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538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墩身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身施工方案.docx

《墩身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身施工方案.docx

墩身施工方案

新南港大桥墩身施工方案

一、编写说明

1、严格遵循施工设计图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积水规范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墩身施工。

3、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本工程施工。

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

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佳结合。

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

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

二、编制依据

1、福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三、工程概况

新南港大桥及接线工程起于六十份互通,经六十份村,跨越闽侯县南屿镇防洪堤、大樟溪、闽侯县南通镇防洪堤、陈厝河,下穿福银高速接入规划的南通大道,终点止于海峡批发市场A号道路。

讫止桩号K0+000~K2+616.855,全长2616.855米。

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墩身为板式花瓶墩,墩高5.489m~17.755m。

墩身采用C40混凝土浇筑。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部位

材料

数量

备注

新南港大桥主线桥

钢筋(kg)

2189483

混凝土(m3)

8811

互通主线桥

钢筋(kg)

154648

混凝土(m3)

623

互通J匝道

钢筋(kg)

193352

混凝土(m3)

576

互通L匝道

钢筋(kg)

42224

混凝土(m3)

238.5

互通M匝道

钢筋(kg)

80023

混凝土(m3)

283

互通右辅道

钢筋(kg)

35060

混凝土(m3)

109

互通左辅道

钢筋(kg)

14418

混凝土(m3)

39.8

四、施工总体计划及工期控制措施

4.1施工计划总体安排

墩身施工计划工期240天

墩身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部位

项目

工期(天)

开工时间

完工时间

1

主桥

墩身施工

85

2011年12月29日

2012年3月22日

2

主桥引桥

墩身施工

150

2011年12月15日

2012年5月14日

3

互通区

墩身施工

240

2011年11月19日

2012年7月15日

4.2工期控制的措施

4.2.1工期控制

建立工期控制计划,严格按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组织实施。

加强管理人员管理,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全面展开工作。

墩身施工按照两班倒施工,主桥墩身计划15天/个,引桥墩身计划10天/个,互通区墩身计划10天/个,每班组配备电焊工5名,架子工4名,混凝土工4名。

具体工期安排见下表(按照三模施工):

类型

时间/天

备注

墩底凿毛调平

0.5

绑扎第一模钢筋

2

包含加工及安装

立模板

1

模板加固

1

浇筑混凝土

0.5

清理第二模混凝土面

0.5

绑扎第二模钢筋

2

立模板

1

浇筑混凝土

0.5

清理第三模混凝土面

0.5

绑扎第三模钢筋

2

立模板

1.5

浇筑混凝土

0.5

合计:

14

4.2.2工作安排

每天定时召开班前会议,布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设专人负责落实监督落实每天的工作任务。

4.2.3劳动力配置

合理配置劳动力、机械材料计划,保证按要求完成墩身工程的施工。

4.2.4劳动竞赛

开展劳动竞赛,建立奖罚措施对工作热情高并且提前完成任务的班组,给予奖励,相反给与惩罚。

每旬安排对工期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次,发现滞后立即调整力量进行整改。

4.2.5物资保证

备用400KW发电机,保证停电15分钟内恢复正常生产;及时提供物资保证,确保汛前完成水中墩下部构造施工,拆除施工围堰。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功率

1

电焊机

DN3-75

30

75kw

2

钢筋调直、切断机

GQS40A

5

4.4kw

3

钢筋弯曲机

GWJ40-A

1

3kw

4

切割设备

1套

5

汽车吊车

QY—50/25

4

6

汽车混凝土输送泵

DC—S115B

2

40m3/h

7

插入式振动器

ZN-50

20

1.3kw

8

插入式振动器

ZN-30

50

1kw

9

混凝土搅拌设备

2套

搅拌站提供

10

混凝土运输设备

罐车

8辆

搅拌站提供

11

发电机

400KVA

2台

备用

4.3上场主要管理人员及工班安排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夏荣昌

生产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

2

吴春光

技术负责人

项目总工程师

3

万勤

质检负责人

项目质检负责人

4

徐波

现场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长

5

李冶旭

试验负责人

试验室主任

6

聂逢鑫

安全负责人

安全总监

7

麻强

测量负责人

测量队长

8

丁继勇

现场技术

技术主管

墩身作业每班劳动力组织

工种

人数

主要工作内容

木工

4

钢模安装加固及拆除。

架子工

6

安装搭设脚手架,配合安装模板。

测量工

2

平面中心水平、墩台高程控制。

混凝土工

6

混凝土浇筑振捣。

吊车司机

2

配合安装模板,其中指挥1人。

运输车司机

3

混凝土运输车

泵车司机

1

泵送混凝土管路维护。

试验工

2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试件制作。

电工

1

现场电源保障。

技术人员

1

现场技术指导。

工班长

1

现场组织指挥。

合计:

29

五、施工准备

5.1作业准备

5.1.1技术准备

(1)测量放样。

墩台基础完成后,重新校核中线水平,曲线桥或不等跨桥梁要核准预偏心的偏心值,桥台还需注意分清胸墙线与支座中心线关系。

建立满足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并进行平差计算,根据本桥实际情况,按等级布设平面控制网。

