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40480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中国学者观点的基本特征: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包括群体和群体心理,但他们对群体心理的论述是不同于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的。

如果说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是群体内部的社会互动,那么,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关注的则是群体对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西方学者的经典规定:

1、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之间有所不同:

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2、1908年出版的两部分别由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撰写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明显反映出上述分歧:

罗斯的著作表明他是集群行为研究的先驱,而且他并不强调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相反,麦独孤则强调个人行为,他研究了行为的机制和先天倾向。

社会心理学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思考:

1、社会心理学都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反应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

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三个研究取向

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

研究取向的背景:

1、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就以罗斯和麦独孤为代表分为两支:

社会学取向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2、文化人类学家在两大传统的影响下,涉足文化与人类行为的互动研究,又产生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取向:

非典时期的个人行为;以个体研究为基本,侧重研究社会刺激和社会情境中个人行为的研究。

主题:

社会认知、态度形成与变迁、人际吸引、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社会影响、群体与领导。

解释个人行为:

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本框架。

以个人品质或个体的心理倾向为基本概念说明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具体的品质通过社会学习,个人同环境中的社会刺激(他人或群体)接触获得。

社会学取向:

特点:

解释群体互动:

试图通过群体内部的互动来解释人类社会行为。

主要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社会角色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参照群体理论。

概念体系来自社会角色理论。

在群体生活中,任何处于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个人行为由具体的社会情境决定。

与社会期望一致的行为系统就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形成与扮演通过社会化实现,社会心理学研究和解释各角色的行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动活动。

符号互动理论: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E.戈夫曼是当代代表人物。

有助于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

社会角色理论:

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

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芝加哥学派米德最早使用此概念说明人们的交往中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林顿的贡献:

认为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区分了角色和地位。

社会交换理论:

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代表人物:

美社会学家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

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

个人用来作为评价自身、别人或社会事件的标准的社会共同体。

美社会心理学家H.海曼研究个人对自身地位的看法,首先采用这一术语。

纽科姆认为社会观点的形成是个人对某一(些)群体的肯(否)定态度的函数。

谢里夫和默顿的著作确立了参照群体概念的地位。

运用“相对剥夺感”理论对我国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心理进行探析与调适。

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文化学取向: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人类行为不仅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特点:

强调文化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文化人类学家试图表明文化在民族人格与社会行为的模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能动的人格与社会行为在何种程度上建构文化。

文化与人格理论说明生活于一具体文化环境中的民族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行为。

文化表现为一民族所特有的与其整个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通过文化熏染(社会化)代代相传,形成一特定民族的个体间基本一致的人格建构。

一民族独特的文化行为就是由这种基本人格结构或曰民族性格决定的。

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文化人类学取向强调个体(人格)因素强调社会因素强调文化因素

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通过社会互动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通过文化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

实验法社会调查法现场研究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也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边缘性质独立学科:

从起源看,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在解释人类行为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

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

从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看,是一门独立学科。

形成后的社会心理学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

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极强的理论性,既来自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也体现在它本身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学术观点之中。

为提出和证实自己的理论假设,秉承各个学科的技术特长,在区分行为特征和观察行为的细微变化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与现场实验以及广泛的社会调查。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诸学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了桥梁。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

如果说社会心理学与社会生活的直接联系,造成了人们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性的怀疑,那它却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事实如此。

不仅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导源于人们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使它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应用性,而且社会心理学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需要中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与现状

一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在《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

1.社会哲学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苏格拉底、柏拉图:

人性善;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亚里士多德:

人性恶、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

他的修辞学开辟态度、劝说研究领域。

《诗学》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影响当代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

《尼考马可伦理学》的人类行为的交换论是现代交换论的滥觞。

社会和人性的学说经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由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发扬光大。

2.社会经验论阶段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

背景:

工业文明的进步使整个世界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取得了大发展。

社会学的贡献:

1、孔德《实证哲学教程》(1838)标志社会学诞生。

2、社会学的还原主义:

/生物还原主义:

斯宾塞的“有机学派”。

心理还原主义:

将心理规律看成是解释社会过程的万能模式,欲图在心理学中寻找社会现象的根源。

心理学的贡献:

精神病学的发展,揭示了个体的心理调节依赖于另一个体的操纵作用的事实。

布雷德催眠术;鲁豫有约:

