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560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docx

高一地理导学案汇编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一、课标要求:

能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进而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自读教材,结合教材及地图册上的地图,尝试独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二)、自主预习内容

(1)阅读P2课文、图表和“知识窗”内容,填写下表

历史阶段

增长速度

原因

古代

近代

现代

(2)阅读P4-5课文和图1-1-4、图1-1-5内容,比较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

主要特征

出现

时间

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目前分布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

人均

寿命

人口

增长

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3).读课本P4图1-1-5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与人口增长模式完成

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

增长减缓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

金字塔形状特点

塔底

塔尖

寿命

举例

类型

()型

()型

()型

3.人口增长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变首先从开始的;人口向第四阶段的转变是靠的实现的

(4)阅读P6“图1-1-6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P6-7课文及图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是

2.列表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

人口问题

产生的原因

对社会的影响

采取的对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历史上人口增长状况

2.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3.通过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4.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三)学习过程:

探究1:

结合教材P2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历史轨迹以及每一个阶段的特点。

探究2:

结合教材P4图1-1-4,分析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以及特征。

探究3:

结合教材P4-6,图1-1-5,分析不同国家所对应的人口金字塔图,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应对不同人口问题的对策。

教学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在人类社会初期,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原因是()

A.出生率很低  B.死亡率很高 C.人类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  D.出生率很高

3.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 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

5.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 

6.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

计算方法是

(2)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___两个

阶段,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两个阶段,其中之间的虚线处最高,其人口增长模式为。

(3)从图中可以看出,C、D两阶段死亡率最低,至阶段死亡率又有所上升,这是因为造成的。

(4)我国正处于阶段。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比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

展工作的结果。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学案

一、课标要求

理解各种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学会分析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阅读教材、了解新知识的内容、对不懂问题用笔标出、既独立思考又小组合作探究;在预习的时候做到看、思结合、手到、眼到、心到,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

(二)、自主预习内容

1、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时间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在人类社会早期

古代农业社会

二战前

二战后

(3)、读图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和线路

二战前

二战后

迁移特点

迁移的路线

(4)、国际难民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而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主要指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

此外,由于_________________,如修建水库等迁移的人口也属于环境移民。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人口迁移的方向及特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 利用课本插图来识记、理解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特点、方向

3、 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比较各种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学会分析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哪些,理解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

1、人口的迁移

读P8文字和图分析问题

探究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

探究2:

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四个阶段)

探究3:

读p8图1-2-1和1-2-2分析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具体线路,并总结迁入地与迁出地发生变化的是那些国家和大洲。

2、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

自读课本p10分析

探究4:

国际难民和环境难民的概念,二者本质的区别,学会举例子,

教学反思

四、当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1.有关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C.矿产资源开发不会引起相应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D.家庭原因引起的人口迁移也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右图中显示了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阶段

(2)最有可能的是()

A.原始农业B.种植业

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

3.影响(3)、(4)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

因素的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

课后练习与提高

(2008·江苏地理)表1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

表1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6.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课标要求: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自读教材,结合教材及地图册,尝试独立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说明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问题。

(二)、自主预习内容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2、知道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

3、掌握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二)学习重难点

(1)、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三)学习过程:

(一)、世界人口分布

探究1:

看教材17页三个图表,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整体分布趋势具有什么特点?

探究2:

读图1—3—2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分析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

探究3:

读教材18页,理解何为“胡焕庸线”?

并分析中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探究4:

看教材20页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

要会举例子

(三)、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探究5:

看教材22-23页、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的二者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探究6:

看教材23页、,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并能用例子来说明

教学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纬度带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北纬40—60度B.北纬20—40度C.赤道—北纬20度D赤道—南纬20度

2.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南半球温带地区人口数量多,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温带温度和降水适宜B.南半球温带地势起伏大

C.北半球温带比南半球温带陆地面积大D.北半球温带开发早

3.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多呈点状、线状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水源的影响C.政策的影响D.文化背景的影响

4.下列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影响的是()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生产活动方式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文化教育状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

6.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二、综合题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回答:

(1)分析图一,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地区、纬度地区和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

 

第一单元活动 学用地理统计图

一、课标要求

学会根据不同的地理数据,选择适当的表述方法,并运用图表提供的信息分析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一般阅读程序:

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二)自主预习内容:

1、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1)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     、    的统计图,

(2)表示方法:

将总人口按    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

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    人口点总人口的百分比,作用是         

(3)认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塔身越接近下宽上窄的形状说明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反映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小,反映         的人口特征

2、试着读复杂的统计图

(1)三角坐标图:

有三个坐标轴,从中能读出三个数值

(2)四个坐标轴图:

即统计图中有两个横轴、两个纵轴,从图中能够读出三或四个数值,

从而得出更多的信息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地理统计图。

    

(2)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地理数据,选择适当的表述方法,并运用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

三角形统计图分析解读

(三)学习过程:

探究1:

 阅读教材28页图1—4—5分析下列问题

(1)比较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把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

(2)分析非洲和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的原因?

