使大量金银涌入西欧,从而使金银价格下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引发通货膨胀,结果使封建主、城乡雇佣工人和一般贫苦农民的收入受到严重损害,而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大发横财,这样就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分化,故A项正确。

21.D题干材料中《航海条例》的规定对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的海上贸易是不利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无从反映,故排除。

22.D翻车属于灌溉工具,图1中的动力是人力,图2中的动力是畜力,图3中的动力是水力,因此这个过程体现了灌溉动力的改变,故选D项。

23【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24【答案】A【考点】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解析】朝贡贸易主要是处于政治目的,展示了天朝威仪,故A项正确;朝贡国需要得到明朝的特许,才能来华贸易,故B项错误;各朝贡国贡期并不一致,故C项错误;政府在朝贡贸易中坚持“厚往薄来”,因此政府不以获利为目的,外国获利甚多,故D项错误。

25【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26【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唐宋城市的繁荣(坊市制)

【解析】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

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D项错误。

27【答案】C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天文学(《授时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西游记》);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宰相制度;古代中国的商业——宋代城市的繁荣(扬州)

【解析】《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扬州城市繁荣不能代表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D项错误。

28【答案】D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由材料“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可以看出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排除A、C;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排除B;

29【答案】D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

故D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30【答案】B

【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唐宋城市的繁荣(坊市制)

【解析】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唐朝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所超过,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

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2分)答案:

(1)原因:

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等。

(4分)

(2)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等。

(4分)

(3)趋势:

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5分)

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5分)

(4)启示: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4分)

解析第

(1)问依据材料信息进行概括。

(2)问,从材料看,除了政府立法之外还有工人阶级以及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等各方面的努力。

第(3)问从图示可以看出工业化初期到起飞阶段环境质量下降,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上升;原因主要从两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的情况来分析。

第(4)问从西方国家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以及采取措施中吸取经验教训即可。

32.(18分)答案:

(1)变化:

由原始耒耜发展为先进的铁农具,牛耕农具的种类、功能越分越细。

影响: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实现了由集体耕作向家庭耕作的转变;精耕细作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形式。

(9分)

(2)发展: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讲究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迅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村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种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出现。

影响:

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推动了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9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概括归纳能力。

(1)问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中不同时期不同工具的发展情况归纳;第二小问可以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耕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回答。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面积不断扩大”“集约化经营”“占城稻,在江南普遍种植”“专业户,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的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农业对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