(2)模板制作。

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大于6mm厚钢板面板,并根据墩台结构尺寸进行设计,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厂家加工。

要求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5.1.2场地准备

(1)清除基础施工时遗留地上的各种管线及相关障碍物,平整场地和蔬通道路。

(2)做好周边防排水设施,接通电源和泵送混凝土管路,危险地域做好各种警示标志

5.2施工现场准备

1、在K2+330处设置混凝土搅拌站一座,内设原材料堆放区,钢筋加工区,住宿区。

配备630KVA变压器,自备400千瓦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六、质量检验

6.1、水泥

水泥有出厂合格证,粗细集料经检验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场。

6.2、钢筋加工、焊接、绑扎

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其允许偏差如下。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箍筋各部分尺寸

±5

焊接网及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10

骨架的宽及高

±5

网眼的尺寸

±10

骨架的长

±10

网眼的对角线差

10

箍筋间距

0,-20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绑扎或焊接钢筋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20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间距(mm)

0,-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长(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4

宽、高、

±5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5

保护层厚度

±10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墩身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验标附录D检查

2

相邻间距(mm)

±20

尺量或全站仪测量:

检查顶、中、底3处

3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锤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4

墩顶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5

轴线偏差(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量2点

6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检查3个断面

7

节段间错台(mm)

3

尺量:

每节检察2-4处

7、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

在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及爬梯,钢管脚手架必须闭合,要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

引桥墩身较低,墩身施工采用整体钢模一次立模、一次灌注方案,以汽车吊作为起吊设备,四周布置钢管脚手架平台。

主桥墩墩身分两次浇筑采用大块钢模翻模法施工。

墩身四周设普通钢管脚手架,钢筋、模板吊装由吊机负责。

吊机现场组拼分块分节模板,模板对中调直后,安装四道缆风并拉紧。

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车间按照墩身高度分节制作,加工成节段钢筋笼。

利用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吊机单根起吊安装。

主筋接长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其余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结。

岸上及栈桥侧墩身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通过搅拌车或泵管输送到浇筑点泵送入模,泵管直接依附在固定支架上至墩顶,接串筒浇筑。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

混凝土养生采用墩顶塑管补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生。

7.1桥梁墩身施工工艺

墩身施工前先将基础或承台顶面清理凿毛,按规范要求进行接缝处理。

再整修连接钢筋,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划出墩身底面位置。

脚手架搭设:

在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及爬梯,钢管脚手架必须闭合,要有足够的刚度及稳定性满足施工荷载。

墩身模板安装:

墩身、帽模板采用大片整体式钢模板,整个模板设拉杆。

墩身一次立模,一次成型。

墩身钢筋制造、安装:

钢筋在加工车间采用钢筋切断机按规定尺寸长度下料、成型,按照墩身高度分节,加工成节段钢筋笼。

利用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吊机直接起吊安装。

主筋接长采用焊接或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其余钢筋采用焊接或绑扎连结。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混凝土工厂集中拌制,通过搅拌车或泵管输送到浇筑点泵送入模;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m时,悬挂减速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与侧板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不能漏振,欠振或过振,振捣时间控制在10~20s左右,以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宜。

浇筑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

确保混凝土外加剂质量合格,事先进行试验确认,选择最佳掺入量;拌制好的混凝土尽快运至浇筑地点,混凝土失去流动性后,不得二次加水拌合使用。

并控制混凝土拌合点与浇筑地点的距离;混凝土浇筑后,外露面及时压抹,以免出现微细裂缝,为了防止表面失水起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加盖保温材料;墩身墩帽模板、支架及养护棚应设置可靠的防雷、抗风措施。

混凝土养护:

凝土养生采用墩顶塑管补水,并用塑料薄膜包裹养护

 

墩身一次浇筑施工工艺框图

 

墩身翻模法施工工艺框图

 

7.2墩身混凝土养护

根据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养护方式,一般情况下采用1台高压水泵抽取沉淀后的江水洒水养护,夏季拆模前浇水养护,拆模后喷洒养护液或包裹湿麻袋养护,冬季采取保温措施。

强度达15~20MPa后拆除下节模板。

7.3施工控制

7.3.1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进场前必须对原材料的出厂证明书、实验检测报告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钢筋必须按规格及品牌等分别堆放且有明显的标示牌,露天堆放必须离地30cm以上,用不渗水的油毡或塑料膜覆盖,防止锈蚀和污染,原材表面必须保持洁净。

钢筋的加工、焊接、绑扎应遵循规范的要求,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施工,焊工必须执证上岗。

必须保证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搭接焊:

单面焊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

大于等于25mm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所有钢筋安装位置准确且绑扎牢固。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规定: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

筋间距

两排以上(柱)

±5

同排(柱)

±20

横向水平筋、螺旋筋间距

0、-10

钢筋骨

架尺寸

±10

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5

7.3.2模板安装

A、模板检查:

模板进场后,现场技术人员先对模板几何尺寸、平整度、接缝错台情况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尺量检查,合格后报监理验收。

