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docx
《高一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音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2019-2020年高一音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 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 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
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
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
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
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
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
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
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
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
(教师示范)
生:
藏族。
师:
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
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
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
(出示课件:
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
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
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
是直立的?
还是前倾的?
是紧张的?
还是松弛的?
生:
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
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
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
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
(2)观看图片
师:
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第一张:
巍峨连绵的雪山。
第二张:
崎岖的山路。
第三张:
雄奇的布达拉宫。
第四张:
虔诚跪拜的藏民。
(3)探索交流
A、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
生答:
……
老师补充:
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总结形成原因:
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B、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
生答:
……
总结形成原因:
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二)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
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
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袖,请大家穿上,体验一下长袖舞蹈的感觉。
(1)冈打的学习
老师把刚才跳的那段舞蹈再跳一次,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老师是不是踏着音乐的节奏舞蹈的?
踏出了哪几种节奏?
是用什么舞步踏出这些节奏的?
生:
“XXXX”、“XXX”
师:
大家刚才说出来的,就是藏族踢踏舞中最常见的节奏。
师:
大家记不记得老师用了哪些舞步踏出了“XXXX”这个节奏?
学生回忆动作,引出“冈达”。
教师引导学习“冈达”。
除了“冈达”,还有“踢”和“踏”的动作。
(2)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A、第一基本步的学习:
在冈打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基本步。
B、第二基本步的学习
师问:
在第一基本步的基础上稍做变化,就是第二基本步。
请同学观察老师做了哪些变化?
生答:
步法,上肢动作有变化。
学习第二基本步。
(3)摆步、摇步的学习。
师:
同学们刚才看老师跳舞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
不是
师:
其实藏族人民非常聪明,同样是“XXXX”这个节奏,通过步法的调整,造成了强弱的变化,再配合多变的上肢动作,就使舞蹈动作变得丰富多彩了。
老师跳另外两种舞步,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是不是像老师所讲的这样的?
A、摆步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根据动作特点,教师给出舞步名称:
摆步
师问:
老师刚才是不是在原地做的?
生答:
不是
学生练习用摆步进退。
B、摇步的学习
师问:
在摆步的向上抬脚变成向前踢出,就变成了摇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学习摇步之后,
师:
可不可以拉手做?
师:
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现在我们也来边唱边跳。
同学们会不会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现在,我们就和着自己的歌声,拉手跳摇步。
学生尝试。
(4)退踏步、抬踏步的学习
师问:
刚才我们所学的第一、二基本步、摇步、摆步都是用“XXXX”的节奏,“XXX”是藏族踢踏舞中另一最常见节奏,现在开始学习用步法踏出这个节奏。
A、退踏步的学习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
师:
是不是只能面对一点做?
学生面对不同方向练习。
边唱边跳。
B、抬踏步的学习
学习动作,根据动作特点,提示学生准确说出动作名称。
(5)复习巩固
A、师:
我们已经学会了六个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一起来回忆一下。
教师随意说出舞步名称,学生跳(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摆步,摇步,退踏步,抬踏步)。
B、请学生与老师一起舞蹈。
三.创编组合
1.导入:
老师也看到大家舞蹈时非常的快乐。
其实,快乐是踢踏舞的本质。
师:
现在请大家看一组藏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跳舞的照片。
(播放有照片的课件)
师问:
前面我们说堆谐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那么是不是始终在一个圆圈上跳?
生答:
不是,有时一个,有时两个。
来,我们也围成圈边唱边跳,体会一下藏族人民跳舞时那种喜悦的心情。
2.按要求创编
不过,老师要给大家提出几个要求,请大家运用刚才我们所学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老师的要求来编排。
(所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要求:
A、出场形成一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
B、一个圈变成两个圈。
时间两个八拍
C、两个圈流动起来。
时间两个八拍
方法:
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如何完成要求A和要求B,然后由学生代表指挥大家一起完成。
第三个要求全班一起设计完成。
老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三段连贯展示。
老师点评。
3.老师补充结束动作。
师:
同学们跳得开不开心?
学生:
开心!
师:
那你们怎么表达你们的开心?
学生欢呼
师:
其实藏族人民在跳到高兴的时候,也会喊出来!
老师示范结束动作。
口念“咻咻咻咻……。
”
学生学习结束动作。
4.整体表演
师:
好了,现在我们就把把“咻咻……”这组动作加到我们自编组合的结尾。
完整表演一遍。
师:
老师都被你们的喜悦感染了,想和你们一起舞蹈了。
大家对自己的作品满不满意?
学生回答:
满意!
那我们就给自己鼓鼓掌!
四、拓展
1、请观看录像判断,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师问: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今天我们学习了藏族的踢踏舞,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两段藏族舞蹈,请大家帮我判断一下,这是不是藏族踢踏舞?
