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3577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8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 专题二.docx

第二单元专题二

专题二 两大基础代谢——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细胞呼吸(Ⅱ)。

状元笔记

1.细胞呼吸的4个思维易错点

(1)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需要O2: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O2,只有第三阶段需要O2。

(2)误认为O2一定抑制无氧呼吸:

也有例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无氧呼吸不受O2的影响。

(3)呼吸作用中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不一定是有氧呼吸,但对动物和人体而言,有CO2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因为动物及人体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

(4)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2.总结相关[H]的认识

光合作用中[H]为NADPH,细胞呼吸中[H]为NADH,二者不是同种物质。

状元反思

1.水果、蔬菜和种子的贮存条件有哪些不同?

提示:

(1)蔬菜和水果应贮存在“零上低温、湿度适中、低氧”的条件下。

(2)种子应贮藏在“零上低温、干燥、低氧”条件下。

两种贮存手段均需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但由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特点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保持新鲜度,故二者在贮藏条件上存在差异。

2.光反应受抑制时,暗反应为何会被削弱?

若抑制暗反应,也会削弱光反应吗?

提示:

由于暗反应需光反应为之提供[H]和ATP故抑制光反应必会削弱暗反应;由于暗反应可为光反应提供ADP、Pi及NADP+,故抑制暗反应时,也将会削弱光反应。

考点一 细胞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1.(2013·课标Ⅱ,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

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

解析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错误。

答案 C

2.(2012·全国新课标,29)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____mg/粒·d。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h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胚乳的作用。

(1)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

(2)呼吸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越多,从图可知,72~96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

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mg)。

(3)胚乳干重减少量与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差值最大时,胚乳营养转化为幼苗组成物质的速率最大。

符合该特点的时间段为96~120h(一天),该时间段内,胚乳干重减少量为118.1-91.1=27(mg),而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仅为177.7-172.7=5(mg),即胚乳中22mg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为22mg/粒·d。

(4)由于黑暗环境中萌发的种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种子干重仍呈下降的趋势。

答案 

(1)葡萄糖 呼吸(或生物氧化)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课标卷对细胞呼吸的考查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呈现,细胞呼吸的类型、产物分析及影响因素,尤其注重结合图表、曲线信息考查对相关“数据”的处理能力。

1.“三看法”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

2.把握影响细胞呼吸的“四类”曲线

命题点1 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影响因素

1.(2017·海南卷,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不同

解析 分生组织细胞比成熟细胞的代谢旺盛、消耗能量多,所以呼吸速率也更大,A错误;如果细胞进行的无氧呼吸是产生乳酸的方式,则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B错误;低氧环境下储存果实,既有效地抑制无氧呼吸,同时有氧呼吸也非常弱,所以消耗的有机物相对最少,C正确;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摩尔数相同,D错误。

答案 C

2.(2017·银川二模)为研究外界环境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一些苹果贮存在密闭容器内,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测定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O2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量(mol·min-1)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量(mol·min-1)

0

0.3

0.7

1.2

3.0

(1)当O2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

(2)当O2浓度为b时,苹果的CO2产生量较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依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绘出苹果在贮存过程中,其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变化曲线。

(4)在贮存苹果时,除了控制O2浓度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说明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从表格可知,氧浓度为e时,O2的消耗量等于CO2的产生量,即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a时,O2的消耗量为0,说明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b、c、d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的氧气量说明既有无氧呼吸也有有氧呼吸,二者的差值就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据此答题。

(1)当O2浓度为a时,不消耗氧气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细胞呼吸。

(2)当O2浓度为b时,环境中O2浓度较低,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同时O2浓度低时有氧呼吸也较弱,因此,苹果的CO2产生量较低。

(3)据表格数据可知,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2;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0-0.3=0.7;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6-1.2=0.4;氧浓度为e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0。

据此描点连线,在坐标图中绘出苹果在贮存过程中,其无氧呼吸产生CO2量的变化曲线。

(4)低温环境中酶的活性低,细胞呼吸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在贮存苹果时,可以采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以延长贮存时间。

答案 

(1)细胞质基质 

(2)此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同时O2浓度低有氧呼吸也较弱

(3)

(4)降低 低温环境中酶的活性低,细胞呼吸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1.关注2个“储藏”点

(1)最佳储藏点“风向标”:

CO2产生量“最低值”处(如上面的“2”题表格中,氧浓度为“0.5”时,对应CO2产生量最低)即最佳储藏点。

(2)“果蔬”与“干种子”储存条件之异同:

共同点——低温、低氧,不同点——果蔬储存需“一定湿度”,干种子储存需“通风干燥”。

2.有关无氧呼吸的3点提醒

(1)产物不同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

②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

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发黑”烂根的原因: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命题点2 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探究

1.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煮沸葡萄糖溶液是为了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B.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C.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D.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解析 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不管是哪种呼吸方式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均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所以不能通过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故D选项错误。

答案 D

2.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而设计的实验装置(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通过装置1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B.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通过装置2液滴的移动情况可以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