催眠秀

20世纪三大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文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奥]S.弗洛伊德代表作:

《梦的解析》(1900)《精神分

析引论》(1917)主要理论:

潜意识理论和人格三部结构说。

《图腾与禁忌》(1913):

借助文化人类学的资料,用“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假设说明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起源。

行为主义学派:

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提出。

贡献:

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消除了心理学的传统特点——主观性,恪守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人文主义学派:

批评精神分析是伤残心理学,以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反对把人的性格和行为完全归结为其个人的(儿童期)经历。

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以动物与儿童的心理现象为基础,反对把人的行为说成是对刺激的条件反射。

社会心理的形成标志:

[1908,美]爱德华·罗斯和[英]威廉·麦独孤分别出版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同名教科书。

[1924,美]F.奥尔波特对群体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社会心理学》,引进实验,指出“实验方法对团体行为研究的革命性意义”。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来源:

德国民族心理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1807)论及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

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泰因塔尔是民族心理学的直接缔造者,提出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

冯特《民族心理学》(1916):

民族心理学研究领域涉及“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

如语言、神话和习俗不是个体创造的,而是社会产物;民族心理学应用自己的方法分析这类文化产品。

法国群众心理学:

法国早期社会学的直接产物。

塔德《模仿律》(1890):

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如犯罪是通过暗示、模仿和欲望等社会原因产生的。

迪尔凯姆:

社会的事情无法还原到个人水平。

社会心理学只能从群体开始并终结于群体。

群众行为的研究者:

黎明

吸收塔德的观点,以具有催眠性质的暗示感受性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和群众行为。

群众的特征:

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

接受迪尔凯姆的观点,认为群体意识是不同于个体意识的一种独立的存在。

英国本能心理学:

追随达尔文的进化论,麦独孤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将这种动力归为人的本能。

《社会心理学导论》(1908):

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个人或集体)的基本源泉或动力。

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2种本能,认为这类潜伏在行为背后的本能衍生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

3.社会分析学阶段(社会心理学确立时期)

心理学取向:

奥尔波特

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标志:

《社会心理学》(1924)

奥尔波特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使个人工作

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体力工作比纯智力工作表现得更突出。

社会心理学取向:

米得

20年代后,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家手中向前蓬勃发展之时,社会学家则从以下两方面为社会心理学的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是理论建设,乔治·米德继承了查尔斯·库利、威廉·托马斯等人的社会学传统,以《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一书为后来被赫伯特·布鲁默称之为“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具体研究,能够与此间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的社会学家的经验研究有这样几项:

(1)三四十年代进行的有关社区心理和社会流动的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等人的《中镇》和沃纳的《杨基城》,它们揭示了“一个人所占据的阶级位置是决定其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

(2)盖洛普的民意测验。

文化人类学的冲击:

“文化与人格”的现场研究工作,对人格与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冲击与挑战。

把构成西方文化的西方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遵循的标准当成是通见全人类的,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之初的显著特征。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马林诺夫斯基研究新几内亚特罗布里恩德群岛土著居民的心理,批驳了弗洛伊德“俄迪浦斯情结”在人类心理发展中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米德对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和新几内亚的现场研究,提出青春期危机并不是伴随着生理成熟而必然出现的心理反应;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它们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探讨了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与所处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揭开了现代科学国民性研究的帷幕。

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文化人类学家在这一时期的现场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社会心理学家克服了在早期阶段将欧洲人的行为视为人类一般行为模式的倾向,有关人类行为的本能论、普遍论开始让位于文化论、特殊论。

“社会心理学被要求向人类学和社会学让步,正如在麦独孤那时它曾向生物学让步一样”(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1980)。

20世纪40年代:

心理学取向:

围绕信仰、偏见、说服、宣传以及态度改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霍夫兰德在二战中进行的沟通与说服及态度改变关系的研究。

社会学取向:

拉扎斯菲尔德根据1940年战时美国总统选举的调查,发表了《人民的选择》(1945),对大众传播的社会与心理功能进行了论述;塞缪尔·斯托夫对美军人员素质及心理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提出了“相对剥夺”概念(1945),丰富了H.海曼提出的“参照群体理论”。

文化人类学取向:

