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0612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4溶液5溶解度3溶解度曲线图1普通选择题无答案

溶解度曲线图

(18山西)10、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

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时,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

C.10℃时,取相同质量的a、b两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a大于b

D.将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大于b

(18德州)15.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8达州)15.右图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表示t1℃时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时a、c饱和溶液升温到t2℃,均变为不饱和

中含有少量b时, 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1℃时,125克b的饱和溶液中,含有b物质25克

(18德阳)1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18泸州)14.氯化钾(KCl)和氯酸钾(KCl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5%

B.60℃时,a点对应KCI溶液恒温加水可变饱和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比KClO3大

D.90℃150gKClO3饱和溶液降温到10℃可析出45g晶体 

(18绵阳)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B.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C.30℃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50℃时,分别将40g甲、乙两种物质放入100g水中

  

(18泰安)18、中、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B.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

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

(18连云港)3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乙

B. 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18临沂)13.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18广州)10.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45.8g

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KCl大

(18扬州)17、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

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

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18甘肃)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

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

(18聊城)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18宿迁)7.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甲=丙 

 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

(18枣庄)18.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客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时,将30g氯化铵加入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D.80℃时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后者大

(18盐城)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50g四物质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8孝感)7、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 量为78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

(18岳阳)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丙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5

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丙>乙

(18娄底)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溶解度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将20℃时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8淮安)9.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时,向50g水中加入10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波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时,将甲、乙两容液热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18深圳)9.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18哈尔滨)1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

(18乌鲁木齐)7.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部分表明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D.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18广元)8.(2018省市,26题,2分)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对应的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C.t2℃时,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a点表示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饱和溶液质量,不明确,则无法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 故A不符合题意;比较不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必须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虽然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是不同质量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故B不符合题意;t2℃时,c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属于甲的不饱和溶液,c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以上,属于乙饱和溶液并且有溶质剩余,所以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故C符合题意;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为饱和溶液,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则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乙不能变为饱和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南宁)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甲>乙>丙

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