C.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装置2中液滴可能向左移

解析 烧杯中的NaOH溶液能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量,因此通过装置1仅仅能探究出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由于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消耗氧气量的差值,如果液滴移动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如果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如果装置1中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可以推断出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氧气的消耗量,推断出酵母菌还进行了无氧呼吸,C正确;用水代替NaOH溶液设置装置2,由于不可能出现氧气的消耗量大于CO2的释放量的情况,所以装置2中液滴不可能向左移,D错误。

答案 D

生物呼吸类型判定实验设计

探究某生物材料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生物材料为植物种子,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实验结果如下:

(1)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不动,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2)若甲液滴不动,乙液滴右移,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3)若甲液滴左移,乙液滴右移,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4)物理误差的校正:

除将装置中生物材料换为杀死的等量同种生物材料外其余均与乙装置相同。

考点二 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1.(2017·全国课标卷Ⅲ,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解析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在蓝紫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A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O2的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随波长的变化均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正确;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答案 A

2.(2016·全国课标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包括乙醇在内的有机溶剂中,A正确;镁作为细胞中的无机盐,可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进而参与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C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D正确。

答案 C

3.(2014·新课标Ⅰ,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解析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说明绿藻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用黑布遮光后,改变了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光反应的产物O2、ATP和[H](即NADPH)停止产生,所以A、C、D项所叙述现象会发生;光照停止,暗反应中C3还原受影响,C5减少,CO2的固定减慢,B项所叙述现象不会发生。

答案 B

4.(2014·新课标Ⅱ,29)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 

(1)根据曲线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曲线a)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分析坐标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当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a、b、c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由题图可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2浓度和光强。

当CO2浓度大于C时,由于受光强的限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暗反应受到限制,曲线b和c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当环境中的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说明该植物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4)据图可推测,光强和CO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

答案 

(1)0 a、b、c 

(2)光强 (3)大于 (4)光强

5.(2017·全国课标卷Ⅰ,30)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培养后发现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都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时,由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下降,进而导致光合作用速率降低。

题干信息表明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因此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CO2补偿点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已超过乙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因此其净光合速率大于0。

(2)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因此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

答案 

(1)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 大于0

(2)甲种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H]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6.(2016·全国课标卷Ⅰ,30)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甲组在a点条件下,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加,故此时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甲组在b点条件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要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需增加光合作用原料,而O2是光合作用产物,CO2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应该增加CO2浓度。

(3)个体的表现型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若乙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受遗传因素影响,则在甲组的光照条件下,乙组的子代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应与甲组不同,此与题干矛盾,故可排除遗传因素影响,因此乙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应由环境因素(即低光照)引起,并非遗传物质改变所致。

答案 

(1)光照强度 

(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本考点为课标卷必考点之一,多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且结合坐标曲线、柱形图模型及农业生产实践,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考查也较多,尤其是光合速率曲线中不同区段限制因子分析,光饱和点、补偿点移动等问题。

1.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2大重要用途

(1)分解H2O为O2和[H]。

(2)合成ATP。

2.叶绿体基质内C3的2大去向

(1)转化为糖类。

(2)再生C5。

3.最常用计算公式

净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总光合速率(O2产生量或CO2固定量)-细胞呼吸速率(O2消耗量或CO2产生量)

4.把握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3类曲线

命题点1 捕获光能的色素及结构

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C.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解析 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B正确;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值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

答案 D

2.(2017·吉林普高一次调研,9)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形成超氧化物,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

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细胞膜受到破坏B.类囊体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到抑制D.DNA受到破坏

解析 根据信息紫外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形成超氧化物,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又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最可能是类囊体受到破坏从而抑制了光反应,B正确。

答案 B

叶绿体中四类色素均可吸收光能,但只有极少数叶绿素a分子可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从而实现能量转化(其他色素吸收的光能均需传递给这极少数的叶绿素a分子)   

命题点2 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1.(原创题)如图甲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乙为叶肉细胞内气体微观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甲

图乙

A.图甲中①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其上不仅分布有光合色素,还分布有相关酶

B.图甲中②为O2,④为ATP,③为C3

C.图乙中处于①、②状态时叶肉细胞内ATP产生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图乙中①~④状态下能导致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的图只有④

解析 图乙中①状态下已存在光合作用,只是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则该状态下ATP产生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及叶绿体,故C选项所述不正确。

答案 C

2.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2浓度中的某一项。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ATP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解析 因为暗反应中1molC5+1molCO2生成2molC3,所以在适宜条件下,叶肉细胞内C3是C5的2倍,因此图中甲是C5,乙是C3。

图中物质甲与CO2结合形成乙,该过程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如果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那么C3将增加,C5减少,与图形的走势不符,而如果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2浓度,那么C3将减少,C5增加,与图形走势符合,所以本题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2浓度,B错误;CO2浓度降低,由于CO2供应量减少,C5消耗减少,而C3还原正常,所以C5(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