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476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docx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第八章消化

一、名词解释

1、消化

2、吸收

3、机械消化

4、化学消化

5、胃肠激素

6、吞咽

7、蠕动

8、容受性舒张

9、胃腓空

10、呕吐

11、胆盐

12、小肠分节运动

13、蠕动冲

14、集团运动

二、填空

1、食物在消化道内____的过程称为消化。

2、食物消化后的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____的过程称为吸收。

3、食物的消化有____和____两种形式。

4、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____,收缩____。

5、消化器官的绝大部分都受____和____神经双重支配。

6、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____神经。

其兴奋可使胃肠运动____,胆囊____括约肌____,消化腺分泌____。

7、胃肠平滑肌上记录的节律性自动去极化电位称____,当它去极达到阈电位时,可触发____电位。

8、胃肠道的内在神经丛由____神经丛和____神经丛组成。

9、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____。

10、消化道平滑肌顺序收缩而完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称____。

在食团的前方是____波,后面的是____波。

11、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是腺细胞____的过程,需要消耗____。

12、促胃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促进胃液____,胃窦____,消化道粘膜____,促进胰岛素的____。

13、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主要化学因素是在小肠上部和幽门的____和____。

14、头期胃液分泌受____和____两种反射的调节。

15、促胰液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促进____中HCO3-的分泌。

16、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____。

17、缩胆囊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引起____收缩和____分泌。

18、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小肠上部的____和____。

19、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和____。

20、胃腺的壁细胞分泌____,____;主细胞分泌____。

21、内因子是胃腺____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____,它能保护和促进____的吸收。

壁、

22、可使胃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____和____。

23、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中,可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____和____。

24、在胃液分泌的调节中,头期以____调节为主,胃期以____和____的调节作用较为重要,肠期则主要是____因素在起作用。

25、刺激____神经可增加胃的分泌和____胃肠运动。

26、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____,____和组胺。

27、抑制胃酸分泌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

28、组胺对胃酸分泌起促进作用,____可以阻断组胺与H2受体的结合,从而____胃酸分泌。

29、胃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

30、胃排空的动力是____,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通过肠-反射可使胃的排空____。

31、呕吐是一种通过____的反射活动,它的____冲动是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舌咽神经及其它神经的____纤维而传到____内呕吐中枢。

32、胰液由胰腺____分泌的。

胰腺导管细胞分泌____和____,胰腺腺泡细胞分泌____。

33、胰液中HCO3-的作用是____,使肠粘膜免受____的侵蚀,同时也为小肠内的消化酶提供了____。

34、胰液中的多种消化酶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

35、胰液中的胰脂肪酶在____和____的帮助下,可将甘油三酯分解为____、____和甘油一酯。

36、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____和____含量很少,而____的含量较丰富。

37、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3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包括____、____。

39、小肠运动的形式有____、____、____。

40、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以____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41、大肠的运动形式有____、____、____。

42、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主要在____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在____吸收。

43、水的吸收部位主要在____,水的吸收机制可解释为____。

44、糖在____中几乎不被吸收,而在____几乎全部被吸收。

45、蛋白质必须分解成____才能被吸收,在吸收时需同时吸收____。

46、十二指肠中过多的____可引起幽门泵活性减弱,这对于____粘膜具有较大的保护作用。

三、判断

1、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2、食物能够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而被吸收。

3、消化腺的分泌过程是腺细胞的主动活动过程。

4、消化道运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它对化学性消化和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5、胃扬道消化液的分泌通常取决于消化道中食物的量,并不依赖镊入食物的性质。

6、消化道平滑肌对电刺激的兴奋性低,而对牵拉,温度刺激特别敏感。

7、胃肠道分泌活动通常因粘膜受到化学刺激而增强.因胃肠道壁扩张而减弱,因胃肠道运动减慢则增强。

8、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加强腺体的分泌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能抑制其分泌作用。

