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1049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docx

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doc

2006年中考政治重点与热点专题复习

关注"三农"问题

时政热点链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

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

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

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

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

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

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新三农相关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

(为什么建设新农村?

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的标志。

②也表明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顺应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

农村发展不起来,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

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大局,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提高。

⑦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

3、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或者是:

请你新农村建设提出几条建议)

①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②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③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

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

⑥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

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⑧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时事语言)

4、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

②向父母建议:

要利用农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③向政府建议:

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5、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

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高中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民主:

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民主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什么?

为了营造“乡风文明”、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形象,你认为该怎么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1)农村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符号自身发展的措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3)要坚持对内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坚持开放,充分吸收和利用外来的资金\人才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

(4)农村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以上各问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请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1)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2)政治方面,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3)文化方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有关三农的一些问题

(一)"三农"问题是什么?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二)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为什么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要把“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在我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保证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正是对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目标。

只有切实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④这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民和睦团结的需要。

⑤是依法治国,保障人权的需要是保护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

⑥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⑧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或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哪些事情?

1、最重要的是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开展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3、发展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搞活农产品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6、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民增收的决定因素。

7、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也可以从两手抓、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科教兴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角度来回答)

8、2005年1月30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7个一号文件(6)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目标概括为20个字: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四)关于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

1、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贯彻"三个代表",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3)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要求,加强法制建设的具体体现。

(4)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5)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坚持依法治国

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违法行为,要依法惩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

3、青少年应怎么做?

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法律宣传,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五)相关问题

1、税收有哪些作用?

国家取消农业税有什么意义?

(1)税收的作用: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将纳税人的税款即税收收入用于国防建设、兴办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税收对于调节经济稳定增长、调节贫富差距也具有重要作用。

(2)取消农业税,可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重要内容?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三农"问题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中央下决心解决"三农"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5、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

(1)从国家角度,应依靠经济行政法制科技教育等手

段,为农民增收提供物质帮助和智力支持,提供法

制和环境保障。

(2)从社会角度,加强城乡联系,各行各业都要发扬团

结友爱,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支持农业和

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作贡献。

(3)从农民自身角度,要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

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致富本领。

6、请你给农民增收提出至少3条具体建议。

[参考(三)]

7、结合“一号文件”精神,你认为当地政府为农民增收应做些什么?

①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出实效;②要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与农民的感情;③要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勤劳致富的道路。

8.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举措?

(1)开展农民运动;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新的土地政策,提高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新中国成立后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批进行土地改革;(3)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减免农业税。

9.用事实说明,建国以来,我们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过哪几次调整和变革?

调整的结果如何?

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

(1)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农村合作化,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启示:

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10.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1)①是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⑤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应创造一切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⑥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我们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⑦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⑧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⑨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⑩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且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2005年中考时事热点复习题

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答: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永不褪色的旗帜。

只有以它们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抵制和消除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和发展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初三《思想政治》的哪些观点。

答: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不断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5)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6)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1.2005年1月19日新华网报道,牛玉儒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生前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忘我工作,勤政为民,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对牛玉儒给予高度评价,号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向牛玉儒学习,做牛玉儒式的好干部。

结合初三所学知识谈谈牛玉儒先进事迹对我们的启示。

答:

(1)牛玉儒同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牛玉儒同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

(3)我们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学习牛玉儒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勤政为民,忘我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三、标本兼治遏制腐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1.2005年1月11日,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

结合初二、初三的知识,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反腐倡廉?

答:

各种腐败行为违反了我国的法律法规,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阻碍了依法治国的进程,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所以,只有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才能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2004年国家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办案势头强劲,突破了一批大案要案。

据中央纪委提供的数字:

200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6705件,结案166590件。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085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966人、厅(局)级干部431人、省(部)级干部16人。

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为4915人。

严惩腐败分子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

(1)公民应依法行使权利,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公民应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律己,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

(4)每个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四、"两会"专题

1.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

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体制性根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协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

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你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如何认识的?

答: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聚焦《反分裂国家法》

1.材料一:

2005年3月9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近一个时期以来,台湾当局加紧推行"台独"分裂活动。

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应引起高度警惕的是,台湾当局妄图利用所谓"宪法"和"法律"形式,通过"公民投票"、"宪政改造"等方式,为实现"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目标提供所谓"法律"支撑,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材料二:

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实施,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1)"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严重危害性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国人大通过立法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认识。

答:

(1)"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严重威胁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和平统一的前景,严重损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严重威胁着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2)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

行使立法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也是它的经常性工作。

②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反分裂国家法》把我们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从而更加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有利于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