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193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全能测试题5

读下图,回答1—2小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沿纬线出发驶向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若图中甲、乙、丙三处阴影面积相同,则关于三个

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

活动。

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3—4题。

 

3、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惊蛰   B、立冬、立春   C、小雪、小寒D、雨水、处暑

4、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日期所处的节气可能

A、①小雪或大雪   B、②立春或立秋

C、③春分或秋分   D、④芒种或大雪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5—6小题。

 

5、优质苹果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6、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地

C、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读图,完成7—8小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7、关于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8、关于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东岸

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9—10小题。

9、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10、R火山距离首都(甲)约为()

A、千米B、千米

C、千米D、千米

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

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

据此回答11—12小题。

11、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

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12、南北纬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A、洋面水温较低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D、空气温度太高

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如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送”危险。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14小题。

13、“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形成的作用是()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14、关于下列四个岛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女王头”位于①B、②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

C、③岛西海岸降水较少D、①、④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15、读右面地质构造图,岩层①、②、③、④按由老到新的次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下图为“某大洋海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

米),虚线为地层界线。

回答第16—17小题。

 

16、下图中能反映左上图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17、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D、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图甲为某沿海地区,图乙是沿图甲中的M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剖面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图丙为图甲中湖泊水位的最大与最小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第18—19小题。

 

18、图中河流的流向和M处的地质构造及可能存在的资源为()

A、由北向南背斜石油、天然气B、由南向北背斜石油、天然气

C、由北向南向斜地下水D、由南向北向斜地下水

19、该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当其蓄水接近图丙中时,一油轮由波斯湾驶向新加坡途中()

A、顺水逆风B、逆风顺水C、顺风顺水D、逆风逆水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21、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

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

A、引起海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地降水

普遍增多

D、皮肤癌患者增多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

22—24小题。

22、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

的是()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23、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25、下图为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天气状况是()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

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

D、暖冷,丙地为明朗天气

 

26、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季节,处的风向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处此季节盛行风,其主要成因是。

(2)当图乙中河流水位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季节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北

B、此时南亚地区正处于雨季

C、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易出现洪水的威胁

D、此季节美国中央大平原易受寒潮影响

27、(24分)材料一、二、三是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季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

年较差

()

日较差()

年平均

1月

4月

7月

10月

昆明

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阳

19.1

8.0

6.9

9.3

8.0

7.5

材料三:

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

1—4月

5—10月

月年均降水量

(mm)

降水日数

(天)

月年均降水量

(mm)

降水日数

(天)

昆明

31.0

66

103.6

79

贵阳

80.9

77

95.0

7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昆明、贵阳四季分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不同点。

(3)材料二显示,在1月和4月,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明显比7月和10月大,请根据气温日较差与降水量的关系,结合材料三分析上述现象的原因。

(4)昆明和贵阳的气候分别具有“四季如春”和“冬无三日晴”的特点。

分析上述气候特点的成因。

28、(11分)气候变化在2009年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在2010年12月7日—18日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成为争论的焦点。

(1)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2)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