9、食道的大部分肌肉均为平滑肌,但不包括它的上端。

10、当吞咽的蠕动波下行到食管下端时,胃食管括约肌以及胃平滑肌发生反射性收缩。

11、在胃充盈时,胃的牵张程度增加,可引起胃内压力稍有增加,同时胃底平滑肌的紧张性降低。

12、蠕动发生的方向仅仅是向肛门方向。

13、肠道扩张可引起蠕动。

在正常情况下,在食团的上端为收缩波,在食团的下端为舒张波。

14、胃排空的快慢主要由胃的一些因素来决定,它们是通过调节幽门泵活动而发挥作用。

15、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腰骶部。

16、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17、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消化腺是胰腺。

18、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速度是相同的,吸收速度并不取决于该部分消化道的组织结构以及食物在该部分的组成及停留时间。

19、胃肠激素在化学结构上都是蛋白质。

20、唾液分泌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性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的。

21、头期胃液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

22、胃期胃液分泌,引起促胃液素释放的刺激物是盐酸。

23、食物进入小扬,刺激小肠引起的胃液分泌,称为胃液分泌的肠期。

其特点是胃液分泌量较少。

24、副交感神经对胃有抑制和兴奋两种影响。

25、胃容受性舒张的传出通路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6、刺激迷走神经,可引起胰腺迅速分泌水样胰液。

27、胰腺腺泡中含有胰蛋白酶。

28、三种营养物质在胃中排空速度的快慢顺序是脂肪、糖、蛋白质。

29、蛋白质具有强烈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30、组织胺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

31、小肠分节运动是以纵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好张作用。

32、促胃液素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比组织胺大。

33、小肠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

34、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四、各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

1、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形式是: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出跑作用

2、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解律起于:

A、环形肌层;B、斜形肌层;C、纵形肌层;D、粘膜层

3、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A、交感神经的支配;B、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壁内神经丛的作用;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4、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不分泌:

A、少量、粘稠唾液;B、大量、稀薄唾液;C、少量、稀薄唾液;D、大量、粘稠唾液

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胃液;B、胆汁;C、胰液;D、小肠液

6、胃液分泌的胃期,是由食物的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引起,通过下述哪条途径完成:

A、迷走神经;B、促胃液素;C、内在神经丛;D、所有上述因素

7、一种在小肠液中存在而在胰腺分泌液中不存在的酶是:

A、胆固醇脂酶;B、脂肪酶;C、淀粉酶;D、肠激酶

8、分泌盐酸的是:

A、主细胞;B、壁细胞;C、粘液细胞;D、胃幽门粘膜G细胞

9、唾液分泌的调节:

A、神经反射;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以上都不是

10、在食团进入胃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

A、立即中止;B、持续几分钟;C、持续一两小时;D、因pH值较低而增加

11、在胃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产物是:

A、少量多肽;B、胶原;C、际和胨;D、非蛋白质食物

12、有关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持续时间短;B、量大、酸度高;C、胃蛋白酶含量高;D、与情绪有关

13、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乙酰胆碱;B、促胃液素;C、组织胺;D、脂肪

14、下列哪一项不是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A、盐酸;B、蛋白质;C、脂肪;D、高渗溶液

15、胃蠕动的开始部位是在:

A、胃贲门部;B、胃幽门部;C、胃中部;D、胃窦

16、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

A、C1-;B、HCl;C、Na+;D、K+

17、分泌胃蛋白酶原的腺细胞是:

A、壁细胞;B、主细胞;C、粘液细胞;D、G细胞

18、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激活胰蛋白酶;B、促进脂肪消化、吸收;C、促进淀粉水解;D、中和胃酸

19、胃的容受性舒张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条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壁内神经;D、促胰液素

20、下列关于胃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胃的尾区有明显的收缩活动;B、蠕动对胃内容物有混和作用;

C、胃的头区不参与排空;D、胃窦部蠕动波明显加强,能将食糜排出至小肠

21、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

A、糖、蛋白质、脂肪;B、蛋白质、脂肪、糖;

C、脂肪、糖、蛋白质;D、糖、脂肪、蛋白质

22、胃排空的动力是:

