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195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案.docx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教学时间:

五、教学准备

1、自制电脑课件;

2、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我们的共同理想

二、导入新课

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邓小平首先提出。

师:

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多同学的父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使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这次教育活动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

如何实现这一理想?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

三、讲授新课

师:

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请同学们把你们搜集的有关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学生1:

在欧尼中国古代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其核心是:

“天下为公”。

学生2: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中把大同社会幻想成“无帮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

学生3:

我想给大家介绍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

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的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基”;英国的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也为此一贫如洗。

师:

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他们的设想都没有成功呢?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

因为他们都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所以不可能成功。

学生2:

因为他们的设想缺少支持,所以不能成功

……

师归纳:

同学们分析的有一定道理,在阶级社会,主要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和平地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

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一)走进共同理想

【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1:

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的。

学生2:

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

学生3:

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

学生4:

医学更发达,人的寿命将会延长。

学生5:

没有犯罪,人人和睦相处。

学生6:

将有更多的同学能上北大、清华,而且是通过远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

师归纳:

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课件展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经济上: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

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文化上: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

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活动】○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③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

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

(二)同绘小康蓝图

【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制作图片】

小康水平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师归纳: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图表和数据,或许你会对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有一个新的认识。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答:

A、民主法制还不尽如人意。

B、用电、饮水、看电视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C、家庭开支过大,支付教育费用还很困难等等。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来。

A、经济方面: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

B、政治方面: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等等。

C、文化方面:

享有更加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等等。

D、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会得到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等等。

美好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那些条件?

答:

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B、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奋斗。

C、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

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E、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等等。

4、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四、小结新课

(播放歌曲《越来越好》,同时多媒体显示歌词,让同学跟着一起唱。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共同理想,同学们要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板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

一、走进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二、同绘小康蓝图

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教学后记:

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2.能力目标

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现共同理想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

一、查一查,议一议:

1.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

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

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

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这些格言警句中的深刻道理,并与教学内容有机地联联系起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自朱柏庐《治家格言》,大意是:

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易;即使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要求人们尊重劳动和从事劳动的人。

朱柏庐的这段话,成为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大意是:

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追求安逸享乐会导致自己的灭亡。

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忧患意识。

如孔子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孟子讲:

生于忧患而死于欢乐。

这些格言警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艰苦奋斗这一主题。

类似的还有:

君子以俭德辟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