安装前必须对模板打磨光滑、脱模剂涂抹均匀,脱模剂必须全桥统一品牌,以保证色泽一致。

B、模板安装:

首先对墩身与承台连接处进行凿毛处理,再进行施工放样,监理复核完成后进行模板安装。

中心点控制方法:

(1)尺量墩身模板边,冲击钻打入预埋钢筋,固定模板和控制中心;

(2)在钢筋笼离地5-10cm处焊接短钢筋头,保证墩身模板对中。

模板接缝采用双面胶纸粘贴以防漏浆,且模板表面要平整、光滑,几何尺寸满足规范要求。

C、模板垂直度调整:

模板顶安装设4条对称揽风绳固定,吊垂球对中心,揽风绳校正,模板底打入钢筋头调平。

模板的垂直度和中心位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为保证模板垂直度,可先在模板底部用M7.5砂浆抹平)。

7.3.3灌筑砼

A、浇筑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B、混凝土按一定厚度分层一次性浇筑完成,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

C、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捣器振动捣实。

振捣器振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一台50mm型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捣棒;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及其预埋件;振捣棒的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

每点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至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D、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E、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允许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7.3.3.1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事项:

A、搭设满足安全施工的脚手架做工作平台,设安全网或搭设活动平台,固定与模板顶面。

高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各种防护(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等)。

每处设安全员一名,负责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工人上下工作平台采用安全梯(正确使用安全绳、安全带)或吊篮。

B、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接缝的漏浆及模板变形情况。

C、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排水处理。

D、当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采用串筒浇筑。

E、养护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在柱顶用小塑料袋装水,针刺小洞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天。

八、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8.1、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质量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负责项目质量领导工作;安全、质检部设置一名负责该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工程部设主管工程师。

安全、质检部负责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控制工作。

工班设专职质检员负责质量检查和各项检验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单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交底,工中检查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查互查交接查。

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或成品、半成品未经检查验收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

“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如:

“技术岗位责任制”、“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复核制”、“技术档案制”和“测量工作复测制”等,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加强技术培训,做好技术交底,推行标准化、程序化作业,把工程质量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认真执行我项目部制定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实施细则”和“工序作业细则”,做到每个工序有标准,有验收,有结论,按质计价,奖优罚劣,确保一次达标。

实行检查、旁站制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

8.2、设备、物资保障

8.2.1、原材料控制

1、所有钢材及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的试验报告。

2、粗集料细集料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钢筋、水泥的存放场地必须硬化处理,并搭盖雨棚,防止钢筋生锈及水泥硬化。

4、拌和站由项目部试验室派经验丰富的试验工程师负责控制砼配合比,并对自动计量系统进行校核。

8.2.2、施工过程控制

质量检查体系独立工作,质量检查人员有质量否决权和验工签证权。

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虚心听取监理人员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和改进项目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的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并将质量管理工作与内部经济效益挂钩,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墩身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对墩身模板用整体钢模,保证墩身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模板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发生变形。

2、混凝土过程中加强墩身与墩身结合处的连接处理。

3、模板拼接应平整,并将缝隙处理好以免漏浆,影响外观。

4、砼分层施工,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砼。

九、专项安全施工措施

9.1安全规章制度

工中我们严格执行各项施工安全的规章制度,采取严厉的防范措施,消灭一切事故苗头,确保生产施工安全。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见图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各级生产机构都要配备具有安全资格,熟悉施工情况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安全员。

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设安质部,配专职安全员1名,每个施工队配2名专职安全员,每班组设1名安全员。

实行岗位责任制,把安全生产纳入竞争机制,纳入承包内容,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作到齐抓共管,抓管理、抓制度、抓队伍素质,盯住现场,跟班作业,抓住关键,超前预防。

认真贯彻执行我集团公司已通过的ISO9001标准系列质量认证的安全控制程序,使安全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安全生产的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全员主人翁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9.2安全施工培训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培训,对职工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施工现场作到布局合理,施工规范,防范严密。

工地做到管线齐全,灯明路平;标志醒目,防护设施齐全;在施工现场悬挂有关施工安全标语,设立醒目警示牌,设立明显安全标志,设专人现场调度,确定合理的车辆机械走行路线,严禁双层作业。

开工前制定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因场地狭小对机械车辆运转和施工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

加强设备的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严禁违章操作;加强设备的保养维修;现场要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操作。

9.3脚手架安全施工标准

1.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2.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3.大雾及雨、雪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

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4.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宜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

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门式脚手架以及其他纵向竖立面刚度较差的脚手架,在连墙点设置层宜加设纵向水平长横杆与连接件联接。

5.搭设作业,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

(1)在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

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

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

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2)架上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

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

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4)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

(6)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6.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

(3)在进行撬、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根,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

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50cm;超过50c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

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5)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

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6)严禁在架面上打闹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坐在外防护横杆上休息。

不要在架面上抢行、跑跳,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衡。

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点着易燃物。

并应有防火措施。

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8.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运送杆配件应尽量利用垂直运输设施或悬挂滑轮提升,并绑扎牢固。

尽量避免或减少用人工层层传递。

(2)除搭设过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下外,作业人员不得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