A、胃的运动;B、胃内容物的体积;C、十二指肠的酸性食糜刺激;D、脂肪类食物

23、延缓胃排空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A、幽门两侧压力差增大;B、稀的流体食物;C、糖类食物;D、脂肪类食物

24、促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主要物质是:

A、盐酸;B、肠激酶;C、糜蛋白酶;D、组织液

25、激活糜蛋白酶原的主要物质是:

A、盐酸;B、肠激酶;C、胰蛋白酶;D、组织液

26、胆汁中参与消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胆色素;B、胆固酵;C、胆盐;D、脂肪酸

27、胆汁的主要作用是:

A、乳化脂肪;B、分解脂肪;C、激活胰蛋白酶原;D、促进蛋白质消化

28、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A、水份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B、水份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丰富;

C、水份和碳酸氢盐含量多,酶含量少;D、水份少,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亦少

29、胆计中与消化有关的是:

A、胆固醇;B、胆色素;C、胆盐;D、胆绿素

30、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

A、大量的水份和HCO3-;而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份和HCO3-;而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份和HCO3-;而酶含量丰富;

D、大量的水份,而HCO3-和酶含量很少

31、胃肠内容物通过消化道时,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

A、胃;B、空肠;C、回肠;D、十二指肠

32、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

A、胆盐;B、促胃液素;C、促胰液素;D、促胰酶素

33、三大类主要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

A、十二指肠和空肠;B、空肠和回肠;C、十二指肠;D、回肠

34、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对胃粘膜有破坏作用,该物质:

A、碳酸氢盐;B、胆汁;C、高渗溶液;D、氨基酸及肽类

35、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容受性舒张;B、紧张性收缩;C、蠕动;D、分节运动

36、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A、迷走神经兴奋;B、小肠粘膜释放促胃液素;

C、交感神经兴奋;D、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

37、排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

A、脊髓胸段;B、脊髓腰骶段;C、延髓;D、脑桥及中脑

(二)双项选择

1、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唾液可以湿润和溶解食物,易于吞咽;B、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

C、唾液具有杀菌作用;D、唾液可使蛋白质初步分解;E、唾液不能使淀粉分解

2、胃液分泌的调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C、促胰酶素;D、促胃液素;E、胰岛素

3、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方式为:

A、通过消化道肌肉收缩运动的机械消化;

B、通过消化道细菌的发酵作用;

C、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完成的化学消化;

D、不需耗能的被动性消化;

E、通过消化道细菌的腐败作用

4、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哪两项是错误的:

A、壁细胞分泌盐酸;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粘液;E、内因子由主细胞分泌

5、胃容受性舒张通过:

A、迷走-迷走反射;B、肌间神经丛;C、交感神经;

D、膈神经;E、去甲肾上腺素

6、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点有:

A、收缩缓慢;B、有规律的自动节律性收缩;C、富有伸展性;

D、对电刺激敏感;E、收缩后舒张时程较短

7、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物质有:

A、内因子;B、粘液;C、盐酸;D、胃蛋白酶原;E、维生素B12

8、下列各种因素中,哪项不能引起胃泌素分泌:

A、刺激迷走神经;B、扩张刺激幽门粘膜;C、脂肪灌注幽门部;

D、盐酸灌注幽门部;E、高渗溶液

9、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物质是:

A、糜蛋白酶原;B、肠激酶;C、胰蛋白酶;D、糜蛋白酶;E、碱

10、胃酸的生理作用有:

A、激活胃蛋白酶原;B、有助于铁和钙的吸收;C、直接使脂肪分解;

D、抑制小肠内消化液的分泌;E、促进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

11、可破坏胃粘膜屏障的物质是:

A、酒精;B、阿斯匹林;C、盐皮质激素;D、蛋白胨;E、1%7NaCl

12、内因子对维生素B12的作用是:

A、能与其结合成复合物;B、保护其不被消化液所破坏;C、促进其合成;

D、可使其作用增强;E、E.促进其分泌

13、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错误的是:

A、食物是胰腺分泌的自然因素;