探究2:

读教材26页图1-4-6,分析下列问题。

(1)比较产业革命前、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及增长情况。

(2)据图分析人口持续增长还会持续多少年?

探究3:

读下图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1、认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概念,表示方法

2、学会读图方法:

以0轴为横坐标,找出纵坐标,读该点时,画出与纵坐标相平行的线就可以

3、让同学读出三个年龄段占总人口的比

重各是多少?

 

教学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读图,回答1-2题

1.1990年,该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是()

A.原始型B.传统型

C.过渡型D.现代型

 

2.与1982年相比,1996年该地()

A.人口大量外迁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D.城市化水平降低

3.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

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A、a>bB、a

 

5.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

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度,

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

有利的方面:

存在的问题: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一课时)

一、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城市化问题,能图文转会

(二).自主预习内容

(1)阅读教材32页的城市发展过程,填下表:

发展阶段

城市特点

形成原因

产业革命以前

产业革命以后

二战后

 

(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并分析是哪些共同特点导致了城市的形成?

(3)阅读教材32-33页,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的三个表现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读教材32-33页,完成下列问题

起步时间

城市化水平

目前速度

面临问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城市起源的条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城市化的含义及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性。

3、能够运用有关文字和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学习重难点:

1、城市的起源

2、不同国家城市化特点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

探究1:

读教材31页分析城市起源的两个基本条件:

探究2:

阅读教材32页的城市发展过程,分析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探究3: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儿?

并分析是哪些共同因素导致城市的形成?

探究4:

读教材32-33页文字和图,分析城市化的特点及主要标志

探究5:

读教材33-34页,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城市化水平

目前速度

面临问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教学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

从城市出现的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众生活条件的改善

C社会分工的促进D农村人口的增加

2:

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A产业革命以前B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第二次世界结束至今。

3:

(2004广东)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的出现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1)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2)农业特产技术的创新,使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剩余产品

(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

(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A

(1)

(2)B(3)(4)C

(1)(3)D

(2)(4)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随着时间推移,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数量有什么变化?

新海口市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用地规模有何变化?

2.以上地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有何变化,城市人口的比重有何变化?

3.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现象的?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课时)

一、课标要求:

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

二、课前自主预习内容:

(一)、预习要求

运用图表资料能分析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自主预习内容

1.阅读教材36页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产生资源、生态问题:

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减少;水资源短缺,有些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下沉、恶化等生态问题。

(2)产生环境问题:

导致污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3)产生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2.读教材36页图2-1-8“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

(1)图中气温曲线有什么分布特点?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

3.合作探究

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乡村、山区的大树乃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的时髦做法。

大树移植进城,对改善城市环境固然起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争议。

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三、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有关文字和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学习重难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学习过程:

探究1:

读教材36页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居住地的影响

城市环境问题(师生共归纳)

主要表现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

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绿化隔离带

水污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

固体

垃圾

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影响人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隔离化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教学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有关城市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起源的前提  B社会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C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  

D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为(  )

A郊区化  B城市人口向农村移动  C逆城市化  D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  )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小于发达国家

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大城市不断涌现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超过乡村人口

3、城市之间出现新的城镇,城市间的分界线开始模糊,这会形成(  )

A郊区化现象  B逆城市化现象  C城市群和大城市带  D城市乡村化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限制并逐步取消大城市  

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是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C在城市郊区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D扩大城市绿化带,发展多层高架道路,对车辆进行严格规定。

4、能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使用私人汽车B提高交通费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限制使用非机动车

5.有些城市高架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设了近2米高的屏障,其目的是(  )

A防止车辆冲出路面 B隔音、减轻噪声污染 C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D美化城市环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a所示国家可能是 (  )

A印度  B新加坡  C美国  D德国

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可能是(  )

A1  B2  C3  D4

5、阅读下面关于城市化发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1800――1992年依次六个时间段

中,英国和日本城市化水平增长最快

的时段分在       

(2)目前英、美、日本等国的城市化速度       ,原因是          

(3)我国城市化在    年前发展缓慢,目前发展速度   ,

这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