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748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docx

北京密云教研园地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

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

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李伟臣

密云县科学教师团队现有3名市级骨干教师,9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名县级青年骨干教师,60余位专兼职教师。

每位市县级骨干教师除了在本校带一名徒弟外,还要至少与外校两名教师(必须有山区一名)签订“帮带协议”,通过多种途径达到同伴互助、互帮互学的目的。

帮带效果如何,直接作为市县骨干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市县骨干教师与所带徒弟中的优秀成员组成20人左右的核心团队。

新课改以来,密云县小学科学核心教研团队相继有过“科学学科中心组(2002年9月至2009年11月)”“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2009年11月至今)”“郭建华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2011年12月至今)”等3个不同名称。

我们多年坚持的教学研究工作思路是:

营造研究氛围,打造学习的团队;倡导合作意识,打造互助的团队;引入竞争机制,打造创新的团队。

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和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

仅就教学研究来说,我们始终坚持研究的主题要体现持续性;研究的方法要追求实效性;研究的过程要注重传承性;研究的成果要彰显引领性。

一、研究主题体现持续性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就开始倡导“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本世纪以来,“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那么,到底该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探究,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自然成为我做教研员20多年来持续性的研究主题。

在“科学探究”主题下,我们的研究侧重点也有过几次变化。

课题名称

研究时间

研究侧重点

结合农村特点,搞好观察实验

1993年9月至1997年6月

如何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证据(观察、实验、调查……)

培养学生自主搜集信息的策略研究

1998年12月至2001年6月

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

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和相关具体实施策略

提高小学科学概念教学实效性研究

2005年9月至2010年12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研究

2011年7月至今

如何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证据的研究思考过程

以上每一个侧重点,实际都是我们在不同时期申报的县级研究课题的内容。

在保障观察实验的基础上,以后的每一次研究侧重点的变化都是在前一个侧重点研究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不是重打锣鼓另开张,为课题而课题的短期行为。

观察、思考、实验是科学家探究大自然秘密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对此,科学家狄德罗有过一个精辟的阐述:

“我们有三种主要的方法:

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

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

对自然的观察应该专注,思考应该深刻,实验则应该精确。

可见,我们将收集证据和研究证据的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更能体现探究式学习的价值。

因为我们深知,科学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不可能每次都做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迁移应用、反思评价”这些要素,只能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有所侧重。

我们围绕探究式学习在以上5个方面有所侧重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每项研究的相关成果都曾在正式出版的书刊上发表,都曾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

二、研究方法追求实效性

(一)文献研究——在借鉴基础上发展

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不具备理科背景的中等师范毕业生,通过后续进修才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教师工作负担重、科研能力差、理论水平低等实际情况,始终将多形式、多途径的学习活动作为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不断开拓教师的视野,将文献研究与自身学习提高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教师的研究水平。

具体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是:

1.结合研究的需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精心梳理本地使用的《科学》教材的体系,清晰把握全套教材中的观察实验项目、主要概念、核心教学内容的类别等。

2.学习各种与研究相关的学习资料,明确相应的概念及理论体系。

3.学习《科学课》等教学期刊上的有关文章,通过反复研读,认真借鉴其新颖的观点和实用性强的经验。

4.鼓励教师有选择地学习《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等相关教育专著,增加教师的理论积淀。

5.依托网络,及时搜索并下载与专题研究相关的最新理论和研究资料,努力使我们的研究与时俱进。

有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后,我们坚持分散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原则,充分利用各校及部分教师家中都有电脑的优势,坚持利用优盘、公用邮箱或县教委局域网传送各类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不管是课题核心组的老师,还是一般中心组成员、普通老师都能积极复制,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

(二)案例研究——在实践基础上反思

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困难,“以课促研,一课多备”是我们经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助于发挥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于总结出效果明显、实用性强的教学策略。

在同一节课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中,让教师感悟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变化。

其具体操作要点包括:

1.确定课题

根据广大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选择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新一学期的研究重点,确定2-3个具体的研究课题供教师选择研究。