B、在非消化期,胰液仍大量分泌;

C、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双重调节,而以神经为主;

D、迷走神经兴奋可促进胰液分泌;

E、体液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与缩胆囊素

14、缩胆囊素的生理作用有:

A、抑制胰酶分泌;B、促进胆囊收缩;C、抑制胃液分泌;

D、促进胰酶分泌;E、促进胃运动

15、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A、肠-胃反射;B、胃蛋白酶;C、胃内压;

D、加压反射;E、胃内容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

16、向十二指扬内灌注大量盐酸可引起:

A、肠液分泌;B、胃液分泌;C、胰液与胆汁分泌;D、胃运动分泌;E、排空增加

17、下列哪项不是胆囊的功能:

A、使胆汁酸化;B、减少胆汁中胆盐含量;C、分泌碱性磷酸盐;

D、浓缩胆汁;E、调节胆道压力

18、促胰液素:

A、是由小肠的S细胞产生;B、在盐酸刺激下分泌量明显增加;

C、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增加;D、主要使胰酶分泌增加;

E、使水和碳酸氢盐分泌轻度增加

19、关于大肠运动特点,下列哪项正确:

A、有蠕动冲;B、对刺激反应强烈;C、运动少而缓慢;

D、常出现逆蠕动;E、平时有较弱的蠕动

20、小肠绒毛运动,下述哪项正确:

A、进食后产生节律性伸缩和摆动;B、不受神经的调节;

C、饱食时运动缓馒;D、具有卿简作用;E、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三)多项选择

1、唾液的成份除了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外还有:

A、唾液淀粉酶;B、粘蛋白;C、溶菌酶;D、尿素和尿酸;E、氨基酸

2、胃酸的作用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B、供给胃蛋白酶适宜的酸性环境;

C、使蛋白质变牲易于消化;D、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E、胃酸进入小扬后可促进胰液、胆计的分泌

3、刺激胃液分泌增多的因素有:

A、促胃液素;B、乙酰胆碱;C、组织胺;D、阿托品;E、盐酸

4、在消化期内,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A、盐酸;B、蛋白质;C、脂肪;D、高渗溶液;E、氨基酸和多肽

5、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A、胃平滑肌收缩;B、胃液分泌增加;C、胃液分泌减少;

D、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增多;E、抑制胃排空

6、胰液中含有以下哪几种酶和酶原:

A、糜蛋白酶原;B、胰蛋白酶原;C、脂肪酶;D、核糖核酸酶;E、淀粉酶

7、关于缩胆囊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促进胆囊收缩;B、促进胰液中的酶分泌;C、抑制胃液分泌;

D、脂肪酸抑制其分泌;E、盐酸促进其分泌

8、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有:

A、兴奋性较高;B、能自动节律性收缩;C、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

D、富有伸展性;E、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刺激不敏感

9、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有:

A、食糜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产生缩胆囊素;

B、酸性食糜刺激十二指扬引起肠胃反射;

C、食糜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

D、食糜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产生促胃液素;

E、食糜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产生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

10、消化道的功能有:

A、消化作用;B、分泌作用;C、吸收作用;D、排泄作用;E、防御作用

11、促胰液素的作用有:

A、抑制胃酸分泌;B、抑制胃的运动;C、促进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碳酸氢盐;

D、抑制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水份;E、促进胃蛋白酶分泌

12、消化道的肌肉属于骨骼肌的有:

A、食管上端;B、胃;C、十二指肠;D、肛门外括约肌;E、口腔

13、胆汁成分包括:

A、胆固醇;B、卵磷脂;C、胆色素;D、胆盐;E、盐酸

14、刺激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

A、促胃液素;B、5-色胺;C、P物质;D、促胰液素;E、胆盐

15、B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消化液有:

A、唾液;B、胰液;C、胆汁;D、胃液;E、小肠液

16、大肠的运动形式有:

A、蠕动冲;B、分节运动;C、集团蠕动;D、袋状往返运动;E、容受性舒张

17、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是:

A、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和;

B、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机会;

C、促进肠壁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D、促进食糜向前推进;

E、促进小肠分泌消化液

18、调节胆汁分泌和排出的神经体液因素:

A、迷走神经兴奋;B、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

D、促胃液素;E、胆盐

19、下列哪些物质的吸收需要Na+参加:

A、水;B、脂溶性维生素;C、葡萄糖;D、铁;E、氨基酸

五、简述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哪些?

