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31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在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力度的今天,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己得到基本的缓解。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本文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供给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

 

ABSTRACT

Thegovernmenthasincreasedthesupplyofcompulsoryeducationinthecountryside,sotheproblemofruralchildrenhavenochancetogotoschoolhavebeensolved.Becauseofthehistoricreason,thecountrysidecompulsoryeducationhasfallenbehindthecivicone,ithasrestrictedtheeconomydevelopmentsofthecountryside,ithasaffectedthewholenationalqualityenhancements.Inordertopromotethecountrysidedevelopment,wemustenhancethequalityofthecountrysidecompulsoryeducation.Thispaperhasanalyzedsomequestionsaboutgovernmentsuppliesinthecountrysidecompulsoryeducation.Itgivessomeadvicestoconsummatethegovernmentsupplyinruralcompulsoryeducation,Ihopethatthosemeasurescanenhancethequalityofthecountrysidecompulsoryeducationandachieveeducationfair.

KeyWord:

countrysidecompulsoryeducation;governmentsupply;publicproduct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背景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无论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长远大局来看,还是从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各种问题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税费改革对整个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改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但同时使农村义务教育陷入了经费不足、难以运转的困境,这就需要思考如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转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就必须以充足、稳定的财政投入为保证。

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仍是经费不足,由于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义务教育城乡差距扩大,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增大,各种名目的高收费、乱收费层出不穷,子女就学困难等。

自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来,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列旨在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

了解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何,国家有关政策是否有效落实,尚存在哪些问题等,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1.2.2研究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却存在着发展滞后和教育质量不高的弊病。

造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义务教育的忽视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以来的供给不足。

长久以来,作为原本应由国家投资兴办的公共事业,农民却不得不为接受这种名义上的义务教育而买单,因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

在“两免一补”政策新形式下,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从理论上说,贫困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形已经不存在了。

那么在这种新形式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和义务教育质量如何,我国是否实现了教育公平等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

在这种新的形式下研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研究农村义务教育,目的是认识费改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基础、本质和设计原则,在总结国外义务教育投入制度成功经验的同时,分析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我国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总体思路,并从各个角度提出具体建议。

根据研究整体思路与内容,论文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

确定论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步骤和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

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的有关概念以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政策的历史沿革。

第三章,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主要论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

第四章,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对策。

主要探讨如何促进国家教育行政主管本门有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第五章,结束语。

对全文进行总结。

1.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整理、查阅相关研究论文、专著、年鉴等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文献法使本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行研究,使本人的研究方向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2)比较研究法。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义务教育的研究,了解了国外在义务教育方面的成就,国内在义务教育方面的不足,并借鉴了国外的经验,以更好地剖析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机制。

2相关理论综述

2.1农村义务教育概述

2.1.1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概念是国外翻译过来的,当初翻译过来的时候,其名称多种多样,有的称之为“强迫教育”;有的谓之“普及教育”;有的谓之“免费教育”;有的谓之“国民教育”。

这些不同的称谓都译自英语CompulsoryEducationoCompulsory在英语中有强迫的意思,日本翻译成“义务”,中国沿用日本的译法,称之“义务教育”。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教育概况》中说“‘义务教育’一语,系由日人就英语CompulsoryEducation译出,我国沿用之。

英语Compulsory原有强迫之意,亦有称之为强迫教育者。

”以上的名字虽然不同,但其意思大体相同,即: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是为全体儿童提供一种养成国民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由国家立法予以保证,主要由政府举办,具有强迫性、免费性的教育。

它为适龄儿童将来继续接受教育与参加工作打下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由于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认识。

因此,农村义务教育的范畴与对象在认识上也就有了差别。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农村义务教育是以生活在农村地区的适龄儿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

农村义务教育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中,在农村与城市二元社会里农民处于不利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使农村适龄儿童、青少年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发生的地点在农村,教育的对象为农村适龄儿童、青少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是指县城以下的乡(镇)村基础教育,亦可称乡(镇)村中小学教育。

2.1.2义务教育特征

作为义务教育,其具有如下特征:

(1)教育机会均等

义务教育权是公民发展权的核心内容,是基本人权的组成部分。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一个适龄儿童和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和地区,也不论家庭经济状况,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受到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保护。

这是实施义务教育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也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直接目的。

(2)权利和义务的非对称性

适龄儿童和少年在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同时,并不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保障行使这种权利的责任和义务主要由国家、社会和家长承担。

其中,国家一般负有提供教育设施,如创办义务教育学校并向贫困家庭提供补助使其能完成义务教育:

任何组织负有不得雇佣学龄儿童和少年作为劳动力的义务;家长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3)实行免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免收学费,学校所需一切费用均由国家及社会承担。

《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宣称: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如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义务教育免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措施和重要保证。

以上三大基本特征,可以说构成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大基本特征,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义务教育。

2.2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政策的历史沿革

2.2.1政府统筹管理、社会集资办学阶段(1949-1978)

建国初,国家对教育经费的管理采取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小学,无论是中央拨款的经费还是来自地方的附加教育事业费或附加公粮,都是由各级政府统一筹划、统一支出的。

后来随着对私立学校的接管、改造,全国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管理都纳入了这一体系。

此外,为当时小学教育快速发展需要,我国在当时也提出了政府统筹管理、允许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发展民办小学的方针。

为进一步扩大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来源,1958年,财政部、教育部又共同制定颁发了中小学收取学杂费的办法。

2.2.2以地方政府为供给主体和多渠道集资办学阶段(1985-199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教育体制变革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确定了由乡级政府负责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

《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但由于财政体制的制约,随后出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却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这等于政府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细则”变相违背《义务教育法》,在学费之外开了“收取杂费”的口子。

导致百姓的教育负担日益加重。

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屡遭社会批评,承受着国内外巨大压力。

但总的来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与当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相适应的。

2.2.3分税制阶段(1994-2000)

1994年的分税制和之后的税费改革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994年,按照提高两个比重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目标,财政进行了分税制改革。

改革的实践证明,分税制有利于规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分配渠道,增强了宏观调控的财力供给,促进了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

但是,现行财税体制仍存在缺陷和不足:

分税制着重强调中央集中财力的重要性,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入时,也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