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193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docx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9柱状结构图练习新人教版

专题09柱状结构图

考向1柱状结构图上地理事物结构的变化特点

(2017·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新,耕地、牧草地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2.内蒙古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的内蒙古和贵州两省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图,判断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是耕地、牧草地,从而再判断甲是哪个省级行政区。

1.A2.B

测量法判读柱状结构图

柱状结构图中某地理要素的占比,可以通过坐标进行估算,但有时估算不能准确说明问题,还需要进行精确测量计算。

例如,本题中内蒙古林地的占比,在同一幅图上(参见下图)测出结构图总长为Xcm,林地长度为Ycm,这样我们可以算出更加准确的比重:

Y÷X×100%。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2018年高三4月选考)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

完成1—2题。

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D2.B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8年学业水平模拟)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改善。

下图为四种工业区位选择结构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上述工业结构中受用工荒影响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解决沿海地区“用工荒”对策可能是

A.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B.大力发展高能耗工业,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答案】3.D4.A

(2018年北京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四个大洲中,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5.C

【点睛】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的大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聚与扩散可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

2003年至2013年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但各类用地发展不平衡。

下图示意2003年和2013年长春市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

据此完成6—7题。

6.2003—2013年,长春市高等教育用地主要位于

A.一至二环间B.二至三环间

C.三至四环间D.四环外

7.长春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

A.教育科研用地B.商业服务业用地

C.行政办公用地D.医疗卫生用地

【答案】6.D7.B

(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18届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9.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D.水源充足

10.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答案】8.B9.C10.D

11.(山东省莱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莱芜市城市化发展目标:

近期,莱芜市城市人口规模为1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左右;远期(至2030年),莱芜市城市人口规模为170万人,城镇化率为75%左右;远景,莱芜市城市人口规模为200万人,城镇化率约80%左右。

材料二2012—2016年莱芜三大产业变化示意图。

(1)据图中数据,归纳莱芜市三大产业的变化特点。

(2)分别说明目前第一、第二产业对推动莱芜城市化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3)有专家建议,莱芜市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一次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试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答案】

(1)农业比重小,变化比较稳定;工业比重最大,总趋势在减弱;第三产业比重居中,总趋势在增加;三类产业中,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2)第一产业:

提供城市发展必需的农副产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为城市提供土地等。

第二产业: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扩大用地规模,推动郊区城市化等。

(3)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莱芜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3)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图片显示莱芜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

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考向2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联合国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总人口约为73亿。

中国和印度人口分别约占全球人口的19%和18%。

预计几年后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2015年中印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1—2题。

1.关于2015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B.M、N两处凹陷分别是因为人口大量外迁和人口政策影响

C.F人口高峰的形成与E人口高峰有密切关系

D.中印两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相差超过6000万

2.预计几年后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说明

A.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快,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

C.印度医疗卫生水平比中国高,人口死亡率比中国低

D.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每年净增人口很少

2.印度目前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B项正确;印度是世界人口超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的可能性较小;印度人口死亡率比中国低并不是因为医疗卫生水平比中国高,而是因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突出,死亡率高;中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奉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较多。

选B。

1.C2.B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下图)。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析变化

①正常变化

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

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

②特殊变化

a.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A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b.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B处)。

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C处)。

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

(吉林省吉林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了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

C.1970—1980年D.1980—1990年

2.“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A.人口数量急剧萎缩B.“全面两孩”政策失效

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D.人口死亡率骤增

【答案】1.B2.A

2.人口形势雪崩,关键在于未来形势发展,A出生数量比预期的少,不是现有数量少;全面两孩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观改变等影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但不能定论失效;长期低出生率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图可以得出人口老龄化未来会加速发展;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走低,如低生育率不能逆转,人口可能消失一半,人口雪崩主要指人口数量变化。

故选D。

(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下图为我国某省市区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3—4题。

3.前后10年间,该地区

A.人口出生率逐年增大B.性别比逐渐失调

C.劳动力就业压力凸显D.人口快速老龄化

4.甲年龄段人口比重大是因为

A.流动人口增加B.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

C.环境质量改变D.20世纪60和70年代高出生率

【答案】3.C4.D

4.甲年龄段人口是20—25岁,比重大的原因应该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和影响人口的因素分析。

该地区2000年10—15岁人口比重大,2010年20—25岁人口比重大,说明人口变动并不是由于人口迁移带来的,与环境变化无关,而是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相关,A、C选项错误。

二孩政策实施时间晚于2010年,B选项错误。

推断高出生率是导致该年龄段人口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是D。

(2018年天津市六校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三地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5—7题。

5.形成三地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迁移B.产业转移C.战争D.自然灾害

6.甲地的人口年龄结构将最能促进下列哪种行业的发展

A.软件开发B.服装加工C.金融证券D.医疗卫生

7.乙、丙两地的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

A.乙地轻纺工业发达B.丙地的高等院校较多

C.乙地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D.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社会负担重

【答案】5.A6.D7.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