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108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科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教科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教科版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会进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等单位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例子学习物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严谨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长度的单位、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  时】1课时

【教  具】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

【教  法】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什么是参照物?

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引入

我们打一生下来就开始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了,在大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你们的父母就教大家认东西了,数数等。

事实上大家已经对周围的事物在进行比较了。

而测量就是一种比较,人类最早的测量就是数数,当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测量不能只停留在数数上。

下面看:

1、观察两只铅笔。

问:

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长短不一样。

长短比较

2、拿两杯水让大家观察。

问:

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多少比较

3、问:

大清早和中午比较感觉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大清早凉,中午热。

这是冷热比较

4、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也是一种比较。

在以上的这些比较中有一种基本的比较,就是长度的比较。

三.新课讲授

1.测量的意义:

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得出的结论可靠吗?

学生:

不可靠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板书)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

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单位: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单位(unit)。

 

长度的单位:

在众多的测量中,最基本的测量,就是长度的测量,要测量长度,首先要给长度定一个标准量,而长期以来,民办各国沿用的长度单位不相同,如我中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现在我们所说的电视机大小习惯用的是英寸)、米等。

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SystemofUnits),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

我国在1984年采用。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etre),符号为m。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

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除基本单位米之外,还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学生熟悉2、3分钟。

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

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

 

练习1:

看书上的想一想,提问学生,填空

练习2:

(投影)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练习3:

(投影)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

4、长度测量工具:

要对长度进行需要测量的工具,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

出示各种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个工作:

仔细观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线,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

测量范围是多少?

学生观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学分别说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呢?

请大家下去自己阅读。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要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还知道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measurement)的意义:

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测量需要单位

3.长度的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

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反  馈】

 

 

 

 

 

 

 

 

 

 

 

 

 

 

 

 

 

 

§2-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B、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例子学习物理知识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科学严谨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

【课  时】1课时

【教  具】刻度尺、表

【教  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长度有哪些单位?

基本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我们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就需要清楚如何进行测量是正确的。

三.新课讲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让学生回答,后再对照课本21页说明作进一步认识。

看课本图2-15---图2-17回答问题,学生回答

 

2.学生活动1:

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

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1

2

3

平均值

长度l/cm

 

 

 

 

宽度b/cm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并提问:

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

下去好好讨论。

3、学生活动2:

长度的估测

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4.学生活动3:

时间的测量

参看课本23页活动3说明进行测量。

进行实验,用量筒(或量杯)和水测出小瓶的容积。

实验大约8-10分钟。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情况,告诉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认真,要像科学家探索自然规律那样认真实验,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结

通过本节实验课,大家动手进行了一些测量,对我们物理实验有了体会,测量时一定要按测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在实验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家要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认真观察。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2-2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2.实验:

测量物体的长度

3.实验:

时间的测量

【反  馈】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例1 如图2—1所示的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分析与解 本题考查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相关知识:

第一,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不可斜视;第二,记录的实验数据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第三,对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使用时可以从某一整刻度线量起,但测量的实际结果应该是被测物体两端读数之差,即应该扣除零点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毫米,因此毫米的下一位要估读.由于要求以cm做单位,所以答案是2.50.

例2 小明曾量过自己的一“柞(zh6)”(图2—2)大约为18cm.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他如何估测教室里讲台桌的长度?

分析与解 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物品去粗略估测长度

和时间,这是一种能力.例如lm大致有多长,1min时间大致有多长,在脑海中要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观念,这就是经验.关注生活,积累经验,这也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明可以用他的“柞”来进行估测:

先伸开手的大拇指和中指,使两指尖达到最大长度,然后量一量讲台桌大约有多少“柞”,再将这个数字乘以18cm,不足一柞部分进行估计,结果便是讲台桌的长度。

 

 

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_______m。

 

2.单位换算:

4.5m=μm=___________nm;2.5h=_______min=_________s。

   3.请你目测图2—3中木条AB的长度为______mm,再用分

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出木条AB的长度是_______mm.

   4.如图2—4所示,用两刻度尺A、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示数是_______cm,B尺示数是___________cm.

   5.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

8.23cm,8.25cm,8.23cm,8.24cm,8.7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

   A.20mm   B.1dm   C.1m    D.26cm

   7.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B.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的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

D.记录时,只要记录准确值,并要注明测量单位

8.学校开运动会要画百米跑道,在下列如何选用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分度值是lmm,量程是30cm的钢尺

B.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m的木尺

C.选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50m的皮卷尺

D.上述工具都不行,一定要选用量程超过100m的刻度尺

9.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o”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10.动手做:

  

(1)寻找你身边的“尺”和“表”

   ①用刻度尺测量一下:

你的手一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的长度是______;食指的宽度是_______;右手平伸,右手指到右肩的距离是___________;正常步行时

一步的距离是_______。

   ②用手表测量一下:

正常情况下lmin脉搏跳动的次数是_________;平静时1min呼吸的次数是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