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407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docx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自己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自己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自己感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

引导学生读例句,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3.书写提示

引导学生观察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

4.日积月累

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讨论交流,回顾方法

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方法。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交流平台”的内容)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1)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

“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强一笑,说:

“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

“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2)教师引导:

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强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强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4.教师小结:

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大家以后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写人的文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巩固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去阅读其他文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二运用方法,训练能力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件出示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

“走吧!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指名学生谈读后的体会。

3.教师小结:

只有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才能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课件出示

·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

4.我们以“焦急地等人”这种情景为例,想一想谁在焦急地等人,他焦急地等人时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

(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爸爸在家门外跺着脚,一圈圈地走来走去。

他眉头紧蹙着,风呼啦啦地吹着,吹动着片片叶儿,可此时在他的心里,这并非美景,只让他觉得心躁烦闷。

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让他心烦气躁,他嘴里不停地喃喃着:

“怎么还没回来?

怎么还没回来……”

5.学生练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照样子写另外两种情景。

(学生自由练写,老师个别指导)

6.四人小组内朗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把句子改一改,选出小组内写得最好的句子。

7.全班交流汇报。

(小组里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自己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训练学生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板块三运用方法,训练表达

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课件出示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指导学生说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交流)交流示例:

(1)第一句话写到沃克医生做过成千上万次的手术,在手术台上,他一向从容镇定。

但这次给刘伯承做右眼球摘除手术,第一次面对不用麻醉剂的病人,沃克医生紧张得双手有些颤抖,额上汗珠滚滚。

这句话把沃克医生平时的从容镇定与此时的紧张进行对比,体现出刘伯承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不愧是军神!

(2)第二句话写“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忘记,让“我”时时刻刻都感到难受。

这句话把“我”平时对任何事都一笑而过与“我”对这件事难以释怀的态度进行对比,体现出这件事对“我”来说太严重,太难以接受了!

3.教师小结:

这两句话运用了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我们也来运用这种对比法说句子,就以唐老师为例说一个句子。

课件出示

课堂上,唐老师讲课总是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今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唐老师上语文课心不在焉,还频频讲错了。

4.四人小组练习运用这种对比法说句子,选出小组内说得最好的同学。

5.全班交流汇报。

(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上台说句子)

6.教师总结:

我们可以运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还可以运用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对比来表达人物的内心。

【设计意图】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体会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进行对比的表达效果,训练学生说出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动作、语言、神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

2.积累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过程

板块一书写提示,学习书法

1.欣赏书上的硬笔书法作品《帆》,说一说看完后的发现。

(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2.教师引导:

硬笔书法作品是用钢笔书写的书法作品。

(课件出示硬笔书法的相关知识)

3.老师讲解并示范书写姿势。

(1)头正:

头要端正,微微向前倾,可以俯视桌上的硬笔书法作品,静心宁神。

(2)身直:

身体要坐直,双肩齐平,腰部挺起,胸部不要靠着桌子。

(3)臂开:

两臂展开,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左手按纸。

(4)足安:

双脚放稳,平行向前,脚可略分开,使力量集中在腰部。

4.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摆正书写姿势。

(老师纠正个别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5.学生根据示范练习执笔。

(老师纠正个别不正确的执笔方法)

6.老师讲解并示范运笔的方法。

钢笔书法在运笔方法上,相对毛笔书法要简单得多。

毛笔书法讲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等等,并且要求手臂手腕同时用力。

而钢笔书法只要在起笔的时候稍微下按,收笔稍微停顿就可以了。

运笔的关键在于运腕。

在书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

●虚实关系。

也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等相结合,线条的提按是表现书法笔画的重要因素。

●力度和节奏。

在钢笔书写过程中,笔画粗细的变化是由于用力大小不同。

只有通过对每个字的笔画的节奏感的把握,写出来的字才能有力度。

●巧与捷。

钢笔字笔画本身比较纤细,因而笔触变化不宜因动作过大而显得生硬。

7.学生根据示范练习书写书法作品《帆》。

(老师巡视指导)

8.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书法作品。

9.在展示台上展示有问题的书法作品,全班同学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10.教师小结:

钢笔书法作品首先要以轻巧灵秀为前提。

钢笔字字形较小,笔画精短,行笔过程中不宜有过多的波折,以挺秀、洒脱、明快为佳。

因此,用笔快速、简捷也是钢笔书法作品的显著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激发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兴趣。

板块二回顾学法,积累古诗

1.谈话导入。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的诗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凉州词》。

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

(板书:

凉州词)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出示《凉州词》)

指名学生读古诗,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古诗。

3.了解诗人。

(课件出示王之涣简介)

4.理解题目。

“凉州词”不是诗的题目,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5.指导朗读。

(1)教师引导:

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古诗三首》,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

(2)教师小结:

熟读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想把诗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铅笔划节奏。

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相机指导“仞”和“羌”的读音。

(3)四人小组读古诗。

(根据自己划的节奏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互相评价)

(4)师范读后,全班齐读古诗。

(5)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苍凉、孤独、寂寞、思乡)

6.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首先我们来看诗的第一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指名学生读)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

(再指名学生读)

(2)闭上眼睛想象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奔腾咆哮的黄河像一条舞动的黄龙横贯大地,穿过绵亘的群山,越过广袤的戈壁,一直迤逦飞入云端)

(4)全班鼓足气势,齐声朗读这句诗。

(5)教师引导:

放眼望去,黄河奔流着,远远地好像与白云相接。

诗人将目光移到近处,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一片孤城万仞山。

(6)“仞”是什么意思?

(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孤城”指哪座城?

(玉门关)

课件出示玉门关的图片或视频。

(7)“一片孤城万仞山”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

(孤)为什么?

(孤单的一座城)仅仅只是城孤单吗?

(驻守在玉门关的戍边将士也很孤单)

(8)教师引导:

玉门关在茫茫戈壁滩上,显得那么荒凉、孤寂、冷清,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孤”。

这样一座孤城,在万丈高山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孤单和渺小。

诗人为什么不写“一座孤城”,而用“一片孤城”?

(为了体现孤城的单薄,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犹如一片树叶,显得单薄)

(9)滚滚黄河,巍巍高山、荒凉的地理环境,更加衬托了这座戍边城池的“孤”!

仅仅是城孤孤单单的吗?

(守城将士的心更是孤独的)与其说城孤,不如说人孤、心孤、情孤啊!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两句诗。

(10)教师小结过渡:

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霄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

在苍茫辽阔的西北大地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矗立其间,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

在如此冷清和寂寞的地方,将士们自然愁绪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