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227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docx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训练题一

单项选择题

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

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B.雅典C.中国D.英国

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B.议会C.内阁D.总统

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君主专制D.联邦制

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爆发于

A.1848年B.1871年C.1917年D.1949年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9.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人权宣言》B.《资政新篇》

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历史意义有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

C.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1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指导思想D.“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思想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3.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联邦德国D.日本

14.首位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总统是

A.尼克松B.杜鲁门C.里根D.克林顿

15.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

16.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17.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

18.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B.地中海沿岸C.太平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

1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A.蒸汽机的改良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D.电力的广泛应用

20.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洋务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

21.面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推行了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特点是

A.自由放任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国家干预经济

2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

A.斯大林模式缺乏活力B.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C.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

23.苏联最后一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

25.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

首先开放的是

A.浦东B.经济特区

C.14个沿海城市D.沿海经济开发区

26.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27.21世纪初,中国为了实现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上海合作组织B.关贸总协定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28.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A.明末B.晚清

C.民国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29.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

A.夏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30.右图所示唐代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草书

3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A.智者学派B.儒家学者

C.启蒙思想家D.宗教改革领导者

32.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之间关系的规定产生重大影响的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洛克D.卢梭

33.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办B.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C.《青年杂志》的创办D.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34.为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研究基础的科学发现是

A.自由落体定律B.生物进化论C.量子学说D.相对论

35.对蒸汽机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牛顿B.瓦特C.爱因斯坦D.普朗克

36.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重要基础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苏联D.中国

37.在20世纪初的“默片时代”最负盛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是

A.莫扎特B.猫王C.卓别林D.卢米·埃尔

38.2001年中国政府授予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

A.主持“两弹一星”试验研究B.研制载人飞船

C.研制“银河I号”巨型计算机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39.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

A.“教育革命”B.整风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

40.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是提出了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1.“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

”这里的“革命”指

A.法国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光荣革命D.中国辛亥革命

42.斯大林曾评论说:

“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这次尝试是指

A.第一国际B.五四运动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

43.“自由”、“平等”、“三民主义”,农民日常都说。

甚至路上碰见不肯让路的地主,也会愤怒喝道:

“土豪劣绅!

晓得三民主义么?

”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前夕的湖北B.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南

C.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D.解放战争胜利后的东北

44.右图(改编自丁聪作品)所反映的情景发生于

A.甲午战争时期

B.朝鲜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5.“宪法规定我们的国家要建立社会主义,这当然不是说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是现成的东西,也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着等到它来到。

”由此可知

A.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B.通过该宪法的会议是中共七大

C.该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当时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已写入宪法

46.“通过对外援助这种方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本来肯定会倒向或投向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

”体现这一做法的有

A.实施马歇尔计划B.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C.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D.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7.有学者这样描述新中国初期的某一外交政策:

“中国屈膝受辱的时间太长了,新中国不会乞求帝国主义的承认。

”该外交政策是

A.不结盟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8.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49.从这一活动开始,西方的地理范围扩展了。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在全世界哪怕是最偏远的地方发现西方的思想和技术。

它的负面影响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已经灭绝的奴隶制死灰复燃,给被奴役的非西方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这一活动”指

A.新航路开辟B.圈地运动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50.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

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51.美国总统胡佛最初把随着股票市场崩溃而来的不景气看做是一种心理现象。

他亲自选用了“萧条”这个字眼,因为它不像“恐慌”或“危机”那么吓人。

1930年6月,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有代表团建议兴办公共工程救济失业,他竟对他们说:

“先生们,你们来晚了60天,萧条时期已经过去了。

”据此可知胡佛

A.鼓励公共救济事业B.试图大规模干预经济

C.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对经济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52.1929年斯大林说:

“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

”由此可知斯大林

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B.对苏联工业化充满信心

C.反对农业集体化D.帮助西方摆脱经济危机

53.“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

”“这一运动”是

A.土地革命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D.社会主义改造

54.1971年5月,联邦德国中央银行通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邦德国不再继续收购美元,要让本国货币“浮动”。

这说明联邦德国要

A.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B.加入欧元区

C.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55.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多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领导者。

美国未参加的组织有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6.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

“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

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B.理是世界本原C.无为而治D.仁者爱人

57.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58.清末有人说:

“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

”由此可知,作者

A.主张全盘西化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59.“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

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

”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