2.分头备课

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相对独立地围绕所选课题,通过网络、教学期刊等多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学习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

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下,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初步的教学设计。

3.组织交流

新学期开学初,在参加完教材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所研究内容自然分成若干小组,指定市县级骨干教师分别组织讨论交流各自的教学设计情况。

每个小组的讨论交流告一段落后,组织总体的交流。

在以上两个层次的交流过程中,我特别鼓励教师有独树一帜的想法,鼓励教师能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争论。

4.实践尝试

经集体反复研究讨论过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要在中心组范围内通过实际做课进行检验。

在组织教师认真评析的基础上,选出2-3节较好体现专题要求的课,或同一课题的2-3种不同思路的课,作为县级或市级的研究课进行展示。

5.分析总结

各级研究课结束后,我们都要采用现场交流与书面评课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研究专题对所上研究课进行深入分析。

课题组中的市县级骨干教师负责总结这些课的研究过程,逐步完善各相关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案例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有两种不同方向的教学设计,即AB、AA设计。

AB设计意为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虽是不同设计,但殊途同归,不分伯仲;AA设计意为同一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因前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足,故重新设计方案,再实施,体现循环跟进的特点。

2007年以来,《科学课》杂志不吝篇幅,多次发表推介我们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

《磁铁的性质》《空气占据空间》《流动的空气》等很多案例研究都融入了《科学课》编辑部老师们的智慧。

(三)专家引领——在跟进基础上提升

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我们充分发挥地处首都郊区的人才资源优势,在研究的关键节点,都要邀请专家亲临指导。

有了专家的引领,我们才有可能在跟进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几年来,我们多次邀请北京市教研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密云指导研究活动、开专题讲座。

例如,2008年9--12月间,北京师范大学林静博士多次亲临我县指导提高概念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工作。

我县的8名市、县级骨干教师,每人选择了一个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再实践研究。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具体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实施,林博士多次深入指导。

历经一个学期的努力,骨干老师们对这8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进行了精心修改,最终形成包括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概念教学论文等内容的研究资源包。

三、研究过程——注重传承性

常态下的研究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学期不可能组织太多。

一个案例研究结束后,保留下来的只是一些成果性的东西。

对于后来看到这些成果的人来说,无法了解研究过程性的东西。

诸如在什么背景下选择的这个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中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探索……

2009年11月,“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项目肩负着两项任务:

一是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承担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促进计划”项目的应用试点单位;二是承担密云县教研中心申报的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字化学习型教研中心建设实践研究》的前期探索任务。

“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建设”项目强调研究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和数字化过程的有机整合,其具体的教研模式如图所示。

数字化教研模式

 

1.实践

教师已有实践经验是教研室资源建设的基础,经过一系列研讨活动生成的优化方案是否真的优质,也需要实践的检验。

针对某一个具体课题,需要核心组教师将已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教案、课件等上传到该课题下的“相关媒体素材”文件夹,作为原始素材,也可以说是研究的起点。

在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各年级组的成员可以打破年级组限制,把自己积累的资源上传到相应年级的教研圈子。

此后,由某一位核心组教师对上传到“相关媒体素材”文件夹的资源进行初步优化整合,将整合过的资源上传到“初始教学方案”文件夹。

2.交流

对于“初始教学方案”文件夹中的内容,本年级组教师结合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及相关教学理论,就该方案的目标设计、材料准备、实验设计、教学环节设计、评价设计是否可操作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讨和交流。

由于各成员都来自不同乡镇的学校,相距较远,交流多数在平台的讨论板块进行,在必要的时候,也适当组织面对面的交流。

由于各组内教师各有所长,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成为教师间思想碰撞和交锋的过程,更是互相学习提高的过程。

在充分的线上异步交流的基础上,由专人将讨论情况汇总,形成比较公认的教学方案,上传至“优化教学方案”文件夹供大家分享。

3.分享

对于“优化教学方案”文件夹中的资源(PPT、教学设计方案、创新实验等),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的个人教室内的课程板块进行再设计,主要是结合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对优化方案做个性化处理,并实际应用于教学。