将先前由本尼迪克特开创的关于原始民族的心理和行为差异的文化思考转向了对现代社会的国民性格的比较研究上。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

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科学统一运动,要求打破各学科之间的樊篱,出现整合趋势。

信息论以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分析,将机器、生物体、人及社会这些以前被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起来,为学科的综合提供了可能。

政治压力:

50年代初美国的麦卡锡主义。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危机的反映。

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战运动以及以全球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及其生活方式第一次遭受全面抗议。

表现:

学术界不满

实验伦理问题;过度依靠实验方法;理论缺乏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解释,缺乏理论的整合;学术取向上的个人主义立场,过度关注个人认知。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是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条件下形成的。

实证手段的运用:

描述——假设检验;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分析——小群体/个体研究;普遍论——特殊论

实验研究法:

实验室实验:

研究者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消除外来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实验室实验具有较高的个别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观察法:

参与观察:

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中。

减少了对观察对象的干扰,考察被观察者的自然状态。

非参与观察:

观察者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观察者能够客观冷静,但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干扰,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展

博弈论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电脑模拟实验法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对被试隐私的侵犯、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实验伦理基本原则:

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保护被试免遭伤害;保密原则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吸收了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一)简史(行为主义、社会学习论)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

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

他发展了谢切诺夫关于心理活动反射本性的学说,把反射解释为有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

他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后来行为主义发展的奠基石,华生借此构成行为主义纲领。

华生:

宣布了行为主义学派的三个原则:

1.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客观的方法,比如观察法

3.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斯金纳:

主要贡献在于他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他在心理治疗、儿童行为矫正领域卓有贡献,属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

(二)学习的机制

三种机制:

联结(巴甫洛夫的狗)(经典条件反射。

狗形成铃声---食物的联想。

)强化(斯金纳的猫、美国动物士兵)(操作性条件反射。

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

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

奖赏⇒正强化;惩罚⇒负强化。

)模仿(儿童的学习)

(三)观察学习(班杜拉,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或对已有行为模式加以修正。

1、注意过程(决定个人在所接触的示范性因素中选择什么,汲取什么)

2、保持过程(模仿发生的前提,主要依赖表象和言语编码两种表征系统)

3、动作再现过程(将已编码的符号表象转译为相应的行为)

4、动机过程(观察向行为转化的动因)

二、社会交换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一)简史

创始人:

霍曼斯(G.Homans,1950)

代表人物:

霍曼斯、布劳、蒂博特(J.Thibaut)及凯利(1959)

理论来源:

以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以列维·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人类学;B.F.Skinner和Albert·Bandura的行为心理学;Thibaut

和Kelly的社会心理学。

霍曼斯提出了交换理论的几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为越是经常的得到相应的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获得的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5、侵犯--赞同命题(当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报酬或者受到了没有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并有攻击的行为;当个人的行为得到预期的报酬,甚至超过预期值时,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惩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产生赞同的行为。

三、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一)简史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二)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对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对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三)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不是分散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三者形成与发展都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它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4、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景的定义制约。

6、身份及其意义存在于互动过程中,是个重要问题。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四、精神分析论

(一)概述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二)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经典理论)

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1、意识与潜意识理论(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1岁半以后)③性蕾欲期;(儿童到3岁以后,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④潜伏期;(青春期)⑤生殖期。

(成年人成熟)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

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

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

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

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我:

快乐原则、建立人格的基础、为自我所控制和调节

自我:

现实原则、人格的执行部分、统辖本我与超我

超我:

至善原则、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发源于自我

5、释梦理论

6、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组成的,借助于象征语言(梦、幻想)而互相交流。

精神活动具有力求将意识与潜意识整合为一体的倾向。

这个学派认为,帮助病人正确面对其潜意识活动,便可增进内省能力,使精神症状得以缓解。

荣格和弗洛伊德在理论体系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1)两人皆重视潜意识,但荣格的潜意识范围较广,除包括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婴儿根源外,荣格还强调人格的种族根源。

其次,荣格所谓的潜意识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弗氏的潜意识只有非理性的成分,而荣格的潜意识为心理能量及智慧的根源,所以具有积极性。

(2)荣格对于人类的看法包含目的论和因果论,他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及种族的历史和对生活的期望所形成。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