2.什么是胃肠激素?

在消化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胃肠激素有哪几种?

3.胃酸有何生理功能?

4.胃的运动形式有哪几种?

5.图示胃盐酸分泌的机制?

6.小肠有哪几种运动形式?

各有何生理意义?

7.简述胆汁的成分及其在消化中的作用。

8.将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是否能严重影响胰液分泌?

为什么?

9.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六、论述

1.论述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2.胃液分泌的多少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3.试述胰液的主要成份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

第八章消化

一、名词解释

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通过消化道肌肉运动,将食物磨碎,使之与消化液混合,并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4、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5、胃肠道粘膜内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

6、食团由口腔经食管蠕动送入胃的过程。

7、由平滑肌顺序收缩而完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8、当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胃壁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松弛。

9、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0、胃内容物及部分肠内容物经食管和口腔被驱出的动作。

11、肝细胞分泌的胆盐排入小肠后,绝大部由回肠末端吸收,经门静脉回肝脏的过程。

12、指以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

13、在小肠存在有一种行进速度快传播较远的蠕动。

14、在大肠存在有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

二填空

1、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2、进入血液或淋巴

3、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4、较低、缓慢

5、交感、副交感

6、迷走、加强、收缩、舒张、增多

7、基本电节律、动作

8、肌间、粘膜下

9、胃肠激素

10、蠕动、舒张、收缩

11、主动活动、能量

12、分泌、收缩、生长、释放

13、蛋白质消化产物、乙酰胆碱

14、条件、非条件

15、胆汁、胰液

16、盐酸

17、胆囊、胆汁

18、蛋白质消化产物、脂肪及其消化产物

19、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窦运动、引起胰岛素释放

20、壁、糖蛋白、维生素B12

22、胃酸、胃蛋白酶

23、蛋白呩、蛋白胨

24、神经、内在神经丛、促胃液素、体液

25、迷走、加强

26、乙酰胆碱、促胃液素

27、盐酸、脂肪、高渗溶液

28、甲氰咪呱、减少

29、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30、胃运动、减慢

31、中枢神经系统、传入、感觉、延髓

32、外分泌部、水、HCO3-、消化酶

33、中和胃酸、胃酸、最适pH

34、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

35、胆盐、胰辅脂酶、甘油、脂肪酸

36、水、HCO3-、酶

37、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胃液素

38、胆盐、乳化脂肪、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9、分节运动、紧张性收缩、蠕动

40、环形肌

41、蠕动、分节推进运动、袋状往返运动

42、小肠、回肠

43、小肠、被动吸收

44、胃、小肠

45、氨基酸、Na+

46、酸、十二指肠

三、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四、各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

1、D

2、C

3、D

4、B

5、C

6、D

7、D

8、B

9、A

10、C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B

18、B

19、B

20、C

21、A

22、A

23、A

24、B

25、C

26、C

27、A

28、B

29、C

30、A

31、B

32、D

33、A

34、B

35、A

36、D

37、B

(二)双项选择

1、DE

2、BD

3、AC

4、BE

5、AB

6、AC

7、AC

8、DE

9、BC

10、AB

11、AB

12、AB

13、BC

14、BD

15、AC

16、AC

17、BC

18、AB

19、CE

20、AD

(三)多项选择

1、ABCDE

2、ABCDE

3、ABC

4、ACD

5、ABD

6、ABCDE

7、ABE

8、BCD

9、BCE

10、ABCDE

11、ABC

12、ADE

13、ABCD

14、ABC

15、CE

16、BCD

17、ABC

18、ABCDE

19、ACE

五、简述

1.①对化学,机械牵张和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