4.反思

教师在利用个性化方案上课后,需要在自己的个人博客或本年级组教研室的博客内撰写反思,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得与失。

如有必要,可由专人将年级组博客中的反思汇总,上传到相应课的“教学反思”文件夹。

对于很多老师来说,此时的反思既可以迁移到其他课的教学,也可以在来年再上本课时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依据。

5.传承

实践、分享、交流、反思等几个环节,都能在数字化平台上的相关板块留下印迹。

数字化资源的有序保存、系统呈现和不断生成的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一节课从雏形到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也记录了教师个人和团队不断超越和创新的过程。

对于后来者,通过数字化平台传承下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将有助于他们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再走弯路,从而加快专业发展的步伐。

相对于传统的教研方式,数字化教研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

例如,针对重点课“动物怎样繁殖后代”近两个月的研究过程中,团队全员参加的现场研究仅有1次,其余大量活动都依托于数字化平台进行。

2346人次浏览相关讨论帖,29人实际参与讨论,回复跟帖222次,先后有7人通过现场课、视频课展现不同教学思路。

在广泛借鉴团队教师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基础上,该课教案先后十易其稿,最终的现场展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杨洋老师的相关案例研究成果在《北京教育学院学报》上公开发表。

四、研究成果——彰显引领性

2011年12月底,由12名“数字化学习型科学教研团队”的核心成员组成的“郭建华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发挥名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全体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工作室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依托“数字化教研中心平台”,在以往研究经验及所取得成果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彰显每一项具体研究成果的引领性。

(一)倾力完成“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录课任务

2012年初,工作室正式成立不久,我们就接到“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BDS)”12节课的录制任务。

我们依托平台,从研读课标、教材开始了我们的艰苦探索历程。

每节课的每个环节我们都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在确保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教学的艺术性。

由于准备充分,我们录制的12节课得到市级有关专家和教研员的赞誉,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郭建华、邹秋菊的教学设计作为精品课在相关书籍上发表。

(二)深入开展系列专题研究活动

2012年下半年,我们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变化》、《声音的传播》三节课为例,联合部分外区县教师,在殷志杰、应飞、黎小抗、彭香等多位专家的指导下,连续开展了3次主题为“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有效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市级研讨活动。

3次活动的所有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专家评点、会议交流等各种过程性资料,都被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上传至“科学名师工作室”的圈子资源中,供所有感兴趣的教师进一步研究。

(三)以“微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教学“微创新”

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除整体的研究工作外,每人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微课题。

在研究微课题的过程中,尝试“微创新”。

通过一些细小的改变,让教学活动更吸引学生,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科学课》2013年第6期同时刊发了郭建华、杨洋老师的2篇相关研究文章。

(四)以“经验研讨会”为载体,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13年10--11月,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分别为邹秋菊和何燕玲、王小菊和杨洋这两对师徒召开教学经验研讨会,几位教师不仅奉献了精彩的课堂教学,还编辑印制了“成长”系列文集《我们在成长》和《有一种坚持叫执著》。

著名特级教师苏效民、彭香,市教研员贾欣,人教社张军霞、王海英老师分别莅临指导并对活动给予精彩点评,参加活动的教师在数字化平台上参与研讨。

两个研讨会,两本书,两次平台上的研讨,彰显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彰显了团队和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提升”是密云县科学教师团队多年坚守的共同追求,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十余年来,我们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参与编写并公开出版的书籍达十余种数十册;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教学论文、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及评析等各类文章70多篇;100多篇教学论文在北京市和全国的评优活动中获奖。

从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都有至少一名教师入围北京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的答辩环节,共有8人获一等奖。

先后有17人次获北京市教学评优一等奖,3人获全国一、二等奖。

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观摩课20多节。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坚守,努力续写小学科学教研的新篇章。

注本文发表于《科学课》2014年第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