播放一段弦子和一段锅庄。
生答:
是
2、探讨舞蹈特点。
师:
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从体态,动律,动作特点,音乐等方面来判断。
师:
两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蹈中的另外两种较有特色的类别,一个是弦子,藏族称为“谐”,另一个是锅庄,藏族称为“卓”。
那么大家能不能说说,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示课件):
弦子:
柔美开朗、舒展连绵。
锅庄:
粗犷豪迈,洒脱奔放。
五、总结
师:
为什么同一个民族的舞蹈也会呈现出这么多不同的风格特点呢?
不仅仅是藏族舞,其他的民族,如:
蒙古族、傣族、还有我们湖南的苗族、土家族等等,这些民族的舞蹈都风格各异,他们舞蹈特点的形成,和这些民族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很密切的联系。
希望大家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观察生活,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民族的风土人情多做了解,为我们以后更快更好的掌握这些民族舞蹈奠定基础。
2019-2020年高一音乐中国汉族民歌教案
教学内容: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本课的民歌,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不同风格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与色彩区。
教学难点:
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黑板,多媒体,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
教学理念:
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
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
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0分钟)
教学导入
体验
比较
体验
同学们,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各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哪一个民族人口分布最多?
而且分布地区也极为广阔?
(汉族)由于居住地域、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汉族民歌。
一、了解什么是民歌
1.请欣赏音乐片段,判断哪几首是属于民歌。
2.欣赏《大地飞歌》《绣荷包》童谣《天黑黑》
《天黑黑》《绣荷包》―――民歌
《大地飞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
3.小结:
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幻灯片〉
二.汉族民歌的分类
(一)按题材内容分类
(二)按体裁分类
1.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幻灯片〉
2.欣赏三首歌曲片段,《小河淌水》《无锡景》《澧水船夫号子》,判断属于哪种体裁
3.总结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幻灯〉
学生欣赏
讨论作答
听赏、体验
讨论、交流
感受民歌与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的不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理性思考,体现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发挥其
(15分钟)
比较
与
探究
三、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1.对比欣赏
欣赏教师演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和电视剧《血色浪漫》中信天游视频片段
2.问:
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
3.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形成的原因
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早期文化、社会背景、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等等相关
4.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幻灯片〉
西北色彩区
东北色彩区
西南色彩区
江浙色彩区
湘色彩区
客家民歌特区
探究各色彩区的地理、文化、经济与当地民歌的联系〈幻灯片〉
听赏、体验
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补充
分组讨论、交流并归纳
艺术想像力,感受山歌歌词直白朴素、感情真挚的美
提升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师生互动
理性思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5分钟)
体验
四、听辨
判断民歌的体裁与色彩区
《月儿弯弯照几洲》(范唱)江苏小调
《石工号子》四川号子
《赶牲灵》陕北山歌
《洗菜心》(范唱)湖南花鼓小调
《打支山歌过横排》客家山歌
《瞧情郎》辽宁小调
《思情鬼歌》湖南醴陵
学生听赏
体验、交流
学生作答
扩充教材知识面,打开学生对民歌的想像空间
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
(5分钟)
拓展
小结
五、拓展
1.问:
有人说民歌会消亡,你是怎样认为的?
2.民歌在不同时代的流传方式不同,流传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范围更广,演唱形式更加多样化。
3.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A爵士版B黑鸭子演唱版
六、小结(背景音乐长沙童谣《月亮巴巴》)
当我们的民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唱响的时候,也印证了那句话: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经过千人传、万人唱,并在即兴、口头的创作中更加完美,这是一种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创作过程。
发扬我们自己民族的音乐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歌。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搜集和学唱更多的民歌。
相信,经过我们的传唱,民歌会继续绽放她夺目的光彩!
听赏、体验
改版的民歌
理性思考
随着学生对民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充分培养、发挥他们的艺术想像力,增强其主体意识,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教学反思:
本课曾获株洲市xx年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教学比武”一等奖,反思本课,我觉得本课的较为成功之处在于:
虽然本课以欣赏为主,但选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兴趣爱好,如导入选用的闽南语童谣《天黑黑》,歌手孙燕姿就唱过一首同名歌曲而且用到这首童谣中的唱段,学生都很熟悉,同时请学生哼唱长沙的童谣《月亮巴巴》,学生都很积极投入。
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时,比较聆听我选用了电视剧《血色浪漫》中非常优美的信天游演唱视频,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歌,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的魅力;其次,教师也进行范唱,更能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关注,更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本课值得注意的方面在于: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深感自己作为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有很多不足之处,课堂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课堂中语言的运用还不够到位,想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得继续努力。
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多多指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